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經常有朋友問: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到底是多少?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明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只有三條:

  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任意時間測得的血糖大於11.1mmol/L

  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條即可診斷爲糖尿病,不過這個標準是採集靜脈血測出來的,所以當自己在家自測血糖發現有升高時,應當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通過採集靜脈血經生化分析儀檢測做出最後的診斷。

  說到這裏似乎你應當清楚瞭如何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患上的糖尿病,但有多少人會把這三個血糖都做檢測呢?大部分的體檢只測空腹血糖,很多人也只是關注空腹血糖的高低而從不知道還要測餐後2小時的血糖,這就給錯過發現糖尿病的時機埋下了隱患,甚至有人測出的血糖比正常人的低,卻實際上早已患上的糖尿病,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先生上班的單位離家比較遠,中午都是在單位食堂就餐。一段時間以來,每次還不到單位食堂開飯的時間,張先生就感覺餓的心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有幾次還餓得頭上直冒冷汗,同事們直笑話他太不經餓,有人提醒他測個血糖看看,是不是有低血糖發生。

  測了幾次血糖都在4.0-4.5mmol/L之間,都在正常範圍內,甚至比其他同事的還低,這樣的血糖應當沒什麼問題,可他飯前餓的心慌的感覺卻越來越嚴重。一次和朋友們聚會聊天說起這件事,一位醫生朋友提醒他測測餐後2小時的血糖是多少。

  結果讓張先生大吃一驚,餐後2小時竟然高到了13.6mmol/L,再測餐前血糖又成了4.5mmol/L。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之後,張先生被診斷出了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發生的時間不只一兩年了,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這又是啥原因呢?

  人體的血糖之所以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是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調控的結果。正常情況下,隨着進餐後血糖的升高,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多,二者是同步升高同步下降的;但當胰島細胞分泌功能發生異常、受到抑制時,胰島素的分泌不能與血糖的升高同步進行,出現反應遲緩而分泌延後的情況,結果就是血糖最高時,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當血糖下降後,胰島素分泌才達到最高峯;表現爲餐後2小時血糖居高不下,下一餐前血糖卻被降的很低,比如張先生餐前血糖是4.5mmol/L,有人會說:這樣的血糖屬於正常水平啊!

  4.5mmol/L確實屬於正常血糖範圍,但是相對於餐後2小時血糖13.6mmol/L,相差就太多了,對於糖尿病人來說,4.5mmol/L就相當於是發生了低血糖,實際上是病態的一種表現。要知道正常人餐前與餐後2小時血糖只會相差大約2mmol/L,超過4mmol/L就提示血糖波動過大,應當引起注意,及時查找原因,是否存在血糖的異常升高,要知道在糖尿病發生前有一個階段屬於糖尿病前期,及早干預將可避免發生糖尿病。

  綜上所述,要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不能僅測量空腹血糖或是餐前血糖,同時還要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纔不會錯過及時發現糖尿病的機會。此外,常說的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下降“三多一少”症狀不能作爲糖尿病的診斷依據,沒有這些症狀不等於沒有糖尿病發生的可能,只有同時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