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在实践这个行业,大家讨论下。


貌似都还不是太好,主要都是些活动、造势,目前和房产信息门户广告比也没太大优势。 不过淘宝房产俺还是很看好,特别是租房方面,依靠淘宝的信用体系来规范中介,靠谱!真要弄了用户不选淘宝租房那就是傻了,哈哈! 新房、二手房俺还说不好,没怎么琢磨。
我在房地产行业近十年,对于房产O2O,我是这样看的。

1.在政府不打压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下,020有可行的一面,但绝非长久,只要房地产行业不彻底市场化,o2o,还仅仅是个概念。

2.房产电商,大多利用线上平台优势揽线下业务,特别是二手房业务,摈弃传统模式,通过网站或者APP获取资源,实现大数据整合、分流,比如搜房、链家,把购房者转化到金融、装修、信贷等业务上来,特别是通过资金池变相圈钱,如果在一个法律健全、房产经纪行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种模式必死无疑!特别是资金池,看看ZF对支付宝的限制,可以窥见一斑,更别说d信息转化中的泄漏、泛滥已严重侵犯到公民个人隐私(有谁没被骚扰过、请举手?)3.二手经纪低佣金抢占传统市场是房产电商进入经纪行业的第一枪,变革的第一枪,打的很响,无数传统行业者胆战心惊,但实际上呢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房地产的特殊性,说变革为时尚早,西方发达国家几十上百年地产发展经验都还不敢完全020,中国还早著呢。如果现在房产020成了气候,那么中国房地产将来会更糟糕,产生的问题显而易见,势必造成几家大企业垄断,就如现在的移动、联通、电信,原因很简单,通过自己雄厚的实力加价格战干掉众多小企业,能不独大吗。4.在传统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正是百家争鸣之际,突变的结果要么癌症,要么巨人。
引用:

探讨中国互联网房地产,就必然绕不开O2O(从线上到线下)模式:新浪乐居重启IPO讲的是O2O,彩生活做社区电商平台是O2O,万达做商业地产电商平台也是O2O……而不少创业公司也瞄准了这一市场:2014年上半年,爱屋吉屋在上海成立,打著无门店零佣金的旗号迅速占领了大量租赁市场份额;下半年,侃家网在北京成立,从房产团购和线上测评入手,通过企业团购快速实现大量成交。总之,目前房地产与互联网结合创新主要是从O2O模式寻找突破口。

从根本上来讲,这是由房地产的产业特性决定的。而从房地产发展趋势来看,这种特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租赁市场:无门店免中介的租房新模式※在整个房地产交易中,房屋租赁因其「面广量大」向来是重点业务。近几年的租赁市场可谓风起云涌:今年上半年诞生于上海的爱屋吉屋,也是一家打著O2O旗帜的房屋中介公司,其推广之后立刻引来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爱屋吉屋不设门店、不给中介顾问佣金提成,而是通过高底薪、快成交、以客户打分为基准的服务费激励顾问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在上海推出「租客佣金全免」活动,在北京则只收租客一半的佣金。这种独特的模式,使得爱屋吉屋成立7个多月,迅速的占领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一方面同行中介认为其破坏了中介行业的竞争规矩,有恶意竞争的嫌疑;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和租客认为爱屋吉屋当前与其他传统中介并无本质差异:除了没有线下门店,服务态度相对完善,其余的做法都与传统中介,靠各类埠发布信息,线上联系,线下带租客看房源。而全程靠手机服务流程,还没有完全被租客所习惯和实质使用。除上两家「财大气粗」的房屋经纪公司外,还有一些创业公司也瞄准了O2O租赁市场,如2014年底成立的唯家租房,主打的就是视频租房、全景租房的APP产品,希望通过线上信息展示提高租房匹配率,节省找房时间成本。但目前其APP产品还比较粗糙,房源也较少,加之其对手机视频和全景展现等技术要求较高,是否有后续资金支持其突破技术、房源问题还有待考量。※买卖市场:信息透明化、购房民主化※房地产市场告别黄金时代,经济公司和房企都急于寻求新道路。在互联网大潮下,房产开发商急迫地试图搭上这趟快车,抢占未来房地产发展先机。正如不久前著名房地产商冯仑在演讲中所总结的:「所有人都在创新和研究互联网怎么样影响和改变房地产。」早在2011年,绿城就与搜房联合,尝试在网上卖房,此后,淘宝也出现了特价房源信息,开发商纷纷开始体验网上卖房的滋味。绿城已提出,要将全国销售的近200个楼盘搬到网上去,所有的样板房、小区通道、小区环境,在电脑里就可以实现直接点击。2014年更是房地产行业的变革之年,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房地产业的景气程度也在下降,像链家、万科、龙湖等,众多线下房产中介与地产开发商纷纷选择转型试水房产O2O。资本市场也瞄上这一块,开始投资此类创业公司。2014年8月,微信公众号开始试运营的「侃家网」瞄准就是房产O2O市场。其PC端网站尚未搭建完成,当前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来提供服务。从运营数据看,侃家网的成交转化率可以达到50%,在没有市场推广的情况下,已完成数百套房产交易。※O2O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

既然房地产选择O2O模式是为了寻找客户资源,那么我们就要来分析一下究竟O2O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或者说消费者想从O2O中获得什么。通过上述房产O2O的尝试,我们总结除一下几点:

第一是更便捷。O2O模式能够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线上看房、线上比较、咨询等,通过线上服务提高客户需求与房屋的匹配度,节省大量看房时间。第二是更优惠。网路可以将海量的商品汇聚到一起,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提供性价比高的商品或服务。第三是更好的消费体验。互联网时代,品牌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后,普通消费者也有足够通畅的渠道发出声音,从而形成足以左右市场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路寻找具备更好用户体验的商家。同时,商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更精准、适用于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手段能否将租房这个复杂而长期的交互过程简化、标准化,进而颠覆现有的房产中介模式?路长且阻。


对房地产了解不多,但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角度来看整个实践的方向就有问题。举个栗子,阿里和京东、亚马逊解决了零售行业中效率最低的销售和流通环节才得以做大。所以目前所有「房地产O2O模式」也都是在房地产产业链中的销售环节发力,而这真是房地产产业链中效率最低,信息最不透明的环节吗?
我个人不看好,房地产属于高端行业,圈子封闭,不良资产多,膨胀的房价是有害社会经济的。再说O2O,房子是本地化大宗商品不可能通过网上售卖,房地产销售在于服务,O2O展示的再全面,会有顾客不需要看房???
什么叫消费者没准备好?


淘宝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巨大的网购流量,但对于房地产O2O而言,淘宝无法消化其巨大的市场和地区差异性,淘宝是全国性质的,和赶集不同的是赶集一类的分类信息网站有用更多的地区性优势在里面,在淘宝完成其团购业务,建立全国分公司网路之前,做地区业务是非常不明智的。淘宝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好是另一回事。 再者说,电子商务的根本是通过网路完成交易的过程,O2O也是如此,没人会在不看到房子的情况下网路支付一套房子的钱。 淘宝没准备好,支付宝也没准备好。消费者更没准备好。
租房市场我还真不看好,比较而言租赁市场的交易模式因为不是备案制,所以跟需要有中介来降低交易风险。新房二手房的买卖模式更适合O2O。

现在大部分的行业都在尝试O2O转型,房地产业不例外。

O2O的确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提升客户体验,企业也可以使用更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就我自己体验的外卖、美甲、手机维修等,确实方便而且促进了我的消费。目前大家都想做的应该是社区吧,每年都有很多公司在做,也很多公司死掉。

房地产的话,O2O的主要形式,或者说大部分房企都在尝试的,应该是房产电商和全民营销。个人觉得房地产O2O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方式,但不同于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做到和其他行业一样。房地产去中介化在我看来,短期内是不现实、不可能的,确有一些开发商将全民营销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就大力推广全民经纪人的模式,直接或间接地鼓吹去中介化,个人认为是个伪命题,因为房地产去中介化很难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买房一是要求多二是价格贵,这就决定了不是在网上看看图片好看、卖家吹的好、客户评价高,我就可以买一个试试的,衣服、外卖、小服务……在网上买的确方便又便宜,不满意也吃不了大亏,但是买房肯定不是这样。买房是一辈子的事,不说一个人,很多家庭,整个家一辈子可能就买一次房,对于买房的要求自然比较高,买了之后更关系到每天的生活,加上中国人把房子看得很重要,讲究也颇多。

但是不得不说房地产O2O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方式,有不错的拓客和蓄客效果,而且在现今,比传统的营销渠道有效的多,互联网虽然不能给房地产带来本质上的改变,但是可以提升效率。就拿个人比较熟悉的全民营销来说,全民营销就是发动全城的力量帮开发商卖房嘛,利益驱动,参与者会比较积极,成交才支付佣金,等于说前期的宣传和寻找客户的过程是基本没有投入的,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宣传,这就会比传统的广告节省一大笔费用。
所谓的O2O只是砍掉了中间多余的不必要的中介环节从概念上来说是对消费者和商家直接带来利益而且利益最大化!这个能不实现其实主要是卡在如何抓取新用户形成数据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