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在中國並不算一個成功的豪華品牌。從2016年成立到現在,廣汽謳歌仍然沒有實現年銷量過萬的目標。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完全是另一副光景——2018年,謳歌是美國銷量第5的豪華品牌,年銷量15.9萬,僅次於奔馳、寶馬、雷克薩斯和奧迪。

 

謳歌在美國能夠獲得近16萬的年銷量,頭號功臣就是我這次試駕的RDX。RDX不僅是謳歌旗下最暢銷的車型,承擔了品牌近40%的銷量,也是美國第4暢銷的豪華SUV,銷量僅次於雷克薩斯RX、奧迪Q5和奔馳GLC。

 

 

作爲謳歌旗下的拳頭產品,RDX推出已經有13年的時間。前兩代的RDX都是直接與本田CR-V共享平臺。到了去年年底推出的第三代,RDX終於換用了獨立的平臺,不用再被說成是CR-V換殼了。

 

謳歌對新一代RDX的重視還不止於此。原本爲了降低成本,謳歌在第二代RDX上面把看家的SH-AWD換成了普通的適時四驅,在這代RDX上又換了回來。三代RDX也首次可以選裝原本只有MDX纔有選的自適應電磁懸掛,同時也是整個品牌下首個搭載謳歌全新的True Touchpad Interface觸控系統的車型。尺寸也有所加長,4750mm的車長比美國同級別車型大了半級,大概是考慮到在中國國產後需要與Q5、GLC等加長車型正面競爭的緣故。

 

 

此外,三代RDX也首次可以選裝A-Spec運動套裝,除了更換了更運動的外觀、更大的輪轂、紅色真皮座椅、金屬換擋撥片以外,據說懸架也有所調硬。我這次試駕的車型,正是一款裝備SH-AWD的A-Spec車型。

 

那麼這款RDX開起來的感受如何呢?誠實的講,我個人不太滿意。這款車雖然並不是沒有亮點,但無論是機械素質還是主觀印象,都與“豪華”不太扯得上關係,也沒有任何獨特的風味。總的印象是,這款車與很多平價品牌中型SUV在高級感方面實在拉不開區別,甚至還不如大衆和別克的一些車型給人感覺“上檔次”。

 

先從發動機說起。

 

RDX所搭載的這臺2.0T發動機與冠道搭載的那臺2.0T發動機同源,不過增加了VTEC可變氣門正時/升程技術。最大扭矩增加了10牛米,最大馬力則下降了7匹。單從動力角度來說,這臺發動機表現其實不錯。不管是動力參數,還是實際的動力感受,也確實不遜色於很多V6發動機。

 

 

VTEC技術在這臺發動機上與在之前本田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上有很大的區別——以前的VTEC是在高轉區增加進氣量,達到“在高潮上面再起高潮”的效果。而在這臺渦輪增壓發動機上,VTEC並沒有體現出任何激情,但它似乎的確減輕了渦輪遲滯情況,這應該是我開過的渦輪遲滯最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之一了。

 

但這臺發動機的一個大大的減分項,是它的NVH水平。在轉速位於2500-3500轉之間時,發動機的聲音有明顯的抖動。這在車輛行駛速度本身不高,比如爬坡時尤爲明顯。聽起來似乎是不同氣缸的運動之間存在明顯的空隙,有一種“塔拉塔拉”的聲響,而且音量也不小,如果讓我盲測這臺車,我很可能會以爲這是一臺三缸發動機。這個轉速區間其實還很常見,在城市道路上行駛,起步超車時油門稍稍踩深,就會聽到這種很不體面的聲音。

 

 

在車速較高時,發動機的聲音會有所改善。高轉的聲音聽起來會比較高亢,這似乎是因爲車內音響會混入從NSX採樣而來的發動機聲響。而且在加速的過程中比較有節奏感。不過即使是經過修飾,這種聲音仍然有些嘈雜,而且整體音量過大。所以儘管RDX的車身隔音非常不錯,但在高速巡航的時候仍然不算是很靜謐。

 

變速箱是另一個短板。就像1.5T發動機在謳歌旗下搭載的是8速雙離合變速箱,而非本田的CVT變速箱一樣,這臺2.0T發動機在謳歌旗下搭配的橫置變速箱也從ZF的9AT變成了謳歌自研的10AT——這臺變速箱的表現也確實比那臺實在不太平順的ZF橫置9AT要好一些。不過在大腳油門時,它的降擋速度仍然顯得太慢,即使換到S擋有所改善,也仍然不算優秀。而在低速走走停停的時候,也還是會偶爾有些頓挫。整體表現自然不可能與ZF縱置8AT或奧迪縱置7DCT相比,與愛信6AT或者奔馳7AT相比也有劣勢,綜合水準與福特/通用的6AT以及現代的6AT相近,僅僅是湊合的水平,不太配得上它豪華品牌的身份。

 

 

RDX的底盤是有一些亮點的。

 

首先它的濾震明顯比大部分本田車型更出色,厚實感和柔韌度都更好。對於小的震動有特別好的處理,低速行駛在良好的鋪裝路面上有一種特別順的感覺,好像路面都變得更光滑。不過行駛在不算太平整的美國高速公路上,它的懸架仍然顯得略多動,這方面就不如德系豪華品牌更有貼地飛行的沉穩感覺,不知道是否與麥弗遜前懸規格相對競品略低有關。

 

 

同時RDX底盤和車身的運動性作爲一部SUV來說也相當不錯。因爲更大的車長、車寬和軸距,以及更大的重量,坐在RDX裏面會明顯感覺比CR-V大了一個級別,開起來也更有大車的沉穩感。但得益於SH-AWD全時四驅系統可以在前後軸乃至左右輪之間分配動力(後軸動力最多可達到70%,也就是近乎可以在後驅與前驅之間切換),以及相對較低的重心,它在彎中的表現比這個級別的很多對手更穩定,大油門出彎的時候能夠看到SH-AWD不斷對四個輪子分配的動力進行調整,有一種“無論怎麼開都很難出現推頭或甩尾”的感覺,彎道很難失控。

 

此外,SH-AWD系統似乎也能夠幫助車輛在急加速時維持車身姿態的穩定。在高速上行駛超車,無論是加速還是變線的過程都讓人感覺平穩而有信心。

 

但這是不是說RDX就是一臺操控很好的車呢?並不是。RDX的轉向仍然不算很精準,虛位略大,轉向比也略大,同時懸掛仍然有些不能完全拉住車身的感覺,在彎道中更多的還是讓人緊張和疲勞——而不是享受。儘管RDX全系配備了可調懸架,但即使將駕駛模式調整到Sport+,轉向手感和懸掛硬度方面的改善也很微小。很顯然,RDX的調校仍然主要針對美國高速上的直道行駛和變線超車,山路並非它所擅長的。

 

 

總的來說,RDX在動態表現上有很多令人遺憾的地方。SH-AWD提供了很好的操控穩定性,但轉向和懸掛系統決定了主觀上的“操控感受”並不好。2.0T發動機動力不錯,但遲鈍的變速箱大大限制了“動力感受”。隔音材料用的很充分,但發動機聲音難聽,整體氛圍也就不夠體面。

 

再來聊聊靜態體驗方面。

 

RDX的車高並不矮,但有些奇怪的是,不管是在外面看起來的感覺,還是裏面坐着的視野和頭部空間,都覺得這款車似乎比其他中型SUV更低矮,更像是跨界車。開起來也確實感覺重心更低一些,似乎是有意營造一種比普通中型SUV更運動的感覺。整體上來說RDX乘坐夠舒服,空間也絕對夠用,但並不會讓人覺得特別享受,或開揚感特別好,也沒有很多SUV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內外飾是我個人另一個不太滿意的地方。我可以很明確的表示我完全不喜歡A-Spec車型的內外設計,它的紅色皮質運動風格座椅、更大的深色輪轂以及更激進的外形設計更像是美式肌肉車的風格,配在這樣一臺中型SUV上,其實讓人覺得低俗而土氣。整體設計也許挺有氣勢,但細節之處並不考究。普通版要好一些,內飾走的是比較保守的豪華車路線,但漆面、內飾做工相比德系品牌以及雷克薩斯也有相當的差距。

 

音響是RDX官方的一個賣點。我試駕的這臺車配備的音響還是16個揚聲器的高配ELS 3D音響。但實際聽下來,這個聽起來很唬人的音響具有很多美國品牌音響的通病,只有低音不錯,但解析力很差,很多情況下覺得“混”、“嘈雜”、“音染過重”,我是不願意爲這套音響買單的。

 

 

靜態方面的亮點是它的觸控操作系統。這套系統其實剛一接觸會讓人覺得有些摸不着頭腦,不像寶馬的i-drive那麼直觀。不過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就會覺得非常好用。觸摸板左右兩部分分別控制屏幕的左右兩區,這樣一來就可以同時對兩個功能,比如導航和音樂播放進行操作。觸摸板本身可以對光標進行移動——或上下滑動實現類似鼠標滾輪的操作,或左右滑動實現類似手機切屏的操作;按下觸摸板相當於點選光標所在處,按下四角則是相當於點按四角的功能鍵,比如翻頁。

 

駕仕總結:

 

總體上怎麼評價RDX這款車呢?我的感覺是,它有一些本田集團的技術“癡漢”們搞出來的黑科技,比如SH-AWD,比如改善渦輪遲滯的VTEC,比如非常強大的True Touchpad Interface,但在很多需要靠長期積累不斷完善的地方,它顯得還不夠成熟,還有一些美國式的粗俗,並且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存在短板,這似乎也體現出產品力的規劃缺乏大局觀。

 

 

這款車的四驅版在美國的官方售價爲4萬美元,只比CR-V貴了13000多美元,而動力、隔音、配置都全面勝出,對於雨雪天氣較多的地區來說,如果優惠幅度再大一些,也許不失爲一個有一定性價比的選擇。但RDX四驅版在中國售價近40萬人民幣,兩驅版相對競品又乏善可陳,恐怕難以承擔起振興廣汽謳歌的重任。


文|魚非魚

圖|魚非魚 網絡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汽車之家、今日頭條、易車、搜狐、網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淘寶達人、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平臺、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版權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