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秦王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即秦三世,初稱皇帝,後改稱秦王,在位46天,史稱秦王子嬰。

子嬰生平事蹟鮮見於史冊,早年經歷不詳。最早出場是在《史記·蒙恬列傳》中。此時秦二世胡亥矯詔篡位,聽信趙高讒言,將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來,準備處死他們。子嬰因此事向秦二世勸諫,最後秦二世還是沒有聽取子嬰的勸諫,依舊派人殺死蒙恬和蒙毅。但是,子嬰在胡亥對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開清洗的時候,逃過此劫;可見,胡亥對子嬰是非常信任的。

再次出場是在秦二世死後,趙高召集大臣準備自立,結果發現羣臣和將領們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嬰。但是子嬰不再是稱「皇帝」,而是陳「王」,因為此時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隨後秦王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刺死趙高,並誅滅趙高三族。

最後結局是劉邦率大軍一路破關,兵臨鹹陽,在位僅46天的秦王子嬰眼看大勢已去,便率妻兒親自到劉邦軍前投降,秦朝從此滅亡。子嬰投降後,劉邦對其只是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項羽進入鹹陽後,立刻殺死子嬰並縱火焚燒秦宮室,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至於子嬰與扶蘇、胡亥的關係,僅在司馬遷《史記》中就存在不同版本,估計司馬遷也不清楚之間關係

版本一:胡亥兄長的兒子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六國年表》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這裡理解趙高擁秦二世胡亥兄長兒子嬰為秦王,至於是不是扶蘇的兒子史學上尚未有定論。

版本二:胡亥的兄長

《六國年表》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這裡理解為趙高擁立秦二世的兄長子嬰為秦王。但是趙高、李斯、胡亥要密謀除長以立幼,只要嫡長子扶蘇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長的秦始皇之嫡子活著,胡亥就沒有資格即位。因此,子嬰不應該是秦始皇的嫡子。

版本三:秦始皇的弟弟的兒子

有關《李斯列傳》集解引徐廣說「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這裡理解為秦始皇弟弟的兒子嬰。但秦始皇的弟兄見於文獻記載的只有成蟜、母趙姬與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認為是成蟜的兒子。《六國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嬰」,應理解為「秦二世的從兄的兒子」。與胡亥無皇位爭奪的利害關係,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來勸諫二世不要濫施誅殺。


子嬰是秦始皇的侄兒。

特別要提一點。秦始皇也不是農民起義,一戰定天下。贏家得天下有很長一個過程,因此秦國有很多皇家人馬,而子嬰就是這個集團裡面的傑出青年。

其實我想說,秦始皇的繼承者的最佳人就是子嬰,扶蘇和胡亥都不跟他一個級別的,可惜就是家族血緣,他排不上第一繼承者啊!


不是,沒有根據


謝謝邀請,可惜我不知道,呵呵


這個問題我早先發個一帖,有興趣可看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