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所謂不耗費,一點錢糧,就養兵百萬。事實上在任何王朝都是無法維持的。

只能導致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因為,安裝朱元璋的計劃,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種地。打出來的莊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給一個士兵一年12石糧食。這樣明軍就實現了完全的自給自足。

但是,一個士兵,一年才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工資更是沒有。就靠這麼一點糧食,怎麼養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魚肉等等全家,各種生活當中的喫穿住行,都要靠這一年的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幾個月,甚至幾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發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邊關換班,都要自籌糧食和服裝。甚至為了湊行裝銀子,賣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開始發軍餉,畢竟,命令軍卒「冒鋒鏑,蹈白刃」,衝鋒陷陣,沒有「厚糈豐犒」,怎麼能讓軍卒奮力而戰呢?到了後期,衛所士兵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田地都被豪強軍官侵佔。

屯田士兵們交不出糧食,守城士兵長期就連那一點糧食都領不到。逃亡的逃亡,淪為農奴的淪為農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僱傭兵了,那個錢糧的消耗,也就急劇增長了。所謂:「大約行間用一步軍,歲費十金,用一馬軍,歲費二十金,此尋常防禦之概也」。

如果打仗,還要加錢,而且還要給口糧,安家費等等。到了萬曆以後,明朝將領開始招募家丁,也就是親軍部隊。給予他們十倍的工資,只盼著他們可以奮勇作戰,其負擔可想而知。


朱元璋在開國後不久,曾驕傲的說過這樣一句話:朕養兵百萬,不耗國家一粒米。朱元璋憑什麼敢這麼說呢?因為,在朱元璋多年的推動下,明帝國政府專門開墾出0.89億畝耕地,用來保障軍隊支出。這0.89億畝耕地是個什麼概念呢?意味著100萬的士兵,相當於每個士兵可以分得近80畝的耕地。

在明朝初年,一個人只要當兵,政府就給他耕地80畝。而且一人蔘軍,全家光榮,所以士兵家裡,還有兩三個人,可以以餘丁的身份,免除政府的其它差役,因為他們需要幫助士兵耕種這80畝耕地。這也就相當於政府用80畝耕地的使用權,換一個穩定的兵役。

換句話說,誰家願意給政府提供一個壯丁服兵役,並承擔這個士兵的所有開銷和費用,那誰家就可以享受這80畝耕地的使用權,可以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並且可以因此減免家中至少兩個人差役的權利,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明朝初年當兵,並不算特別喫虧。

其後,等到政府將這0.89億畝土地都分配給士兵的家屬後,為方便管理,明帝國就有了軍戶這種特殊的利益羣體。在這種背景下,明朝初期士兵的日常開銷,其實就相當於是由士兵自己的家人耕種這80畝地或者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來供養,也正因為此,朱元璋纔敢公開宣稱,自己養兵百萬,不耗費國家一粒米。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軍屯這筆國有資產,慢慢開始流失。因為,在和平年代,軍隊也就是一個數字。換而言之,差不多就行,沒有人會真正篩查士兵是否合格。當然,你貪污軍費、喫空餉,軍隊也依然可以照常運轉,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會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對於軍事系統的資源,自然是你一塊磚,我一塊瓦的搬。最常見的行為就是,軍官們與地方官員相互勾結,隨便掛個空餉、或者找些老弱殘兵來頂替,然後將這些土地逐步變成自己私人的。

這樣發展下去,等到了崇禎時期,這0.89億畝耕地早都已經全部成為官員們的私人財產,所以等到再次要打仗時,各個軍區都是嚷著沒錢發軍餉,皇帝想追查相關問題,也是無從查起。因為,這種事情的源頭,那要推到一百多年前,現在又還如何能分的清楚?而且參與相關的事情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又如何來追究?

所以,最後軍隊的所有日常開銷,只能由國家財政收入來承擔。但問題是,按照名冊上的士兵人數,相關軍費絕對是筆天文數字,而當時明帝國的財政收入,早已經被官僚集團沉沉盤剝後入不敷出。

更可怕的問題還在於,一枝在冊十萬人的軍隊,到底真正有多少士兵,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而最後相關軍費究竟有多少落實到士兵手中,恐怕同樣也只有上帝知道。在這種背景下,明帝國中央政府永遠都在缺錢,廣大士兵們永遠被是各種欠餉,而各級官員和軍官們永遠在要錢。


一是軍屯制度,這沒什麼特別的,曹操時期就有了,區別在於執行力度。洪武時期執法力度大到什麼程度,馬皇后親閨女長公主的駙馬走私,邊關小卒敢阻攔,被毆打之後還敢上告,而各級官員不敢隱瞞,直接捅到朱元璋那裡,這執法水平,我敢說今時今日世界範圍也難有幾個國家能做到。而朱元璋知道後二話不說,駙馬和打人的惡奴全部砍頭。

二是鹽制改革,軍屯雖好,也要考慮因地制宜,有些軍隊駐地並不適合軍屯,大部分邊疆都是土地和水資源貧瘠的地方,氣候也不好。你看地圖就知道了,東亞適合耕種的地方基本就是漢人傳統核心區域,換句話說,不是漢人不喜歡擴張,是東亞好地方基本都被漢人佔完了。也就是說,內陸軍屯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但邊關,還是需要輸入資源。傳統方式就是從中央運輸物資到邊關,但是損耗太重,比如100擔糧食陸運到惡劣的邊境,可能只剩10擔。一是運輸本身的成本和損耗。二就是公有制導致的浪費,反正是國家的物資,中途浪費和上下其手是難免的。朱元璋改革鹽制,不以鹽業壟斷直接斂財,要求鹽商必須以輸入邊疆的物資來換取食鹽買賣份額,中央少了鹽稅收入,但卻大幅減少了養兵的成本。


這是因為明朝初期,中後期的軍隊招募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朱元璋開始採用屯田制度,讓軍隊自養自足;到了明英宗時期,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徵,最後在土木堡之變中,20萬大明精銳軍隊全軍覆沒,國家的核心軍隊沒了,擔任兵部尚書的于謙決定採用募兵制,快速補充大明的軍隊力量,從此明王朝後期的軍隊主要就採取募兵制度,但募兵制也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崇禎發不出軍餉有兩個重要原因:國庫的錢不夠軍隊花;天災人禍。

募兵制,與現在的招募軍隊方式極其其相似,就是出錢從民間招募強壯的男性,這種募兵制度的出現,是明王朝為了應對危機時的必要選擇。

明英宗被瓦刺擄走了,京師震動,只有大臣于謙敢於出面,抵抗住了軟弱的皇室宗親、大臣的逃跑政策。這時,瓦刺大軍繼續進攻大明朝,首都京城就有可能被攻打下了,而京師的精銳軍隊又被明英宗坑完了。

在這種情況下,擔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只有採用募兵制了,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就是這個道理,強壯的勞動力來當兵,給你發銀子,乾的好,就重重有賞,這部隊的戰鬥力自然就強太多了。

果然,募兵制的效果極其好,大明的軍隊一下子擴充了不少,戰鬥力也強了不少,瓦刺的多番進攻都被成功抵禦,於是,募兵制度也就保留下來了,成了明王朝招募兵源的重要方式。

但是募兵制,在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關鍵原因只有一個:國庫的錢不夠軍隊花。這也是崇禎發不出軍餉的第一個重要原因。但募兵制度的基礎,是國庫有充足的銀兩來供部隊消耗啊。自明朝建國開始,朱元璋就給天下賦稅定了一個總數,不準後代的君王隨意增加賦稅。於是,這就為後世的君王收取更多的賦稅帶來了一個原則性問題,如何從民間撈取更多的賦稅、就成了君王發家致富的頭號障礙。

所以,明朝政治上的一大弊端就出現了:國弱民強,國家財政收入太少,完全不夠養活軍隊、龐大的官吏機構,相反一部分老百姓富得流油、卻不用交多少稅。於是,明朝一旦遇到了比較厲害暴躁的皇帝,老百姓就比較慘,如萬曆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財富開支,就直接派宦官到民間強徵賦稅,國庫那點錢根本不夠自己用啊。這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另外大家也知道明朝的水性,大宦官帶頭搞壞朝廷風氣,如王直、魏忠賢之流,再加上內閣大臣、軍隊將領的貪腐,如首輔嚴嵩之流,國庫的錢本來不多,又有人貪腐,那最後留到士兵上的軍餉又有多少呢?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崇禎時期依然如此。

崇禎發不出來軍餉的最後一個關鍵原因:天災人禍。這是崇禎發不出軍餉的第二個原因。

崇禎時期,明朝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氣候時期,即明朝小冰河時期,中國整個的氣溫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大澇,冬天就是冷的要死。於是,明朝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積饑荒,接著又是大面積的瘟疫,

《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這場自然災害,對明朝的晚期社會造成巨大動蕩,百姓流離失所,都沒人種田、做生意了,國家哪裡還要稅收啊?明朝經歷的小冰河時期特殊氣候,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的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得益於「軍屯」。

因為任何軍隊都是需要糧餉的,但是不從國家財政出,不意味著不需要,那麼就只能軍隊自給自足了。在朱元璋時代,這種做法的收益極高。因為元末明初,社會上擁有大量流民和荒蕪的土地。但是需要別人去將這兩個資源整合,整合得好,你的收益就是有資格做皇帝。

這不是朱元璋的發明,也不是劉基的發明。中國歷史上,「軍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比如三國時期曹操就搞過「軍屯」和「民屯」,得黃巾寇民百萬,青州軍數萬,在豫州打下了爭霸天下的基礎。後世大規模的建設兵團,本質上都是「軍屯」的一種形式。

「軍屯」最大的好處在於將人力資源規劃到了極致。

大明士兵戰時打仗,農時種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不給國家添負擔。這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明初朱元璋曾經將這種軍屯規模做到了270萬。這相當於朱元璋不花錢替大明朝養了一支200多萬的常規部隊。

「軍屯」效果這麼好,窮苦人出身的朱元璋肯定不會放過。於是他把「軍屯」作為一個固定制度給延續下去,兵源構成以「世兵制」為主。

所謂「世兵制」,和我們現在的農村戶口,集體戶口有類似之處,不過大明的比較變態,那就是「軍戶」、「民戶」、「匠戶」。其中「軍戶」屬於「都督府」管理,「民戶」才屬於戶部管理,「匠戶」屬於工部管理。因為在朱元璋的邏輯裏,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你沒出生,我就給你規定了職業,提供了工作。屬於你這輩子是當兵的,那麼你的世代以後都是當兵的。名將戚繼光、俞大猷這些都是頂替父職參的軍。

「軍屯」的最大優勢在朱元璋時代大放異彩。但是把軍屯作為和平時期一個國家的常備軍事力量,必然劣勢會逐步暴露出來。

首先軍隊的主業是為了打仗的,而一幫種地的農民,真的到了戰時,是否還有能力作戰這是一個問題。

當然朱元璋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用「衛所制」把「世兵制」裏的「守兵」和「屯兵」從功能上做了區分。所謂衛所制,軍隊的最小單位是10人1隊的小旗,50人為總旗,112人為百戶所,1120人為千戶所,5600人為衛。所以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實也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實際上就是「軍屯」的另一個變種,畢竟人家也是大明建州衛的。後來偉人用了兩個字總結適合戰爭時期的最合理制度叫「兵民」。

其次隨著時間的轉移,隨著一些制度的破壞,利益鏈條和潛規則的叢生,整個軍屯制度就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

因為長時期不打仗,所以需要的守軍越來越少,而屯軍就成了守軍將領的佃農,而守軍將領開始大規模侵佔「軍墾」土地,成為事實上的大地主。反正這裡由我們軍隊自己說了算,朝廷想管也管不著。

再次由於一開始的這種「軍屯」規模就比較龐大,所以一旦支撐「軍屯」的「世兵制」出了問題,無法進行直接有效地改制。

所以只能在這個制度的基礎上做修補,做補充。又逐漸往募兵制和徵兵制開始發展。但是這對於大明朝廷無疑是個噩耗。因為他長期不需要自己「養」軍隊,所以此刻要自己養軍隊,他沒有物質和制度的準備。無論募兵還是徵兵,那都需要朝廷提供糧餉。原來的「軍屯」產出朝廷拿不到,現在「養」兵,需要朝廷出錢。要知道北宋一直被罵「弱兵」,每年的「養」兵費用還佔到朝廷收入的80%。關鍵是錢花下去,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依然上不來,因為當官的又把目光盯向朝廷的錢袋子了。所以喫空餉,殺良冒功,謊報戰功等等,在大明屢禁不絕,無非就是想跟朝廷要點軍費。而大明朝是出了名的「窮」朝廷。所以只能往老百姓身上轉嫁,明末「三餉」(遼餉、剿餉與練餉)搞得大明人心喪盡。

實際上大明缺錢從嘉靖年間就開始暴露出來了,但是嘉靖愛面子,懂得「養豬」致富,喂肥嚴嵩,然後「殺」了過年,這樣保暖了自己的小私慾。但是到了萬曆年間的時候,經過張居正的「一條鞭」改革,給「一窮二白」的大明朝廷多多少少積攢了點家底,最後被「萬曆三大徵」給掏個精光。

到了崇禎時期,表面看起來是內憂外患,本質還是大明朝無法平衡的財政收支體系出了大問題。

這就好比今天的有些大企業,總資產看起來特別嚇人動輒百億,高管工資一年上千萬,但是都死在了那區區千萬的現金流上了,到最後大家都在抱怨高管們不拿錢出來救公司,在抱怨CEO在開發項目和公司管理上用人不當。事實上,每個王朝的末期都差不多,皇帝的合作夥伴們都是既得利益者,誰也不願意割肉和讓渡權益來平衡朝廷運轉。而此刻的李自成也好,皇太極也罷,他們都是創業者,本來就一無所有,所以他們只要有一點點收益,就會激發出無限的鬥志。這些是崇禎沒法比的。

遼東對於崇禎就是一個永遠也填不完的坑。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砸進去,任何收益沒有不說,動不動後金還給來京師打劫一把,嚇得自己六神無主。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投錯了一個項目,成了「資金黑洞」,關鍵想停掉這個項目止損,還無法實現。於是為了填補這個「資金黑洞」,不得已把整個公司拖下水,不斷搞內部攤派,鬧得員工起來罷工,陷入死循環,最終導致公司倒閉,董事長跳樓自殺。而遼東軍隊諸如「關寧鐵騎」就是那個項目的投資團隊,他們也有一套制度,那就是享受著大明的待遇,拿著大明的資金去投資(打仗),然後得到的收益自己按照小團體的等級制度進行瓜分,並不用上繳給大明朝廷。

但如果是在明初朱元璋時代,朝廷不需要提供「遼餉」,所謂遼餉由大明遼東各衛的屯墾自籌。那麼大明就不需要承擔承擔這一年幾百萬兩的額外銀子。民間自然也沒有變亂,自然就更沒有「剿餉和練餉」雪上加霜了。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沒錢發響?那你告訴我在這些戰役中,明軍幾十萬人都不喫飯、不領錢的?明軍打不過就是打不過,跟錢不錢已經關係不大了。

薩爾滸大捷!

11萬明朝、葉赫、朝鮮聯軍VS後金軍6萬。戰果:明軍及其附屬軍隊死傷約5萬。

廣寧大捷!

明軍14萬VS後金6萬。明軍勝利轉進山海關,遼西土地看不上。

清兵入塞大捷!

滿清VS蒙古、明朝聯軍。戰果:滿清先慶祝攻佔蒙古,再南下明朝收紅包。清軍一路打到江南,如入無人之境。

松錦大捷!

明軍13萬VS清軍11萬。戰果:明軍死傷5萬4、清軍死傷1萬4。洪承疇被俘。

山海關大捷!

清軍8萬、吳軍5萬VS大順軍、歸降明軍10萬,李自成轉進老家。順治入駐北京。

在這些空前絕後的大戰中,明軍將戰鬥力發揮到了極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勝利,這些經典戰役足以留名蝗明史!


朱元璋所建立的衛所制度崩潰了。【明朝戶籍制,和國外階級制度很像,一朝為X戶,子子孫孫為X戶。有趣的是,自衛指揮使以下的軍官都是世襲的。】

衛所制度本意是分田地給軍戶,讓軍戶種田和提供兵源【一戶提供一人,誰家人戰死後,再出人補充】,以負擔士兵的基本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待遇普遍很低,反正就是摳門。當軍隊駐地移動時,會有部分家屬跟隨,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

就是所謂的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在理想狀態,也只是加重軍戶的負擔,來減輕其他戶籍的人的負擔。但是實際操作中,有諸多問題,比如田地不夠分等情況,到了明宣宗時期,衛所軍官侵佔軍屯田地、私自奴役手下士兵耕作等,已經是常態。這些軍戶和衛所士兵,實際上轉變成世襲軍官的個人實力及財產,形成類似農牧制的情況。【當時軍戶的社會地位低,普遍都不願為軍戶。】

所以產生了眾多逃兵,洪武三年末,記有逃兵4萬7千多人。補救措施,要麼抓回去,要麼再要求逃兵家人裏出一人。葉盛的《水東日記》記載,在1438年竟有逃兵超過163萬人。嘉靖時期就有衛所70%的人逃跑,16世紀後,甚至有極端的達到80%。

衛所制凋零,但是沒有消亡,而募兵制再次崛起。

要募集士兵,不可能摳門,往往給出的俸祿要是衛所軍人的數倍,有的甚至是十倍。以錢財和官職激起募集而來的士兵的戰鬥力。明朝後期有點名氣的軍團都是募兵而來,比如戚繼光的戚家軍。

所以崇禎時期。衛所名存實亡,留下的只是一羣奴隸主和某算逃跑的奴隸。各種募兵建立的軍團纔是主力,而明朝後期,財政問題導致沒錢的問題已經很突出的。

所以崇禎無錢發軍餉。


之所以會出現如題目所說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元朝所處的社會階段、社會主要矛盾,以及腐敗的政府機體等因素造成的。

朱元璋

【一】所處的社會階段所導致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百廢待興,因為朱元璋貧苦出身,從一位放牛娃成長為一位開國之君,他深知農民之苦,也深知國家穩定發展之基在於農業。所以,建立明朝初期,他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經濟。

1. 將開墾黃田,增加戶口作為主要任務。開墾的荒田歸開墾者所有,免除雜泛差役三年,對於荒蕪的田地,政府進行分配給農民,免除三年租稅。

2. 下詔大赦,宣佈凡聚眾山林、無戶籍、靠打劫為生的,只要回鄉從事農業生產一律不予追究。

3. 嚴格限制僧道數量,削減僧廟,加強度牒的管理工作,嚴苛控制。

4. 下令解放奴隸,過去因兵亂流散而淪為奴隸的進行及時放還,為社會增加了勞動生產力。

5. 移民屯田。針對人多地少的地區進行移民屯田制度,將多餘的人口遷移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政府負責分發耕牛及種子,免除三年租稅。

6. 大力發展軍屯和商屯制度。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田,軍糧基本自給自足。商屯是商人在邊境僱人屯田嗎,就地交糧,省去販運費用,獲利更豐,對於邊疆開發和軍隊糧食供應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崇禎帝所處的時代是大明王朝的末期,與初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濟基礎薄弱,經過幾代無為皇帝的治理,尤其是萬曆皇帝的懶政和亂政,大明農業經濟基礎已經被嚴重削弱,而且天災人禍頻發,1628-1634年間,大旱不斷,饑民遍野。1640-1644年間,瘟疫橫行,大量民眾死於瘟疫。

崇禎帝朱由檢

【二】社會矛盾不同所決定的

大明王朝建立初期,雖然邊疆偶爾有動亂髮生,但是整個社會是處於平穩的發展狀態,雖然百廢待興,但百姓都看到了希望,社會的矛盾也較小,再加上朱元璋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整個王朝處於蒸蒸日上的發展狀態。

崇禎帝執政時期,社會的矛盾叢生,大明王朝早已不是建國初期的那個和平穩定的大明王朝,而是社會矛盾叢生,尤其是農民起義在全國爆發,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李自成起義,發展之勢過於迅猛,最終竟然攻進北京,將大明王朝推翻。另外就是關外的大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不可小覷的勢力,最終攻入山海關,統一了全國。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三】官僚體系的腐敗

這個是導致國家滅亡的最根本原因,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剛剛統一全國,從整個管理體系來說,官員的狀態都處於積極向上的階段,與朱元璋一起打下天下,整個官僚隊伍是奮發有為,也就是清廉上進的,何況建國後,朱元璋採取近乎苛刻的反腐措施,使得官僚隊伍總體向好發展。

崇禎帝時期,整個官僚隊伍已經極度腐敗,從中央到地方,腐敗已成為家常便飯,甚至在朝廷中,個別大臣對於崇禎帝的話都是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更不用說基層的官員和小吏了,國庫空虛,貪腐的橫行勢必導致對百姓的搜刮,而戰亂又使得百姓流離失所,還談什麼糧食生產和軍需供應了。

所以纔有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而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的事情發生。


一句話:再好的政策,如果一成不變,也會變壞!朱和尚的軍屯政策就是如此。


土地兼併的盤中餐

明朝建立後,社會財富被大洗牌,跟隨朱元璋的第一批創業者獲得財務自由。社會穩定發展,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的財富越來越稀薄,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馬太效應。就和前幾年有錢人喜歡買房一樣,明朝有錢人喜歡買地!

剛開始地還是蠻多的,但有錢人,也可稱為既得利益集團就如同光喫不拉的貔貅,只買進土地,絕不會賣出土地,所以社會上可以用來買賣的土地越來越少。視財如命的人們把貪婪的目光盯向的軍戶們的土地。皇親、豪族,官府就如凌遲的刀片將大明邊疆養育士兵的土地片片割盡!

軍隊將官喫空餉

明太祖朱元璋貧農出身,而且是三代貧農,所以對貪官污吏是從骨子裡恨透了,所以大家就別指望朱和尚會懂高薪養廉的道理。有明一朝公務員工資就是歷史上最低之一,而就是這樣的薪水偶爾還會內部剋扣。所以真的要分文不貪,就只能像海瑞一樣,一年中喫次肉都會成為新聞!

十年寒窗為的是什麼?別說報效國家,如果連父母妻女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還談什麼國家,所以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會變的方法弄銀子,而邊軍軍戶的長官和將軍就也把手伸向了軍戶!軍戶受不了欺壓跑了,也不會上報,而是用逃跑士兵的名義喫著空餉。

既得利益集團這隻貔貅和喫空餉的吸血鬼經過二百年的努力,終於在崇禎朝把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弄得瀕臨死亡!

可惜了崇禎,命不好吧,當了末代皇帝!


每個王朝一到了中晚期,國庫肯定是缺錢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的結果,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比如東漢,到了桓帝、靈帝,國家缺錢了,就開始賣官鬻爵了,當然,很多人噴他,說一個皇帝公開賣官鬻爵,肯定是昏君。

晉武帝司馬炎問劉毅(漢朱虛侯劉章之後)曰:「卿以朕方(比)漢何帝也?」劉毅對曰:「可方桓、靈。」司馬炎又道:我不會那麼差吧?劉毅說:「桓、靈兩帝,賣官鬻爵,錢入官庫;而陛下賣官,錢入私庫。以此觀之,還不如桓、靈兩帝呢!」

唐朝到了肅宗朝(玄宗的兒子)就開始缺錢了,只能讓太監們到處搞錢,

代宗皇帝見個管財務的官,問他收入怎麼樣,直接給他懟了,「你一個皇帝,不問民生問財稅?你不知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嗎?」

河東道租庸、鹽鐵使裴諝入奏事,上問:「榷酤之利,歲入幾何?」諝久之不對。上復問之,對曰:「臣自河東來,所過見菽粟未種,農夫愁怨,臣以為陛下見臣,必先問人之疾苦,乃責臣以營利,臣是以未敢對也。」上謝之,拜左司郎中。

北宋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可是也被稱為「積平積弱」,到了宋神宗時期,也開始缺錢了,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變法的原因就是缺錢了。

南宋到了中晚期也缺錢了,於是「奸臣」賈似道也開始變法了。

大明到了嘉靖年間就開始缺錢了,於是有了後面的「張居正改革」。

滿清到了乾隆後期就開始缺錢了,和珅真是自己貪污?顯然不是,他是乾隆的鷹犬罷了,替乾隆搞錢了,連「議罪銀」這種東西都搞出來了,這可比賣官鬻爵更骯髒了吧?

為什麼到了中期國庫就開始缺錢?這跟皇帝是否賢明,臣子是否正直沒關係,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國家剛建立,百廢待興,這時候沒有利益集團出現,只要不折騰,不亂用民力,鼓勵耕織,即使三十稅一六十稅一,也能迅速積累財富,國家國庫充實了。

接著,利益集團開始出現了,這些人的構成為地主、官僚、鄉紳、貴族組成,他們不從事生產,但卻佔據大量土地,他們逃避賦稅,轉嫁給農民,

打個比喻,大明的遼餉,皇帝的標準是三釐五釐九釐這個樣子,後期一分二里(0.012兩),也就幾斤米,但到了農民手裡呢?可能翻了十倍(0.12兩)百倍(1.2兩),被徵收的錢哪裡去了呢?地主、官僚這個龐大的機器手裡去了。

地主、官僚這些把本來應該國家收取的稅收,收到了自己的口袋,把本應該承擔的稅收,通過關係逃避或者轉嫁到農民手裡。

比如現在,一年稅收是1 7萬億,如果沒有逃稅的話,5 0萬億都不止,現在很多公司註冊地都在國外,就是逃避稅收,比如雷,一次分紅98億,逃稅就高達45億,其他人可想而知了。

我看過很多公司,他們的盈利不是來自於經營,而是避稅和補貼,比如很多公司他們喜歡認識稅務的人,因為他們有合法避稅的方法。

普通老百姓能避稅的很少,因為沒用渠道和方法,而公司就不同了,他們方法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合法的。

再就是很多把國家的資產通過手法變成個人的,也就是所謂的賤賣果資了,這也造成了虧空

再看看外國的「裸捐」,真以為是慈善?真以為是捐款?看看遺產稅有多高就知道,這也只是合法避稅的手段

雖然這說的是現代,實際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現代的這些手法,基本都是古人玩剩的,

所以,這些都是國家這個臃腫的身體上吸食的蛀蟲,一旦軀幹骨瘦嶙峋了,軀幹也就垮了,怎麼會不缺錢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