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不站队,不骂人,也不去被动地等待事件反转,我们谈谈问题与真正理性的解决方式。

对作恶者和助虐者口诛笔伐,对受伤者支援、同情,爱憎宣泄,人之常理。那么,在舆论一致声讨、谴责完刘鑫之后,冷静下来,回归到凶嫌本身——陈世峰会被处死吗?

专业人士分析说,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在于陈世峰有没有作案动机,是否预谋这场凶杀案。

陈世峰方立马放出消息:没有预谋杀人,杀害江歌的刀是江歌随身携带在身上的!

而从日本的法律上看,日本虽然没有废除死刑,但却是是一个死刑判决率和死刑核准率极低的国家。二战以来,日本法院只做出过16次死刑判决!在故意杀人罪和强盗杀人罪的审理中,罪犯的年龄、动机,有无前科和被害人数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都是量刑的重要基准。

1.

那陈世峰在这些基准上达到被处死刑的条件了吗?

可以先参考一下在日本,比陈世峰更变态、更恶劣的案件:

日本「光市母子被杀案」里,一对母女在自己家中被杀,年轻的母亲不仅被杀,还被尸奸,被杀害的小女孩年金11个月。之后警方锁定年仅18岁的凶犯福田孝行,在开庭审理时,福田说了一句「真对不起,我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法官便认为其有真心悔改之意,一审判其无期,再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里的「无期」其实也就相当于七八年而已。

与江歌母亲一样,被害人家属本村洋心痛万分,提出了上诉,在案件的二审里,福田的律师团表示,福田奸杀被害人,是因为求取母爱,射精到被害人体内是在履行一种仪式。他勒杀幼女,是想在婴儿脖子上绑一个蝴蝶结,防止她哭泣,也不是存心杀害的。

这种反智商的言论竟被法官采取、相信了,二审的结果依然维持无期,直到福田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写到「这世界终究是恶人获胜,七八年后我出狱时,你们要举办盛大的party欢迎我!」

内容曝光后,经过很多年的波折,福田才被判死刑,但至今未被执行。20多年过去,依然活的好好的。

而另一起「阿部定事件」也让人匪夷所思。阿部定割下了情人的生殖器并勒死了他,在对警察供诉罪行的时候,阿部定说,这么做是为了不让别的女人碰自己的情人。在审判时,一位教授鉴定阿部定有「淫乱症」,杀人是因为痴情。最后她被判6年有期徒刑,后因举国特赦,才5年就被放出来了,还在警方的帮助下改名换姓,开始新生活。

最被人熟知的日本「黑寡妇蜘蛛女」木岛佳苗,通过相亲网站,骗取单身男子大量金钱并杀死他们,被捕入狱后通过博客分享监狱生活,成为一名网红,俘获了众多男粉丝,在监狱里结过两次婚,甚至还有专属的夫妻生活时间,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2.

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江歌妈妈都做了些什么行动呢?

不容否认,江歌妈妈的确很聪明,也是一个并不甘愿默默忍受的懦弱女子。

这位单亲妈妈唯一的女儿在异国他乡被人杀死了,她悲痛!难过!她这辈子唯一的依赖离她而去,那她接下来的余生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江歌妈妈江秀莲的下半生只剩下一件事:报仇!让所有直接或间接害死自己女儿的人受到最严重的惩罚,最好他们都跟江歌一起陪葬,哪怕是活著,也不能过好这一生!

首先,江秋莲在微信和微博上发布文章《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曝光了刘鑫及其父母亲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私人信息,平时只有两三千阅读量的微信号「江歌妈妈」上,这篇阅读量达到4万多,微博阅读则超3千万。

这篇引起争议的微博文章因为刘鑫的投诉而被禁,但江秋莲并未止步,她每天持续发布类似的、充满情绪的信息:「说我精神不正常也好,说我神经病也好,我知道我早晚会有那个下场。唯一支撑我的就是给江歌讨公道的信念,如果连这个支撑都没有的话,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接著,江秀莲发起签名众筹,资金用于「为被害独女讨公道,单亲妈妈众筹赴日」,那时她的账户只剩下一两万,律师费用还未支付。最终13272人为她筹得30万余。并在开庭之前,再次发起「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签名活动」。30个小时就获得了18万网友的签字。

惊动媒体后,在「局面」媒体的促成下,江秀莲和刘鑫见面,在刘鑫的道歉声中,江秀莲逐个细节追问,将近十个月的积怨喷涌而出,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这一系列的行为成功搅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网路声讨,舆论全力表态支持这位失去女儿的可怜母亲。她的理性与智商,一般普通女人不可及。自媒体大V咪蒙率先站队,辱骂刘鑫后,除了号召千万粉丝签名,还帮忙联系国内外律师,为江秀莲提供法律援助。

此时此刻的江歌妈妈,背后有举国的民意支撑,一声号召,便有亿万人民为她出头。那么,都可以操纵舆论与民意了,江歌妈妈的目的达到了吗?她利用这股强大的力量又做了些什么?

日本一位教授公开称:「现代社会,行使法律的应该是司法系统,而不是人情跟舆论。」「我有权利投票决定国家的领导人,但是没有权利投票决定人的生死。」而日本的很多年轻人,大多表示理解江歌妈妈,却并不支持她的签名征集活动,认为这会影响司法。

现在的江歌妈妈,没有忏悔、检讨自己在教育孩子应对危险上的失职,没有号召大家引以为戒,把自己的失败当做一个教材,让更多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引起重视,却在号召大家为自己的悲痛站队,借助舆论去报复,将一切令自己不满的人与事一网打尽。哭泣著强调凶手给自己道歉,却不是给江歌道歉。

我们从不指责一位女母亲的艰难处境,也不去批判她做法的对与错,只是,江秀莲这些行为,确实是暴露出小格局的狭隘自我,对所有事情的推动,都于事无补。

3.

那么,如果号召网友与媒体和自己一起痛苦,让舆论与自己一起抱怨社会与人心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那应该怎么办?

美国一名叫帕蒂·威特琳的母亲,她11岁的儿子雅各布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被人掳走了。警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事件爆出后被广泛关注,当地企业募集资金悬赏线索,不知名的好心人拿出10万美元作为奖赏。

帕蒂·威特琳并不只是一名心碎的母亲,她的一生都在为此事努力奔波,试图以这起亲身经历的案件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最积极的意义。

雅各布失踪的4个月后,她建立了非营利组织雅各布·威特琳基金会,致力于儿童安全教育。这位母亲利用自己的力量和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影响力呼吁为性犯罪者登记制度立法,要求美国国会和司法部为立法的疏忽负责。甚至两度参选美国众议院议员。还担任过美国国家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中心主席,成为美国保护儿童领域的先锋人物。

帕蒂·威特琳长期的付出制造了一个时代的影响力。她儿子雅各布的消失影响了一代家庭,开启了美国关于儿童性虐待和绑架的新讨论。雅各布遭绑架5年后,美国颁布了《雅各布·威特琳侵害儿童和性暴力罪犯登记法令》,这是美国在联邦层面上第一次立法确立性暴力犯罪者登记制度。让每一个家庭通过登记的罪犯信息树立更为具体的防范意识。

20多年后,这起案件让当时的以为网路意见领袖乔伊·贝克产生了兴趣。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帮助找到了27年前劫持、性侵并杀害了雅各布的真凶。而这几十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个消失的雅各布,作为母亲,帕蒂·威特琳所成立的基金会为近8万个有类似遭遇的家庭提供了帮助。而最大的胜利是:雅各布遇难后,从1990年到2013年,美国儿童性侵案件的数量已经下降了64%。雅各布·威特琳就像家庭、社会、受害者、立法和司法的缩影,发挥了一切力量使一场漫长和艰难的较量,迈向正义获胜的终点。

和帕蒂·威特琳一样,美国著名的「梅根法」也是在一对受伤夫妻的努力下得以形成。1994年7月29日,新泽西汉密尔顿的7岁女孩梅根·康卡在家门口玩耍时,被邻居杰西·蒂曼德夸斯邀请到家中去看「小狗」。蒂曼德夸斯残忍地性侵并杀害了梅根·康卡。案件很快告破,但令人吃惊的是,蒂曼德夸斯曾两度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刑。康卡夫妇在绝望痛苦之后,和他们的支持者开始呼吁实施更为严格的性犯罪者登记制度。

梅根·康卡失踪仅89天后,新泽西州长就签署了美国第一个「梅根法」——《犯罪登记与社区公告法》。康卡夫妇不停奔走,发表演说,美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立法频率出台了数个与儿童性侵相关的法案。两年后,柯林顿就签署了联邦「梅根法」。众多儿童性侵研究专家开始探索预防性侵的最佳模式,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开始重视子女的安全问题。

和帕蒂·威特琳一样,康卡夫妇都从社会与立法漏洞层面出发,将案件本身上升到全民的动员。在悲痛过后,他们看到了后来者与无数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家庭,他们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所制造的积极社会效益是无法衡量的。

可这不正是典型社会事件的里程碑意义吗?

需要我们去漫长斗争的,不是某个单独的个体,而是长久却不自知的不公与黑暗。

而江歌妈妈,痛哭之后,利用支持报仇之后,全民议论之后,带给已逝者江歌的安慰又有多少?狂欢消逝,只剩下被遗忘的悔恨与悲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路)

往期精彩内容微信公众号搜索「老朱铛铛铛PG」获取

作 者丨大孟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