目前,食道癌越來越高發,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道癌,而我國更是食道癌的“重災區”。網絡上不乏傳言,喝了千滾水、隔夜水會導致食道癌,這是真的嗎?究竟食道癌與哪些因素相關,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千滾水、隔夜水不能喝?

  喝水看似是普通家常事,但也惹來了一些爭議:千滾水致癌?隔夜水有毒?

  今天就來糾正一下,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以放心喝!下面來簡單解釋一下。

  千滾水,也就是多次燒開的水。有些人之所以認爲千滾水會致癌,是覺得反覆燒開會導致水中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從而再轉化爲亞硝胺這一致癌物質。然而,事實上,實驗證明這當中的轉化微乎其微,根本不足以致癌,水至少起碼要反覆燒200次纔會達到亞硝酸鹽的限值。因此,不必對千滾水有太多的擔心。

  隔夜水,顧名思義就是隔天的水,這個也同樣有實驗證明是影響不大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隔夜水要蓋好避免灰塵,以及最多放3天,超過了限期就不要喝了。

  哪些水纔是真的致癌?

  我們經常對身體不適的人說“多喝熱水”,其實,你可能想不到,真正會致癌的是熱水——65℃以上的熱水,這是世界衛生組織也認可的觀點。

  1.超過65℃的水

  究其原因,問題出在溫度上,而不是水本身。人體的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對溫度是很敏感的,感到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是50℃~60℃,一旦超過了65℃,就會燙傷黏膜。偶爾的燙傷可以進行自我修復,但長期喝熱水就可能會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爲食道癌埋下隱患,尤其是溫度超過65℃的熱水。

  2.酒精

  除了熱水之外,烈性酒也是少喝爲好。因爲酒精含量高的酒會對食管黏膜造成刺激,使食道癌發病機率成倍增長。

  引發食道癌的高危因素都有哪些?

  食道癌的病因複雜,除了上述過量喝熱水與烈酒之外,公認的高危因素還有以下幾點。

  1、攝入過多致癌物質,如臘魚、鹹肉、蝦醬等富含有亞硝酸鹽的食品。

  2、遺傳影響,食道癌具有比較明顯的家庭聚集規律,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患有食道癌的家庭在高發地區並不少見

  3、其它疾病影響,如果患有巴雷特食管、慢性食管炎症、食管潰瘍等疾病或症狀,也可能引致食道癌。

  4、缺乏營養和微量元素,平時飲食缺乏新鮮蔬果會導致維生素A、B2和C攝入量不足,此外食物、飲料與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這些都可能間接與食管癌相關。

  怎樣預防食管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食管癌的發生發展不是朝夕之事,其與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地域等因素緊密相連,那應該如何預防呢?預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對“熱”食物多加留意,喝熱水和喫熱的食物要注意別太着急,以免燙傷食道黏膜,此外,切忌過量飲用烈酒。

  2、不蹲食,因爲蹲食會加大食管的壓力並容易造成損傷,從而加大患病的機率。

  3、喫新鮮食物,不要喫發黴食物,因爲發黴的食物可產生毒素。與此同時,少喫醃製食物,因爲醃製食物的亞硝胺類物質含量豐富,致癌性很強。

  4、早發現早治療,如有發現胃部不適,應及早治療。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大大提高食道癌的生存率。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