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場一般是四衝程卡丁車,二衝程125CC競賽卡丁車一般在室外有草地的大場開。兩種車發動機特性、速度、駕駛的費用,相差太遠。

問題太精簡,只能默認是在室外場練完125CC二衝車,回去開室內場的四衝車,成績會更好嗎?

練習125CC時,平時開慢車沒注意的壞動作,全部被放大,迫使你手部動作更柔、擺動幅度更少,剎車、油門的配合稍有不合理,你的頸椎就會用,快被扭斷的酸楚提醒你?

經過這地獄式訓練,回去開室內場的四衝車,你對抓地力的判斷,制動、起油的時機把握,應該更從容?

轉了兩圈,突然你會覺得太簡單、太無聊了。四處張望,剛才發車前看到那位美女,她在哪?

(圖片來源網路)

10月20日更新:

以上答案,各位看完笑笑好了。

兒子看過後,說:"開125CC二衝車,

是人車溝通的轉折點?

125二沖與四衝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開法。"

車場的80CC、100CC二沖租車,車架在長年碰撞中老化變形,輪胎見底、制動時好時壞等各種問題,而二衝車敏感的推重比又特別受車況影響?開這種車,就象騎一匹野馬,過彎時隨時準備和它搏鬥,千方百計想辦法降服它。練車、比賽,除了鬥技術,還要有好心態?

四衝車,車重敏感度低,如果說前面二沖80、100CC是野馬,四衝車就是頭牛,喫苦耐勞,特別適合耐力賽使用。開四衝車,車架與車手的溝通感降低,要每個彎道多作嘗試,動作大了就會甩出去,下次過這彎動作要調整?這種"下次"彎道的調整,換了二衝車是會有車身反饋提醒車手的,經驗豐富的車手,會在千鈞一髮之間,修正車身動態,出錯的軌跡,遠沒有四衝車大。

而125二衝程車,俗稱私車,是輛跟據自己的身體量身調整的車,有好的技師,還能根據車手的駕駛風格,調整到得心應手,是頭喫好草,配好鞍的"貴族馬"?比前面租車敏感得多的動態反應,使車手信心滿滿,不需要分心車的問題,專心人車合一對付每個彎道的節奏。

但嬌貴的車身,和私車練習時"紳士"般的開法,如果前期沒有經歷上面租車練習中,魚龍混雜的超車、合理拼搶訓練,會有所欠缺?

回到這條問題:練完125CC二衝車,回去開四沖,

兒子的答案是:有更佳的信心嘗試不同的過彎方法,用更好眼界和經驗,分析車輛配合賽道的方法,去尋找最快圈速?


本人玩二衝程車的 高手算不上 不過和場地高手差距不到一秒 去室內場跑不過只玩四衝程車的高手 差距在兩秒左右 完全跑不過還被鄙視 室內四衝車車身反饋太有限了 配重轉向啥的也和二衝程車差別太大 走線也不一樣


我還沒有跑過125的二衝車。125的車對車手身體素質、反應能力、操控的細緻程度要求肯定更高的。但是一個跑二沖的高手到室內場地開四衝車,和只開過四衝車的高手比賽的話,前者倒不見得有什麼優勢。我覺得四衝車對駕駛技巧的要求沒那麼高,二衝車手的能力也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對四衝車來說,因為車速不快很多中高速彎都可以全油門過,對油門控制也沒那麼敏感,哪怕就是用0-1的踩法也不見得就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