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書摘

4 人贊了文章

作者: 美/朱迪斯·哈里斯

序言

首先,你不能將你的煩惱歸結於你與你母親的關係上,也不能歸結於你與弗雷迪·阿布拉莫維茨的關係上。人際關係的確很重要,他們會產生強大的情感力量,佔據我們思維和記憶中的一大部分,但是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成長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我的理論並不是將社會化歸因為同伴關係或同伴之間的互動。

孩子一旦邁出家門,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社會化過程就開始了。這個過程早在兩歲時就開始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從三歲開始。

雙生子研究的證據很重要,因為它與許多不斷出現的、令人費解的研究發現吻合。例如,獨生子與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差別,上幼兒園的孩子與在家由父母照看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差別,有兩位同性家長的孩子與有兩位異性家長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差別等。在該書中你會發現許多觀察實例與兒童發展的普遍觀點並不一致。

科學地講,「不起作用」這個觀點是不能被證明的,因為人們很難檢驗「零假設」。與其驗證零假設,還不如捍衛它。我的立場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不起作用。

家長的生物利益和孩子的生物利益不一樣,儘管孩子當時對家長的獎賞、懲罰、榜樣、嘮叨表示順從,那是因為他們還小,除了順從別無選擇,但他們不會讓自己的人格永久地因此受到影響。

第一章 教養不同於環境

把「教養」作為「環境」的同義詞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即除了基因之外,影響孩子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長的教養方式。我把它叫做「教養假設」。直到我撫養了兩個孩子,與人合編了三本關於兒童發展的教科書之後,我才開始對教養假設產生質疑,斷定這個假設是錯誤的。

他們丟掉弗洛伊德心理劇的腳本,卻保留了劇中的角色。在他們看來,父母依舊很重要,但不再扮演性對象的角色。相反,行為主義者的腳本把他們變成了條件反射的制約者,或是施予獎勵或懲罰的人。

行為主義認為父母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孩子的方式影響孩子的發展;弗洛伊德理論認為父母可以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團糟,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儘管學習本身重要,但在家裡學的東西與外面的世界無關。當他們邁出家門,便馬上將這些東西拋在腦後,就像媽媽逼他們穿上毛衣,他們一出門馬上就脫掉一樣。

第二章 先天稟賦和後天教養的證據

由於社會化研究者不能控制父母的教養方式,因此,他們沒有做真正的實驗。相反,他們利用了父母教養行為的差異性,讓其他變數自行發生變化,然後系統地收集數據,試圖發現其他變數的變化。也就是說,他們做的是相關性研究。

吃花椰菜可能與長壽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會縮短被試的生命,但這種效應被喜歡吃花椰菜的人做的其他事情帶來的好處掩蓋了。

該研究共調查了374名被試,相關係數為0.19,雖然該研究的相關係數具有統計學意義,但並沒有實用價值。如果相關係數太低,知道一個變數根本沒法告訴你另一個變數的情況。因此,就算你知道一個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多麼不聽話,你也不能預測他在同伴面前也一樣令人討厭。

大體上,在被試的差異性中,遺傳因素佔50%,環境因素占另外50%。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表現在多方面:有的人比較衝動,有的人比較謹慎,有的人比較隨和,有的人比較喜歡爭辯。大約有一半的「衝動」可以歸因到人們的基因上,另一半歸因到人們的經驗上;「隨和」也是如此,大多數心理特質都是如此。

行為遺傳學50比50的研究結果(50%遺傳,50%環境)並不意味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關性,一半是基因的影響,另一半是因為環境影響。50比50的研究結果意思是:孩子之間的差異性,如「真誠」中的50%是由基因的差異引起的,而不是說父母真誠與孩子真誠之間的相關是遺傳所致。事實上,孩子與父母在性格上的相關係數通常低於0.50,相關性如此之低,以至於他們之間共用基因的相似性就可以解釋所有的相關了。

一般來說,那些甜玉米種子會長出甜玉米。這個相關完全是因為遺傳,來自父代的基因是子代百分之百相似的原因。但子代玉米甜度的差異性,卻只能將一半的原因歸因為基因的影響,因為環境因素,如土壤質量、水、陽光同樣也起作用。所以,遺傳可以百分之百解釋父代和子代之間的相似性,但只能百分之五十解釋子代之間的差異性。

一般來說,令人愉快、有能力的父母會有令人愉快、有能力的孩子。但這並沒有證明除了基因以外,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還有任何其他的影響。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取決於孩子的年齡、長相、現有的行為、過去的行為、智力和健康狀況,父母要針對不同的孩子調整教養方式。教養孩子不是父母單方面對孩子做的事情,而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做的事情。

每個研究團隊只看到她與其中的一個孩子在一起,因此,對她下的結論也不一樣。我跟大女兒在一起,我是一個放任的家長,跟小女兒在一起,我就是一個專制的家長了。

即使是嬰兒也會強化親子關係。當嬰兒兩個月時,他們知道看著父母的眼睛對著父母微笑。嬰兒對你微笑,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一個嬰兒見到父母時表現出的高興和喜悅,足以抵消他給父母帶來的所有的麻煩。

自閉症的孩子卻做不到這一點。自閉症的孩子不與父母對視,不對父母微笑,看到父母也不高興。面對一個沒有熱情的孩子,你也很難變得熱情起來。如果一個孩子壓根不看你,你沒辦法與他互動。

自閉症是由於大腦發育不正常而導致的後果,主要是一些遺傳因素引起的。母親的冷漠不是引起自閉症孩子非典型行為的原因,而是對自閉症的反應。

一個愛笑的孩子,自然會有人跟他玩,會得到更多的親吻。一個對外界沒有反應的孩子在喂完奶、換好尿布後,就會立刻被放回嬰兒床上。社會化研究者有興趣研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殊不知,孩子對父母也會產生影響。我把它叫做「孩子對父母的效應」。

經常被擁抱的孩子會成為一個令人愉快的人,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後不討人喜歡。如果你把這句話顛倒過來也說得通:令人愉快的孩子會得到更多的擁抱,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會經常挨打。

如果發現一對同卵雙生子活動量大致相同(兩人不停地動,或兩個人成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而異卵雙生子的活動量不一樣時,就可以斷定基因影響運動特質。

有證據表明,父母對待同卵雙生子的方式比對待異卵雙生子更相似。當研究者問處於青少年時期的雙生子從父母那兒得到多少愛或排斥時,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給出的答案更加一致。如果同卵雙生子中的一個孩子說她的父母很愛她,那麼另一個孩子多半也會這樣說。但如果異卵雙生子中的一個孩子說她的父母很愛她,另一個孩子有可能說她的父母也很愛她,或不愛她。

然而,對異卵雙生子來說,他們的長相不一樣、行為不一樣,父母可能愛一個孩子勝過愛另外一個。由此可以看出,同卵雙生子的生長環境更加相似。

我認為從小分開長大的同卵雙生子的確從養父母那兒得到了同樣多的愛,其中一個原因是同卵雙生子長得很相像:一個長得可愛,另一個也長得可愛。一個相貌平庸,另一個也相貌平庸。研究者將孩子長得可愛或相貌平庸作為一個變數,考察該變數是否對家長的教養方式產生影響。有一個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一位母親對長得可愛的嬰兒會關注多一些。

身體上的遺傳表現是執行基因指令的結果,我把它叫做「直接基因效應」。膽怯是直接基因效應,有些嬰兒生來就異常敏感。天生麗質也是直接基因效應。

直接基因效應也會產生自身的後果,我把它叫做「間接基因效應」,也就是基因效應的效應。面對一個膽小的孩子,他的媽媽會鼓勵他,他的姐姐會嘲笑他,他的同伴會欺負他。一個長相漂亮的孩子往往會贏得父母的寵愛,朋友的羨慕。這些都是間接基因效應。由於間接基因效應的作用,同卵雙生子通常過著同樣的生活。

將間接基因效應歸因為「遺傳」而不是「環境」,我已經很滿意了。儘管從技術上來說,間接基因效應也是孩子生長環境的一部分,但它們是孩子基因產生的後果。

大多數心理特質的差異性幾乎都是一半來自基因,一半來自環境。但是基因效應還包括間接效應,即基因效應作用下的環境後果。這意味著差異性的另一半應該歸因為純粹的環境影響,該環境影響既不是直接基因效應,也不是間接基因效應。

第三章 先天稟賦,後天教養,抑或兩者都不是

事實上,與從小被不同家庭收養的雙生子相比,在一起長大的雙生子之間並非更相像。儘管他們之間有許多巧合之處,但還是存在著許多差異。

他們長得很相像,你分不出誰是誰,但他們在人格測試中選擇的答案卻不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中的同卵雙生子的人格特質的相關係數只有0.50。

到了70年代末期,已有足夠多的數據表明行為遺傳學的基本前提是錯誤的。基因的前提沒有錯,在人格特質方面,基因相同的人更相似。有問題的是環境前提。

數據顯示,生長在同一個家庭、由同一父母撫養的兄弟姐妹,成年後的人格並不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在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有相似的人格,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基因而不是相同的環境解釋了他們之間的相似性。

有證據顯示家庭環境對智力產生短暫的效應,處在青春期前期被收養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智商有一些相關性。但到了青春期後期,所有非基因的相似性都會消失。智商和人格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中的養子/女,長大成人之後,他們之間的相關性趨向於零。

幾乎所有成年的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似性都是基因作用的結果,只有極少的相似性可以歸因為他們從小一起生活的環境。

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的養子,他們的人格沒有相同之處,即使是親生的兄弟姐妹之間,人格的相關性也很低。

人們認為對孩子有重要影響的事情其實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父母有沒有工作,讀不讀書,酗不酗酒,打不打架,結婚還是離婚,這些我們以為對孩子來說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結果發現它們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同樣,一個家庭的物質環境,例如是公寓還是農莊,寬敞還是擁擠,凌亂骯髒還是乾淨整潔,家中放著藝術品、廚房放著豆腐,還是家中堆滿汽車零件、廚房放滿零食,這些對孩子來說一定是很重要的事,結果發現也對孩子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出生順序對孩子人格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出生順序對人格差異沒有影響的話,那麼父母對待不同孩子的不同行為方式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不會產生重要影響。

大多數研究,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大、較新的研究沒有發現老大和後出生的孩子在人格方面存在著差異。對這種研究結果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微環境差異,如父母的偏心對孩子的人格沒有一致性的影響。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這種影響完全看不出來。

我在上一章中提過,你在父母身上做大量的測試,在孩子的身上也做大量的測試,那麼,你很有可能得到顯著性相關。即使你偶爾得不到顯著性相關,你可以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分別對男孩和女孩進行測量、分別對父親和母親進行測量、分別對白人家庭和非白人家庭進行測量。很有可能,你會發現「正好型」父母對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影響,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或者,只對白人孩子有影響。

「從文獻綜述中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即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不同的照顧形式對孩子的發展不會產生影響。」

過去十五年的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之間沒有出現一致性差異。

但是如果家庭間的主要差異對孩子沒有影響,那我們為什麼要指望家庭中的細微差異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呢?如果媽媽有沒有工作、已婚還是單身、同性戀或是異性戀都沒有關係,那麼我說媽媽是否最疼愛你很有關係,你覺得這種說法有意義嗎?

先天稟賦(我們從父母身上得到的DNA)被證明對孩子的人格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全部的影響。後天教養(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卻沒有發現有任何影響。

第四章 分離的世界

萊特曼指出概括不足比過度概括更具有適應性。與其墨守成規、莽撞行事,不如假設新的情境有新的規則、並決定新規則是什麼,這樣會更保險一些。

嬰兒與生俱來的學習機制上已貼上警示條:在某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個情境。

的確是這樣,在某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個情境。一個小孩在家裡放聲大哭,如果幸運的話,他可能會得到關注和同情。但如果他在託兒所里也放聲大哭,小朋友就會躲他遠遠的,不跟他玩;如果在小學,他還繼續這樣,只能招致同學的奚落。在爸爸面前表現出的可愛和孩子氣會引起同學不同的反應。在家裡,孩子聰明、機智的話語會引得笑聲一片,但如果他沒有學會在學校管住自己的舌頭的話,他只能去校長辦公室報到了。

兒童,即使是學齡前兒童,也十分擅長從一個人格轉換到另一個人格。

一位研究者說:「蹣跚學步的幼兒在家裡和託兒所的行為有系統性的差別。」

孩子與兄弟姐妹的關係和他們與同齡人的關係之間沒有顯著性相關…

兄弟姐妹關係中的行為方式既無助於、也不阻礙我們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這些行為方式沒有給我們的人格留下永久的痕迹。如果留下痕迹的話,研究者會在人格測試中發現老大和後面出生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的人格不一樣。我在前一章中提到,大多數研究沒有發現出生順序對成年人人格產生影響。

當你看到一個人與他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在一起,你的確看到了你所預期的差異。老大的確更嚴肅認真,更有責任心,也更喜歡指手畫腳,而老幺的確更逍遙自在一些,但只是當他們在一起時才有這樣的表現。這些行為方式並不是負擔,走到哪兒要帶到哪兒,一輩子跟我們如影相隨。我們甚至不用把這些行為方式帶到託兒所去。

在父母面前行為惡劣的孩子,在同伴面前不一定表現惡劣,反之亦然。兩個情境中惡劣行為的相關係數只有0.19,這意味著即使你看到一個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行為,但你並不能預測她在同伴面前的行為。

令人不愉快的性格會給人帶來直接和間接的麻煩:直接,是因為令人不愉快的性格使這個孩子不友好地對待他人;間接,是因為這個孩子令人不愉快的性格使其他人不友好地對待他。

像社會行為的其他方面,某一個人使用的語言與情境密切相關,無論是會一種語言的人還是雙語者都是如此。

儘管語言也是社會行為,但它不受基因的影響。隨和或攻擊性傾向有一部分基因的關係,但一個孩子說波蘭語而不說英語,或者在某些人面前說髒話,在其他人面前不說髒話,完全是環境因素所致。

聾人家長几乎不跟孩子進行交流。然而,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儘管他們沒有從父母那兒學到英語,但他們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直到成為青少年或成年之後,他們才意識到他們的行為隨情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也許你不喜歡某些人,是因為你不喜歡你跟他們在一起時自己的行為方式。

你很難教會你的狗,當你不在家的時候,不要在沙發上睡覺。因為你教它不在沙發上睡覺的時候,你都在家。當你不在家的時候,它即使跳到沙發上面,也不會挨打。

你可以採用康斯爾的方法:讓被試回顧童年創傷,然後立刻對他們進行人格測試。另一個更好的方法是:把他們帶回經歷創傷的地方,對他們進行人格測試。然而,你所證明的不是童年創傷擾亂了他們成人之後的心境,而是證明了情境的力量。

如果你不再回家了,那麼你在家中養成的人格可能會永遠消失。灰姑娘與王子結婚之後,她不會再回到繼母的家,她在家裡謙卑的人格、連同她的掃帚和破爛的衣衫一起被永遠拋到腦後。

他們一踏入家門,聽到母親在廚房問:「是你嗎,親愛的?」他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但已經被拋棄的人格卻立刻回來找他們了。在外面,他們是體面的成功人士,一旦回到家中,坐在餐桌旁時,他們馬上就像過去一樣,開始爭吵和抱怨。難怪很多人不願意回家過節。

第五章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

布農夫婦並沒有失去隱私,因為他們沒有隱私。獨自呆著不是我們祖先的習慣。今天我們把嬰兒放在搖籃里,讓他們單獨在一個房間里睡覺,還納悶他們為什麼要大聲哭叫表示抗議。大多數嬰兒對此逆來順受,說明了我們人類具有適應性。

第六章 人的本性

然而,有一件事情唐納德更勝一籌,那就是模仿。這讓你感到吃驚嗎?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花了幾年的時間觀察荷蘭動物園裡的黑猩猩和遊客,「與大家的想像相反,人類模仿黑猩猩遠比黑猩猩模仿人類的情形多得多」。

人類洞悉他人內心的能力早在嬰兒期就已具備,當嬰兒注視父母的眼睛時,就已經有這種能力了。嬰兒在六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與父母有目光接觸。一個正常的嬰兒很早就知道有人在看著他,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當媽媽注視他時,他會微笑,但如果媽媽注視的時間太長,他會把頭轉過去,注視的時間持續太長會讓嬰兒感到不舒服。

三四歲的孩子能根據一個人注視的目光和表情判斷他在想什麼。例如,如果某個人貪婪地看著一塊糖,四歲的孩子就會推測他想吃這塊糖。如果這個人面無表情,目光沒有固定在某樣東西上,四歲的孩子會認為他在思考。

黑猩猩不像自閉症的孩子,它們更像威廉綜合征孩子。「瓜」對凱洛格夫婦的面部表情和他們目光注視的方向非常敏感。在開始淘氣之前,她一定要看看他們是否在看著她,如果他們皺眉頭,她就會立刻停下來。任何群居動物都必須演化出一些社交模塊。黑猩猩的社交生活幾乎與人類的社交生活一樣複雜。

在社交方面,黑猩猩很像人類,它們既有我們的缺點,也有我們的優點。它們也把這個世界分成「我們」和「它們」。即使是一隻熟悉的動物,如果它不再是「我們」中的一員,也會遭到攻擊。

我們生來就會對自己的人好,因為幾百萬年來,我們的生命和我們子孫的生命都依賴於自己所在群體的成員。我們生來對外人懷有敵意,因為六百萬年的歷史教會了我們要時刻提防他們。

我們的DNA與黑猩猩有96%的相同之處。人和黑猩猩之間的差異,遠遠小於同一種類的鳥,如紅眼燕和白眼燕。

當人類群體分裂時,子群體多半會變成仇敵。一位人類學家觀察到,「一個村莊致命的敵人,就是從該村莊分出去的那一派」。平時,不同的群體之間也會有貿易往來和婚喪嫁娶,但一點點誤解就會讓他們劍拔弩張,直取對方的性命。各群體之間不需要彼此憎恨的理由,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的事實就足夠了。

貝斯費爾特把嬰兒對陌生人的反應叫做「童年陌生恐懼症」,這是第一個證據顯示人類天生就有把世界分成「我們」和「他們」的傾向。

許多人認為孩子要經過教導,才會去恨別人。貝斯費爾特認為並非如此,我也認為並非如此。憎恨其他群體是人類(包括黑猩猩)的天性。我們要教會孩子不要憎恨,雖然我們並非天生就自私,但是我們天生就仇視外來人。

新物種的形成是由於地理環境的隔絕所致,當子物種從母物種中分離出來,並停止與母物種進行交配時,新的物種就形成了。子物種開始演化,發展出有別於母物種的特性,如果該特性使子物種更加適應環境,那麼子物種遵循適者生存的原則,就會取代母物種。

貝斯費爾特觀察到:

人類有強烈的形成子群體的傾向,這些子群體的方言和其他特徵使他們區別於其他子群體,最終形成自己的文化……將自己與他人劃清界限,這是人類天性中最基本的特質。

隨著時間的流逝,分裂的群體之間會越來越不相同。在有些動物中,這些差異是慢慢累積而來的,並且是隨機發生的,生物學家稱之為「遺傳漂變」。但對於人類來說,這個過程不是隨機的,偽物種的形成加速了這個進程。

這個變化很可能與偽物種形成有關,一個身體上的毛髮越來越不受到歡迎的部落與跟猿一樣有毛髮的部落的分離就是一個例子。沒有毛髮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但能區分我們和他們。一旦有了明確的區分,接下來我們就會向有毛髮的部落發起進攻,直至消滅他們。

600萬年的演化使我們有別於猿,但演化沒有讓我們得到一個社會模塊,因為早在分化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這個社會模塊。六百萬年的演化使我們能更新、更好地使用我們的社會模塊。

演化心理學家琳達·卡波雷爾(Linda Caporael)曾經指出,我們在處理模稜兩可或棘手的事情時有一個默認的模式,即我們嘗試與這些模稜兩可的事情進行社會化互動,我們將它們擬人化。雖然我們對待人不像對待機器一樣,但我們對待機器卻像對待人一樣。我們對汽車說:「他媽的,你快啟動吧!」我們希望計算機更加人性化。當面對令人費解或無法控制的局面時,我們會把人類的一些社會動機,如復仇、妒忌,以及憐憫歸於上帝和自然。

行為遺傳學家大衛·羅(David Rowe)指出,只向父母學習的傾向會阻止孩子學習社會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因為,通常是年輕人,而不是老年人有創新的觀念。因此,讓孩子向同伴和長輩學習,孩子將受益匪淺。

即使他的父母死了,但只要集體還在,他就能生存下來。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成為集體中一名合格的成員。一旦斷奶,孩子就不僅屬於他們的父母,還屬於這個集體。他們的未來不取決於父母有多麼愛他們,而取決於他們與集體中其他成員能否和諧相處,尤其是與同輩人的相處,因為他們要與同輩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

第七章 我們和他們

一個人是兇殘的還是仁慈的,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取決於你看他這種行為是針對自己的同胞,還是針對其他群體。

謝里夫的研究已經把他的觀點清楚地表達出來了,即讓一群男孩形成群體認同感,然後讓他們發現有另一個群體在與他們競爭他們自認為是自己的領地時,那麼,群體之間的敵意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這個實驗顯示激發「群體意識」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它不需要長久的友誼,不需要與其他群體產生衝突,不需要有領地之爭,不需要相貌或行為上的差異,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群體夥伴是誰。塔傑菲爾總結到:「很顯然,將人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就足以引發歧視行為。」

在群體內部,有權力之爭和以強凌弱的現象,但一旦另一個群體——更強大的敵人出現時,群體內部的鬥爭就被掩蓋下去了。

鴿子不必知道「牛」這個詞也可以形成「牛」的概念。三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分類了,因此他們一定能形成概念。

也有證據顯示他們能區分「大人」和「小孩」。在他們六個月大時,他們害怕陌生的大人,但是不怕陌生的小孩。他們對大人和小孩的面部特徵,以及他們個頭的大小都有反應。

困擾早川的,不是他被歸類為東方人,而是人們期待他具有所有東方人應該具有的特徵。這就是分類帶來的後果:它使我們認為同一類別的事物相似性比實際的相似性更高,同時,它也使我們認為不同類別中的事物的差異性比實際的差異性更大。

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認為兩個類別之間的差異比實際差異更大的傾向,稱為「組間對照效應」。

將人們分為兩個群體就能產生組間對照效應。每個群體的成員都認為自己有別於其他群體的人,因此,群體之間任何小的差異都會被他們放大。有趣的是,即使兩個群體一開始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差異,他們也會努力製造出一些不同來。

分類會增加組間差異,降低組內差異。隨著時間的消逝,同一個群體的成員之間會變得越來越像,這種傾向叫做「同化」。人類需要某種程度的從眾性,尤其是兩個群體相鄰,彼此之間存在著差異。

試驗的目的不是說明人們會在大庭廣眾的羞辱下屈服,而是要說明被試在質疑其他人的一致性意見之前,會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被試不會指責其他人說謊或對他搞小動作(事實上他們的確如此)。他不認為他們有什麼問題,他會認為他自己有問題了。「我開始懷疑我的視力是否正常」是被試最典型的評論。

人類群體的本質是在沒有外部欺侮時,要進行群體內部的「分化」。

五個人被困在電梯中,如果他們很快獲救,那麼他們仍然是五個獨立的個體;但如果過了半個小時被解救,那麼他們就成為一個群體。共同的命運,「我們都在一起」的感受是創造群體意識的原因之一。

在十六名單身男士中,雖然他們大多年輕力壯,但只有三個人活了下來。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認為:「多納事件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家族的人往往會團結一致、互相幫助,並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有些人是靠吃人活下來的,但他們不會吃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

人類的認知能力深深植根於演化的根基,群體意識的情緒力量來自相當長的演化歷史,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群體是我們得以生存的唯一希望,群體成員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丈夫和妻子。

人們還是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一般來說,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比丘比特隨意射箭安排的配對來得相似。夫妻雙方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例如,在種族、宗教、社會經濟地位、智商、教育、態度、人格特徵、高度、鼻翼的寬度以及眼睛的間距等方面。夫妻雙方不是越老越相似,而是一開始就很像。

我相信人類之所以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緣於親緣識別。如果你是一名狩獵採集者,一個跟你長得很像,說相同語言的人多半是你的族人,更可能是你的親戚。如果你是一位受過教育的北美人,你會發現自己願意信任一位長得像你、談吐像你、思想也像你的人。

人們對陌生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害怕,害怕會演變為敵意,因為害怕讓人感到不舒服。你還記得那隻得了脊髓灰質炎的黑猩猩拖著身子、一瘸一拐地跑回來時的情景嗎?其他黑猩猩的最初反應是害怕,繼而是憤怒,它們一起攻擊它。媽的!你嚇死我們了!

如果你害怕或不喜歡某個人,你會儘可能地與他不一樣。人類是適應性很強的生物,他們非常善於與他人表現得不一樣。

如果你呆在一個全都是大人的房間里時,「成年人」這個社會類別沒有什麼顯著性,但當一些小孩子進入房間後,「成年人」就具有顯著性了。當響尾蛇隊發現還有另一個組男孩也在營地時,「響尾蛇隊」這個類別才有顯著性。如果他們發現另一組是一些十一歲的女孩,那麼,具有顯著性的社會類別就應該是「男孩」了。

在沒有共同的敵人,或沒有共同的目標時,群體通常會分裂為更小的群體。例如,被困在電梯里的人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人想當頭兒,有的人變成悲觀者,有的人變為群體里的小丑。

當人們進行自我歸類時,他們往往將自己歸類到與他們有相似之處的人中。孩子感知到成人與自己不一樣。對孩子來說,成人是另外一個物種。他們無所不知,為所欲為。長得又高又壯,身上毛茸茸的,還到處亂跑。雖然他們會跑,但一般他們不是坐著,就是站著。雖然他們會哭,但卻很少哭。在孩子的眼裡,成人完全是一群怪物。

第八章 與兒童為伴

我開始找其他聰明的孩子一起玩,但我仍然很壓抑,沒有安全感。那個勢利郊區的孩子做了一件我父母沒有做的事情:他們改變了我的人格。

孩子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於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甚至那些遭到母親忽視、虐待的孩子仍然會依附自己的母親。這是一個可悲而又矛盾的事實,虐待反而會增強孩子對母親的依附性。因為當受到驚嚇或受傷時,孩子的依附性會更明顯。

孩子可以從母親那兒學到一些東西,但他不會傻到把這些預期類化到他以後遇到的其他人身上。如果灰姑娘認為舞會上每個人都會像她繼母那樣對待她,她就永遠不可能去參加舞會了。

在嬰兒的腦海里可能存在著一個母子關係的工作模式,但只有當媽媽在跟前的時候,這個模式才會顯現出來,用這個模式來預測他人的行為或這些人是否值得信任是毫無用處的。知道媽媽的反應,跟對付有嫉妒心的姐姐、冷漠的保姆或有趣的同伴,完全是兩碼事。當然,用來預測媽媽的反應還是管用的。

在傳統社會中,孩子也是在遊戲群體中學習語言,差不多兩歲半的時候,他們開始學說話。他們不是從父母那兒學習語言,因為父母幾乎不跟他們說話,他們談話的對象是其他孩子。

人類是動物王國中的模仿之王,我們必須如此,因為大部分的社會行為是靠模仿而來的。

當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時,他們並不是不分好壞照單全收,他們非常謹慎。只有當他們父母的行為與社會上其他人的行為一致時,他們才會模仿。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有了這種意識。

學齡前的兒童異常挑食,父母沒法哄他們吃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父母對小孩子的遊說、說服毫無用處。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跟喜歡吃這種食物的孩子坐在一起,讓所有的孩子一起吃。

我是X組的人。

我不是Y組的人。

從這些簡單的前提開始,人類演化的歷史使我們傾向於得出一個簡單的推論:即我們喜歡X而不喜歡Y。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我們跟X比較像,跟Y不像。這些心理活動往往不是有意識的,但是結果卻顯而易見。通過同化,我們更像群體中的其他成員。通過組間對照,我們的群體和其他的群體之間的差異則越來越大。在某些條件下,組間的敵意開始產生,即「我們相對於他們」效應。

群體裡面孕育著強烈的情感。在人類歷史上,為群體而死的人要遠遠多於為個體而死的人。

孩子群體的遊戲規則是「多數裁定原則」:當某人的行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行為不一致時,那麼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你並不需要真的與心理群體中的成員進行互動才能讓他們影響你。我當時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儘管其他孩子不跟我說話,我還是密切關注她們。這雖然趕不上參與到群體中好,但至少比完全沒有群體好。

有證據顯示友誼對人格不會產生永久的影響,相反,對群體的認同,被群體接受或排斥,則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研究學齡兒童友誼的長期效應和被同伴接受或排斥長期效應的研究者發現,被同伴接受或排斥與成年之後「終生生活狀況調節」有密切的關係,而在學校有沒有朋友卻沒有什麼影響。

領導者光靠肌肉是不行的,即使在男孩群體中也行不通。人格力量、想像力、智力、運動能力、幽默感和令人喜愛的長相都會贏得選票。

兒童中期是孩子角色模式化的重要時期,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的角色是他們自行選擇的,有的是其他人強加給他們的。無論是什麼情形,一旦角色選定之後,角色特徵往往會被放大。滑稽可笑的孩子變得更加滑稽可笑,聰明的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幽默和智力變成他們的專長了。

孩子對學業的態度受他所在群體的影響。金德曼觀測到的變化不是因為孩子智力或父母態度發生了改變,因為孩子的智力和父母的態度不可能在短短一學年內發生反方向的變化。

第九章 文化傳承

唯一可以區分環境因素的方法是去找一些環境因素不相互發生作用的例子,這就是我為什麼一再提到移民家庭的原因。當移民家長屬於一種文化,社區中其他人屬於另一種不同的文化時,我們至少可以區分父母效應和社區效應。

入鄉隨俗。對孩子來說,遠不止於此。他們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就成為那個地方的人了,無論他們的父輩是英國人、中國人還是麥斯奎基人。當外面的文化與家庭文化不一樣時,外面的文化往往是贏家。

畢克頓說:「儘管他們的父母不遺餘力地要保持祖先的語言,但孩子們還是將同伴使用的語言當做母語。」

我認為這就是群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之一,即文化是由兒童同輩群體傳承下來的。

同輩群體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他們性格的地方,是決定他們長大以後成為什麼樣人的地方。

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像一個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監獄看守一樣。小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他們不可能通過模仿看守的行為方式來學習犯人的行為方式,因為犯人不得有監獄看守的行為,他們可以通過模仿其他犯人的行為習得監獄裡的生存法則。

科爾薩羅認為,嘲笑或逃避成年人權威的做法,在幼兒園文化中是最受歡迎的一部分。

美國手語教師蘇珊·謝勒曾說過:「語言是所屬群體的會員證。」

兒子之所以像老子是因為他們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方式被社會化。兒子離開學校時與他們的父親離開學校時一樣,帶著自己的文化。孩子與父輩的文化大致相同。

我們想到是年輕的一代從年長的一代那兒習得文化,但在這種情形下,正好相反。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成年人文化,但所有的成年人卻在接觸孩子的文化,因為他們自己原來也是孩子。

屬於同一個同輩群體中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也可能在同一個群體中。或者說,孩子在同一個同輩群體,他們的父母多半也屬於同一個同輩群體。在傳統社會中也是如此,這種情形已延續了幾百萬年了。

阻止孩子看電視,並不能保證他不受電視的影響,因為電視不是影響一個孩子,而是影響一個群體。

要想知道誰使得這個孩子社會化(誰給這個孩子傳遞文化)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她說話。她習得語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習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她是從同輩群體中習得文化的,而孩子同輩群體有時從父母同輩群體中習得文化。

英國有研究表明,當倫敦犯罪男孩離開倫敦後,他們的犯罪率就會下降。父母選擇住或不住在某一個社區,可以增加或降低孩子犯罪、退學和未婚早孕的概率。

不考慮環境因素時,黑人青年比白人青年的犯罪率要高、性質更嚴重。但是,當黑人青年沒有生活在下層階層的社區時,他們的犯罪行為跟白人青年一樣。

第十章 性別規則

然而,我們的兒子和女兒還有這種老掉牙的想法。成年人的觀念都已經發生了改變,但孩子卻沒有。上一個世紀以來,成年人的文化逐漸變得兩性平等了,但孩子的文化還存在性別歧視。

大自然遵循節儉的原則。為了另一個目的,把可以重複使用的東西拿來,稍作改變即可,這樣比另起爐灶要經濟得多。就像莫扎特所說的,薩列里寫的音樂中有大量的重複。兩邊對稱的有機體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稱的一邊不需要另外一套基因,只要將指令翻轉過來照著做就可以了。

他們認為:「刻板印象是對某一個群體的一般性的歸納,不一定是壞的看法。」我們不僅對其他群體有刻板印象,對我們自身也有刻板印象,當然對自身的刻板印象大都是正面的。這就是第七章中描述的喜歡自己所在的群體而不是其他群體的傾向。

社會心理學家珍妮特·斯維姆(Janet Swim)做了一個關於美國文化中男性和女性刻板印象的研究。她讓大學生從擔任群體領導、數學學能測試表現、解釋其他人體態語和面部表情能力等維度對男女差異作出判斷。然後,她將這些刻板印象與測試的性別差異結果進行比較,發現這些刻板印象出人意料的準確。更有可能的是,大學生還低估了性別差異。

但是刻板印象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它的不準確性,而在於它的非靈活性。當我們說男人更傾向於擔任領導角色,不擅長解讀其他人的情感時,我們也許是對的,但如果我們認為所有的男人都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錯了。

我們善於判斷平均值之間的差異,如X組與Y組的組間差異,但我們不善於判斷組內差異。分類使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社會類別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尤其是我們不在其中的類別。

群體社會化最重要的幾年是童年時代中期,從六歲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社會中的孩子(有大量的同伴)與同性別孩子一起度過了許多閑暇時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被社會化了,他們不僅作為孩子,而且作為女孩或男孩,相互社會化,自我社會化。

你不必讓你所在社會類別中的成員都喜歡你,你才能成為其中的一員,你其實也不必跟他們長得像,就可以社會化成為他們的一分子。

我並不是說女性沒有群體意識。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中都有群體模式,也都有關係模式。不同之處在於,當衝突發生的時候,是群體優先還是關係優先。

在人口稀少到不能分別形成男孩和女孩群體的地方,男孩和女孩的行為很相似,因為他們將自己歸到「孩子」這個類別。

第十一章 孩子們的學校

老師有權利和責任,是因為他們可以控制整個群體的孩子,他們可以影響這些孩子的態度和行為。並且,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長久的,他們在家庭以外的世界裡影響著孩子,在這個世界裡孩子將度過自己的一生。

當老師將學生分成閱讀能力強和閱讀能力一般的兩個組時,強的會變得更強,一般的會變得更差。這就是組間對照效應在起作用。這兩個組會逐漸發展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和態度。

組間對照效應就像一個木楔子。它們強行進入兩個群體之間任何一個小的縫隙,然後把縫隙變大。這種效應的根源在於對自己所在群體根深蒂固的忠誠。我是「我們」中的一員,不是「他們」中的一員,我才不想像他們一樣(噁心)呢!

行為遺傳學家發現智商在人們的一生中會不斷提高,老年人智商預測會提高八個百分點,看起來老年人智商的差異百分之八十是基因的作用。但是這樣說可能會誤導讀者,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差異都是基因直接作用的結果,許多差異是由人們童年時期和成年時期的選擇造成的。

人的一生中智商的增長多半是間接遺傳效應,即基因效應的效應。最初細微的差異可以迅速變成很大的差異。

「棍棒、石頭可以打斷我的骨頭,但名稱不會傷害到我們。」這當然不對:名稱的殺傷力極強。但是造成嚴重傷害的名稱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命名的。我們對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影響是長久的。他人對你、我的行為和智力影響的期望被大大地高估了。

那些有父母參與的計劃與沒有父母參與的計劃,結果差不多。這正是群體社會化理論預測的。

如果群體里的大多數孩子說英語都帶有西班牙口音,那麼該群體中的孩子說的英語也會像他們一樣,帶有西班牙口音。這個口音不會消失,為什麼要消失呢?口音在這個群體中很正常,這是他們說話的方式。如果他們在這個群體里度過青春期,那麼他們成年之後也會這樣說英語。如果他們在一起時說西班牙語、俄語或韓語,那麼英語對他們來說只是第二語言而已。他們思考以及做夢,都會用西班牙語、俄語或韓語。

當約瑟夫的父母在一個沒有其他波蘭移民的地區定居下來之後,他們選擇了第二者。他們的兒子成為一名「真正的美國人」,有別於他的波蘭同伴。但是約瑟夫美國化的代價是波蘭語。儘管他從嬰兒時期起就開始學波蘭語,並且在家裡也說波蘭語,但波蘭語對約瑟夫來說,就像離開水的魚一樣。

文化是通過同輩群體,而不是家庭,代代相傳的。兒童習得同齡人的語言和文化,而不是父母或老師的文化。如果他們沒有共同的文化,他們就會創造出一個文化。

如果學校里大多數孩子是拉巴斯人,少數孩子是聖安德列斯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有的班上可能只有一兩個聖安德列斯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採用大多數孩子的行為規範,表現得跟拉巴斯人一樣。在別的班上,如果有四五個聖安德列斯的孩子,他們就足以形成自己的群體了,這個群體的行為規範無疑具有攻擊性。

少數來自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種族或國家的人往往會被大多數人同化,但如果他們有足夠多的人形成自己的群體,就會保持原有的不同,並且對照效應會使差異進一步加大。

如果你把幾個需要獎學金才能念得起書的孩子放在這種學校中,在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的情況下,他們會採取同學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會採用同學的文化。前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就是一所非常昂貴的私立學校中獲得獎學金的學生。

現在你大概明白了為什麼送一大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到私立學校行不通的原因了,因為他們在私立學校中仍然會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繼續保留以前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當被收養的兄弟姐妹到了上大學的年齡,他們之間智商的相關性會逐漸降低。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越來越遵從自己的天性。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原則,他們會加入到對學業成就有不同態度的群體中。

對不同年齡親生和收養親屬的研究表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智商越來越像自己的親生父母和兄弟姐妹,但是,即使到了成年時期,他們的智商還是超出沒有被收養的親生兄弟姐妹,他們雖然趕不上收養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但他們還是比親生兄弟姐妹要強一些。因此,我們可以說收養對智商有長期效應,儘管效應並不大,大概只有七個百分點,而不是十二個百分點。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管用,那麼萬無一失的方法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共同的敵人,這對黑猩猩群體起作用,同樣對運動團 體,如象棋隊也起作用。在我讀中學時,當圖森中學與鳳凰中學比賽時,墨西哥裔的美國孩子和白人孩子團結起來,一起為自己的學校吶喊加油。當羅伯斯山洞的研究者告訴響尾蛇隊和鷹隊有人故意破壞了營地的供水系統後,兩個隊的孩子就團結起來、並肩作戰。

我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要強調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而是要降低這種差異。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設定一個共同的目標,將他們凝聚起來。

第十二章 長大成人

如果一個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被貼上「遊戲」的標籤,那麼他就沒事了,就像一個成年人不恰當的行為被貼上「玩笑」的標籤沒事一樣。當人們沒有玩遊戲或開玩笑時,他們的言行、著裝都要與他們所屬的社會類別和所在的社會情境相符合。這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準則,適用於所用年齡段的人,除了嬰幼兒之外。

有些中學裡的社會類別是自願的,有些是被迫的。不良少年組則是一個混合體。有些人因為被刺激和危險所吸引自願加入到這個群體,心理學家將他們叫做「尋找刺激的人」。有些人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沒有其他的群體願意接納他。這些人從小學起就被同學排斥,因為他們好動,脾氣不好,或太過攻擊性。到初中時,他們找到一些跟他們一樣的人,就開始結為幫派。青少年群體的成員從一開始就很相似,群體意識使他們彼此之間更加相似,越發與其他的群體不同。聰明的變得更聰明,書獃子變得更呆,不良少年就開始真的犯罪了。

「同齡人壓力不是大家逼著你去附和他們,而是一種要參與體驗的慾望,而這些體驗與群體認同密切相關。」青少年很少被逼著去附和群體的行為規範,他們在童年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研究發現,要預測青少年是否會抽煙,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朋友是否抽煙,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否抽煙。抽煙的青少年同時也會有其他的「問題行為」,如喝酒、吸毒、過早有性生活、逃課、輟學或犯罪等。在他們的群體里,以上行為被認為是正常的行為。

北美和歐洲長大的孩子認為攻擊性行為很正常,因為電視上許多人都這樣。孩子們將這些觀念帶到所在的群體中,由於他們的同伴與他們住在同一個村莊或看同樣的電視劇,他們就將這些理念融進所在群體的行為規範中,他們認為,我們社會中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行為舉止。

事實上人們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會受到同伴的影響。我認為童年比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的左右。

成年人的性格很難改變。詹姆斯說過:「性格就像石膏一樣,一旦定型了就不能改變了。」一百年前,他就說:「人不能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好像大衣的袖子不可能突然有一個新的褶痕一樣。」

一個人大約只有十三年的時間習得一種語言而不帶任何口音。在一個移民家庭里,當他們來美國時,大孩子已經是青少年,而小孩子比大的小一兩歲,那麼成年之後,他們兩人說話就有不一樣的口音,小的說不帶任何口音的美式英語,而大的說的英語則帶有外國口音。

他們使用「敏感期」說明某些事情可以在某一個時期很輕鬆地完成,但在別的時期完成就變得極其困難。童年是習得母語和塑造人格的敏感期,雖然在青少年時期可以進一步得到完善,但基本的框架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形成了。

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形成的人格,將跟隨我們直至墳墓。

第十三章 問題家庭和問題孩子

但是現在,父母卻要擔心一輩子。如果你對孩子不好,他們將來就不能成才(根據教養假設的說法),他們也不能成為好父母,因此,他們的孩子也不能成才,而這都是你的錯。

我要讓你看一些證據,讓你知道孩子不好根本不是你的錯,從而使你得到解脫。但是這是一個雙向的交易,我得讓你保證不要到處告訴人們,說我認為父母怎麼對待孩子都沒有關係。我並沒有這樣說,也沒有這種寓意,更不相信這種說法。如果你忽略孩子,殘酷地對待他們當然不對。不對的原因有許多,最重要的是因為孩子是有思想、有情感、很敏感的人,他們在生活中還完全依賴大人。我們無法掌控他們的明天,但是我們掌握了他們的現在,而且我們有能力讓孩子現在的日子過得很悲慘。

我們也不要忘了父母也是有思想、有情感、很敏感的人,孩子對父母也有影響力,孩子也可以讓父母的日子不好過。

胖和瘦的遺傳性比人格特質的遺傳性還要高,大約是百分之七十。但問題是,不是由基因引起的而是環境造成的體重差異,不應該怪罪到家庭環境上。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有長期的影響,卻有很好的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不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艾米和貝絲從親生父母那兒獲得的基因,註定了這對雙胞胎有問題。如果我說,艾米和貝絲遺傳了她們親生父母的問題,請不要誤解我,她們的親生父母可能壓根兒沒有這些問題。基因排列稍有不同就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只有同卵雙生子的基因組合完全一樣,異卵雙生子之間有著驚人的不同。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如此,一個孩子可以有他父母沒有的特質。但從統計學上來看,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他的父母有心理問題或他的子女有心理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大。

父母有責任告訴孩子不能偷竊、不能撒謊。但是孩子在家裡的行為表現與在其他地方的行為表現之間沒有相關性。在家裡違規的孩子不一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在考試中或操場上作弊。道德,像其他習得的社會行為一樣,與習得的情境密切相關。滑頭道奇在他老媽的眼裡也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他有媽媽的話。

並不是罪犯家庭把罪犯的兒子變成罪犯,而是這些孩子成長的社區環境使然。不同社區有不同的犯罪率。

有的人天生就是壞人嗎?更好的表述應該是這些人生下來就不適合做大多數社會中誠實的工作,迄今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如何對付他們。我們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受害者,但他們也是受害者,他們是人類演化史上的犧牲品。

職業罪犯通常智商低於常人。我認為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徵兆,它表明性情可以被理智控制。那些生下來具有罪犯潛質、但智商又高於常人的人,他們很聰明,足以發現犯罪是不值得的,他們會發現其他的途徑來滿足他們尋求刺激的願望。

文化傳遞的媒介不可能是家庭,因為如果你把一個家庭從一個社區連根拔起,移植到另一個社區,孩子的行為就會隨之發生改變,就會附和和認同新社區中同伴的行為。

但是,為什麼那些高收入、有繼父存在的家庭對孩子沒有什麼幫助呢?答案是這些孩子有另外一個問題,即搬家太頻繁。他們從一個住處搬到另一個住處,次數比其他任何形式的家庭的孩子都多。每搬一次家,孩子就失去原有的同輩群體,每次都得重新開始。每搬一次家,孩子都得適應新的群體的行為規範,都得從群體里的最底層混起。

頻繁搬家會危害孩子在群體中的地位,干擾他的社會化,因為他很難去適應群體的行為規範,尤其是當這些行為規範不斷發生變化時。家庭收入決定了孩子住在什麼樣的社區,決定了他有什麼樣的同輩群體。頻繁搬家和低收入會增加孩子輟學和懷孕的危險。

研究者從每一個家庭中選取一個孩子進行研究,這個孩子通常是父母的親生孩子,父母給了他基因,也給了他生長的環境,因此你無法將這些效應區分開來。要想區分開來,你就必須用行為遺傳學的方法,去研究被收養的孩子或雙胞胎或兄弟姐妹。

差異中遺傳佔一半、環境佔一半,但是不能將環境因素歸因到家庭上。事實上,生長在同一個家庭的兩個孩子,他們所受的家庭環境影響在他們成年之後幾乎蕩然無存。

親切、能幹的父母通常有親切、能幹的孩子,大多數研究者會想當然地認為是因為父母為孩子提供了溫暖、有序的家庭生活。

是遺傳因素,不是家庭環境,是造成離婚父母的孩子有可能離婚的原因。但是你不必花時間去找染色體上的離婚基因,因為沒有離婚基因。相反,由基因經過環境塑造、打磨的人格特質才是造成人們婚姻不幸福的原因。

因此,不要去找離婚基因,去找那些增加各種生活不快樂的特質,那些與人難以相處的特質,如攻擊性,對他人情感不敏感等。去找那些增加人們作出不明智決定的特質,如衝動,容易厭倦等。這些聽起來是否有點耳熟?是的,這些是罪犯的人格特質,是孩子成為費金學校最佳候選人的特質,同時也是降低他們擁有快樂婚姻概率的要素。在童年時期,具有這些特質的孩子通常被精神科醫生診斷為「品行障礙」。如果是成年人的話,就叫做「反社會人格障礙」,有研究顯示這些特質是可以遺傳的。

喬治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通過父母的人格而不是父母是否離婚,可以預測孩子的品行障礙。如果父母有反社會人格障礙,他們的孩子很可能有品行障礙。

研究者會發現父母離婚對孩子在家庭以外的行為不會產生長久的影響,對他們的人格也不會產生長久的影響。

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解除各種教養專家加諸到父母身上的負罪感。如果你偶爾發脾氣,打了你的小孩,你不會給他們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是會傷及你們之間的關係。如果你不公正,而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話,你就會失去他們的尊敬。

有些特質(如長相不好看,個性不討人喜歡)會加大被別人欺負的風險,同時,經常被別人欺負的人也可能缺少某些特質。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被人欺負,為什麼大多數孩子卻不被欺負。

但是對於五六歲的孩子來說,父母或養父母並不是必要的。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同輩群體更重要。

能被父母監控的青少年是那些願意被父母監控的,而恰恰他們最不需要監控。那些最需要父母監控的青少年,他們的父母往往無能為力。

好的事情常常聚在一起,壞的事情也是如此,這就是相關。

相關關係中沒有任何區分原因和結果的指向。如果有的話,指向可能是雙向的,因為,結果也可能是雙向的。有的沒有任何指向,因為研究者沒有測量原因。

如果一名對新葯做實驗的醫生知道哪些病人服的是新葯,哪些病人服的是無效對照劑,那麼《美國醫學會雜誌》是不會發表這種文章的,因為發放藥物與判斷藥物效果的人員應該分開,不應該是同一個人。

布拉德肖和佛渥德不會因為擔心行為遺傳學的數據而睡不著覺,他們不會擔心任何數據而睡不著覺,他們的理論彈性大到無所不包,我對他們的批評對他們絲毫沒有任何影響。不是根據科學的方法或研究結果建立起來的理論,是很難用科學的論據去推翻它的。

許多由生物因素造成的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許多由環境因素造成的問題反而不能。因此,就算我們的命運已經寫在了我們的基因里又怎麼樣呢?如果這是真的(其實不是真的),拒絕承認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無論多大年紀的人,在父母面前的表現與在其他人面前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各類心理學家犯的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他們認為人們在父母面前的行為表現比在其他場合下的行為表現更有意義、更重要、更持久。我在這本書里展示的證據表明,人們在父母面前的行為表現沒有在其他場合下的行為表現那麼重要、那麼持久。孩子們將他們在外面的行為方式帶回家裡,卻不會將他們在家裡的行為方式帶出家門。

她目前的不快樂可能導致她對童年產生不快樂的記憶。記憶並不能精確地記錄我們所思和所感受的,這一切取決於我們在回憶時的感受,從記憶儲存室中提取或幸福或悲傷或中性的記憶配合我們當時的心情。情緒低落的人通常會回憶,他們的父母對他們不好,然而,當他們情緒不再低落時,他們對父母的回憶就會變得好一些。

同卵雙生子對童年的回憶是驚人的相似,儘管他們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有著相似的記憶,部分原因是他們成年後是同樣的快樂或不快樂。是的,這也是基因對幸福的影響。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什麼

他們在家裡學不到的是:如何在公共場合行為得體,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這些都是在同輩群體中學到的。

但是家裡只有三個孩子,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這個情況有所不同,因為只有當同一性別的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時,才能形成群體意識。

把孩子培養成神童的危險在於這些孩子沒有同輩群體,他們會錯過與其他同齡孩子建立正常關係

的機會,沒有同輩關係的孩子很容易變得古怪異常。儘管普通的有天賦的兒童一般都過得比較好,但是那些有超常天賦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有時候家長對此也愛莫能助,因為,有的孩子的智力遠遠超過了同齡人,他們與同齡人沒有任何共同之處。有些孩子除了練習高爾夫球、體操或下棋之外,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但是如果父母意識到同輩的重要性的話,他們也許會努力讓自己的孩子交一些朋友。

這位校長是對的,如果一個群體中有足夠多的人,而這個群體又是原封不動、沒有分裂成小群體的話,態度是可以傳染的。在這所學校,不只是那些經過競爭進來的學生是好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受害者總是受害,部分原因是他們有好欺負的名聲,而要改變群體成員的看法是很難的。一般來說,搬家對孩子不利,因為他失去了同輩群體、失去了在同輩群體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輩群體讓他過得很痛苦,並且他在群體中沒有任何地位,搬家對他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有一個理論認為,暴力是由低自尊引發的,但研究者發現恰恰相反,「暴力通常是自尊受到威脅的產物,也就是說,是自我評價好的人與他人或環境產生矛盾衝突的結果」。研究者指出,暴力是一件冒險的事,它青睞那些自認為有體力、有聰明才智和有好運的人。也有證據表明高自尊的人傾向於酒駕或超速。

孩子不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在群體中,與別人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即使你給孩子起一個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也會害了他。

我不指望我今天怎樣對待我丈夫,就能決定他明天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我認為會影響他跟我在一起過得是否幸福,我們是否還是好朋友。

我認為,我們心智中的工作模式包括我們生活中所有的重要關係。對於那些不重要的關係,我們自動採取類化的方式,就像我們類化所有屬於「同輩」類別中的人和屬於「員工」類別中的人一樣。一旦我們對某人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就會給他一個專屬於他的工作模式。小孩在媽媽、老師、兄弟和朋友面前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認為道義責任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讓你善待自己的孩子的話,那麼,你試一試下面這個理由:孩子小的時候你對他好,你老的時候他才會對你好。

在狩獵採集社會中,在正常情況下,嬰兒從來是不會獨處的。如果嬰兒發現自己是一個人,而且哭泣不能讓媽媽趕到他身邊,那他的麻煩就大了。因為這種情況表明,他的母親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再也不能照顧他了。族人馬上要出發,他們不會帶上他!如果他不能迅速說服他們改變主意的話,他只有死路一條。大聲哭喊是他唯一能說服族人的方法,他大聲地哭,因為他既害怕又生氣。

但是不應該覺得養孩子是一件苦差事,養孩子應該和性一樣,應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演化是一個既有胡蘿蔔又有大棒的過程。大自然讓我們愉快地去做她想讓我們做的事情,如果為人父母是個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意味著享受為人父母的快樂。如果你不覺得快樂,那說明你做得太過頭了。

他的孩子並不是完全不想跟他在一起,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徵求他的意見,這使他覺得好過多了。他們並不是想傷他的心,他們也很愛他,但是……唉!

小一點的孩子不像青少年那樣玩欲擒故縱的把戲,這可能是因為小一點的孩子去不了他們想去的地方,所以,他們的選擇較少。如果有選擇的話,即使是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喜歡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不過他們喜歡自己的家長站在旁邊。

非洲的一個小男孩為了從黑猩猩的嘴裡把弟弟奪下來,自己卻受了重傷。這個男孩救了弟弟一命,卻差一點送了自己的命。他的母親叫他負責看管弟弟,這是任何一個美國母親做夢都不敢想的事,但是這個男孩很嚴肅、認真地接下了這個任務。在傳統社會裡,兄弟姐妹不是敵人,是盟友。

為人父母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不是你付出真誠和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有時候,優秀的父母不一定有好孩子,但這不是他們的錯。

不要去理會專家們怎麼說。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鬆點,他們將來如何並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得更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第十五章 接受考驗的教養假設

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同卵雙生子之間的相似性也不一定比在不同家庭中長大的同卵雙生子更相像。不管家庭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它都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認真,或更有攻擊性,或焦慮程度更低,或更有可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至少,家庭沒有對所有的孩子產生以上影響。

研究者沒有找到出生順序效應和獨生子女效應,這兩個令人失望的發現擊倒了支撐教養假設的最後一根支柱。

像你和我一樣的普通家長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影響,我們就像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可以相互交換。對孩子造成顯著影響的是那些把孩子打到住進醫院,或把孩子丟在充滿屎尿味和食品腐爛氣息的冰冷的公寓中的父母。這是教養假設最後賴以支撐的希望:家庭環境可以糟糕到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傷害。

我對教養假設的控訴到此為止,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它是不成立的,只有對極少數特別可怕的家庭來說,它可能會成立。以教養假設作為武器來指責普普通通的父母,因為他們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如父母的願,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分離出來的核心家庭是現代社會的發明,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一夫一妻制也是新生事物。在人類學家所研究的社會中,至少在百分之八十的文化中是一夫多妻制,只要男人負擔得起,他可以娶多個妻子。一夫多妻制在人類歷史上很古老,並且很普遍。孩子必須與同父異母的孩子共享一個父親,或者在沒有父親或沒有母親的情況下成長,因為當時父母早逝就像現代社會中父母離婚一樣普遍。

習得的行為被假定為一個背包,可以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例如,從家裡帶到學校。其實人們都知道,不同年齡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現,因為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體驗。在一個情境中,他們被讚美,在另一個情境中,他們被嘲笑,因此他們相應地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第五個錯誤是忽視了我們的演化史,忽視了百萬年來,我們的祖先群居的事實。因為群體的存在,才使沒有毒牙和利爪的柔弱的人類得以在豺狼猛獸橫行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食人動物不是人類祖先最大的敵人,人類最危險的敵人是其他群體的人。這種情形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在全世界範圍內,孩子群體都是大同小異的。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可以得到社會化的原因,即使他們的父母沒有讀過史博克醫生的育兒手冊。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社會中兒童的大腦都能正常發育,即使他們的父母沒有為他們讀《晚安,月亮》。

但在群體中,他必須要保持堅強和冷靜。堅強和冷靜的形象成為他在公開場合的人格特徵,並伴隨他直到成年。然而,在家裡習得的性格並不會完全消失,它會在聖誕晚餐時像昔日的聖誕精靈一樣跑出來。

即使是同一個群體中的成員,同卵雙生子也不會有同樣的人格特質,因為他們在群體中有不同的體驗。

小孩子知道紅色的水果比綠色的水果甜,如果你讓他們選,他們會選紅色的,但他們無法告訴你他們為什麼作出這樣的選擇。收集數據、建構類別、平均類別中的數據,這些活動都是在意識之下進行的。

當你想到童年,你就會想到父母。你只能怪罪負責處理關係的心智部門,因為它喚起了太多的思緒和記憶。

至於你有什麼不對勁兒,不要怪罪你的父母。

附錄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改變了許多人的意見和看法,但卻不可能改變他們的人格。

當研究者測試了大量被試,沒有發現有意義的結果,他們通常會用「分步解決,各個擊破」的方法,用各種形式拆分數據,希望一些分組的被試產生有意義的結果。這種做法不僅能增加產生可發表成果的概率,還帶有偏見地發表了研究者先入為主的研究結果,因為有意義的分組效應得到報道,沒有差異或不利的研究結果在發表的文章中卻沒有被提到。

出生順序效應通常很小,然而,如果研究的規模足夠大,微小的效應也可以十分有意義。因此,如果出生順序效應是真實而微小的,那麼,大規模的研究更能產生有意義的效應。

小型研究通常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例如,病人不是隨機選取的,那些得到新治療方法的病人可能比用老方法治療的病人的病情更重一些或更輕一些,並且,研究不是「雙盲的」,採用新方法的醫生又是決定治療方法是否有效的人,病人也知道自己得到的是老的治療方法還是新的治療方法。

黃金標準研究通常規模較大(至少有一千個病人),具有隨機抽樣、雙盲等特點。研究者與治療方法提供者以及供藥商沒有任何往來。我們的研究領域很少有這種研究,心理學研究偶爾嘗試往醫學期刊上投稿,但如果用同樣的評價標準來評判,這些文章通常不能發表。

孩子與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習得的行為方式不會遷移到其他的情境中。

長嗣繼承製使哥哥在群體而不是家庭中占統治地位。對群體內部統治權的爭奪可以導致謀殺,這在每一個人類社會,以及許多物種中都會發生。

當現代社會中的孩子一旦邁出家門,他們與兄弟姐妹關係中發展起來的行為模式就會遺留在家裡,就像移民的後代將父母的語言遺留在家裡一樣。

一個個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有相同的行為模式傾向,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與你如影隨形,但是你與父母和兄弟姐妹相處時習得的行為模式,只有當你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會被迫將以前習得的行為吃力地帶到新的情境中,他們完全有能力根據目前的環境習得新的行為。

兄弟姐妹之間的行為差異部分原因是他們之間的基因差異,家長只是對這些基因差異外部表現作出回應而已。

由於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隨機性,叫做「發育噪音」,他們也存在著一些身體上的差異,例如,不同的指紋,不同的雀斑,略微不同的大腦。一個雙生子可能會得糖尿病或精神分裂症,另一個雙生子卻可能身體很健康。即使在嬰兒期,每一個雙生子都有獨特的個性。因此,即使對待同卵雙生子,父母也會對孩子先前存在的、微妙的差異作出回應,而不是引發這些差異。

當孩子們去尋找同類的孩子時,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在尋找那些與他們有相同基因的人。

學齡女孩認同某一個群體,儘管她們並不經常跟該群體的成員呆在一起,她們可能只喜歡其中一兩個朋友。朋友對彼此的行為相互產生影響,但是效果是短暫的。根據群體社會化理論,友誼沒有長久的效應。

我預測在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群體中享有較高地位的人,在成年時期更有自信。但是群體內部的地位不等同於被群體的接受程度,與被同學喜歡或不喜歡也不一樣。

攻擊性兒童可能不被大家喜歡,然而,他們在群體中有較高的地位。被試為大學生的研究也顯示群體認同與群體地位之間有重大的差異。

一般來說,高個子的成年人通常在青春期個子也高,但它們之間並不是完全相關。經濟學家通過統計手段,可以將青春期個子高的效應與成年個子高的效應分開,他們發現決定成年人薪水的不是成年人的個頭,而是他們在青春期的高度。

我將這些研究結果解釋為,在青春期同輩群體中地位的高低對人格有長期的效應。高個子男人掙得多,不是因為他們個子高,而是因為他們有更佔優勢和更自信的人格。

群體接納和群體地位與友誼不同,不被群體接納或在群體中地位較低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出成功的友誼。

群體關係導致分化和同化。社會化是由於同化產生的,而人格發展主要依賴分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