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片很热门的广告,合唱团的指挥「马大山」校长,带领一群原住民小朋友,用与众不同的歌声,找到自信。网路上对于真实的「马大山」-马彼得校长有很多有趣的描写与幻想。例如:校长眼神很有杀气,好像每天都上山跟台湾黑熊或者山猪格斗。恰巧,我比读者多一点机会,认识这位跟山猪格斗的校长。

马彼得校长.jpg 

去年(98)七月的时候,马校长上台北参加教育部教学卓越奖国小组的全国复选,真实的「马大山并不高大,灰白的头发看起来又点疲累,直觉疲累不是因为身体上,而是其他原因。他的表情挺温和,广告大山颇能表现出那种神韵,不过眼神挺锐利的,与其说是杀气,不如说是「自信」,有那种黑山万叶中,回身一箭标下飞鼠的自信。

马彼得当主任时带著学生出去比赛,山上孩子一听到都会学校的孩子唱法跟他们不同,山上孩子都吓到了:「老师,我们不要唱了!」「我们的声音不一样,我们的声音不对,他们的声音是对的。」,但山上的孩子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个机会让他们知道不一样,也可以是第一,被肯定的经历建立孩子们的「自信」。

「不要小看那些经历,比读书还重要。」马彼得有一个信念:「学习,关键就是信心,只要建立信心,学习就水到渠成。」面对他的付出,依然还有人泼冷水,「很多人说我只会教合唱,其他办学不会。」面对质疑「我不会去管人家怎么说!」马彼得说得斩钉截铁:「在这个世界上,反驳不见得有用的,我也没时间回头去做解释,我要的是向前走,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马大山是不是只会玩合唱团?他的正职是办学校,搞合唱是兼职!

大部分大众可能不熟悉的,在马校长带领下的东埔国小,也是98年度教学卓越奖的银质奖团队。在东埔国小提供给教育部遴选的方案资料里提到,发展动机是原住民在部落的母体社会中,没有信心危机,但面临汉族社会的新文化规则冲撃时,不免产生信心危机。

信心如果由学科领域著手,在学科成绩起飞前,学习兴趣恐怕早被击沉,有效的策略由孩子有兴趣、容易成功的下手。当孩子建立自信,会提高学习兴趣,自然会迁移至学科项目。选择唱合唱为主轴,一方面是原住民孩子对歌唱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舞台」「更多孩子」去体验。

在这样的策略思考下,马大山的合唱团从不挑学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来报名,但参加合唱团,却有一项原则「纪律」是绝对的要求。他要求孩子:第一,功课一定要准时做完;第二,每天要准时练唱。对他而言,合唱是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目的。98年度东埔国小全校共67人,以合唱团(24+预备队)吸收的主题统整策略,可以抓住学校中极大部分的孩子。此外,由小一开始,以一人一乐器方式,也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东埔国小教学概念图.jpg 

「唱歌吧!」这个教育策略发展下,共有教学概念图(学习地图) 的四大面向,分别是自信、健康、书香、文化。旁观者不了解合唱团跟健康有什么关系?

马彼得说:「合唱团不仅是练唱,还包括纪律、自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例如,比赛前两个月,孩子不能吃喜欢的冰品、油炸物、每天早上要练跑步,调节肺活量,这都在磨练孩子自律。

至于书香跟文化,除了方案内容外,可以由文化遗产的角度来分析,文化是生活的总体,很难对文化下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面向:

一、物质文化:与环境有关的,简单说是科技。

二、社群文化:与他人有关的,是社会组织。

三、表达文化:与自我有关的,是宗教与艺术。

「书香」「文化」是不同来源的文化遗产,「书香」代表汉文化及西洋文化的物质科技。而方案中的「文化」,指向宗教与艺术的表达文化,尤其是原住民祖先的文化。书香的目的是对科技的学习,鼓励小孩阅读,提升创造力及解决问题。所以,学校注重阅读(实体)及网路(虚拟)的应用,并建构发展学习社群。

 东埔国小e化教学.jpg

在原住民文化遗产的保存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原住民与环境的关系。各种族在表达文化上,并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分,只有诠释的方式不一样。马大山表示「原住民的歌声,是『最原始的声音』,是『来自心灵的声音』,不必、也从来不是要刻意变成是『旋律的声音』。」所以,我们会为萧邦的离别曲掉泪,也会为东埔国小合唱团来自心灵的声音感动。这一份感动的声音,根源于布农族的文化核心--合谐,布农文化中人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共处,原住民与环境的关系,在方案名称中也可以看到「听见玉山的声音」。

东埔国小山林教育.jpg 

在教学卓越奖全国复选当天,身穿T恤或是西装中,原住民服装的东埔国小团队显得特别显眼,还有一位,年龄没大到是老师也没小到像学生的男生。因为教育部的决选中,进场人员需管制。因为职责所在,笔者上前询问,马大山解释到,原来玉山少是跟台湾黑熊搏斗校长的儿子。

当马大山努力办学过程中,除了遭受「你是不是只会办合唱团?」的怀疑,也被家人埋怨,花费太多的时间在部落的孩子上。马大山的工作,除了校务外,还有额外的合唱团练习;而每个星期天,马校长要开著自己的轿车,去帮住校小孩采买食材,让志工妈妈料理。

因此马大山趁著这一次复选,也带著马小山上台北逛逛。笔者个人认为,也是爸爸想向儿子证明,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有意义的。如果你问笔者,马大山复选当天是不是穿著原住民服装。没有,他穿著短袖衬衫和休闲裤。在98年教育部教学卓越奖颁奖典礼当天,马彼得校长(该年8月转任罗娜国小)穿著很正式的原住民服装出席颁奖典礼(头冠上有山猪牙呦!)。

「马大山」校长的确是个好广告,也为设计团队喝采。但如果老在「他,不会乐器,也不懂乐理」这几个字中打转,那视听人只是被广告廉价消费。马校长拒绝上电视演自己,原本也拒绝让自己和孩子们的故事被拍成广告,因为马校长想说的应该是:「我,不会乐器,也不懂乐理,会办教育」

笔者以上只是对马校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节录,关于东埔国小的方案全文(20)是公开资料,可至台北市立中仑高中98年度教学卓越奖获奖团队网页下载(http://www.zlsh.tp.edu.tw/onweb.jsp?webno=33333323;;),「唱歌吧!让世界听见玉山的声音」就是此次东埔国小的方案名称。

后记1:

志工妈妈料理东埔国小菜单中,常出现咖哩饭这种将食物切成许多小碎块的作法,咖哩是小孩喜欢的菜色。但笔者注意到,咖哩不像一般家庭作法浓稠,因为经费有限,马校长为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吃到饭,而采用了这种权宜作法。马校长坚信教育是一个提升生命的机会,尽可能给更多孩子机会。

此外,98年度教学卓越奖其实有不少可以拿来当广告题材的团队,除了玩合唱的东埔国小外,紫斑蝶教学的成功国小、左营古城蕨类教学的永清国小、在都市中教猫头鹰的国光国小都非常有故事性,可值得一看。

后记2:我在作梦吗?2010/01/24 20:39:00   张贴时间:Bukut 校长(应是马大山本尊)

寒雨飘缈的晨冬,虽是屋内,但依旧感受到冷冷的寒意。这样的气候,任谁都不愿爬离温暖的被床。有一群孩子,在这样的天候里,却是不得不起床,他们的心中存有疑惑,我要不要去原声?我可不可以不去?这是一连串毅力的考验。

 其实不只是孩子,自己也常陷入挣扎的困境中,自问自己干嘛没事找事做?好好的日子不过,搞什么假日学校,现在想要度个假都找不出空档,每个星期六跟孩子一样,不分寒暑,每天一早便须起床,舍弃长年养成的习惯-慢跑,开著车去载菜(孩子们两天的伙食)。上了一天的课,晚上还要跟孩子一同睡在硬梆梆的木板地上。第二天一大早还得准备孩子的早餐,甚至还被旅客误认为是卖早餐,还被嫌卖的早餐样式太少,真是自找罪受。

 有人常开玩笑说,都是因为我爱作梦,害很多人一起跟著受罪?说我是罪魁祸首。是不是祸首其实不重要,重点在于这件事该不该做?原住民长期居于山林,过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大自然山林的物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塑了原住民「浪漫」的性格。这原本不是件坏事,但面对快速进步、竞争激烈的的时代,如果还陶醉在这「浪漫」里,只会让原住民被边缘化,不断的复制贫穷。

 面对当前快速变迁的时代,原住民传统的社会结构、传统价值面临瓦解,亟待重建。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原住民社会需要许多菁英的力量来建构新的价值体系,重塑新的社会规范。原住民的社会并不乏知识份子,但却少有对族群文化内涵的体悟与使命感。不少人积极争取原住民权益,但却存著获取政治权益的欲望,所谓为族群、为文化,往往只是让自己更有权力的糖衣。其实我们今天要的不是要去争取更多,而是要去学习付出,这是我们所缺乏的。

 过去政府对原住民的错误定位,导致了错误的政策,让原住民养成被施舍的习惯,大家习惯了「要」,结果陷入了狭隘的价值观与思维,这不利于族群永续发展。今天原住民社会所要建构的,是要从族群文化出发,建立多元的国际观;所要的菁英,是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文化认知正确的菁英,而非只是为己的菁英。原声音乐学校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菁英。我们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提供孩子机会,改变孩子的态度、思维与价值观,才能改变孩子未来的命运,只有孩子的命运改变了,才有机会重新建构原住民新的价值体系,今天如果不做,原住民只能成为永远弱势。

 孩子虽然辛苦,但这是必须的过程。每次听到家长说心疼孩子没有假日,心里会涌起激动,很想破口骂人,原住民必须有所觉悟,现在心疼孩子一时,将来说不定会心痛孩子一生。住院期间黑导曾问我,每天那么辛苦为何?我回答曰:「肉体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的改变,心里的满足与快乐是无可取代 的。」其实我心中对这群孩子充满感激,因为他们给我的快乐与满足,是任何物质无法换取的。

来源:社团法人台湾原声教育协会http://www.voxnativa.or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