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茅台的步伐?这家酒企业也要涨价了 财经 第1张

物以稀为贵

文 / 华商韬略 贾澎

稀缺,就是一种天然的饥饿营销。

1

在A股,茅台是个传奇。

2010年年初,大盘在3000点附近震荡。如今经历了一轮牛熊后,大盘依然在3000点附近徘徊。而在这段时间,茅台股价从170元左右涨到了870元左右,涨幅超过400%。

从2001年贵州茅台在上交所上市至今,茅台股价涨幅超百倍,飙升速度甚至让房价也望尘莫及。

股价惊人表现,当然离不开茅台的过硬品质,「行业大哥」的尊崇地位,以及产品的稀缺性。但推动股价上天最重要的引擎,应该说是茅台玩得炉火纯青的提价策略。

从2005年,茅台酒价格开始飙升;紧接著第二年,茅台股价起飞。

2005年以前,白酒行业老大是五粮液。但茅台开始涨价后的几年内,便取代了五粮液的行业地位。

当年8月,53度飞天茅台涨价,同时销量大增。2005年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茅台方面公布当年销量同比增长了36.6%。

初期茅台采用了跟随策略,每年旺季五粮液提价,茅台便跟随提价,那时涨价主动权在五粮液。

到2007年8月,茅台终端零售价开始超过五粮液;2008年年中,茅台零售价已超五粮液近100元。

主动权转移后,茅台成为白酒市场提价的风向标。

牢牢掌控住白酒涨价主动权的茅台,销售业绩和利润也在同步且快速提升。

2013年,茅台净利润159.65亿元,正是这年茅台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五粮液,达309.20亿元,与五粮液247.19亿元的主营业务营收相较可谓亮眼。

2

去年1月,茅台要求经销商必须按照1499元/瓶的标价,销售飞天53度500ml茅台酒,并始终坚守这条价格红线,不助推炒作。但市场上茅台酒的价格依却然被炒高,甚至出现了2000元/瓶的零售价和断货现象。

涨价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供不应求的原因,则是稀缺。

追赶茅台的步伐?这家酒企业也要涨价了 财经 第2张

对于茅台的稀缺性,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并不讳言。在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他表示,茅台酒供不应求现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持续。

李保芳现场给出的理由是:「茅台酒的生产,受气候变化、粮食供应、水资源状态,以及茅台镇本地特殊的地理、微生物环境等综合因素限制,不可能无限扩产。」

酱香酒酿造工艺复杂,存放要求严格。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茅台酒的产量便一直有限。基酒产量的历史数据,也能说明茅台扩大产能的缓慢。

公开可查数据显示,2001年时,茅台基酒产量约7317吨;到十年前的2008年,这一数字仅扩大了不到3倍——20431吨;到2018年,茅台基酒产量也不过4.97万吨。

据统计,茅台2004到2014年间基酒产量增速,平均增速为14%左右;2010-2019年基酒产量的平均增速是8%左右。

与白酒市场的增长相比,这一数字显得过于稳健了。于是,涨价就成了平衡供需的唯一市场化手段。

2000年,茅台酒出厂价为185元,零售价在220元左右;2001年出厂价涨到218元,零售价在260元左右。

在全国白酒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04年—2005年,出厂价没变,均为268元,零售价在350元左右;2008年出厂价438元,零售价在650元左右。

随著高档白酒消费者越来越多,2011年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顶峰。

这一年白酒行业产量突破1000 万千升,行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 亿元。白酒企业大规模扩产,对产能过剩的隐患视而不见。

2012年,茅台的出厂价已到819元,市场上也曾出现2000元一瓶难求的状况。但随著2012年的限制三公消费和军委的禁酒令,高端白酒一夜入冬。此后随著市场缓慢复苏,直至2017年底,茅台才再次把出厂价提价至969元。

有统计显示,过去九年,茅台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是年化23%左右,这差不多是提价和基酒产量增速之和。

从中可见,茅台的涨价并非坐地起价,而是在市场供需关系下的顺水推舟。毕竟,如果没有品质与稀缺性作为支撑,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3

高端白酒的消费者,是认同高价格代表的高品质与高稀缺性。

5月7日,郎酒销售公司发布通知:即日起青花郎停止发货。

市场猜测纷纷,多数业内人士的解读是,「停货即涨价」。也就是说,青花郎涨价在即,并且此次涨价幅度会较大。原因是,青花郎是经销商手中的「俏货」,库存较小。

不过,经销商们对郎酒价格走高早有预期。

在今年2月下旬的青花郎全国经销商大会上,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就表示过,要通过调节市场控量、扩大老酒储存等手段,用2年左右时间,使青花郎的消费者到手价达到1500元左右。

追赶茅台的步伐?这家酒企业也要涨价了 财经 第3张

目前,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中,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格接近2000元/瓶,但青花郎到手价却只有每瓶千元左右,价值被严重低估。

同时以汪俊林提出的「要让青花郎从品质、内涵、价格都成为第二高端白酒」的目标看,其在价格上追赶茅台势成必然。

业内综合分析,青花郎可能涨价的原因很大来源于此,被称为赤水河畔姊妹花的茅台和郎酒,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是成就两大酱香不可复制的必要条件。

赤水河船歌中就有「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过二郎滩,又该喝郎酒」的词句。

国家级酿酒大师、郎酒总工程师蒋英丽曾就赤水河出好酒表示:「可以确定的是,赤水河的水土、独特的微生物群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这样的自然优势,却也让郎酒与茅台同样面临著产能限制问题。

不过,郎酒未有过品质上妥协。

今年2月,郎酒董事长汪俊林曾讲过,「今年青花郎基酒达到7年以上才能卖,做高端酱香酒我们有绝对的信心,因为产品品质是基本的保证。「

高品质让郎酒有涨价的底气,产量少又是郎酒不得不涨价的原因。

其实从整个行业看,优质酱香酒本来就产量有限。汪俊林曾战略预判,未来全行业优质酱香酒的产能不会超过20万吨。

目前郎酒酱酒年产能3万吨,老酒储存量13万吨,未来其规划酱酒年产5万吨酱酒,力争储存量达30万吨。行业分析在整个酱香酒领域,具有同等规模的,唯茅台一家。

不过在产量上,汪俊林也曾表示过,为保障产品质量,郎酒现阶段将控制酱酒销年量在1万吨内,从2020开始,逐年增长2000吨。

这也意味著,青花郎等高端产品在未来将持续保持其稀缺性,甚至从目前的市场需求看,其越稀缺程度将越来越大。

综合因素造就的稀缺性不可擅越,对于郎酒等高端品牌来说,能做也必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满足高端甚至超高端市场度不断上涨的需求。

这也是郎酒近年来斥巨资建设郎酒庄园,以「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的独特酿酒法则打磨产品极致品质的一个原因。

据了解郎酒庄园目前还推出了奢藏系列的产品,价格将定位在:1800元/斤~20000元/斤以上,并仅在郎酒庄园现场销售,只做高端个性化私人定制及储存。

追赶茅台的步伐?这家酒企业也要涨价了 财经 第4张

4

如今,高端白酒早已不是单纯的消费品,不但能保值增值、甚至具备了相当强的流动性,有了「通货」的金融属性。

从投资角度来看,50度以上纯粮酿造的高度白酒,性质稳定,会随存放时间增长而味道越来越甘醇,尤其是被称为「时间陈酿」的酱香酒,其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储藏,是以品质酱酒成为投资收藏界的新宠。

同时,白酒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消费品。即使是作为收藏投资品的年份白酒,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与一级市场中的同类产品实际价格相关性很高。新酒价格上涨,其瓶贮年份酒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这一点,从青花郎年份酒在市场被追捧,不断攀升中可见一斑。

2019陈年老酒春季拍卖会上,1瓶1978年的郎酒,以36万元的竞拍价格,刷新了郎酒陈年老酒的拍卖纪录。

而4月30日,2011年青花郎瓶贮年份酒上线中国酒交中心,一上线即告售罄涨停。一瓶2012年瓶贮年份酒,目前已涨至1600元/瓶;2010年前后的青花郎,已超过3000元。

——END——

图片均来自网路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