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帶地區為什麼相對孤立的美洲出現了高度文明,而看似條件更好的亞非卻表現平平?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熱帶地區文明沒能成為世界文明中心,世界熱帶地區只有相對孤立的美洲出現了高度文明,而條件似乎更好的亞、非熱帶地區卻表現平平,這主要是地理文明和人類文明發展共同選擇的結果。

一、對問題表述的語義理解

1.「世界熱帶地區為什麼相對孤立的美洲出現了高度發達文明」,這句話首先限制的是「熱帶地區」。

什麼是熱帶地區呢?

一般而言熱帶地區是「南、北緯23.5°之間的地區,被稱為熱帶地區」。熱帶是一個氣候概念,熱帶地區和海洋最大的氣候特徵是高溫、濕熱。

具體而言,「相對孤立的美洲熱帶地區」應該確指「北美洲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區;同理,亞、非熱帶地區也應該指同樣緯度範圍地區,大體上指華南部分地區、東南亞(如馬來羣島、中南半島等)、南亞(印度中南部、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西南亞(阿拉伯半島中南部)、北非南部及南部非洲北部即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

此外,不屬於亞洲和非洲的孤立大陸——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北部和很多太平洋島國也屬於熱帶地區。

2.「美洲出現了高度文明、亞洲非洲表現平平」,指「古代美洲熱帶地區文明高度發達,古代亞洲、非洲熱帶地區表現平平」。這裡,文明是指寬泛的人類活動,所以文明不僅僅指擁有成熟的文字,也不限於定居、城邦和階級分化。

近現代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熱帶地區文明發展基本處於同一個層次——大多數屬於發展中國家(新加坡是個例外)。如果單看近幾百年歷史和現實,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洲溫帶地區文明無疑是直到目前世界上最高度發達的文明(政治體制文明總體上已經落後於中華文明),但這是另一個問題。

3.「相對孤立」是指美洲東西兩面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環抱,與世界其他大陸因海洋而隔絕。而亞洲、非洲雖然四周也環繞著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但是,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總體上是連接在一起的,亞、歐、非各地文明和平交流包括文明衝突更加頻繁。

二、遠古、上古時代相對孤立的美洲熱帶地區出現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遠古、上古相對孤立的美洲熱帶地區出現了高度發達的文明,而亞、非熱帶地區文明出現較晚,表現平平;但是同時期地球上最高度發達的文明還是出現在亞歐大陸北溫帶而不是美洲熱帶地區。

上古、中古美洲印第安人文明以尤卡坦、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地區的瑪雅文明、位於墨西哥地區的阿茲特克文明和從厄瓜多中部到智利中部綿延3000英里的印加文明這三大文明為代表。同一時期亞、非熱帶地區並不最適合人類生存發展,反而是更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亞洲溫帶高原地區產生了高於美洲的先進文明。這是地理文明優勢所決定的,是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共同作用的結果。

1.人類遠古文明主要是指採集、狩獵文明。

舊石器採集、狩獵文明時代,是距今大約一萬兩千年至三萬年前長達二三百萬年的漫長時代。人類從樹上下到陸地,從攀援、爬行到直立行走,從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喫熟食,從簡單交流到形成部族語言、合作對話,從運用身體、四肢勞動到運用石器、棍棒等進行捕獵、生產和戰爭,這一系列的進化、進步都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標誌。

可以推斷和考證,地球上最早、最先進的人類早期文明——舊石器採集、狩獵文明是在非熱帶地區——主要是北溫帶高原地帶產生和發展起來、傳播開來的。

為什麼同樣是溫帶的南溫帶大陸、高原地區採集、狩獵文明不如北溫帶發達呢?這主要是因為南溫帶大部分是海洋,屬於南溫帶的非洲南部和南美洲南部大陸面積很狹小,採集狩獵業能承載供養的人口很有限,同屬南溫帶的澳大利亞中南部面積較大,但是沙漠廣布,而且亞洲智人漂洋過海移居澳大利亞的時間最晚,甚至晚於印第安人移居美洲,所以同時期的採集、狩獵文明遠不如亞歐大陸北溫帶發達。北溫帶西亞、東亞、北非、中南歐等地都是廣闊的大陸,高原眾多,山川綿延,氣候溫和,動植物出產豐富,更有利於採集、狩獵文明的發展。

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地區高溫、濕熱或乾燥,又不太適合躲避洪水、海嘯和陽光曝曬,不太適合原始人類生存發展;而北溫帶高原、山區春夏秋三季適合覓食勞作,可以有效躲避洪水等自然災害,冬季有山洞和簡易草屋可以避寒存身。所以北溫帶特別是西亞(含中東、中亞西部)和東亞(含中亞東部、東北亞、東南亞部分地區)地區是採集、狩獵文明最發達的地區。

在第四紀冰川時代結束、大洪水時代來臨之前的10000年到30000年以來,東亞(包括部分中亞、東北亞、東南亞)中華原始人類(包括所謂的蒙古人種)就代表東方文明通過白令海峽(先是冰峽,後是淺淺的海峽)陸陸續續遷徙、分散到整個美洲,給西方世界的美洲帶去了東方發達的採集、狩獵文明和原始部落社會文明,這種遷徙甚至持續到中華帝國商王朝末期。這些後來被稱為印第安人的黃色人種,就是十五世紀以前位於西半球的美洲大陸的原主人。西方人在航海地理大發現和開啟工業文明以來,西方世界之美洲大陸真正的主人,才迅速轉變為歐洲白人殖民者,伴隨這個轉變的是數千萬僅處於農業文明中期的印第安人的被屠殺和被滅亡,這也是熱帶弱勢文明的悲劇。

2.人類上古文明主要是指新石器時代農業文明和青銅器原始國家文明包括帝國文明。

第一,早期農業與遊牧文明。隨著冰川溶解和大洪水來臨,北溫帶高原(次高原如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雲貴高原、波斯高原等,主高原青藏高原更加寒冷,空氣稀薄)山地(如中華大陸第二階梯山地)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較理想家園。這時候,農業文明和畜牧、遊牧文明都出現了,當然,採集和狩獵、漁獵文明同時長期存在。由於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極其原始落後,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地區乃至溫帶廣大平原密林地區,都並不是最早的理想農耕和遊牧地帶。

據考證,距今最晚大約12000——10000年,亞洲中東地區農業文明主要成果有:培植了小麥、大麥、牛、羊、豬等;

距今最晚7000——10000年前 ,中華(五帝三皇時期或更早)中亞、北亞、東亞高原、中原及沿海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與黃河、長江流域,中華農業文明的主要成果有粟(小米)、黍、大麥、大豆、水稻、桑與麻、雞與豬等;

距今最晚3500年到9000年,美洲熱帶地區的印第安人已經開始創造了早期高級農業文明,並領先於其邊緣地帶的中級農業文明區和南北美洲寒冷地帶的採集文明區。難能可貴的是,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種農作物,這幾乎與整個亞歐大陸所培植的農作物一樣多,這些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莧菜、馬鈴薯、西紅柿、花生、可可、紅薯、煙草等等。直到今天,美洲特別是美國還在大力向世界提供農產品。

然而,東南亞如馬來羣島、中華大陸中南半島、印度中南部熱帶地區的農業文明出現得要比中東和中華中、北部地區農業文明晚數百年到上千年。與此同時,非洲熱帶雨林、草原、沙漠地區農業文明同樣發展遲緩。僅有北非溫帶為主的埃及尼羅河流域,在中東和中華農業文明影響下發展較快,也最先培植了不少農作物,但是,埃及尼羅河農業文明成果很難經過非洲熱帶大草原、大沙漠傳播到中南部非洲熱帶雨林地區,這就必然呈現了非洲熱帶地區農業及國家文明表現平平的歷史面貌。近古熱帶地區的阿拉伯半島出現了發達的遊牧商業文明和宗教文明,不是以農耕文明為主,而且一度壯大為阿拉伯帝國,但是阿拉伯半島帝國在征服波斯高原以後,隨之被大唐帝國文明、蒙元帝國文明、突厥文明等反覆挫敗、融合。除了伊斯蘭宗教文明仍然頑強,阿拉伯帝國文明相比而言是短暫的,一蹶不振的,這是後話。

第二,上古原始公社國家文明(農業文明早期)和中古奴隸制帝國文明(農業文明中期)

回顧人類文明,既要總結梳理歷代產業文明,也要考察社會文明包括國家文明、政治文明。

上古原始公社國家文明,東亞社會、國家文明領先於中東和西亞,也領先於地中海地區、巴爾幹半島和西歐平原,這種領先主要是指三皇五帝(文字歷史不明:五帝大體有定論,三皇不是確指僅有三位人皇)、三代聖王(三代每個帝國晚期都經歷了衰落和被西部和西方趕超)時代。

中華移民到達美洲熱帶地區後,也產生了比較先進的部族語言文明和部落國家文明,並發展成為瑪雅帝國文明、阿茲特克帝國文明和印加帝國文明。

亞、非熱帶地區早期農業文明表現平平,不僅落後於北溫帶地區,也落後於美洲熱帶地區。與此相關,亞非熱帶地區民族語言和社會、國家文明發祥時間和發達程度也落後於美洲熱帶地區。其中南亞印度古國文明發展較早,但也更多侷限於中部北部恆河流域,而且早早地被外來民族和強勢文明消滅了。

三、為什麼同為熱帶地區,美洲上古、中古文明高度發達而亞非同時期文明不見蹤影或表現平平?

熱帶地區美洲上古、中古文明高度發達和亞非文明表現平平,同時熱帶地區文明又沒能成為世界文明中心,這可以概括以下幾條原因:

1.美洲熱帶地區的北美南部地帶、中美洲地帶和南美洲北部地帶,除了亞馬孫河流域等熱帶雨林外,其它地區還有很多非熱帶雨林、草原和荒漠地區,還廣布有厚土、山地,河流縱橫,水運和水利灌溉比較便利,比較適合用石器等簡易工具進行「刀耕火種」,培植農作物,發展農業;南美洲北部安第斯山脈和高原等熱帶地區,也和北半球溫帶高原地區類似,有適合農耕的土壤和水源,有利於發展早期原始農業。

2.亞、非熱帶地區由於高溫濕熱、蚊蟲瘴氣等惡劣條件,不利於大量人口存身,少量人口又可以依賴豐富的野生動植物食物資源活命,而在鐵器時代到來之前,僅憑舊、新石器和刀耕火種,也較難在亞、非熱帶地區開墾土地和發展農業。

3.美洲的相對獨立使上古、中古(15世紀以前)美洲熱帶地區文明免遭其它大陸先進文明的侵擾和吞併,能夠保持長久的獨立發展。但是這種孤立、不交流、沒有對手競爭的自然發展,也使不經抵抗「免疫」的美洲古代文明,在遭到同樣是西方的歐洲文明入侵時,就顯得毫無還手之力和反征服力了,美洲熱帶地區文明更沒有融合、包容其它文明的張力和能力,美洲三大文明內部之間也沒有經歷反覆、長期交流、融合乃至整合,沒有形成真正的大陸國家文明以鍛造與外敵抗衡的能力。所以,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在近現代工業文明時代幾乎遭到了歐洲殖民者的滅絕,成為幾乎被滅絕的弱勢文明,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悲劇。

而早在工業文明到來之前,亞、非熱帶地區落後文明在遭到北方先進農業、遊牧文明侵襲、碾壓後,也往往遭到滅絕、淘汰或同化,這也是亞、非熱帶地區文明表現平平、更不能成為世界文明中心的一個外在原因。

總之,亞、非熱帶地區早期文明發展的主客觀條件並不比美洲熱帶地區好,所以採集、狩獵業及早期、中期農業、牧業都比不上美洲熱帶地區;後期亞、非熱帶地區周邊安全環境之險惡(強大先進文明的壓力)更是相對孤立的美洲所不可比擬的,因此,亞、非熱帶地區文明表現平平也是必然的。

無論文明交流與衝突的過程如何震蕩和痛苦,亞、非南北文明特別是亞歐美(洲)東、西方文明的衝突競爭、交流互鑒,總體上都促進了整個世界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亞非文明所取得的高度遠遠大於美洲文明。

早在距今5500年前,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就出現了文明,我們稱之為古代埃及文明。到距今5000年的時候,古代埃及完成了統一。完成統一之後的古埃及,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君權強大,經濟繁榮。金字塔就是這一時期開始修建的。後來希臘人看到金字塔,不禁感嘆:「人類害怕時間,時間害怕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歷經多次衰落和繁榮的交替,其中也包括喜克索斯人入侵。直到公元前六世紀,被波斯人滅亡。此後的埃及,歷經了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的統治,古老的文明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文明系統。其中經歷紛繁複雜,不再贅述,直接上圖。

在古埃及文明出現的同時,西亞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也誕生了文明。我們統稱為古代西亞文明或者古代巴比倫文明。兩河衝擊而成的平原,名字叫美索不達米亞,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農耕。平原四周分佈著山嶺丘陵。這種地理位置使得平原上的文明極易受周邊的遊牧民族的攻擊,所以兩河流域的主人不斷更換,也很少像古代埃及一樣維持長期的統一。古代巴比倫文明最輝煌的時代在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帶來了繁榮和秩序,為了鞏固統治,他頒發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遺產。古代兩河文明在公元前六世紀時滅亡于波斯。

在尼羅河和兩河出現文明1000年之後,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神祕的哈拉帕文化。在漫長的歷史上,人類一直以為印度文明開始於吠陀時代(開始於公元前1500年)。直到1917年考古學家在哈拉帕發掘出規模巨大,佈局完整的城市遺址,後又陸續在印度河流域發現大量的同時期遺址。將印度文明推前了1000年。遺憾的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這一文明的起源、發展歷程以及滅亡的情況。能夠知道的是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出現在印度的歷史舞臺上,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創作了四部名為《吠陀》的經典,塑造了雅利安文明,我們也稱這一時期為吠陀時代。種姓制度的婆羅門教即是根據吠陀而來。到公元前6世紀,婆羅門教引發的社會矛盾愈加尖銳,社會上興起了反對婆羅門教的潮流。在此背景下誕生了耆那教和佛教。

印度半島深入印度洋,東北和西北皆為高山環抱,只是在北部留下了開伯爾山口可與外界交流。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獨特的印度文明。相對孤立的地理環境保持了印度文化的延續性,而開伯爾山口的存在又使印度不斷受到外界武力的入侵,給印度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

古代中國文明不在此贅述。我們把眼光看向美洲。

美洲大陸上的土著人印第安人,實際上是從亞洲大陸經白令海峽移居到美洲的,時間發生在13000年前。

美洲大陸上的大型動物沒有與人類相處的經驗,不瞭解人類的危險,所以在人類到達美洲後,當地的大型動物被人類消滅殆盡。以至於後來從事農耕的印第安人,找不到可以馴化的大型動物。這一點對於印第安人的命運至關重要。

美洲大陸是南北走向的,不似亞歐大陸為東西走向。這一點,對美洲文明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當美洲的某一地培育出某一種農作物,由於地勢的南北走向,南北氣候不一,這種農作物傳播的範圍大大受到限制。於文明的交流與發展是不利的。

瞭解了這兩點的基礎上,再看美洲誕生的文明。

在美洲,先後出現了三大文明。首先是誕生公元前1500年的瑪雅文明,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天的墨西哥。瑪雅文明高度發達,在天文學,幾何學上都取得了了極高成就。在政治上維持了幾百個城邦的局面,從未統一為一個大帝國。瑪雅文明延續了近2000年之久,其繼承者是阿茲特克文明(14—16世紀)。阿茲特克人建立了一個大帝國,後被西班牙人征服。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西的狹長地帶,公元前就誕生了眾生文化中心,到12世紀時形成印加帝國,到16世紀被西班牙人所滅。美洲文明滅亡。

當印第安人遇到歐洲征服者時,劣勢是全面的,由於沒有大型動物,所以沒有騎兵和戰車,所以在歐洲騎兵的衝擊之下,印第安人在戰場上幾乎是被屠殺的對象。再加上歐洲人帶來的疾病,讓印第安人大片死亡。所以在這一場文明的衝突中,古老輝煌的美洲文明成為了失敗的一方。


美洲發達的就一個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發達的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中國總量高,發展速度快,人均也相當於拉美髮展中上國家的水平。再說美國的矽谷不都是亞裔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