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白天昏昏欲睡,沒啥食慾,

  可一到夜裏卻精神奕奕,

  睡前還要瘋狂吃東西,才睡得香。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爲

  那些管不住嘴的人找藉口,

  但事實上,這有可能是患上了

  夜食症

  很多網友紛紛自曝類似症狀

  福州30多歲的張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而在深夜裏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翻冰箱!

  有研究顯示,全球大約有1.5%的人患有“夜食症”,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種病卻知之甚少,甚至前所未聞。“夜食症”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需要治療嗎?

  本報特邀

  福建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 王永紅 副會長

  福州女子一到深夜,就開始翻冰箱……

  家住福州今年30多歲的張女士也是一名夜食症患者,身爲編程人員,平日裏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生物鐘的改變,飲食習慣也隨之發生轉變,她經常在夜裏11點後打開冰箱覓食,臨睡前還要再吃一餐。

  長期下來,看着逐漸發胖走樣的身體,張女士越來越焦慮,吃得也更多了些。

  王永紅介紹,門診中,類似張女士這樣的患者很多。

  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夜間進食比白天進食更難令人有飽腹感,因此,我們會傾向於在夜間吃得更多。夜食症患者經常選擇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因爲碳水化合物能夠刺激複合胺的分泌。複合胺是人體內一種能夠舒緩神經系統、促進睡眠的化學物質。

  夜間進食並沒有給患者們帶來愉悅感,她們感到更多的是焦慮和愧疚,有些患者甚至會把剛吃進去的食物摳出來。在美國,飽受夜食症折磨的患者至少有400萬人,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佔患病者總數的60%左右。有些人不得不讓家人或朋友鎖上冰箱,或讓別人把自己鎖在屋裏,甚至讓人把自己銬在牀上。

  精神壓力是誘發夜食症的主因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斯坦科德早在1955年就首先確認了夜食症的存在。斯坦科德指出,夜食症是一種由精神壓力誘發、激素分泌失調引起的臨牀疾病。近年來,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承受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意識到夜食症正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王永紅表示,在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進食障礙”,是指以進食行爲異常、對食物及體重和體型的過分關注爲主要臨牀特徵的一組疾病。她認爲,夜食症也是“進食障礙”的表現,患者在潛意識中就想通過進食來調整情緒、減輕壓力和幫助睡眠。

  看了這些介紹

  你是不是懷疑自己得了夜食症?

  淡定!有可能只是你嘴饞了!

  怎麼纔算是患有夜食症呢?

  往下看!

  出現這三種症狀,小心“夜食症”

  飲食失調:早晨起牀後沒有食慾、沒有飢餓感,常常是不吃早餐就出門了。可一到晚上,胃口就變得特別好,時常覺得餓吃很多東西,特別是晚餐後還要再吃一頓;

  睡眠失衡:晚上難以入眠,在牀上輾轉反側半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都無法入睡。還有些夜食症患者有時睡着了,也會深夜突然醒來找吃的,而且是必須吃點東西才能重新入睡;

  情緒失衡:時常感覺生活壓力大,心情抑鬱,多數人只能通過吃東西這種消極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消化性潰瘍等疾病。長期的夜食不僅僅會導致肥胖,還容易患糖尿病、不孕不育、憂鬱症等。

  夜食症患者要看消化科,也要看心理科

  對於夜食症的防治,王永紅建議:

  1、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就餐,早睡早起。

  2、平時多運動,適當社交,多與人溝通,緩解壓力,排解焦慮。

  3、及時就醫:

  夜食症患者不僅要看消化科,也要看心理科,因爲現在年輕患上夜食症上午主要原因是壓力過大,情緒管控不良導致,由於身心互爲關係,只顧關注身體,忽略心理因素,治標不治本,看似身體原因,其實是心理問題在作怪。

  因此如果腸胃疾病治癒了,但心理問題未解決,夜食症仍會反覆發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你身邊有類似的患者嗎?轉發分享,提醒更多人!

  最後,福小衛溫馨提醒:

  夜食症患者無法入睡是

  因爲他們太餓了,

  而你會餓可能是因爲你

  熬到半夜不睡覺。

  這是很不一樣的,

  望周知。

  福建衛生報記者:張鴻鵬

  編輯:小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