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蓮(野蓮):

肥培管理方式(一):栽植一週後,使用臺肥1號複合肥料(20-5-10),每半個月使用一次,每次每分地臺肥1號40公斤。(基本方法,成本大約2160元/分地,此價格純參考各地價格均不同)

 

肥培管理方式(二):栽植一週後,使用臺肥43號(15-15-15-4)與活力3號,每半個月使用一次,每次每分地臺肥43號40公斤/分地與活力3號1.5公斤/分地,一起使用。(採收後食用部位較有重量)

 

肥培管理方式(三)有機栽培:栽植一週後,使用臺肥生技1號有機質肥料(5-2.5-2.5)種植前土壤整平時使用生技1號14包(280公斤/分地),種植一週後,每半個月使用2包生技1號有機質肥(40公斤/分地)料與生技活力營養劑3號(1.5公斤/分地)。(純有機栽培)

 

【土壤建議可於種植前,土壤採樣後,送至農業改良場檢測土壤PH值,EC值,有機質含量,再依土壤地力肥力及前次栽培作物種類及前次施肥內容、水源、天氣狀況,綜合考量後調整使用肥料與施肥方法。】

 

 


 

 

以下為小編我在網路資訊收集後做的摘要:(去掉一些說明,如果有需要詳細瞭解者,都在文後有附上連結與出處。)

野蓮(又稱水蓮)是民間俗名,正式品種名為「龍骨瓣莕菜」,屬於睡菜 科莕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名叫「水鱉」。

適合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在夏季生長 2 個月或在冬季生長 3 個月後即可採收。

栽培的方法是在栽培前先將魚塭及池塘或低窪內之地整平,並維持五公分左右的水深,

幼曲栽培間隔五至十公分,種植後十至廿六內維持淺水,往後隨生長高度逐步調節水深,

野蓮生育期間應保持水深穩定勿使葉柄暴露,綠化而纖維老化,降低營養成分。

但對病蟲害要嚴防飛蝨及鳥類危害,野蓮全年均能栽培,約三個月後即可採收。

 

 

栽培管理及採收

 

  野蓮全年均能栽培。野蓮莖長可達130公分以上,由節處長出不定根,為其繁殖部位。食用部位為莖,須有一定長度才具商品價值。

為使莖長達一定程度,故須於魚塭或池塘中栽培,且進水口需加裝濾網,以過濾雜物及防治福壽螺。

其栽培管理及採收重點如下:

 

1.種植:先將魚塭或池塘內之土地整平後再定植幼苗,種植後一週內,維持3~5公分左右的水深,使其生長足夠之莖數後再視植株伸長之長度而調高水位。初期,水位的調升不應太快,以免莖數太少而影響產量及商品價值。野蓮種植的行株距不能太密,以免影響外觀品質。因行株距過小,將造成株重與莖重減輕,而且莖數與莖長也會較小。根據本場初步調查之結果,一般行株距50×50公分較為恰當,雖然其產量比50×30公分略為減少,但可得較佳的品質,相對上利潤較高。

 

2.肥培管理:經本場試驗結果得之,每分地施用臺肥一號複合肥料40公斤,可得較高產量,且全株重、莖數、莖重等外觀品質較佳。每半個月追施一次。肥料的用量與施用間隔,端視土壤的肥沃度而定,若土壤的肥沃度佳,且腐植質成份高時,可視實際情況酌予減少施用量與延長施用間隔。

 

3.病蟲害防治:則需嚴防飛蝨類及鳥類的危害。

 

4.採收及販賣:野蓮生育及採收期間應保持水深穩定,勿使葉柄暴露綠化且纖維易老化,降低商品價值。野蓮生長至莖長90公分以上即可採收,採收時連根拔起並將葉片清除,然後將莖折彎成20公分加以綑綁,載至市場販賣。

 

 

 

 

 

【參考資料】

 

1. 出處「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劉敏莉」http://kdais.coa.gov.tw/view.php?catid=3376

 

2.出處「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劉敏莉」http://www.kdais.gov.tw/news/n100090.pdf

3.出處「高雄縣農會」 http://www.kcfa.org.tw/LS/Display.asp?Num=68&Num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