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收復外蒙被譽為民族英雄,但和唐宗宋武比,還差點意思吧。

(徐樹錚之墓)

一方面,小徐收復外蒙的確是大功一件。在他之前,民國有個叫陳毅的都護使(此陳毅非很多人熟悉的陳毅元帥),用常規辦法與外蒙王公商討了10個月也沒啥結果,而徐樹錚到蒙古22天(10月29日至11月21日)就成功讓外蒙回歸版圖,表現非常亮眼,舉國興奮。小徐在收復外蒙的過程中,運用聰明才智,施展各種權術,不愧為「民國第一聰明人」。不過,他只是「聰明」,還沒有達到「智慧」的層次。

另一方面,徐樹錚可與陳湯、班超相比,但難與漢武帝和唐太宗相比。當年他收復外蒙,國內讚譽聲一片,把他與歷史上收復邊疆的陳湯和班超等人相比,還沒將其上升到與著名皇帝相提並論的程度。中山先生曾發賀電錶示:「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於旬日之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言下之意,徐樹錚已超過陳湯和班超等人,不過中山先生也沒有把徐樹錚與古代武功赫赫的皇帝平起平坐。

徐樹錚的長處是聰明,故事很多,但也有要命的缺點——不能容人,而這是當皇帝做大老闆的必備素質。比如,徐樹錚很欣賞錢能訓,但錢能訓真正掌權之後,徐樹錚又覺得對自己形成威脅,對錢進行打壓。徐樹錚還喜歡耍小聰明,如挑撥直系首領曹錕和吳佩孚的關係,結果反而讓人家更團結,乃至引發直系回過頭來對付皖系,雙方兵戎相見,武裝開撕。太聰明太自信的人很難與人共事,也不太懂得尊重人。徐樹錚做國務院祕書長的時候,很不尊重總統黎元洪,甚至對自己「主公」段祺瑞也不夠尊重,未經請示便殺了北洋將軍陸建章,最後害得自己也丟了性命。

一句話,徐樹錚成也聰明,敗也聰明。


歷史上不知有多少個徐樹錚同唐太宗一樣都是以拉隊伍搶地盤開始了事業經營,但最終成為帝王者寥若星辰,勝者王候敗者寇,徐樹錚比唐太宗差之遠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