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號:地球知識局


北方足球不倒


作者:貓斯圖

編輯:貓斯圖

近年來最容易在互聯網上收穫一片國人唉嘆聲的不是別的,正是北方整體陷入的困局。GDP排名前十的強省,只有山東、河南、河北三個。排名全國中游的陝西和遼寧,在北方算強省,但集全省之力也只能勉強和四大一線城市平齊。


而且由於氣候、人文風土、投資環境等問題,這個差距還在持續拉大,改革開放之後北方省市呈現出的下滑局面一時間並無良策改善。


但在足球賽場上,北方還是刷出了很強的存在感。


中超五輪戰罷,強強對抗不少。廣州德比、上海德比、上海上港vs蘇寧易購,都是值得一看的大賽。尤其是擁有數支球隊的城市內部德比,火藥味往往比一般比賽更濃。球場上的爭奪和球迷的對話都少不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討論熱度最高的是山東魯能vs大連一方的那場比賽。根據PP體育給出的統計數據,該場賽事彈幕數最多達到了11.2萬條。



山東和遼寧的球迷爲自己的球隊如此努力地加油助威,似乎是在提醒人們,北方沒垮,只要有足球,夢想就在。


 


山東與大連的榮耀年代


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歷史上,大連是一座令後來者仰望的高峯。大連這座城市擁有7個甲A聯賽冠軍和1箇中超聯賽冠軍。不過爲城市創出這片天地的並不是現在的大連一方,而是已經解散多年的大連實德(萬達)。



大連市民提起這支足球隊,沒有不伸大拇指的。在甲A職業化後的第一年(94年),大連萬達就拿下了冠軍。那時候站在大連隊背後的老闆,是王健林,所以大連隊還叫大連萬達。那確實是大連隊的巔峯歲月,在此後的96年到98年,大連萬達拿下了聯賽三連冠、並獲得96年中國超霸杯冠軍、98年亞冠亞軍、遠東俱樂部杯亞軍等等榮譽。


儘管99年,王老闆發誓不再玩足球,大連隊被實德集團收購,開啓了大連實德時代,但輝煌仍然在續寫。00年到02年,大連實德再奪三連冠,是中國足球當之無愧的榮耀之星。



比起大連,山東也不遑多讓。


2006年是山東足球的高光時刻,魯能提前6輪獲得了中超冠軍,並隨之在足協盃戰勝了大連實德拿下冠軍,成爲雙冠王。在個人方面,魯能的人馬包攬了當年的最佳教練、最佳球員、最佳射手、助攻王,李金羽、韓鵬、鄭智的前場組合直接被搬上了國家隊。



當時的山東球迷,出門鼻孔都朝着天,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魯能的忠實粉絲。而魯能的強大,也確實讓所有其他地方的球迷瑟瑟發抖。


其實早在1999年,山東魯能泰山就已經加冕雙冠王了,並且是中國足球職業化歷史上第一個雙冠王,強大的基因被很好地延續和保留了。而到了08年,魯能又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在主力球員被國家隊徵調的情況下,依靠替補球員和外援,再次拿下了中超冠軍。


到2010賽季,魯能最後一次拿到中超冠軍,表現幾乎無可挑剔。而山東魯能也被認爲是能接過大連實德的北方足球大旗的新王者。


而連魯之爭,也是貫穿於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中早期歷史上的一根主線。

 


東北與山東:中國足球半邊天


其實在中國職業聯賽中早期歷史上閃耀的,也不只是實德和魯能這兩支球隊,整個北方都是星光熠熠。


就以94年第一屆職業化甲A來說,參賽的12支球隊,光出自東北的就有大連萬達、遼寧遠東、吉林三星、瀋陽六藥4支隊伍,遠遠高於東北在中國國土面積上的佔比。而那一年頒給個人的三個獎項中,除了金靴獎以外,足球先生和最佳教練獎都被東北球隊的人員拿走了。


吉林三星看上去真的很有朝鮮血統


而在北方,還有山東和北京兩支地方隊,以及基地駐京的八一隊,超過了南方隊伍的規模。


到了中超時代,更是光遼寧一地就冒出了大連實德、大連阿爾濱(一方前身)、遼寧宏運、瀋陽金德四支徵戰頂級聯賽的隊伍,一時間風頭無兩。


這些隊伍,很多脫胎於專業足球時代的地方隊和廠礦隊。可不要小看那些廠礦隊。那時候東北的工礦業還是如日中天,廠礦工人子弟上學無憂、喫喝不愁、體能又好,掛着廠礦隊的名字,實則都是準職業化的運動員。再加上東北人身強力壯,真把這些隊員拉去和南方的省市代表隊踢,都未必會輸。


比如大連實德就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連市體委青年隊,最早就叫大連市足球隊,從80年代初開始就是大連這座城市的體育門面。除了大連青年隊員以外,這支球隊還吸收了一些國家隊和省隊的退役球員,以及廠礦隊的隊員,實力非常強勁。


而來自吉林的延邊隊,甚至還能組織起以朝鮮族中國球員爲主的特色的球隊,並在韓國教練的帶領下打到聯賽第四。沒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和人才儲備,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還有長期與大連實德並稱的長春亞泰,也曾拿下過中超冠亞軍各一次,甚至還在11年打破了恆大43輪不敗的金身,一時傳爲佳話。


亞泰奪冠時穿上了土豪金


可以看到,港口城市大連不過是東北風光時代的一個縮影,用東北式的豪放和強悍,吸引了足球資本和足球人才的投入,不僅球隊創下佳績,還貢獻了包括郝海東、王濤、孫繼海、張恩華等在內的一代黃金名宿。


山東也是如此,魯能最輝煌的那幾年,山東和江蘇之間的GDP老二之爭仍然沒有定數,山東經常能成爲第二。經濟地位穩固,就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體育事業,山東在2000~2010年代的出色表現,正是山東經濟活力強的側面體現。



經濟垮塌,誰能拯救北方榮譽?


然而作爲地方經濟活力的展示窗口,足球終究不僅僅是賽場上的事。隨着近年來北方經濟明顯下滑,北方球隊的實力也在逐年衰退,讓人只能感嘆往者不可追。


其實這一切早有預兆。1970年代,遼寧的GDP總量排名僅次於上海,是全國第二,但從改革開放開始之後,遼寧的排名就不斷下跌,到了甲A聯賽開始的94年,已經下降到全國第7。相伴而來的是東北工礦企業的大規模下崗潮。


下崗咯……


在電影《鋼的琴》中,王千源所扮演的父親陳桂林就是這樣一個下崗工人。過去堪稱工人貴族的他,如今連女兒的撫養權都得不到,只能賭上男人的尊嚴,在兄弟們的幫助下造出了一臺鋼琴,但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女兒。這樣的劇情,在東北傷痕文學中非常常見,書寫的正是那個時代小人物的迷茫。


而當企業倒閉、經濟下行帶來的惡果作用在足球領域時,東北足球成績輝煌不再,也是情理之中了。


最明顯的體現,就是頂級聯賽的東北球隊,從過去能夠穩定在3支左右,退化到了2支以下。去年還能有大連一方和長春亞泰兩兄弟並肩徵戰,但隨着亞泰降級,就只剩下歷史並不悠久的大連一方一根獨苗了。


而其他曾經叱吒風雲的東北球隊,大連實德和延邊富德解散、遼寧宏運和哈爾濱毅騰降級、瀋陽金德出走廣州(富力),東北球隊七零八落。也就好理解爲什麼遼寧,乃至整個東北的球迷,都會在比賽中爲大連一方展現出如此強烈的表達欲。


而在山東這邊,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青島也曾有過一支徵戰頂級聯賽的球隊——青島中能。這支球隊在魯能的巔峯時代一直伴隨在濟南的老大哥身邊。但在魯能逐漸喪失統治地位之後,中能也於2013降級了。還連降兩級,如今混跡在中乙。


青島隊的悲慘命運,很難說和山東近年來在輿論中的被動地位沒關係。


無論南北方,這兩年最受關注的話題都是中部崛起。河南和陝西的經濟進步都非常明顯,而且各自有自己的明星城市——鄭州和西安。相反原來的北方老大哥山東沉默寡言,甚至提出了要學習河南的口號,明顯已經進退失據。


而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公佈之後,山東更是落寞。鄭州、西安、武漢等都是國家中心城市,濟南青島卻雙雙落選。其實山東是全國經濟第三大省,青島的經濟體量在北方僅次於京津,在政治地位上如此被壓制,本就是不尋常的事。


完美避開山東


全省如此,省會又豈能獨善其身,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魯能的成績也很不穩定,差時排名14,離降級區只有一步之遙。


總的來說,儘管有過輝煌的歷史,但近年來北方球隊的成績總體不佳,近8年全部是南方球隊奪冠,其中廣州恆大7次,上海上港1次。前兩年表現最好的北方球隊天津權健,今年也因爲母公司出了問題突然掉隊。


唯一還有希望的,目前看來也只有吸納了兩名歸化球員的北京國安了。今年中超五輪戰罷,國安保持全勝,而且只失了一球。北京究竟能不能扛起復興北方足球的重擔,還要看它之後的表現。


關於歸化球員的身份

現在還有很多爭議



本週末,中超即將進行第六輪競技,北京國安將對上河北華夏幸福,能否繼續不敗神話,需要看了比賽才知道。另外還有大連一方迎戰重慶力帆,也是值得一看的比賽。而山東魯能週五晚上已經1:2憾負恆大,令人嘆息。


作爲中超獨家新媒體版權運營方,PP體育本賽季聯合蘇寧易購推出了中超聯名會員,還爲球迷準備了不少福利。


只要註冊蘇寧易購會員,就能領取聯合會員,免費觀看240場中超聯賽。不同級別的會員還可以獲得蘇寧易購滿減券、PP體育觀賽券和PP體育國內足球通代金券等福利,快註冊試試吧。


點擊閱讀原文,就能免費領取會員福利。


最後,我們把PP體育《中超球迷觀賽消費報告》的統計長圖也附上,歡迎大家看看中超賽場上那些出乎意料的數字。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