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我結束了「城市旅人」這公司的業務。

收掉一間公司,無疑是莫大的打擊,之後我足不出戶長達三個月,左思右想,企圖在這16個月的創業歷程中找出問題、並有所學習。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看了很多書,也放空自己,騎著摩托車在台灣繞了幾圈,學習雖多,但還是留下了一個致命的後遺症。

『對於自己所做的決定,不敢肯定與堅持。』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在城市旅人進行約莫半年時,因為股東的催促(不斷詢問公司何時開始獲利),於是毅然決然踏入有關聯但不熟悉的團隊業務。但這決策偏離了公司的核心願景,在投入半年的人力、時間、資源後,才醒覺,這不是我們公司的資源及規模可做起來的商業模式,而為時已晚,公司資金接近用鑿,在幾次的股東會後,決議將公司結束。

之後的2年,心找不到方向,應該說,『不敢去聽心的聲音』

於是,心開始旅行,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學習服裝設計,之後去成衣公司擔任品牌部門經理、澳門的服裝公司的男裝設計師、英語教室總經理、足體養身會館總經理秘書、新媒體行銷公司擔任執行長特助。短短不到三年,換了5個工作,職位、職稱、收入也都還不錯,但都有同樣的一個問題是,我心裡面知道,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於是在情感上,我無法與公司的願景有「真正的」連結,我可以說服我自己去上班,但感覺是騙不了自己的;同時也因為過去的身分是企業主,總是幻覺與老闆擁有「夥伴﹞」關係,認為我們是可以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但畢竟我領的是他的薪水,在不夠熟悉、信任的基礎下,短時間之內,對方很難將我視為「夥伴﹞」,基本上就是個員工,聽話、做事,別想太多。

這樣的迴圈持續近兩年後,在2014/9/30,我毅然地選擇離職。我知道,我可以選擇領50K的薪水,慢慢熬,等機會,也許3年後,以我的能力可以上看100K,但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於是,在我35歲的這個當下,我選擇離職。

前兩天回家,跟媽媽說了這個決定,她非常情緒化的問我,35歲,身無分文、一事無成,憑甚麼因為感覺不對、不好,說離職就離職,身上也沒什麼存款,以後要怎麼辦。當下我不知道怎麼跟他說清楚我心裡的感受與決定,我也清楚她愛我的出發點。而今天,在閱讀林之晨先生的「網路創業七堂課」一書時,有一段文字幫我的心裡做了清楚的詮釋,它的標題是這樣下的:「創業,為自己的夢想負責」。

「只有夢想是無法成功創業的,但是願意對自己的夢想負責並行動的人,就是令人尊敬的創業家。

對!現實是殘酷的。但也正因為它的殘酷,人們往往活在不滿足的現況之中。這時候許多人會和現實妥協,陷入庸庸碌碌的人生。但是還好,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會這麼做,否則我們現在還在打獵、還在捕魚、還在戰爭、還生活在恐懼之中。

而這些不但不願妥協,反而還嘗試著突破現狀的人,就是我最尊敬的「創業家(Entrepreneurs)」。」

沒錯!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就是不甘於當個庸庸碌碌的上班族,明明知道心裡有很多願景想要去完成,卻假裝不知道、假裝不知道、假裝不知道!

所以我「選擇」離職,就這麼簡單啊。

我所希冀去創造與實踐的,不是金錢,而是生命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帶給社會的價值;但這社會大部分人的衡量基準就是錢、錢、錢,在我離職後短短七天,在還沒想清楚要從哪裡著手開始的這七天,就有三個傳直銷的朋友來找我合作,我不覺得傳直銷不好,甚至一度也在想要不要兼職做看看,但我相信,時間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七天後,當我勾勒出我的願景、這輩子未來三十年我要去創造、達成的那個畫面時,一切的選擇都更簡單了,「我選擇當個創業家,我對我的願景負責」

「我要讓台灣被世界看見;讓文創人、設計師、藝術家,可以維持熱情的投入在創意設計裡,去溫飽自己與家人。」

你問我怎麼做?我還需要多請教身邊的朋友。但我已經開始,從你現在在看的這篇文章為起點,讓我們一年後來驗證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