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双面胶》这部剧。这是上海作家六六写著作的家庭伦理小说。主要讲的是上海媳妇与东北婆婆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家庭悲剧。说实话,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中国家庭幸福是相同的,不幸也有相同之处如婆媳不和。

像《双面胶》里的上海姑娘丽鹃,在婆婆没来之前,她本是一个幸福的妻子,老公对她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小两口之间是蜜里调油,恩爱无比。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夫妻独自生活的时候,不是正是如此吗?丈夫尽力的爱著妻子,妻子撒撒小娇什么的,日子过得甜滋滋的。

但这一切都随著东北婆婆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婆婆看不惯儿子事事迁就媳妇,认为家里就应该以男人为主,女人就该操持家务,好好的相夫教子。那这样婆媳大战是一触即发,家里再也不是温馨的港湾而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现实生中,很多的婆媳不和,不就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嘛,两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到了一起,为了争夺家里的话语权谁都不会让著谁。其实很难说谁对谁错,我觉得错在各自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像婆婆,还是老一套旧思想,认为媳妇娶进门那就得听自己的,什么事都要管上一管。但她可以曾想到,以前社会,女性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独立的能力,那在家里自然话语权要小一些。但现在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有自己的收入,有独立的能力,那还按老一套来要求媳妇,让媳妇受气是不合适宜的了。要知道,婆婆在儿子家吃、穿、住、行等等开销可有一半是媳妇赚来的。对于你不曾养过一日半日的媳妇,婆婆不要说当成自己家亲生女儿一样的爱,但至少得给予相应的尊重吧。

再说媳妇,虽说她很无辜,本来好好的生活被婆婆搅和的一团糟,昔日柔情体贴的丈夫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但是婚姻不是谈恋爱,不可能抛开双方父母不管不顾。剧里面丽鹃与婆婆针锋对麦芒直来直去的怼,其实这注定是一场不能赢的战争。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媳妇也是跟婆婆天天怼,可最后哪个不是身心皆疲?尽管说媳妇在家也是半边天,但老人能让著点还是让著点,不能让就躲著点,没必要对著干。

再说里面的老公。要说里面让人气的可能就是这个无所做为的老公了吧。如果他能在婆媳之战开始之前,就能很明确的表明态度,让自己老妈少掺和自己婚姻的事情,相信他家庭悲剧可以避免的。

当然了,我说的这些感触都是在十分理智下做的分析,但人在不理智的时候,谁知道会做出啥事呢?所以我觉得要想家庭和睦,最好就是老人不要跟年轻人一起住,这样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事。

亲们,你们是怎么处理婆媳关系的呢?


作为儿媳妇,要做一个聪明的儿媳妇,正确处理好婆媳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关键。

不管婆婆多么无理,也不要跟婆婆吵架  

婆婆即使再有错,如果你一旦跟她开仗,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不是要你当鸵鸟,虽然你是新时代女性,可以藐视一切陈规陋习,但请别忘了这是在中国,这个社会还是不能容忍忤逆之人,虽然跟婆婆吵架不一定算忤逆,但在旁人看来,作为晚辈的媳妇唾沫横飞的跟婆婆对著干,就是忤逆!他们会认为你没家教!说你没家教,所针对的对象就不是你一个人了,而是捎带上了你的父母,你希望听到自己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原因被人议论吗?

如果和婆婆同住,不要因为生气动不动就跑回娘家  

虽然有时受了委屈跑回娘家,老公低声下气的来接你回家的感觉是挺解气的,也许你的父母不会骂他,也许最多会用眼神谴责他,可你想过老公的感受没有?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每个男人都会烦,决定以后不再惯你这毛病,这个招就不会管用了。尤其是和婆婆同住的媳妇,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使这招,如果婆婆甩给你一句:出了这个门就不要再回来!或者你的老公想要在婆婆面前显示他的权威跟你说出这句话,你是准备义无反顾、头也不回的走出这个家呢,还是准备乖乖放下行李回房痛哭?即使你能跨出门而且最终还会回来,但你就不怕出门后婆婆对老公说的第一句话是「跟她离婚」吗?跟老妈同住的男人碰到这种情况,即使很想挽留你,或者很想早点将你接回家,但为了向他老妈证明他是个爷们儿,一般都会打肿脸充胖子,不但不留你还会说出更绝情的话,或者根本就不去接你回家。到时候你是跟他离婚呢,还是自己收拾东西乖乖回家?如果你真不想过了,要跟他离婚那就另说,如果不愿放弃他,你还得自己乖乖回家,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不要在老公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我们不喜欢婆婆在老公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同样的,作为婆婆,也不会喜欢媳妇在儿子耳边嚼舌根。尤其现在的男人,很多是非常愚孝的,即使他明知道是婆婆错了,他也会说你就忍忍吧,那是他妈!(很不幸,好像现在许多媳妇包括本人都遇到这么一位让人咬牙切齿的老公!)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婆婆坏话既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更有可能让老公对你产生厌恶感。毕竟嘛,将心比心,如果你很爱你父母,你老公也在你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你能保证自己不会跳起来八丈高?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对婆婆的飞扬跋扈忍气吞声,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了,你可以制造一个机会让你的老公亲眼见识婆婆是怎么欺负你的,如果可以的话,不妨当著老公流下委屈的眼泪,剩下的嘛,就交给老公去做好了。如果老公还是那么麻木不仁,那就不要客气,将婆婆给你的气加倍撒在他身上好了!这样的老公如果不请他吃「夹心饼干」而且还管饱的话,可就太对不起他这份孝心了!

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平时自己的朋友聚会时,谈论得最多的好像也是家里那个恶婆婆!中国的媳妇苦哇!可是这里指的外人是有特指的,就是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婆婆的人,在论坛里发发牢骚可以,但如果在这些人面前说婆婆坏话,你就不怕有一天你的话被加油添醋后传到婆婆耳朵里吗?家丑固然不可外扬,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人当作祥林嫂一样,轻看了你。即使你知道婆婆在外人面前说你的坏话,也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是这样做你跟你那长舌头的婆婆有何区别?聪明的媳妇会这样做:婆婆在人前说我的坏,我就高调的在人前说婆婆的好!不用担心这样会坐实婆婆指控你的罪名,请一定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婆婆对你百般非难,你却是以德报怨,孰对孰错,还不一目了然吗?等那些人将你的话传回你婆婆耳朵里时,看她还不羞愧死!

对自己在婆家所受的委屈不要过分夸大  

不可否认,每个媳妇都会在婆家或多或少的受委屈,或许是对方的无心之失,或许是故意而为,很多媳妇自己都无法自己在心里化解这股怨气,于是就会思前想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将对方的错误无限的放大,也就越来越看不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责任了。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媳妇在婆家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地位,有一种本能的防御意识,所以会对跟自己有关的事件产生过于敏感的反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媳妇有一种迫害妄想症,总觉得对方不怀好意,自己就像那个聪明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而婆婆就是那个恶毒的王后,不将自己置于死地绝不罢休,所以对自己产生一种自怜自艾之情。女人是感情细腻的动物,不过,有时这种细腻的感情在婆家人看来就是「心胸狭隘」。本人也认为其实家里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不值得大做文章,性格大大咧咧的媳妇事情过去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跟公婆的关系可能也是最融洽的。只要婆家人没有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对一些无意的,或是故意使的小坏,聪明的媳妇大可以装作不懂,或者一笑了之。所以,有时候不妨做个聪明的傻大姐,可能会更快乐一些。

把握好对待丈夫的态度

在婆婆面前,对待丈夫的态度可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如果对丈夫太亲昵,婆婆看了会觉得你很不自重,无论二人世界你是如何撒娇,至少在长辈面前应该收敛一点。如果对丈夫很冷淡,亦或者对丈夫评头论足、指手划脚,婆婆的心里更是难受。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让老婆这样呼来喝去,那得是多心疼啊。即便媳妇对她再恭谨,也没办法赢得婆婆的好感了。所以说,媳妇在婆婆面前,一定要给丈夫留足了面子,让婆婆心里得到平衡,同时也要防止婆婆吃醋而不宜有太多的亲密小动作。

婆婆对你越吝啬,你对婆婆要越慷慨  

婆婆那一代的人,都是经过很艰难的日子过来的,所以对金钱会有一种我们这些七八十年代的人难以理解的吝啬。她自己一般过得很节俭,而且也希望儿子媳妇和她们一样「一分钱掰成两分用」,尤其是对儿媳在这方面的要求一般都会高得过分,如果你为老公买东西,她可能不会说什么,但如果你是为自己买,她就会说你乱花钱,或者说你买的东西太贵什么的。这种婆婆确实挺可恶的,但是媳妇也不必为此委屈自己,该买什么还买什么,该花多少还花多少,也不必因此对婆婆怀恨在心,心想你这样是在虐待我,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其实很多婆婆这样做除了是心疼钱,更多的婆婆是因为心理不平衡,想想自己以前受了那么多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省下来给儿女用,结果倒好,儿子娶的老婆对儿子有什么功劳?现在却是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即使媳妇花的是自己挣的钱,婆婆也会有「自己栽树,儿媳乘凉」的感觉。对这样的婆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给自己买东西的同时为婆婆买一件礼物,即使是很便宜的小物件,也能堵住她的嘴,虽然婆婆还会在嘴上说,你不用为她花钱,钱要省下来什么的,但心里也会很高兴的。

不要在婆婆面前跟老公吵架或说老公的不是  

既然很多媳妇都说婆婆护犊子,那就应该明白如果你当她的面跟老公吵架或指责老公的不是,婆婆是不可能偏向你的,更有可能她会觉得自己的儿子受了欺负,跳出来跟他儿子一起对付你,即使是婆婆很会做人,当时偏向你,骂了她的儿子,你也不要认为婆婆心里也会偏向你,如果你这样想就太幼稚了!除非你的老公确实非常过分,除非你的婆婆明辨是非,除非你的婆婆护理不护短,除非你的婆婆对你疼爱有加,如果没有同时具备这几点,你要是在婆婆面前跟老公吵架或说老公的不是,只能是自己找不痛快!

不要过分看重金钱,更不要算计婆婆的财产  

钱当然是好东西,而且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是离了钱一天都活不了!有的人常常为了争夺父母那点可怜的养老金,一些媳妇在其中扮演一种推波助澜的不光彩角色。公婆有钱,并且愿意出于亲情帮助自己的儿子,媳妇沾老公的光,并且可以因此少奋斗几年,你应感激公婆的情义。没有,你也别抱怨!因为钱是公婆的,他们有权利随意处置自己的财产,即使全部给了大姑子小叔子小姑子,一个大子儿不给你,你也别跑到论坛上来骂街!即使要争,也是你老公去争,轮不到你说话的份儿!再说公婆年纪大了,手里总应该留点养老金以备后患,全给了你们,等他们病了、老了,作为媳妇的你会毫无怨言的出钱医治他们、奉养他们吗?只看算计婆家财产的德性,任何人也不会对这样的媳妇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遇到唠叨的婆婆,不要她说什么你都要当真,或者她说什么你都要辩解  

平心而论,婆婆唠叨是很令人烦,但不一定就是婆婆有什么坏心眼。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唠叨的毛病,她的唠叨也许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而是针对全家人,比如公公、比如老公、小叔子、小姑子,但婆婆的唠叨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就如同你回家听你妈妈的唠叨时的感觉一样,可是换了媳妇听起来,也许会觉得婆婆的唠叨是针对自己的,于是就特别小心的挑婆婆话里的毛病,而且往往也能挑出来,有的媳妇对这种唠叨非常较真,会认真的同婆婆进行辩解,也许你会因为你的雄辩口才辩得婆婆无话可说,不过也有可能你的婆婆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跟你交锋,双方最后因话赶话的说出许多伤人的话,由此引发一场家庭大战,闹得不可收拾;还有比较含蓄的媳妇虽然不至于当场发作,但也会因此产生不快,将婆婆对自己不好的话记在心里,时间越长,对婆婆的不满越积越多,等到有一天忍无可忍时来个大爆发,这种爆发的杀伤力会远比当场翻脸的大,一般发生这种情况后,婆媳关系也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性了。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那么点道理,就请给我点赞吧


我看过电视剧,也读过原著小说,原著比起电视剧显得更加残酷,原著里结尾,亚平的妈在旁边叫嚷著「打死她,打死她」,亚平差点把丽娟掐死,整个家庭一片狼藉。总之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这部小说描写一个农村长大的凤凰男娶了城里媳妇遇到的各种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婆媳问题。农村和城市价值观的交汇和碰撞会爆发出许多问题。如何处理呢?我认为除了婆媳双方的互相理解与包容之外,男方的作用很重要,男方在婆媳关系里就是一个缓冲地带,男方要像一个纽带把婆婆和媳妇这两个可能会产生冲突的不同的个体紧密联系起来,这也就是作者六六把这本书取名为《双面胶》的寓意。可是现实里很多男人就像小说里的亚平一样,虽然他很努力想尽办法让婆媳关系融洽,却最终不但没有成为「双面胶」,反而在家庭中受著老婆和妈妈的夹板气。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吧,婆婆和媳妇最好别生活在一起,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进行隔离,也就无所谓冲突了,因为没有生活在一起,距离就会产生美,逢年过节偶尔看望一下,婆婆和媳妇都只会记得对方的好。

ps:六六的小说真的很好看,我读过的《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她的小说总是能非常敏锐地号准时代的脉搏,读了非常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之前我也有过一段时间有误区,因为好像经常被问面包和爱情选哪个。我会告诉姑娘们自己赚面包然后选择爱情。现在看是我太天真的,世界真的比我们想像的现实和残酷。有些女孩子还在为爱情和面包做选择题,有些女孩子出身好条件佳,纯真地向往爱情的时候,却早被那些有功利心的男人盯上了。有人问过我父母强烈反对的感情要坚持么?这种问题我从来不敢给一个绝对的回答,如果你的父母是开明而有见识的人,真的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比较好。我父母一辈也有凤凰男,但是那个时代,人还不像现在这样贪婪,因为社会的发展还没有那么快。现在真的不一样了,那些家境好,受过高等教育的姑娘,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圈子里寻找自己的伴侣。


我就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被婆婆的扮演者李明启这位老艺术家,气的半死,恨的牙根痒痒。我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相处的关系。如果说这位婆婆通情达理还好说,如果一心袒护自己的儿子,小两口的日子是过不好的。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生活的幸福,为什么丈母娘总是对女婿那么好,其实不就是想让女婿好好对自己的女儿吗?

记得电视剧里有个情景,过去好多年了也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婆婆媳妇小姑子一起吃饭,做的油焖大虾,媳妇可能是怀孕了,一个接一个的扒著吃。婆婆在旁边看不顺眼,气的直瞅,小姑子来了句,说虾皮最有营养了还补钙。这个媳妇又聪明反应又快,直接把一堆虾皮推到小姑子跟前说,有营养都留给你吃。如果是换了我,肯定接不上这茬。所以说,好是相互的,要彼此对待彼此好,日子才能过好。单单是哪一方面一味的对另一方好,结果也没有什么用的。


感谢邀请,婆媳关系是历史问题,老人和现在的年轻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尽量不要同住,老人也不要过多参与年轻人的生活,给彼此空间。而且、亲兄弟明算帐,媳妇嫁过来,不代表她的钱,她们家的钱,你花的就理直气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