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秦時明月》的時候覺得這個名字取的很好,一下子就讓人知道這是一個說秦朝時期發生的故事,那麼漢朝的話,用什麼詞形容比較好呢?最好有出處,可以是成語中的一個詞,或者古詩裏的一句話


瀉藥

完美

用一個詞形容西漢,就是完美對內:完美的控制諸侯王,完美的控制世家豪族,完美的控制土地兼併,完美的控制全國人口(西漢戶籍人口比東漢和巔峯唐都多,你敢信?!)

對外:完美的擊敗匈奴,完美的征服匈奴,完美的開拓河西,完美的鑿通西域,完美的收服西南夷和南越,完美的征服朝鮮

完美,西漢一朝絕對的完美,不存在污點,不存在殘缺,不存在遺憾

蕩氣迴腸


西漢最大的政治動作,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舉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皇帝制度的歷史。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為西漢的名片,是最真實、最恰當的。

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成效

中華文化的高峯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舉終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氛圍,從此斷絕了中華文化思想創新的根源。連「中華文明5000年傳承不斷」的學術論斷,對中華文明最貼切、最著名的歷史論斷,都是出自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之手。凸顯了百花齊暗的歷史事實。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地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兩位當事人,漢武帝劉徹、儒家大師董仲舒,都是在《漢書》中獨立成篇的著名人物。《漢書》董仲舒傳中,主要篇幅、絕大多數文字都是用來記載這個「天人三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如何在漢武帝劉徹、儒家大師董仲舒的一問一答中形成,脈諾清晰、記載齊全。

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社會共識

一如題圖所示,這句「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反對者稱之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支持者稱之為「大一統」,名稱不同、內容一字不差。由此可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為西漢的標籤,必然能得到社會更多人的贊成和支持。

必須滴。


恥辱?

劉邦:

1.多次屠城,並且在殺項羽後,還想屠魯地,說明瞭劉邦的不仁。

————

2.水淹廢丘,劉邦罪孽深重。

————

3.為逃命,多次扔兒女下車,劉邦**不如。

————

4.想喫爹的肉湯,劉邦**不如至極。

————

5.讓2000婦女假扮士兵,自己好逃命,劉邦臭不要臉。

————

6.鴻溝撕毀協議,劉邦毫無信用,也配指責項羽無信?劉邦真是無恥之徒。

————

7.項羽死後,劉邦下令,要求原屬項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項羽時,一定要稱他為「項籍」。既不許叫「項羽」,更不許稱「項王」。凡是稱項羽為「項籍」的原項羽部下都升為大夫,只有一個叫鄭君的人堅守自己做為西楚國臣子的禮節,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禮,堅持稱「項羽」或「項王」。結果,劉邦把鄭君一個人趕出了朝堂,斷了其仕途,最終其病死家中。

由此可以看出,劉邦是多麼的虛偽,心胸狹隘。他對項羽是多麼耿耿於懷,非要原項羽的部下提到項羽一律蔑稱之,不許尊稱之。可見,劉邦對項羽這個包袱一直放不下,儘管其人已死,還要口誅筆伐,再踏上一萬隻腳,叫項羽永世不得翻身!

更說明瞭劉邦當初哭祭項羽時,是滿懷了多少的虛偽成分在內。

————

8.殺韓信等功臣,劉邦不義至極。

————

9.剁彭越為肉醬,喪盡天良,並將肉醬分給各路諸侯食用,還將彭越無辜的三族全部屠殺,劉邦已經不能稱之為人了。

————

10.當欒布祭祀哭彭越時,劉邦竟然要將欒布進行【烹殺】,好一個殘暴不仁的劉邦。看來烹殺不光只是項羽會使用,劉邦也是用得純熟得很。不光想烹殺欒布,還想烹殺蒯通,劉邦烹殺技術真高明。

————

11.忘恩負義殺丁公,說什麼丁公對項羽不忠才殺丁公?首先,丁公是好漢惜好漢才放過你劉邦,其次,項伯等人對項羽更加不忠,為何不殺項伯等人,說起來,還是劉邦為了個人利益,而殺丁公純屬是忘恩負義。

————

!!!!!!!!!!!!!!!!!!!!!!!!!!!!!!!!!!!!!!!!!!!!!!!!!!!!!!!!!!!!!!!

劉邦軍閥比項楚集團殘暴數倍。

屠穎陽(潁陽是秦朝數一數二的人口密集商貿中心)斬殺軍民老弱婦孺16萬人;

(2)屠武關;(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佔夢。卜曰:「涇水為祟。」劉邦率領幾萬人的隊伍屠了秦朝的武關,武關是楚國通往秦國的必經之路地位僅次於函谷關,秦朝派了大量士兵與百姓鎮守,可見武關當時守軍加上守城秦朝百姓數量應該至少是劉邦帶去數萬人的七倍,既是屠武關當是一個不留,最低保守估計劉邦屠武關至少殺了十萬秦朝守城軍民)

(3)屠鹹陽;

(4)欲屠魯地,後因魯城投降而放棄;

(5)部將周勃屠馬邑;

(6) 部將周勃屠渾都;

(7)部將樊噲屠煮棗;

(8)部將樊噲屠胡陵;

(9)部將韓信、彭越屠城父;

(10)部將柴武屠參合;

(11)欲屠魯城,後向魯城出示項王頭顱、魯城投降,因而沒有屠城。

(12)劉邦親自率漢軍「淹廢丘」,淹死章邯手下關中百姓27萬(秦故都鹹陽與秦關中秦民為躲避項羽,絕大多數投靠章邯手下居住於廢丘,因為這部分人是秦國故民主體,人數相當多,結果還是沒能逃出劉邦的魔爪)

(漢)周勃:(1)屠馬邑,(2)屠渾都。均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和《漢書?張陳王周勃傳》。

(漢)樊噲:(1)屠煮棗,(2)屠胡陵。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和《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漢)韓信:屠城父,見《史記?項羽本紀》、《高祖本紀》、

(漢)酈食基、酈商:屠潁陽(漢書作潁川),見《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

(漢)柴將軍:屠參合,見《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和《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

!!!!!!!!!!!!!!!!!!!!!!!!!!!!!!!!!!!!!!!!!!!!!!!!!!!!!!!!!!!!!!!

漢朝對匈奴說的,「單於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於過聽,不足以自污。」

匈奴多次入關燒殺擄掠奸鞿淫漢朝百姓,漢朝皇帝還要「皇帝敬問匈奴大單於無恙」,繼續長期進貢給匈奴。

!!!!!!!!!!!!!!!!!!!!!!!!!!!!!!!!!!!!!!!!!!!!!!!!!!!!!!!!!!!!!!!

西漢、東漢放一起說了。

要說對外強硬,還得看秦朝、元朝、明朝。 秦朝、元朝、明朝對外服軟的次數比較少。

1) 漢朝被連鐵兵器都沒有、而用竹竿木枝當武器的羌人原始部落劫掠益州、中原,羌亂長達上百年。 《後漢書》記載,羌人「無復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負板案以為楯,或執銅鏡以象兵」,而漢朝「郡縣畏懦不能制」。 羌人部落「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遂寇抄三輔,斷隴道。湟中諸縣,粟石萬錢,百姓死亡,不可勝數」。 「滇零等自稱『天子』於北地」。 「滇零遣人寇褒中,燔燒郵亭,大掠百姓」。 「羌遂入寇河東,至河內,百姓相驚,多奔南度河」。 隴西、安定、北地、上郡等地的漢朝百姓「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僕妾,喪其太半」。 眾多羌亂中的一次,十餘年間「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府帑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可勝數,並、涼二州,遂至虛耗」。 之後羌人仍多次作亂,「大寇三輔,殺害長吏」, 「寇武都,燒隴關,掠苑馬」,「燒園陵,掠關中,殺傷長吏」, 眾多羌亂中的一次,「自永和羌叛,至乎是歲,十餘年間,費用八十餘億。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於野」。 「中平元年,與北宮伯玉等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陳懿,遂寇亂隴右焉」…… 羌人「揭木為兵,負柴為械。轂馬揚埃,陸梁於三輔;建號稱制,恣睢於北地。東犯趙、魏之郊,南入漢、蜀之鄙,塞湟中,斷隴道,燒陵園,剽城市,傷敗踵系,羽書日聞。並、涼之士,特沖殘斃,壯悍則委身於兵場,女婦則徽纆而為虜,發冢露胔,死生塗炭。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國若斯其熾也」。

某粉們拿著段熲屠羌 涼州三明(包括段熲)平羌亂說事,但是即使在他們所謂的平羌亂之後,大量羌人胡人仍然進入中原內地大發展,參與了後世的五胡亂華。

其實西漢已經開始內遷羌人,東漢也內遷羌人,結果東漢發生多次嚴重羌亂,給東漢及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後漢書西羌傳》: 「若二漢御戎之方,失其本矣。何則?先零侵境,趙充國遷之內地;煎當作寇,馬鞿文淵徙之三輔」。

在漢朝,匈奴、羌、烏桓等大量胡人內遷到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區,氐人遷入四川、陝西等地,給後來的五胡亂華埋下隱患。

《徙戎論》早已指出漢朝內遷胡人造成的嚴重禍患, 「以馬援領隴西太守,討叛羌,徙其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五胡內遷數歲之後,族類蕃息……二州之戎,一時俱發,覆沒將守,屠破城邑。鄧騭之徵,棄甲委兵,輿屍喪師,前後相繼,諸戎遂熾,至於南入蜀漢,東掠趙、魏,唐突軹關,侵及河內……自此之後,餘靝燼不盡,小有際會,輒復侵叛……馬賢忸忲,終於覆敗;段穎臨沖,自西徂樂。雍州之戎,常為國患,中世之寇,惟此為大……今者當之,已受其弊矣」,「幷州之胡,本實匈奴桀惡之寇也……仍值世喪亂,遂乘釁而作,鹵掠趙、魏,寇至河南……今五部之眾,戶至數萬,人口之盛,過於西戎。然其天性驍勇,弓馬便利,倍於氐、羌。若有不虞風塵之慮,則幷州之域可為寒心……數世之後,必至殷熾……」

2) 漢朝對匈奴,漢朝竟然自稱「弊邑」,說匈奴「賜」給漢朝書信,弊邑恐懼。要知道,趙構稱臣於金的時候,才自稱「弊邑」,才說金「賜」給宋朝。 匈奴入侵,漢高祖劉邦率漢軍迎戰,,在白登被匈奴包圍,而樊噲率領的32萬漢軍卻無法給劉邦解圍。 《漢書 匈奴傳》記載「漢兵三十二萬,噲為上將軍,時匈奴圍高帝於平城,噲不能解圍」。劉邦認慫、服軟,通過賄賂才得以逃脫。

漢朝把秦朝留下的長城以北的大片疆域割給了匈奴,簽訂《條約》承認「長城以北受命單於」。 匈奴仍然多次到長城以南殺掠漢朝。之後漢朝長期頻繁進貢多位公主、大量財物給匈奴。匈奴仍然多次入關殺掠漢朝。 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40年,60年時間裡漢朝將10位漢朝公主宗室女公主進貢給匈奴為妾、為奴婢。宋朝、明朝不和親。隋唐元清這些王朝的和親是強勢一方公主下嫁或平等和親、嫁過去地位很高,是正妻、王后,後來有極個別被殺也是因為附屬國後來反叛,否認不了之前這些公主在嫁過去之後地位很高,而且附屬國反叛也被平定了。而漢朝這不同。漢朝這10位公主宗室女公主是漢朝處於弱勢時進貢給匈奴為妾、為奴婢,當時在匈奴這些漢朝公主地位一直很低,生死不明。 匈奴享受著漢朝長期頻繁進貢的多位公主、大量財物,卻仍然多次入關殺掠漢朝。

《漢書》記載,匈奴單於冒頓調戲呂后,使使遺高後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高後大怒,但仍然不得不卑躬屈膝的向匈奴求好,說自己「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不值得單於使用污了自己。呂后還把自己的御車二乘、馬二駟進貢給匈奴單於,讓匈奴單於坐車騎馬來代替用呂后。 《漢書》記載,呂后卑躬屈膝的說: 「單於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於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根據《漢書》記載,漢文帝時,匈奴大軍進入漢朝內地殺掠,俘虜大量漢朝人口與財物,「虜人民畜產甚多」,還燒了漢朝回中宮。漢朝「發車千乘,十萬騎,軍長安旁以備胡寇」,又以大將軍張相如以及盧卿、魏脩、周竈、董赤等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但是漢朝發動這麼多軍隊到匈奴軍附近,卻不敢與匈奴交戰,沒能殺死幾個匈奴人,漢軍「不能有所殺」。而匈奴在漢朝內地殺掠一個多月,殺掠夠了才離開。 《漢書》記載 「匈奴日以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甚眾」。

到漢景帝時,匈奴劫掠的規模減輕了。「終景帝世,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 到漢武帝初期,匈奴已經不怎麼劫掠漢朝了。「武帝即位,明和親約束,厚遇關市,饒給之。匈奴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之後, 漢武帝打匈奴打的,導致漢朝戶口減半。《 漢書》記載「師旅之後, 海內虛耗, 戶口減半」。「師出三十餘年, 天下戶口減半」 漢武帝發布罪己詔:「師敗, 軍士死略離散, 悲痛常在朕心。」

李廣一生出徵匈奴七十餘次, 幾乎沒贏過, 「每戰輒北」。 司馬光說:「效李廣,鮮不覆亡。」 李廣的孫子李陵率軍5000進攻匈奴, 全軍覆沒, 李陵降敵。 李廣利率軍7萬進攻匈奴, 全軍覆沒, 李廣利降敵。

漢武帝還開始把胡人遷到內地,埋下了後世胡人作亂的隱患。

從西漢末到東漢初,王莽篡漢,匈奴出兵打敗王莽,匈奴要漢朝以匈奴為尊,稱臣以尊匈奴。《漢書.匈奴傳》記載匈奴單於說「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擊莽,空其邊境,令天下騷動思漢,莽卒以敗而漢復興,亦我力也,當復尊我」。 《後漢書》記載漢朝劉秀「令中郎將韓統報命,賂遺金幣」,而匈奴「單於驕踞,自比冒頓,對使者辭語悖慢」,劉秀仍然「待之如初」。

匈奴公然指著東漢劉秀叫板起臉,劉秀對匈奴政策都是消極的被動捱打,對匈奴毫無辦法,沒有對匈奴起到削弱作用。東漢劉秀甚至放棄了朔方、代郡等地的大片領土,到20多年後,完全靠匈奴自己分裂才勉強收回。 匈奴頻繁劫掠東漢,東漢劉秀不得不放棄朔方、雁門、代郡、上谷等地,匈奴甚至轉居塞內,而東漢幾次與匈奴交戰卻大多以東漢不利告終,沒有對匈奴造成實質削弱。完全是靠等到匈奴自己內訌分裂,東漢的被動局面纔得到改變。 《資治通鑒》記載,「匈奴與盧芳為寇不息,帝令歸德侯颯使匈奴以修舊好。單於驕倨,雖遣使報命,而寇暴如故」,「匈奴轉盛,鈔暴日增」,「盧芳與匈奴、烏桓連兵,數寇邊。帝遣驃騎大將軍杜茂等將兵鎮守北邊,治飛狐道,築亭障,修烽燧,凡與匈奴、烏桓大小數十百戰,終不能克」,「匈奴寇鈔日盛,州郡不能禁。二月,遣吳漢率馬成、馬武等北擊匈奴,徙雁門、代郡、上谷吏民六萬餘口置居庸、常山關以東,以避胡寇。匈奴左部遂復轉居塞內」, 「烏桓與匈奴、鮮卑連兵為寇,代郡以東尤被烏桓之害。其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於郡縣損壞,百姓流亡,邊陲蕭條,無復人跡」,東漢劉秀派出名將馬援與烏桓交戰,馬援卻「無功而還」。 《後漢書》記載,匈奴立盧芳「使入居五原」,東漢劉秀「令中郎將韓統報命,賂遺金幣,以通舊好。而單於驕踞,自比冒頓,對使者辭語悖慢,帝待之如初」,「匈奴數與盧芳共侵北邊」,東漢劉秀「遣大司馬吳漢等擊之。經歲無功,而匈奴轉盛,抄暴日增」,「十三年,(匈奴)遂寇河東,州郡不能禁。於是漸徙幽、並邊人於常山關、居庸關已東,匈奴左部遂復轉居塞內」,「入寇尤深。二十年,遂至上黨、扶風、天水。二十一年冬,復寇上谷、中山,殺略抄掠甚眾,北邊無復寧歲」。

漢末還發生匈奴劫掠中原,「鹵掠趙、魏,寇至河南」。 有人說 「漢朝打跑了匈奴, 匈奴打敗羅馬」。 實際上漢朝之後的西晉被「打跑了」的匈奴滅了。 而且西晉亡於西羅馬帝國160年前。 西晉亡於公元316年,西羅馬帝國亡於公元476年。 匈奴滅了漢朝之後的西晉。 匈奴俘虜殺掉了晉懷帝, 晉懷帝被俘後當斟酒的僕人,之後被殺 匈奴俘虜殺掉了晉愍(音敏)帝;晉愍帝被俘後當洗杯子的僕人,之後被殺。 西晉亡。

3) 漢朝每年交納給鮮卑巨額歲幣。單是青、徐二州每年給鮮卑的錢就達到二億七千萬。《後漢書》記載「青、徐二州給錢歲二億七千萬為常」。 鮮卑收編匈奴, 鮮卑佔據蒙古草原。 鮮卑不斷入侵漢朝,大批漢人被殺被掠, 張顯等各地太守連接被殺。 漢桓帝想與鮮卑和親, 但鮮卑拒絕。 「朝碋廷積患之而不能制,遂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欲與和親。檀石槐不肯受,而寇抄滋甚。」 夏育等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鮮卑,漢軍全軍覆沒, 《後漢書》記載「各將數十騎奔還」。之後鮮卑仍然多次入侵劫掠漢朝,」緣邊莫不被毒「。 此時的漢朝多次被鮮卑入侵殺掠,漢朝卻沒有能削弱鮮卑,等到檀石槐死後,其子和連立,和連能力不及檀石槐,但仍然多次入侵劫掠漢朝。而和連」性貪靝淫,斷法不平「導致其部眾有一半反叛了。和連偶然被射死後,他的兒子騫曼、魁頭髮生內鬥,導致部眾離散。漢朝並未能有效的削弱鮮卑,鮮卑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內鬥才暫時衰弱、才減少了對漢朝的殺掠。

4) 東漢後期任憑胡人劫掠包括長安洛陽在內的廣大的中原,燒殺奸yin,還掠走大批漢人為奴。 匈奴「鹵掠趙、魏,寇至河南」。羌人劫掠包括長安、洛陽在內的更廣大的中原地區。 漢朝名士蔡邕之女蔡文姬也被胡人掠走。 蔡文姬寫了《胡笳十八拍》 和 《悲憤詩》, 敘說中原漢人的悲慘遭遇。

《悲憤詩》

漢.蔡文姬

平土人脆弱, 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 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 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 馬後載婦女。

……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機徵間,輒言斃降虜。

……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蔡文姬說 :「胡人來犯中原,,攻打的城邑,都攻破了、殘害了,殺戮、劫掠不留一人,被殺死的人的屍體相撐, 馬頭邊掛著男人的頭顱, 馬後綁著搶來的婦女……有親人們偶然相遇,想說句話卻又不敢吭氣。只要胡人有一點的不如意,馬上就說要殺死我們這些俘虜……這時候難道還會有誰把性命顧惜,最不能忍受的是胡人惡語辱罵。胡人順手舉起棍棒毒打,連罵帶打交並齊下。白天嚎哭著被迫走路,夜裡無奈地悲哀呻吟。想死死不成,想活卻沒有一點希望。老天啊!我們有什麼罪過?讓我們遭此惡禍!「

!!!!!!!!!!!!!!!!!!!!!!!!!!!!!!!!!!!!!!!!!!!!!!!!!!!!!!!!!!!!!!!

武帝以後,又往往於對外戰爭中完全使用少數民薉族兵②。於是,少數民薉族兵逐漸成為漢朝軍薉隊中戰鬥力較強、具有重要作用的軍薉隊。如漢朝涼州軍「五郡精兵,羌胡畢集」③,久之成為邊將的私屬。 至安帝永初間,邊郡守禦之兵不精,內郡五衛之備不修(見陳忠疏),諸羌轉盛,二千石守、令並無守戰意,皆爭徙避寇。於是徵兵會眾,搖動數州,增賦借奉,費八十餘億,暴薉露師徒,連年而無所勝。

西漢直至武帝初期都屈服於匈奴。漢匈戰爭至元帝時才告一段落。東漢光武初期再次屈服於匈奴。鮮卑打跑了北匈奴,但匈奴故地都被鮮卑佔據。鮮卑常常殺掠漢朝。東漢幾乎與羌禍相始終,國力損耗巨大,西北弄得一片荒蕪。東漢中葉對鮮卑也是被動捱打。漢末,還是因為鮮卑雄主檀石槐去世,鮮卑聯薉盟自己瓦解,才使漢朝逃過一劫。

東漢安帝開始,少數民薉族(西羌、東羌、鮮卑、南匈奴、南方諸蠻)頻繁入寇或者叛亂,農薉民頻繁起薉義,水災、旱薉災、蝗災、瘟薉疫、地薉震頻繁發生,重災區還是人口經濟重心的關東。天災人薉禍交相肆虐,導致全國人口長期接近停滯。

西漢前期除了屈服於匈奴,對南越國同樣無可奈何。

!!!!!!!!!!!!!!!!!!!!!!!!!!!!!!!!!!!!!!!!!!!!!!!!!!!!!!!!!!!!!!!

漢朝疆域幾乎全是水分。明朝打下傳統漢地並牢牢統薉治,還牢固控制東北、雲南,在西南改土歸流,這對中國疆域貢獻最大,而不是漢朝那徒有其表的西域都護府,沒多少年就廢除的漢朝西域都護府。漢朝連中原這漢人中心領土都被胡人滲透。明朝這真正控制的龐大領土纔是國家民薉族立足萬世之資本,纔是真正的功績。漢朝有什麼?留下了什麼?漢朝坐視內遷胡人在中原內地繁衍,留下五胡亂華的禍根。

吹漢朝就說強漢。說清朝怎麼就總是提晚清? 漢朝整整4次出賣自家百姓,把自家百姓讓給異族燒殺淫掠來換取統薉治權。其無恥下作遠超晚清。如果民國時期哪個軍閥膽敢出賣南京百姓邀請日本發動南京大屠薉殺來獲得日本的支持,那這個軍閥早就萬世唾罵釘進歷史的恥辱柱永世不得翻身了。而對漢朝的無恥下作教科書不僅一筆帶過還不停的吹噓,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漢末胡人在中原內地發展壯大,是誰的鍋? 秦朝的北方邊境、河套戰略要地,漢朝全部丟失。不怪漢朝?漢朝平民被胡人劫掠,漢朝太后被匈奴調戲,還要屈辱的說如果漢朝太后侍奉匈奴單於那麼會髒了匈奴單於。屈辱納貢終於等到匈奴分裂衰弱了,漢朝又開始內遷胡人到中原內地,讓胡人在中原內地發展壯大。清朝也沒說內遷白人讓白人在中原發展壯大啊。說起漢朝就強漢說起清就晚晴,要臉嗎?

最無恥下作的統薉治者就是漢朝,一個靠勾結胡人羌人出賣國家利益尊嚴出賣中原人民讓異族屠薉殺淫掠的無恥下作朝代。蔡文姬記錄下漢朝任憑胡人劫掠中原的慘狀《悲憤詩》:【平土人脆弱, 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 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 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 馬後載婦女……】

一個晚期比晚清還要垃薉圾動蕩的朝代嚴重坑害民薉族國家過失遠遠大於功績的朝代也配鄙視明?明完爆漢朝好嗎。

!!!!!!!!!!!!!!!!!!!!!!!!!!!!!!!!!!!!!!!!!!!!!!!!!!!!!!!!!!!!!!!

還有人拿王夫之的「漢以強亡」來吹漢朝,但是王夫之的「漢以強亡」是在批漢朝殺自己人比殺胡人殺的更狠好嗎。王夫之說的漢朝後期殺自己人殺的更狠,對華夏的削弱更嚴重,導致了後來的五胡亂華。王夫之《讀通鑒論》說漢朝後期 「自相殺,則自相敝矣;自相敝,則僅存之醜類,徐起而乘之;故垂百年,三國兵息,而五胡之禍起。佳兵不祥,遂舉曠古以來富強卓立之中夏趨於弱,而日畏犬羊之噬搏。」 邊關形勝不再,胡漢雜居無從防備,其後的五胡亂華,正是漢朝留給後世的「禮物」。 漢朝嚴格說起來比晉朝的罪過還要大。某些粉卻讓晉朝替漢朝背鍋。

上出賣秦朝,下坑害魏晉,各種史料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記載著爛漢朝那渾身爛薉瘡,就這樣的爛漢朝還不能說,只能粉,實話實說就成了漢黑就成了黑子。真是一大諷刺。

明朝武功當仁不讓,治世之多平穩之久遠超漢朝。漢朝被匈奴鮮卑羌輪番暴打外加漢朝各種內戰。明朝儒釋道文化大成,還引入西方科技,必然上等。漢朝文化專薉制死氣沉沉。鄭和下西洋遠達非洲,明朝海上貿易繁榮。漢朝抑商,專營鐵搞的質次價高百姓寧願用木頭農具,商業倒退。明朝以漢人充實領土,真正做到版圖開擴版圖之大控制之久是上等。漢朝版圖幾乎都是水分,連漢人中心領土中原內地也遷入胡人繁衍,貽害後世。對國家民薉族的貢獻除了春秋就是明朝。全是上等,都是實打實的。而漢朝就不行了,水分太大,什麼都不夠看。

出賣秦朝,還讓匈奴羌人燒殺奸薉淫自家整整4次。白登之圍漢朝跪在匈奴單於面前求饒命。

漢朝用自家百姓為籌碼 把自家中原百姓讓給羌 匈奴等異族燒殺*****來換取統薉治權。

明朝面對的是強大外敵入侵留下的元朝、元末亂世,留下的是漢人充實的領土,傳承給後世的是版圖幾乎最大的國家。全是實打實的,功勞遠超過失。再來看漢朝。漢朝承接的是強大的、打敗匈奴、攻佔百越、版圖完整、四夷臣服、建立帝國制、三公制、郡縣制、頒布通行全國的法律、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修了馳道直道、建了萬裏長城、開創第一個大一統的秦朝,遠遠比別的朝代的底子雄厚的多。然而漢朝留給魏晉的卻是個漢人自相殺自相敝、黑暗混亂、異族逐漸壯大、漢人戰略要地養馬地幾乎都丟了、連漢人中心領土中原內地都被胡人遷入滲透繁衍的漢末亂世。 「自相殺,則自相敝矣;自相敝,則僅存之醜類,徐起而乘之;故垂百年,三國兵息,而五胡之禍起。佳兵不祥,遂舉曠古以來富強卓立之中夏趨於弱,而日畏犬羊之噬搏。」漢朝除了佔了時間的光留下漢人稱呼外,幾乎沒有貢獻,過失遠遠大於功勞。

!!!!!!!!!!!!!!!!!!!!!!!!!!!!!!!!!!!!!!!!!!!!!!!!!!!!!!!!!!!!!!!

西漢:

1、 公元前184年,呂后幽殺少帝,另立常山王劉義為少帝。   

2、 公元前180年,劉氏宗族與大臣周勃等誅殺諸呂,殺少帝,立代王劉恆為帝。   

3、 公元前74年6月,霍光等廢昌邑王劉賀。   

4、 公元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劉衎,自居攝皇帝位。   

5、 公元8年12月(一說公元9年1月),王莽廢孺子嬰為安定公,自即皇帝位,該國號新。

東漢:

1、公元92年,漢和帝與宦官鉤盾令鄭眾定議,收竇憲大將軍印綬,另其兄弟就國,旋迫令自殺。   

2、 公元107年,司空周章謀閉宮門,廢太后,殺鄧騭兄弟及用事宦官鄭眾、蔡倫,廢安帝而立平原王劉勝。事泄,周章自殺。   

3、 公元124年10月,漢安帝皇后閻氏與王聖等共譖太子,太子劉保被廢為濟陰王,時年十歲。   

4、 125年三月,漢安帝病死。閻後等立北鄉侯劉懿為嗣,即位。閻太后臨朝,以兄閻顯為車騎將軍。四月,閻顯殺耿寶等。十月,北鄉侯死。閻顯閉宮門,祕不發喪,與太后謀另立他人。十一月,宦官孫程等人擁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旋殺閻顯等,幽禁閻太后(次年死)。封孫程等十九人為侯。   

5、 146年閏六月,梁冀毒死漢質帝劉纘;梁冀立蠡吾侯劉志為帝。劉志時年十五歲,是為桓帝。梁太后仍臨朝。

6、 159年,漢桓帝與宦官唐衡、單超等定謀,發兵圍梁冀第,收印綬。冀與其妻自殺。悉收梁、孫兩氏內外宗親,無少長皆棄世。變賣梁氏家產,凡值三十餘萬萬。封單超等五宦官為侯。   

7、 168年,太尉陳蕃勸大將軍竇武殺中常侍曹節、王甫等。王節等矯詔收捕武等。竇武號召北軍士兵平定叛亂。王甫率劍士捕殺陳蕃。護匈奴中郎將張奐新到京師,不明真相,節等命奐率兵平叛。竇武兵散,敗死。   

8、 189年,四月,靈帝死,皇子辯即位,年十四歲,是為少帝。何太后臨朝,以兄何進為大將軍。何進殺宦官蹇碩,袁紹勸其盡殺宦官,進不能決。七月,袁紹復勸何進召外兵以脅太后,誅宦官,乃召董卓。八月,何進入長樂宮,被宦官張讓等所殺。袁紹、袁術等攻殺諸宦官。張讓等劫少帝與帝弟陳留王劉協出走。尚書盧植等追之,讓等窘迫投河死。董卓兵到,迎帝還宮。九月,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9、曹操殺董貴妃,殺伏皇后

!!!!!!!!!!!!!!!!!!!!!!!!!!!!!!!!!!!!!!!!!!!!!!!!!!!!!!!!!!!!!!!

菲林已拆:研究成果證明,漢武帝根本沒有重創匈奴

漢武帝與匈奴的一連串戰爭,始於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謀」,但漢軍的作戰計劃卻因為雁門尉吏泄露軍機而功敗垂成。後來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漢匈之間爆發了一次正面衝突,漢朝方面四員大將各率萬騎四面出擊。結果一路撲空、一路被擊敗(折損七千餘人)、一路幾乎被全殲(大將李廣隻身逃回),只有由衛青率領的一路攻破了龍城。僅一年後,匈奴再度進犯,騷擾上谷地區。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匈奴人又兵分三路攻入漁陽、遼西、雁門。除了在雁門被衛青擊敗,匈奴大軍在其餘兩地如入無人之境,輕易戰勝了當地駐守的太守軍以及前來迎擊的韓安國。見漢軍如此孱弱可欺,匈奴在元朔二年繼續入侵漢地。為了掌握戰爭主動權,削弱匈奴實力,漢武帝命令衛青與李息迂迴,直擊河套平原的匈奴後方。此戰漢軍大敗白羊王與樓煩王,奪取了河套平原。漢匈戰爭的第一階段,至此告一段落。

 匈奴在丟失河套平原後並沒有偃旗息鼓,反而加大了對漢朝邊境的侵擾力度。元朔三年夏,匈奴騎兵攻入代郡,殺死太守而去。同年秋,又入雁門,殺掠千人而去。匈奴的右賢王也不甘心喪失河套平原,頻頻進攻漢朝在河套平原新設立的朔方郡。但他因為錯誤估了漢軍的遠徵能力,遭到衛青奔行數百里的大軍突襲,大敗而逃。但這隻加劇了匈奴對漢朝邊境的侵擾力度,並未嚴重削弱匈奴的實力。於是漢武帝決定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略反擊,命衛青率大軍北征匈奴。衛青果不負眾望,大敗匈奴單於本部和左賢王部。匈奴單於在此次戰敗後,決定聽取趙信的建議,將匈奴主力撤往漠北,引誘漢軍前來,以便逸待勞。如此一來,漢朝北方邊境受到的侵擾大幅減輕。不過,元朔六年被擊敗的左賢王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又在北平帶領四萬騎兵將李廣團團圍住,說明匈奴有生力量仍沒有遭到致命打擊。

  匈奴退守漠北的計謀因為漢武帝西擊河西的匈奴領地而失敗,單於只好在元狩三年再度侵擾漢朝邊境,以激怒漢武帝出兵遠徵。不出單於所料,漢武帝在元狩四年夏初,命霍去病、衛青各率五萬大軍,兵分兩路,遠徵漠北。一路進攻單於本部,一路奔襲左賢王部。雖說漢朝方面的記載大肆吹噓此次戰役是漢軍的全面勝利,但從雙方損失對比上來看,這場戰役只能說是慘勝。匈奴雖折損八九萬騎兵(從之後歷代漠北部落的人口數量來看,此數字很可能被明顯誇大了),可漢軍也損失了數萬兵士和十萬餘匹馬。

  漢武帝時期漢軍對匈奴的幾場大勝仗,真的有對匈奴造成致命創傷嗎?漠北之戰之後,漢匈之間既沒有重燃戰火,又沒有正式和親,就這樣平穩地渡過了十幾年,直到太初二年纔再度爆發武裝衝突。當時,趙破奴率2萬騎兵準備接應匈奴左大都尉的投降,卻不料被單於帶領八萬軍隊圍攻,最終全軍覆沒。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匈奴又圍攻李廣利、李陵,李廣利損失2萬騎兵,李陵則全軍覆沒,李陵投降於匈奴。這時的匈奴仍然完全不像一個遭到過重創的勢力。

  天漢四年,漢武帝又派21萬大軍兵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李廣利所率的十三萬步騎與匈奴單於十萬騎兵遭遇,卻毫無斬獲(其他三路情況也差不多),漢軍此次出征無功而返。

  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他在位期間最後一次大規模遠徵作戰。漢軍兵分三路,其中李廣利率7萬為一路,御史大夫商丘成率3萬為一路,侯莽通率4萬騎兵為一路。商丘成與匈奴三萬軍隊在浚稽山遭遇,取得小勝;侯莽通一無所獲,白白消耗軍費;李廣利所率的主力被匈奴五萬騎兵切斷後路,全軍覆沒,大將李廣利投降匈奴。

(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全國也僅有11萬左右部隊,遠遠落後於蒙古的匈奴人的動員能力應該遠低於蒙古,但在漠北之戰之前以及之後,匈奴卻都能處從十幾萬軍隊。漢代關於匈奴軍隊人數的記載令人生疑。)

  從漠北之戰後漢武帝與匈奴之間的動員情況來看,匈奴依舊有與漢軍叫板的實力。漢武帝的一連串戰爭並未使匈奴元氣大傷。要理解為什麼匈奴在遭遇這麼多次失利後依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就必須先了解匈奴總體實力的概況。匈奴除單於、左右賢王之外,還有諸多王侯擁有自己的駐地,從史料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十四個這樣的駐牧地,分別是1、甘肅河西走廊一帶;2、甘肅河西走廊以北3、今內蒙古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和錫林郭勒盟一帶;4、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北部一帶;5、今新疆焉耆、危須、尉犁一帶;6、今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部一帶;7、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及準噶爾盆地以東一帶;8、今貝加爾湖一帶;9、今內蒙古舊長城以北,西至河套,東至河北省南洋河一帶;10、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一帶;11、今外蒙古曼達***一帶;12、今內蒙古居延海北約六百餘裏一帶;13、今新疆吐魯番及巴里坤湖一帶;14、騰格里山一帶。

  根據這些史料上出現過的駐牧地,我們可以大致描繪出匈奴的勢力範圍,這樣一看,漢武帝從匈奴奪來的領土實際上少得可憐,因此漢武帝對匈奴的幾次勝仗造成的實質傷害並沒有平常人吹噓的那樣大。

漢武帝死後的匈奴

  漢武帝死後,繼位的漢昭帝終其一朝都採取防禦戰略,唯有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派兩萬漢軍截擊欲進攻烏桓的匈奴軍隊。匈奴仍然時常進犯漢境。

  到漢宣帝時期,漢宣帝發動大規模作戰行動,但漢軍卻沒有很大的戰果。烏孫大敗匈奴主力。之後,大雪災、饑荒又降臨到匈奴人的頭上,丁令、烏桓、烏孫又攻打匈奴,「丁令乘弱攻其北,烏桓入其東,烏孫擊其西」,這才導致「匈奴大虛弱,諸國羈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匈奴政權還發生了分裂,出現了五位爭奪權力的單於。自此以後匈奴政權纔算徹底崩潰,無法與漢朝抗衡。

  綜上所述,匈奴崩潰的原因是內部分裂、大雪災、饑荒與丁令烏桓烏孫的攻打導致的。在這一連串災禍之後,匈奴才喪失了與漢朝抗衡的實力。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造成的創傷,比起後來匈奴遭到的內部分裂、大雪災、饑荒與丁令烏桓烏孫攻打的創傷,要小上許多。漢武帝那幾次大規模遠徵,與其說是他英明神武,不如說是窮兵黷武更合適。

!!!!!!!!!!!!!!!!!!!!!!!!!!!!!!!!!!!!!!!!!!!!!!!!!!!!!!!!!!!!!!!

漢武帝開始把胡人遷到內地,埋下了後世胡人作亂的隱患。 在制度設計方面,漢武帝排不上號。 中華帝國制度是秦始皇設計的,後面一代代帝王進行發展。在這方面,漢武帝既遠不如秦始皇,又在後面那些帝王裏排不上號。漢武帝反而建立了一些起負面作用的制度。

漢武帝時期出現了嚴重的弊政和社薉會問題。當時主要弊政,一是刑罰太濫,治罪嚴酷;二是耗費巨量錢財,造成府庫空虛,於是加重對人薉民剝削,生產受到嚴重破薉壞;三是迷薉信鬼神,奢侈逸樂。這些弊政引起社薉會動薉盪,農薉民暴薉動接連發生。 武帝執薉法苛嚴,大量重用酷薉吏。大量任用酷薉吏雖然摧抑了豪強薉勢力,但也給人薉民帶來災薉難。 酷薉吏同豪強、遊俠並不是絕對對立的勢力,酷薉吏寧成罷官還鄉,「買陂田千餘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史記·酷薉吏列傳》),本身也是稱霸一方的豪強。酷薉吏王溫舒殺河內豪強,竟至株薉連千餘家,流薉血十餘裏,這麼多被株薉連的人,自然有不少是貧苦人薉民。《漢書·酷薉吏傳》說,由於郡國守相多效法薉王溫舒的殘薉暴殺薉人行為,所以「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這同《刑法志》所言「窮民犯法,酷薉吏擊斷,奸軌不勝」,都說明任用酷薉吏和實行苛刻刑律來加強專薉制皇權,勢必要激化社薉會矛盾。

《漢書·杜周傳》載:「至周為廷尉,詔獄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減百餘人。郡吏大府舉之廷尉,一歲至千餘章。章大者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里,近者數百里。會獄,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掠笞定之。於是聞有逮證,皆亡匿。獄久者至更數吏十餘歲而相告言,大氐盡詆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至六七萬薉人,吏所增加十有餘萬。」酷薉吏治獄如此廣為株薉連,嚴薉刑逼供,受牽連者被薉逼輾轉誣薉告,必然致使許多無辜百薉姓受害。告緡令也造成許多民眾破產。「楊可告緡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獄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監分曹往,即治郡國緡錢,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破。」

武帝連年征伐,僅與匈奴的戰爭前後就持續三十餘年,動員的軍薉隊最多達三十多萬,至少也有幾萬薉人。因此造成丁壯男子丟下鋤把從徵,又徵發更多的人轉運糧食給養,農薉民無法忍受繁重的兵役、徭役和賦稅剝削,四處流薉亡,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薉壞。故《漢書·食貨志》說:「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並興,而民去本。」「天下虛耗,人復相食。」

漢武帝大量揮霍,造成了國庫空虛。於是武帝下令,犯罪可以出錢贖罪,將糧食輸送到邊境可以授官,結果更使貪薉污賄薉賂公行,欺詐和投機行為惡性發展:「是以天下奢侈,官亂薉民貧,盜賊並起,亡命者眾。郡國恐伏其誅,則擇便巧史書習於計簿能欺上府者,以為右職;奸軌不勝,則取勇猛能操切百薉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義而有財者顯於世,欺謾而善書者尊於朝,誖逆而勇猛者貴於官。」(《漢書·貢禹傳》)

武帝一生沉溺於鬼神迷薉信,據《漢書·武帝紀》載,自元狩元年至後元二年(公元前122—前87年),他外出祠神、巡行、封禪共二十九次,其中遠程出巡、祭祀達十三次。元封元年,東巡,封泰山,沿渤海邊到碣石而還,歷時四個多月。元封五年,從冬十月開始至春四月封泰山而還,歷時五個月。每次外出祭祀巡行,都帶著大隊人馬,沿途官薉府動員眾多吏民修路、獻禮、迎送,耗費民力、財力、物力無數。武帝又任用神仙方士,給他們大量賞賜,僅給欒大的賞賜,一次就有十萬金。武帝生活奢靡,「多取好女至數千薉人,以填後宮」( 《漢書·貢禹傳》)。

上述種種弊政引起了社薉會矛盾激化。至武帝統薉治後期,各地出現了農薉民暴薉動,南陽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齊有徐勃,燕、岱之間有堅盧、範生等。這些暴薉動,「大羣至數千薉人,擅自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縛辱郡太守、都尉,殺二千石,為檄告縣趣具食;小羣盜以百數,掠鹵鄉裏者,不可勝數也」。武帝指派酷薉吏,動員了軍薉隊,以幾年時間進行鎮薉壓。暴薉動者雖失去首領,而「散卒失亡,復聚黨阻山川者,往往而羣居,無可奈何。於是作『沈命法』,羣盜四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不敢發,恐不能得,坐課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盜賊寖多,上下相為匿」(《史記·酷薉吏列傳》)。

!!!!!!!!!!!!!!!!!!!!!!!!!!!!!!!!!!!!!!!!!!!!!!!!!!!!!!!!!!!!!!!

漢武帝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致中國文化的偏執、保守、僵化、迂腐程度大增。

漢武帝改史,「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漢明帝劉莊改史,改光武帝劉秀的本紀。漢明帝劉莊的皇后改史,寫漢明帝的起居注。

武帝從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起,大興土木,修宮室,鑿池籞,先後修建了建章宮、明光宮、柏梁臺。長安周圍還建有長楊宮、五柞宮等六宮。為了便於他巡遊,各地尚建有行宮。園囿中興修最早、規模最大的是上林苑,池沼最大者為昆池。修築這些宮室園池,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此外,武帝巡遊無度,從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後,多次攜帶文武百官和侍衛巡遊全國各地,見諸於記載的巡遊達二十餘次之多,足跡遍於長江以北各郡縣,次數多。每次「巡狩郡縣,所過賞賜,用帛百萬匹,錢金以巨萬計」。

武帝還寵信方士,迷信神怪,惑於方士們所謂神仙長生不老之說,希望通過方士求得不死之葯。他多次派人入海求仙。

武帝這些活動,不僅靡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人民的負擔,而且上行下效,使整個統薉治集團日趨腐化,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車服僭上無限,加之繁重的賦稅、兵役和御役,造成了「民力屈,財用竭」的惡果。武帝末年,出現了「天下虛耗,人復相食」的局面。廣大農民窮困破產,無以為生,流薉亡農民越來越多,終於導致了天下的動薉亂。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薉義。起薉義聲勢之大,要超過秦末農民起薉義初期時的情況其最著者,「南陽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齊有徐勃,燕趙之間有堅盧、範主之屬」(《漢書·酷薉吏·鹹宣傳》)。起薉義軍多則數千人,少則數百人,到處攻打城邑,奪取兵器,殺戮官吏,釋放囚犯。漢武帝急忙派遣軍隊到各郡縣鎮薉壓,對起薉義軍大肆屠薉殺,甚至把供應過起薉義軍飲食的羣眾也一概處死;並作「沉命法」,規定:凡是發生起薉義的地區,如果郡縣沒有發覺,或是捕殺起薉義人民不夠多的,有關的大小官吏都要處以死刑。

!!!!!!!!!!!!!!!!!!!!!!!!!!!!!!!!!!!!!!!!!!!!!!!!!!!!!!!!!!!!!!!

劉徹刻薄寡恩。對於自己擺在檯面上的三公,一但行事偏離自己的擺布,即刻黜置;(比如石慶,出自家風嚴謹的萬石君一家,劉徹不喜歡他但是為了方便自己行事而把它擺在丞相的位置,石慶在職九年毫無隻言片語的建言或建樹,但是一旦他為了所忠、鹹宣之事進言時就立即被罷黜,因為劉徹需要的只是一個無所作為、謹奉君命的丞相)對於任用寵幸的重臣,一但成為眾矢之的,即刻捨棄;(例如張湯,深受劉徹的寵幸,雖然不是丞相但多次行丞相事,也就是暫時代理丞相的職責辦公,為劉徹推行鹽鐵專賣、告緡算緡,做了很多不招人待見但卻是劉徹想做的事,但是因為魯謁居之事,深層次的就是身為酷吏眾怨所歸和其他重臣的嫉恨,立即被窮加責難、被迫自殺)。劉徹用人,一旦沒用了或損折了,棄之絲毫不以為意,毫無君臣善始善終之心。 漢武帝出兵西域卻沒能佔據西域,空耗了國力民力。漢武帝派李廣利率領數萬漢軍一徵大宛,結果勞而無功,數萬漢軍反而損失殆盡。 漢武帝又派李廣利率領更大規模的漢軍第二次徵大宛,另外還發戍甲卒十八萬到居延、休屠以衛酒泉,並且發天下七科適、大量漢朝人去給李廣利運輸物資,最終李廣利也沒有攻破大宛的城,得了幾匹馬就返回了,出征的龐大漢軍只有一萬餘人活著返回玉門。可以說漢武帝的徵戰是嚴重的得不償失、捨本逐末。 漢武帝時的朝鮮,既對漢朝沒有威脅,又貧瘠沒有攻佔價值。漢朝使者涉何殺了送他的朝鮮人,謊稱「殺了朝鮮將軍」,漢武帝認為這是美名,不責問他,反而任命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漢朝使者竟然殺了送他的人來假冒功勞,而漢武帝還認可,漢武帝這無恥下流到沒有底線,上行下效。 隨後漢武帝徵朝鮮,漢軍又損失不小,「敗散」「樓船軍敗走」「將軍僕失其眾」「多敗亡」。當時朝鮮弱小,漢武帝為打朝鮮卻導致漢軍損失不小,最後打下的也只是貧瘠又對漢朝來說沒多少價值的朝鮮。

幾代人留下的家底被劉徹瘋狂揮霍的一乾二淨,愣是把本來還算富裕的中國搞成了「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人民相食……」的末世景象,險些滅亡。

漢武帝把本來安穩的中國搞的內部各種大亂,人口銳減。

漢武帝時期人口戶口是減少了一半,不是新增長的人口戶口被隱瞞沒有統計上去,而是本來就有的人口戶口減少了一半,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漢武帝導致的人口死亡。

有記載漢武帝時期人口死亡一半的,例如《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也有說是戶口減半,其中有些人口逃亡,但是也仍然無法否認「戶口減半」裏有很大部分人口是死亡了。

!!!!!!!!!!!!!!!!!!!!!!!!!!!!!!!!!!!!!!!!!!!!!!!!!!!!!!!!!!!!!!!

相比較而言劉徹的貢獻小,破壞卻很大。而且劉徹開始了一批壞制度與壞做法,給後世留下了很壞的示範作用,劉徹是罪在一代,並且罪在千秋。

漢武帝窮兵黷武,把上兩代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耗光,然後就開始肆意剝奪百姓的財產,並且無限度的徵發百姓,害得國窮民窮。漢武帝自己卻大興土木,四處巡遊,屢次封禪。

多虧有之前幾代人留下的豐厚家底,否則劉徹早就亡薉國了。之前幾代人留下的豐厚家底,竟然被劉徹瘋狂消耗的一乾二淨,百姓也被劉徹折騰的大量起薉義。

《漢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人民相食……」

被吹捧的漢武帝對匈奴的作戰。然而,在漢武帝初期,匈奴早已不是全盛時期。 在漢景帝時期,匈奴就已經不再大規模入侵了。到了漢武帝即位時,匈奴甚至連小的盜邊也沒有了,而是「匈奴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但是,漢武帝謀劃在馬邑伏擊匈奴,還失敗了,導致匈奴報復,開始頻繁到不可勝數的殺掠漢朝,「往往入盜於邊,不可勝數」。

漢武帝向匈奴宣戰,結果自己死亡的人數是匈奴的數百倍。匈奴在漢武帝末期仍然入侵劫掠漢朝。 漢武帝死。而匈奴之患依然存在。後來還是丁零等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以及匈奴遭遇大雪等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使匈奴「大虛弱,諸國羈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然後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嚴重衰弱內鬥,匈奴才臣服於漢朝。這明顯是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以及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衰弱內鬥的結果,而不是漢武帝的功勞。

被吹捧的漢武帝對匈奴的首次勝利四將軍出擊匈奴,竟然是一場損失遠大於收穫的作戰,衛青帶著1萬騎兵殺了匈奴700人,而公孫賀帶著1萬騎兵出雲中,消耗了糧草 ,卻「無所得」,公孫敖被匈奴殺了7000多騎兵,而李廣更慘,李廣的1萬騎兵被匈奴打的全軍覆沒,李廣被生擒,僥倖逃回,「匈奴生得廣,廣道亡歸」。

同一年冬天,匈奴入侵,「殺遼西太守,略二千餘人」,「又敗漁陽太守軍千餘人」,「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

漢武帝與匈奴的戰爭往往就是這樣,漢軍消耗巨大的贏幾次,匈奴又入侵贏幾次,殺掠漢朝幾次。

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冬,匈奴入侵上谷,殺掠吏民。[104]

漢武帝元光六(前129年)年秋,匈奴盜邊。[105]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匈奴入侵遼西、漁陽、雁門。[106]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春,匈奴入侵上谷、漁陽等地。[107]

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夏,匈奴入侵代、雁門。[108]

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夏,匈奴入侵代、定襄、上郡。[109]

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秋,匈奴入侵代。[110]

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薉年)五月,匈奴入侵上谷。[111]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薉年)夏,匈奴入侵雁門。[112]

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薉年)秋,匈奴入侵右北平、定襄。[113]

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匈奴入侵五原。[114]

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匈奴寇邊。[115]

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秋,匈奴入侵定襄、雲中;又入張掖、酒泉。[116]

漢武帝天漢三年(前98薉年)秋,匈奴入侵雁門。[117]

漢武帝徵和二年(前91年),匈奴入侵上谷、五原。[118]

漢武帝徵和三年(前90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119]

漢武帝與匈奴的戰爭打到最後,大將李廣利、李陵、趙破奴先後兵敗被匈奴俘虜,損失了大量漢軍,而匈奴在漢武帝末期還在入侵殺掠漢朝,匈奴單於囂張的遣使遺漢書雲:「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今欲與漢闓大關,取漢女為妻,歲給遺我糵酒萬石,稷米五千斛,雜繒萬匹,它如故約,則邊不相盜矣。」

漢武帝向匈奴宣戰,結果自己死亡的人數是匈奴的數百倍。匈奴在漢武帝末期仍然入侵劫掠漢朝。 漢武帝死。而匈奴之患依然存在。後來還是丁零等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以及匈奴遭遇大雪等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使匈奴「大虛弱,諸國羈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然後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嚴重衰弱內鬥,匈奴才臣服於漢朝。這明顯是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以及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衰弱內鬥的結果,而不是漢武帝的功勞。

漢武帝反而得不償失,把前面幾代人留下的家底瘋狂揮霍的一乾二淨,把漢朝中國與華夏搞成了「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人民相食……」的末世景象,險些滅亡。

!!!!!!!!!!!!!!!!!!!!!!!!!!!!!!!!!!!!!!!!!!!!!!!!!!!!!!!!!!!!!!!

劉徹把幾代人的積蓄揮霍完了。劉徹通過算緡、告緡和均輸平準等來斂財,但造成的就是剝削加重,農民失去土地破產、流離失所。劉徹的大半生都致力於邊事,致使兵役年齡的上下限拉大,常有十三四歲的兒童和65歲以上的老人在戍邊。劉徹後期,社會矛盾開始加劇,出現大量百姓起薉義。局勢惡劣到後來劉徹不得不頒布沉命法和任命直指繡衣御史去各地督戰的地步。

劉徹刻薄寡恩。劉徹昏聵的逼死其皇后衛子夫,逼反了自己的嫡子太子劉據,派軍隊與自己的嫡子太子劉據在首都長安大戰,給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劉據兵敗逃跑,劉徹的追捕命令最終導致劉據自殺。漢武帝大肆屠薉殺,將支持太子起兵的人滅族,又把當時沒有去攻打太子的任安等人酷刑處死,之後又大肆屠薉殺反劉據的人,大肆屠薉殺幫漢武帝打劉據的人。漢武帝不僅害死了自己的正妻皇后、嫡子太子、女兒,而且整個漢朝從高層到平民都有大量人員被殺、被罰,漢朝政薉權遭遇巨大破壞。

整個事件中,漢武帝就是個顛三倒四極度昏聵的老瘋子。劉徹時期巫蠱之禍牽連甚廣,從貴薉族到平民百姓都有大批人被誅殺,數萬人因此而死,還有數十萬人被牽連。

漢武帝是靠前面幾代人積累下來的家產。

有人拿漢武帝打匈奴、打諸越,打大宛、打朝薉鮮來吹。但實際上,大宛、越人、朝薉鮮都沒必要打。畢竟他們對漢朝沒有威脅,而且其地方對漢朝來說也沒有多少價值。但是漢武拍腦袋隨便決定,毫無全局眼光,只憑個人好惡。就打諸越、大宛、朝薉鮮。結果漢朝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在漢武帝初期,匈奴早已不是全盛時期。 在漢景帝時期,匈奴就已經不再大規模入侵了。到了漢武帝即位時,匈奴甚至連小的盜邊也沒有了,而是「匈奴自單於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但是,漢武帝謀劃在馬邑伏擊匈奴,還失敗了,導致匈奴報復,開始頻繁到不可勝數的殺掠漢朝,「往往入盜於邊,不可勝數」。

漢武帝向匈奴宣戰,結果自己死亡的人數是匈奴的數百倍。尷尬的是,漢武帝讓漢人付出了極端沉重的代價,卻沒有解決匈奴之患,更沒有使匈奴臣服。匈奴在漢武帝末期仍然入侵劫掠漢朝。 漢武帝死。而匈奴之患依然存在。後來還是丁零等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以及匈奴遭遇大雪等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使匈奴「大虛弱,諸國羈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然後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嚴重衰弱內鬥,匈奴才臣服於漢朝。這明顯是其他民薉族攻打匈奴、嚴重自薉然薉災薉害、以及匈奴自己內部嚴重分裂成多個部分衰弱內鬥的結果,而不是漢武帝的功勞。漢武帝這徵戰反而對漢人破壞更大,不僅耗光了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幾代人積累留下的豐厚家產,還導致「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人民相食……」「天下虛耗,戶口減半」,漢武帝時期是真正的民薉不薉聊薉生,農民起薉義頻發。

最後逼得漢武帝只能下罪己詔。連漢武帝自己都承認了嚴重的錯誤,現在竟然還有人給他洗地。真是可笑。

漢武帝還開始制度薉化的賣薉官,還可以用錢免死罪。漢武帝這種在制度層面上嚴重破壞文化與法律的行為,開了很壞的惡例,罪在千秋。

!!!!!!!!!!!!!!!!!!!!!!!!!!!!!!!!!!!!!!!!!!!!!!!!!!!!!!!!!!!!!!!


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戶口減半!

(嗯,我是漢粉的……)

(好吧,補一個)

夫古之英雄,惟漢高帝為不可及也夫!

大漢悲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