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我结束了「城市旅人」这公司的业务。

收掉一间公司,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之后我足不出户长达三个月,左思右想,企图在这16个月的创业历程中找出问题、并有所学习。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书,也放空自己,骑著摩托车在台湾绕了几圈,学习虽多,但还是留下了一个致命的后遗症。

『对于自己所做的决定,不敢肯定与坚持。』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在城市旅人进行约莫半年时,因为股东的催促(不断询问公司何时开始获利),于是毅然决然踏入有关联但不熟悉的团队业务。但这决策偏离了公司的核心愿景,在投入半年的人力、时间、资源后,才醒觉,这不是我们公司的资源及规模可做起来的商业模式,而为时已晚,公司资金接近用凿,在几次的股东会后,决议将公司结束。

之后的2年,心找不到方向,应该说,『不敢去听心的声音』

于是,心开始旅行,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学习服装设计,之后去成衣公司担任品牌部门经理、澳门的服装公司的男装设计师、英语教室总经理、足体养身会馆总经理秘书、新媒体行销公司担任执行长特助。短短不到三年,换了5个工作,职位、职称、收入也都还不错,但都有同样的一个问题是,我心里面知道,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于是在情感上,我无法与公司的愿景有「真正的」连结,我可以说服我自己去上班,但感觉是骗不了自己的;同时也因为过去的身分是企业主,总是幻觉与老板拥有「伙伴﹞」关系,认为我们是可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但毕竟我领的是他的薪水,在不够熟悉、信任的基础下,短时间之内,对方很难将我视为「伙伴﹞」,基本上就是个员工,听话、做事,别想太多。

这样的回圈持续近两年后,在2014/9/30,我毅然地选择离职。我知道,我可以选择领50K的薪水,慢慢熬,等机会,也许3年后,以我的能力可以上看100K,但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在我35岁的这个当下,我选择离职。

前两天回家,跟妈妈说了这个决定,她非常情绪化的问我,35岁,身无分文、一事无成,凭甚么因为感觉不对、不好,说离职就离职,身上也没什么存款,以后要怎么办。当下我不知道怎么跟他说清楚我心里的感受与决定,我也清楚她爱我的出发点。而今天,在阅读林之晨先生的「网路创业七堂课」一书时,有一段文字帮我的心里做了清楚的诠释,它的标题是这样下的:「创业,为自己的梦想负责」。

「只有梦想是无法成功创业的,但是愿意对自己的梦想负责并行动的人,就是令人尊敬的创业家。

对!现实是残酷的。但也正因为它的残酷,人们往往活在不满足的现况之中。这时候许多人会和现实妥协,陷入庸庸碌碌的人生。但是还好,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会这么做,否则我们现在还在打猎、还在捕鱼、还在战争、还生活在恐惧之中。

而这些不但不愿妥协,反而还尝试著突破现状的人,就是我最尊敬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

没错!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不甘于当个庸庸碌碌的上班族,明明知道心里有很多愿景想要去完成,却假装不知道、假装不知道、假装不知道!

所以我「选择」离职,就这么简单啊。

我所希冀去创造与实践的,不是金钱,而是生命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带给社会的价值;但这社会大部分人的衡量基准就是钱、钱、钱,在我离职后短短七天,在还没想清楚要从哪里著手开始的这七天,就有三个传直销的朋友来找我合作,我不觉得传直销不好,甚至一度也在想要不要兼职做看看,但我相信,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七天后,当我勾勒出我的愿景、这辈子未来三十年我要去创造、达成的那个画面时,一切的选择都更简单了,「我选择当个创业家,我对我的愿景负责」

「我要让台湾被世界看见;让文创人、设计师、艺术家,可以维持热情的投入在创意设计里,去温饱自己与家人。」

你问我怎么做?我还需要多请教身边的朋友。但我已经开始,从你现在在看的这篇文章为起点,让我们一年后来验证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