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是西安的东大门,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临潼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部落先民生存繁衍的地方--姜寨遗址;是"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爱妃褒姒一笑失江山故事发生的地方--骊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发生地--鸿门宴;是秦始皇历时39年修建气势庞大陵园的地方--秦始皇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恩爱缠绵、沐浴温泉的地方--华清池;是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地方--兵谏亭。

2008年5月27日,临潼正式被国家国土资源部评为"中国御温泉之都"。

建制沿革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概况

烽火台

临潼历史渊源深厚,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

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栎阳。

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有万年(今栎阳镇)鄣县(今交口镇)平陵、粟邑(今康桥粟邑)等县。

渭河以南在周代为骊戎国,并有戏邑、芷阳之设。

秦始皇帝嬴政时设郦邑(公元前231年)。

汉高祖时改郦邑为新丰(县城地址在今新丰,公元前197年)。

唐垂拱二年(686年)改为庆山县,天授二年(691年)置鸿州并鸿门县于零口。

神龙三年(705年)废庆山县复为新丰县。

天宝三年(744年)设会昌县(今城区所在地)。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把新丰并入会昌,改名为昭应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临河(石瓮寺沟水)绕城东而过,潼河(温泉水)绕城西而走,随取名临潼。

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

明清之时,临潼归西安府治辖。民国时属咸阳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

1956年改为省辖。

1958年划归西安市。

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

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

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57号):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区政府驻骊山镇。

位置境域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南依骊山,东邻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浐灞生态区和新筑国际港务区,北邻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地貌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山塬川依次分布,分别占15%、18%、67%。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壤以娄土、黄土性土和瘀土为主,适宜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特产有石榴、柿子、核桃和相枣等。

气候

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年日照时数2052.7小时,年总辐射量111.7千卡/平方米。

水文

境内有临河、潼河、零河等10余条河流,渭河穿境而过。水利设施齐备,农田灌溉方便,临潼主产优质小麦和玉米,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渭河平原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45万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