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众所周知,金庸的小说都是都有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主人公可能是虚构的,但有些事件和配角确是历史真实存在的。特别是《倚天屠龙记》,与历史的交集非常之多,单是元末明初这一段混乱时期的出场名人就不计其数。那么,究竟有那些历史人物出现在《倚天屠龙记》中呢,他们的真实历史又有怎么的经历呢,今天,老孟带大家一探究竟。


首先,大家最为熟知的自然就是武当张三丰和明教朱元璋了!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苏有朋版《倚天》之张三丰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电视剧《朱元璋》中朱元璋形象

历史中的张三丰出生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卒年不详,和小说中一样,是武当派的开派祖师,所创太极拳流传至今,相传活到212岁。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布衣皇帝,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二十五岁时参加义军投奔郭子兴,陆续消灭陈友谅、张世诚、方国珍,四十岁时登基大宝,建国大明,但小说中金庸老爷子为突出张无忌,故意丑化抹黑了朱元璋,也是小说常用的套路。这两个人名气太大,就不详述了。


我们来看看其他的大人物吧!

1,鄂国公 常遇春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新倚天屠龙记中常遇春和小张无忌

小说中常遇春汉水边为救少主(周子旺儿子)与四名番僧和七八名蒙古武官打斗被伤,被经过的张三丰搭救。遇到中了玄冥神掌的张无忌后,常遇春带着小张无忌去蝴蝶谷求助胡青牛为其疗伤,使得张无忌成为胡青牛医术的传人,后来同朱元璋等率领义军抗元。

历史上的常遇春可以说是一个战神,在明朝还没有成立的时候,他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骁勇善战,他给人的形象就是,有一股无人能敌之势,只要他出战,几乎就没有输的战役,尤其是采石战役,让他一举成名。历史上的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常胜将军,但是他也有缺点,正是因为他的好战,所以每次杀敌之后他几乎都要全灭敌军,以达到自己心中的快感,放在我们现在来说,这样的行为就是比较残酷暴力,也就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这也是很多将领忍受不了的,每次打完之后都苦口婆心的劝说他。朱元璋评价常遇春说,"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常遇春死后被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

2,陈汉皇帝陈友谅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电视剧《朱元璋》中陈友谅形象

小说中,陈友谅为成昆弟子,丐帮八袋长老,少林俗家弟子。三十岁上下,穿丐帮服色,衣衫浆洗得于干净净。使用的兵器为弯刀。灵蛇岛上使阴险手段,与郑、季两位长老欲夺屠龙刀,未能得逞。就在他将死于谢逊屠龙刀下时,他抓住谢逊的心理,假装仁侠重义,聪明地保住了性命。他野心勃勃,妄图与师父成昆独霸天下。在丐帮帮主被害死后,他找来山西的刘敖假冒史火龙帮主,自己混入丐帮,成了八袋长老,欲夺丐帮帮主之位。陈友谅武功不高,但城府很深,计谋多多。

历史上,陈友谅是渔民出身,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次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陈友谅也算得上“枭雄”了,然而他又是一个“成也无情,败也无情”的人。倪文俊,作为将陈友谅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在危难之际来投,被陈友谅杀了。赵普胜,作为徐寿辉手下四员干将之一,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被陈友谅杀了。徐寿辉,作为陈友谅旧主,在让权与陈友谅后,被陈友谅杀了。赵普胜被杀后,丁普郎、傅友德出逃,投奔朱元璋,以至于朱元璋得两员大将而陈友谅失两员大将。由于对待士兵比较严苛,导致鄱阳湖兵败后士兵纷纷投降,未能有敛兵再战之机会。时也命也!

3,红巾军 彭莹玉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新倚天屠龙记》彭和尚

彭莹玉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较早,是五散人中出现最早的一个。观其初出场时掩护白归寿和回护纪晓芙的语言行动,便见其正气凛然,刚强不屈。他为人比较公正持平,不像周颠那样偏激。当五散人与青翼蝠王韦一笑相约同上光明顶,协助光明左使杨逍抗击武林六大派围攻明教时,周颠因与杨逍有怨,坚不肯去,彭和尚道∶「周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逍,而是为了明教。」后来他又劝道∶「颠兄,当年大家为了争立教主之事,翻脸成仇,杨逍固然心胸狭窄,但细想起来,五散人也有不是之处……」彭和尚明事理,识大体,一事当前,以大局为重,观此寥寥数语,便见其胸襟开阔,识见过人。当五散人与杨逍、韦一笑在光明顶上被圆真(即成昆)突然袭击,同受重伤倒地后,彭和尚想及今日命丧圆真之手,平生壮志,尽付流水,不禁慨叹道∶「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他在垂危之时,尚念念不忘驱除蒙古鞑子之事。

历史上彭莹玉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南派红巾军的创始者。彭莹玉是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人,10岁时出家于慈化禅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禅寺),他在目睹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后,便一生致力于反抗蒙古人的起义斗争并广受门徒,他著名的弟子有周子旺、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和邹普胜等人。彭莹玉出身于穷苦的农家,其祖、父都是慈化寺附近农民,为了能够在这个乱世中活命,彭莹玉一出生便被"舍与"慈化寺一彭姓和尚为徒,10岁便入慈化寺为僧。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当时元朝的统治者根本就不把汉族人当人看,汉族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只能在一些宗教群体中寻求慰藉,最终导致白莲教不断壮大,彭莹玉也加入了白莲教并成为当地白莲教教首。随后开始进行秘密反元活动。彭莹玉精通医术,他经常为寺院附近及慕名而来的群众义务治病,也经常以行医为掩护布道,宣扬"弥勒佛下世,改换乾坤",汉族群众纷纷响应,其门徒多达数千人,彭莹玉因此被尊称为"彭祖师"。后来,彭莹玉推选他的大弟子周子旺为领头,在江西袁州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大周国。但不久就遭到了元朝大军的镇压,周子旺被俘遇害,彭莹玉在其门徒况天的掩护下,辗转逃匿到淮西。彭莹玉除了继续传布教义之外,还发展了大批信徒,并开始将能力突出的的信徒以"普"字记名,进行精心培养。从袁州追随他而来的门徒况天改名况普天,在淮西新收赵普胜、李普胜、项普略、欧普祥等人,被称为"彭党",熟读《大明英烈传》的朋友都知道,这些人后来多为元末红巾起义军的领导人和重要将领,而且有很多人后来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至正十三年初(1353),彭莹玉率部转战江西,此时其门徒欧普祥部正在围困袁州城。彭莹玉便率部将况普天、闵总管前往汇合。起义军随后攻克瑞州(今高安)城,但后不久便被元军围困在瑞州城,同年十一月,江西右丞火你赤(一译和尼齐)亲自督部围攻瑞州,彭莹玉及门徒况普天率众奋力御守,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元军攻破瑞州城,彭莹玉及门徒全部战死,起义军无一活口。

4,铁冠道人 张中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铁冠道人 张中


张中在小说中,是明教“五散人”之一,历史上张中是临川人,因平常喜戴铁冠,故称「铁冠道人」。他少遇异人,学得太乙神数,能观云望气,预言祸福,十分灵验。当朱元璋驻军滁阳时,他看出朱元璋龙瞳凤目,相貌贵不可言,预言他日必登帝位。开国名将徐达还在做将军的时候,张中便说他两颊鲜红,目光如火,定必官至极品,可惜只得中寿,享年不永。后来徐达果然官至魏国公,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武宁,富贵至极,但中年只得五十四岁。凉国公蓝玉曾载酒去访张中,张中便服出迎。蓝玉很不高兴,讥笑地说∶「我这里有一个上联∶脚穿芒履迎宾,足下无礼。请你对个下联。」张中随即指着蓝玉手上的椰杯说 ∶「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忠!」后来蓝玉以谋反罪被诛,证实了张中说他「不忠」的预言。张中在京城中住了多年,后来无端投水而逝。皇帝下令寻他的尸体,却遍寻 不获。第二年潼关守卫上奏说,某月某日,看到铁冠道人策杖出关。一查对日期,正是张中投水那天。

张中此类异事甚多,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他从云气中察知陈友谅已中箭身亡,便劝说朱元璋撰写祭文,让死囚在军前颂读,动摇对方军心 。朱元璋依计行事,陈友谅的军队果然迅速崩溃。

5,周颠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小说中周颠是明教“五散人之一”,他行事怪僻,说话颠三倒四,行为疯疯癫癫,性格直爽豪迈,正言不讳,金句频出,叫人印象深刻。

在《明史》的《方伎传》里面,给一个有姓无名的传奇人物立传,这个人是永修人“周颠”,他既是“颠子”、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皇帝认定为“仙家”,他每次总是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时候总是给朱元璋莫大的帮助,以致到了朱元璋当了26年皇帝、临死前5年,还在念念不忘,亲自给他撰写传记《周颠仙传》,进行无以复加的赞扬。

周颠自称是建昌人。十四岁时得了狂疾,经常胡言乱语,人以为颠。叁十多岁时,狂态更甚。凡有新官上任,他必往拜访,并说∶「我来预告太平。」新官们视之如疯子,均命人赶出,不予理睬。据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周颠正在南昌行乞。他口唱《太平歌》,预言「天下将属朱」。朱元璋得知大喜,便邀周颠同行。在渡江攻南京时,风雨大作,兵马不能前行,周颠立于船头,向天呼叫,不久便风平浪静。后来周颠辞归庐山竹林寺。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遣使至庐山寻周颠,却杳无踪影。朱元璋感念周颠之功,便在庐山仙人洞西北的锦绣峰上,建亭立碑,以记其事。碑高约四米,碑文为朱元璋所撰之《周颠仙人传》,故此亭被称为「御碑亭」。亭前石门上刻有一副对联∶「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便写出了周颠「告太平」后「踪迹」杳然的情况。周颠除了预言「朱元璋做皇帝定太平」外,还在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时,预言张士诚「天上没有他的位子」。于是朱元璋放心攻打,一举获胜。周颠在预言之外,颠狂之处亦不少。据说朱元璋每次出巡,他都要上前遮拜「告太平」。朱十分厌烦,下令赐酒灌他,谁料他量大如海,狂饮亦不醉。元璋心中刚涌起杀他的念头,周颠便说∶「你想杀我吗?水火金杖,对我如同无物!」元璋大怒,下令把他丢进大缸里,下面用火来烧。火熄后开缸一看,周颠晏然端坐,毫发无损。朱下令加大火力再烧,周颠依旧无事,反更容光焕发。元璋无奈,只得把他寄放在蒋山寺中,但不久和尚来告知,说周颠脾气古怪,老爱和小沙弥争饭,生气后已有半个月没吃饭了。元璋赶去一看,周颠却毫无倦色,一点饿意也没有。根据记载,朱元璋非常宠信这个“周颠仙”,除了预测能力,还有些让朱元璋信服的“法术”,而且还进献过丹药。

6,冷面先生 冷谦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小说中冷谦被称为冷面先生,在五散人中武功最高,性格冷静,说话简短,从不多说半句废话,为人正直忠实,但不爱处理大事。

真实的冷谦为明代武陵人,字启敬,号龙阳子,自称黄冠道人,杭州人,初为僧人,博学,静音乐,善书画,通易经,著有琴书《琴声十六法》。

明朝洪武初年任太常协律郎,不少郊庙乐章,大都由他撰定。着有《修龄指要》一书,内谈修炼长生之术。传说在永乐年间得道成仙。冷谦有个穷朋友,曾向他请求救济。冷谦说∶「我可以指点你一条发财之路,但千万不能贪得无厌。」说罢在墙上画了一道门,门边有一只鹤在守着。他叫那个朋友敲门进去。门一敲就自动打开了。那个朋友进去一看,只见满眼都是金银珠宝,便忘了冷谦的吩咐,不顾一切地拼命拿取,在迷乱中却把自己的名片遗落了。过了几天,宫中金库发现少了一批财宝,守吏在库中捡到那张名片,便把那人抓去。那人供出了冷谦,冷谦也一同被治死罪。

当冷谦被刽子手押解出城门时,他对刽子手说∶「我就要没命了,能否给我喝一点水?」刽子手给了他一瓶水,他一边喝一边把脚插入瓶中,不一会,全身都缩进瓶内。刽子手大惊,恳求他从瓶中出来。冷谦说不要紧,只要把瓶子拿到皇帝面前就没事了。刽子手只得照此去做,把瓶子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凡有问话,瓶中立即回答。皇帝说:「你快出来见我,我不杀你!」冷谦在瓶中答道∶「臣有罪,不敢出来!」皇帝一怒之下把瓶子打得粉碎,却不见冷谦的踪影,但每一片瓶子碎片,都发出「臣有罪,不敢出来」的声音,回响在大厅四壁,弄得皇帝十分尴尬。仙人游戏人间,戏弄帝王之事,古已 有之。冷谦此举,亦是一例。《列仙全传》写他乐于相助穷朋友,又把皇帝戏弄得尴尬不堪,却是心肠颇热的。

7,布袋和尚 说不得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小说中说不得也是“五散人”之一,轻功很不错,性格爱说笑,与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青翼蝠王”韦一笑是好朋友。擅长用布袋出其不意地装敌人进去,曾以此技擒住不少高手,包括张无忌,但任何利器均刺不穿的“乾坤一气袋”被张无忌以“九阳神功”冲破了。小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气袋,质料奇妙,非丝非革,乃天地间的一件异物,寻常刀剑也无法把它刺穿。

历史上有一个“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宁波)奉化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布袋和尚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布袋和尚是一位来自民间、深得民心的大师,其真性最本然。传说,布袋和尚身世如谜。据说唐朝时,明州奉化的龙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儿,有恻隐之心人将其救起,只见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对人咪咪发笑,人们爱不释手,把孩子抱回家来。给他取名为“契此”,由于长在长汀村,故号“长汀子”。后来,这孩子长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金庸老爷子应该就是取材于这一位了!

8,武当七侠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新倚天屠龙记》武当七侠和张三丰

小说中,七侠包括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殷梨亭与莫声谷由师兄授教。武当七侠的资质人品无可挑剔,江湖上威望崇高,其中宋远桥和俞莲舟武功最高,合体阵法为真武七截阵,有震慑群雄的威力,后俞岱岩残废,张翠山自刎,莫声谷被偷袭所杀,七侠折损其三,可真武七截阵威力仍不减当年,可见其厉害之处。据史籍记载,武当七侠历史上真有其人,能够查到的有下面四位。

宋远桥为明朝人。相传为太极拳传人、后世流传有 “宋氏太极拳”。亦精武当武功,又传其为张三丰弟子,乃 “武当七子” 之一,但史料不足。所练太极拳据言有四十二式。

俞莲舟是张三丰的第二个徒弟,也是七侠里武功最强的一个。他深得张三丰器重,武当派上上下下也都对其十分敬畏,曾依据张三丰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成为自创的“虎爪绝户手”,后来又尽得“太极拳”真传,最后成为武当派第二代掌门。

张松溪,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明代武术家,武当松溪派(松溪内家拳)创始人。师事孙十三老,自言其法承元代的张三丰。嘉靖年间以内家拳享名于宁波府。张松溪练拳有五字诀,即“勤、紧、径、敬、切”。传徒仅三、四人,以叶近泉为之最。得近泉之传者,有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等人,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余波仲、陈茂弘、吴七郎。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夏枝溪、董扶舆。继槎传柴元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有王征南。张松溪所习拳术源自南北朝刘宋张三丰所传之内家拳,而非太极拳。

殷梨亭,原名殷利亨,太极拳谱里说为张三丰弟子,典出周易中的“元贞利亨”。

9,小明王 韩林儿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小说中,韩林儿被周芷若迷的神魂颠倒,最后的结局和历史一样,成为了朱元璋棋子后被杀掉。

历史上,韩林儿的韩祖上历代为白莲教教主,号称“明王”。元武宗至大年间,禁绝白莲教,其曾祖父谪徙永年。元末,其父韩山童以弥勒佛下生救世为号召,发展实力。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林儿父亲韩山童利用贾鲁开黄河之机,自称宋徽宗八世孙,与杜遵道、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等人召集河工起义,五月在颍州盟誓天地,不料被当地官府发下后镇压而死,其后刘福通召集部众,仍旧发动起义,以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军称红巾军。龙凤元年(1355年),刘福通发动三路北伐,龙凤四年(1358年)占领汴梁,并迁都之,但旋即遭到察罕帖木儿等人的反攻,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破,韩林儿逃至安丰。龙凤九年(1363年),张士诚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此后,韩林儿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仍然被奉为皇帝。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韩林儿至金陵应天府,途中在瓜步渡长江时,韩林儿所乘船只沉没,韩林儿遇难,时年二十六岁。据说这次船难是朱元璋一手策划的。

10,汝阳王 察罕特穆尔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汝阳王的原型为察罕帖木儿,元末将领,汉化甚深,善文学,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举人,自取汉名“李察罕”。屡平各起事军,曾官平章兼河南枢密事,1362年7月6日被降将田丰及王士诚刺杀。他去世后,朝廷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他下葬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今安徽临泉而不是河南沈丘县),在当地立祠,岁时致祭。封其父阿鲁温为汝阳王,后又进封梁王。

而我们的女主赵敏有没有原型呢?察罕帖木儿本是没有女儿的,但他有个义子名叫王保保,王保保原名是扩廓帖木儿,此人从小就在中原读书。王保保之所以走上战场,是因为他年幼时过继给舅父察罕帖木儿为子。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四起。王保保的舅父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当时王保保就跟随舅父一起南征北战。

倚天屠龙记中的原型你知道几个?赵敏历史上原来是她?

后来王保保被明军俘虏,王保保有个妹妹被朱元璋嫁给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为妻子,“册故元太傅中书右丞相河南王保保女弟为秦王妃”。自己的妹妹虽然成为了皇帝的儿媳妇,可是王保保的妹妹对此保持着反对态度,不过朱元璋还是强力撮合了两人的婚事。这起婚事果然也变成了悲剧,因为朱樉根本看不上这个蒙古女子,将其幽禁在宫中半生,直至朱樉死后被殉葬。但王保保的妹妹会不会是赵敏的原型呢?焚香祷天,让金庸老爷子告诉你吧!!

喜欢就点赞关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