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哲學中,有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有笛卡爾有斯賓諾莎,等等…他們每個人的論證都很好了,可是觀點卻往往針鋒相對。

幾乎在任何一個學科中都有這樣的問題出現,糾結ing~


分享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雖然所有的語句都是別人說的,但確實是通過自己的思考把他們串起來的。

大學教育應該是什麼?

錢學森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這段話被引申為「錢學森問題」,一時之間成為教育界的重要議題。但我認為,深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大學精神的缺失。我們還要認識到大學「理念」對於我們這個社會的稀缺並非大學數量的增長所能彌補的,我們需要的是精神的繼承。

一、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什麼?我認為用「獨立、自由、選擇、方向」這幾個詞進行闡述最為恰當。

西南聯大時期,馮友蘭曾代表西南聯大校方致教育部陳立夫部長一封信,其中的一段話,我認為便是對這四個詞整體的最好詮釋。夫大學為最高學府,包羅萬象。(選擇)要當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豈可刻板文章,勒令從同。(獨立)世界各著名大學之課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課程,各大學所授之內容亦未有一成不變者。(自由)唯其如此,所以能推陳出新,而學術乃可日臻進步也(方向)。

這四者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獨立,所以自由;因為自由,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決定方向。

(一)獨立

首先從人的角度來講,大學生應是獨立自主,把握自己命運的人,他們已經成熟,不需要教師的引導,因為他們能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每一名大學生,大多都是成年人,他已經完全可以自己的行為進行負責,學什麼,學得有多努力完全可以自己去決定,因為日後的結果是有他自己去承擔。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那就是一個人之所以長不大,就是因為別人把他始終當做孩子。

其次從學問的角度來講,我們處於一個「懷疑的時代」,一切都不是絕對的,真理和意義只存在於一定的時空關係之中。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因為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我們沒有理由先決定人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同樣我們也沒有理由決定事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追求真理要求獨立。

所以無論是大學中的科學研究,還是從以後的工作來講,都需要大學生有著自我負責的獨立精神,最終形成獨立人格,這樣才能在學術中有所進步,在工作中有所收穫。

(二)自由

在《什麼是教育》中有這樣一段話:學生要具有自我負責的觀念,並帶著批判精神從事學習,因而擁有學習的自由;而大學教師則是以傳播科學真理為己任,因此他們有教學的自由。

為何要自由?因為思維方式的革命只能從自由中爆發。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黑天鵝事件沒有,它想說明的就是經驗主義的局限性。在沒有看到黑天鵝之前,人們都認為天鵝全部都是白色的,然而當看到黑天鵝之時,這一結論就是錯誤的。科學上也是如此。誰能確定我們現在的知識就是正確的,誰能確定我們的思維就是準確的?誰都不可以。例如,美國人這些年在很多問題上所犯的錯誤,在阿富汗、伊拉克,都是因為精英的同化。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上的是哈佛和耶魯,接受同樣的教育,他們內部沒有質疑的空間,缺乏多元化的聲音。

所以我們需要自由,去發現,去創造,去質疑。而不是固步自封在以往經驗當中。面對權威,我們同樣需要自由。即使面對最偉大的人我們也要保持批評的態度,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的「人都是有限」的經驗。

當然,有自由就會有冒險,有自由就會有失敗。我們還要說,大學生也擁有脫離學術的自由。又回到我們剛才講到的「獨立」了,這樣的自由需要自己負責。

有這樣一段話講得很好:精神貴族與精神附庸的區別在於前者會晝夜不停地思考並為此形銷體瘦,後者則要求工作與自由時間分開;前者敢冒險,靜聽內心細微的聲音,並隨著它的引導走自己的路,而後者則要別人引導,要別人為他定下學習計劃;前者有勇氣正視失敗,而後者則要求在他努力之後就有成功的保證。

(三)選擇

當我們擁有了自由之後,我們就會陷入到選擇的問題當中。世界是無限的,豐富的選擇撲面而來的時候,怎樣選擇?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你怎麼知道今天沒用的東西改天不會成為最有用的東西呢?面對這樣一串疑問,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焦慮感。

選擇在當代最為集中體現的要數互聯網了。面對信息爆炸的信息時代,有的人認為這會讓人失去閱讀的思考。人們總是從一個連接到另一個連接。事實上,大哲學人蘇格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擔心因為文字的發明,是書籍取代了人類本來應該放在大腦中的知識,人類將停止鍛煉記憶從而變得健忘。因為書籍,人類可以無需適當的指引便可獲取大量的信息,於是自認為擁有了知識,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都相當無知,於是人們會自負的認為自己擁有智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認為書籍的發明,搜索引擎不會退化人類的智力發展,相反,我認為是進步。伴隨著工具的發明,人類需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而我認為選擇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人們在選擇當中,自然會進入到深度思考當中,因為他要選擇信息中最重要的,最最本質的。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選擇什麼」。因為人有思想,有思想也就有文明的先進與落後之分,也就有初級和高級之分,並且不能讓太多的條件去束縛。有很多人經常會拿一些假問題來嚇唬自己,比如你認同中國還是認同西方?你是要繼承傳統還是要擁護現代?……值得反問一句的是:什麼叫「西方」?什麼叫做「中國」?什麼叫「傳統」?什麼叫「現代」?它們之間如何形成了對立關係?我們用這些大詞的時候,對詞義進行過細心清理嗎?

世界上並沒有純粹的「中國」,也沒有純粹的「西方」。比如數學是所謂西方科學的核心方法,但我們至今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不是古羅馬數字,可見「西方」里有阿拉伯。「0」是印度人發明的,可見「西方」里還有印度。基督教對西方科學和人文影響甚大,因為早期的很多思想家都是宗教人士,但基督教誕生在中東,所以「西方」里還有中東。在文化上把西方和非西方機械對立起來是可疑的。當然,西方這個「雜種」與中國這個「雜種」當然還有區別,其區別也可以討論,應該討論。但我們最好是因事立言,就事論事。可是,我們又如何選擇先進呢?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段話。

縱觀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積累,橫索人我關係之複雜,社會問題之繁變,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擇取而有所發明,對複雜繁變者宜如何應對而知所排解,非有閑暇不為也;人生莫非學問也,能自作觀察,欣賞,沉思,體會者,斯得之。

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思考。可是思考和選擇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難道思考多了就知道什麼是先進的嗎?我們上過的《美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認為較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這種理論思維能力,表現為一種「理論感」,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方向感」,即「向著某種具體的東西一往直前的感光。」當你讀別人著作的時候,這種理論感會使你一下子抓住其中最有意思的東西。當你自己在研究、寫作的時候,這種理論感會幫助你把握自己思想中出現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有的是朦朧的,轉瞬即逝的萌芽),它會指引你朝著某個方向深入,做出新的理論發現新理論的概括。

一個從事像美學這樣的理論學科的研究的人,如果缺乏這種理論感,他的研究就很難有大的成就。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讀了許許多多的書,但是他從這些書中抓住的都是一些最一般的東西,別人思想中真正新鮮的,深刻的東西,那些大師的著作中的活的靈魂,他卻把握不住。這就是缺乏理論感。

我們還經常看到,有的人搞了一輩子學問,寫了許許多多文章,但是他寫出的東西老是那麼平平淡淡,老是不見精彩。這是什麼緣故?當然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理論感。

(四)方向

剛才的一大段話,我想把這幾句撿出來,「這種理論思維能力,表現為一種「理論感」,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方向感」,即「向著某種具體的東西一往直前的感光。」

我們選擇的標準是從客觀來講是先進,從主觀來講就是方向感。

方向感,就我的理解來說,是我們的直覺。直覺思維是什麼?形象的說是指那種使人「頓開茅塞、思如泉湧、高屋建瓴」的瞬間或短暫時間達到的領悟狀態。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創造的道路首先是直覺而不是邏輯。科學的直覺信念是科學創造的強烈動機。愛因斯坦很鄭重地宣布:「物理學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體系就能用單純的演繹法建立起來。要通曉這些定律,並沒有邏輯的道路;只有那種以對經驗的共鳴的理解為依據的直覺,才能得到這些定律。」

在發明創造過程中,軍事家、科學家往往是依靠直覺進行思維選擇。法國數學家彭家勒說過:「所謂發明,實質上就是鑒別,簡單說來,也就是選擇,」而選擇在許多情況下是憑直覺實現的,

關於直覺思維應用我認為最經典的對話就是:

學生問教授,學哲學有什麼用?

教授回答:你會知道誰在撒謊。

(五)通識教育

怎樣才能把「獨立、自由、選擇、方向」這四者統一起來?——通識教育。什麼是通識教育?我想有很大一部人對它有著誤解。我們說通識教育絕不是簡單地設立一個學院,然後集中一批課程,既有文科又有理科,讓學生去攻讀,所謂文理兼顧,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

通識教育應該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才能「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因此,我們才說通識教育要求教授治院,學術自治的管理制度,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提供更大選課平台,實行完全學分制,這才是通識教育的正途。順便提一下,高考改革在討論是否文理分科,我認為這是個偽問題,最終結果只能是加重學生負擔,我不知道提出這個想法的老師是怎麼想的?

二、學術訓練

剛才所講的都是有關大學精神的,而大學精神的實現則需要學術研究來進行。大學生是未來的學者和研究者。即使他將來選擇實用性的職業,從事實際的工作,但在他的一生中,將永遠保持科學的思維方式。當然,學術訓練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從而也就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一端是傳統的英國教育,它是精英教育的代表,其教育特點是培養天才。由於天才是不可訓練的,而英國的傳統制度是培養天才,所以不側重訓練,而是側重創造一個環境,讓天才脫穎而出。這個制度強調的是識別和創造天才的環境。識別的方式不是考試,而是看人有沒有能力和別人辯論,表達出新意。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知曉的是雖然微積分是牛頓發明的,是牛頓的重要貢獻,但那基本上是從他的直覺中產生的,而不是從數學推導出來的,是萊布尼茲推導出來的。當然這種訓練方法的缺點是,學生的質量很不穩定,學生好壞之間的差別很大,天才在此制度下可以快速成長,但由於大部分人不是天才,沒有訓練,水平就會很差,天才與非天才之間會有巨大的差距,很多畢業生素質並不好。

另一端是法國的教育方式,強調系統訓練,給學生進行非常大規模的數學訓練,用嚴格的考試淘汰的辦法來尋找強者。強調訓練,可以產生大批訓練有素的人,這一批人都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但這種訓練方法使得人們比較缺少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可以有技術上的創造力,但與技術無關的創造力會有所欠缺。我想這和今天的中國很相像。

當今學術上佔優勢的制度是教育制度,它介於兩種極端之間——一方面側重系統的數學、理論、方法論的訓練,但也不單純靠考試;同時也提供一系列的環境,刺激學生髮展觀察能力、創造力和批評能力。

介紹了以上不同訓練方法,我們中國應該怎麼辦?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美國。高考制度就當是學習法國,進行良好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就要進行直覺思維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尋找天才!

其實,無論哪種訓練方法,我們最後都要回歸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教育和文化的目標,只在於發展智識上的鑒別力。

孔子曾說過說:「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這句話,仍有牢記的價值。世上實在無所謂必修科目,無必讀之書,甚至莎士比亞劇本也是如此。學校好似已採用一種愚笨的概念,以為只須從歷史或地理中採集若干有限的資料,便足以供一個學者所必須。必修課程的規定,其危險在於它義涵一個人只要讀完這個課程,便已在事實上知曉了一個學者所應知曉的事情。所以一個畢業生離校之後,即不再企圖更事學問,或再讀一些書,因為他是已經學完了一切應該知道的學問了。這也無怪其然,因為這是一個合於邏輯的結果。

我們常常說,學海無涯,卻忘記了「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求無無涯,殆哉矣。」

三、專業訓練

剛才講了太多因然的問題,現在回歸實際。

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30餘萬人,就業形勢嚴峻,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的決策。早在2009年4月就有媒體刊登《**學院:「就業至上」成就兩年高就業》的報道,報道認為:「就業至上」,一個從沒有人,明確大膽提出過的嶄新辦學理念,開闢了一片就業新天地!

我們姑且不論這樣的辦學理念是否正確,我們要問就業與大學教育的本質是否矛盾呢?我認為兩者沒有矛盾,大學教育就是為了使我們能夠掌握更好的專業技能,我們甚至講缺失了專業技能訓練也就是不完整的大學教育。我們再回到剛才講的直覺思維。

讓我們再回到剛才講的直覺思維。我們說直覺思維實際上就是簡化的經驗思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是這些思維方式的派生物或隸屬於其中的一個特殊類別。在這裡我想特彆強調一下經驗思維。在直覺過程中,為什麼能夠發生對原有邏輯程序的簡化、壓縮和超越的情況呢?原因之一就是由於思考者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及技巧。而經驗思維回歸到實際就是我們所說的技能訓練。例如,一個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基層指揮員和一個入伍不久的見習軍官,面臨同樣的戰場形勢,前者很快就有一種直接的預感,而後者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分析,有時還找不出頭緒來,這是因為後者缺少直覺判斷力,只能在邏輯道路上姍姍而行,而不能進行直覺思維的「一步跨」。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僅有大學精神而沒有實際經驗也是不可以的。有人說得好:不會「異想天開」要僵化,只會「異想天開」要退化,「異想天開」和腳踏實地結合才能進化。
正如一個封密了的箱子,叫大家一同估內面是什麼,一定是一千人有幾百個答案,除非是封箱子的人告訴或真正打開箱子,沒有人可以真正肯定知道真實答案。
運用辯證法,把他們當做正反題,最後形成合題,達到知識上的「絕對精神」
哲學就是偏見,只是針對莫個方面的見解。大一統天下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中外匯通,文理兼修,兼容並包


自然科學沒有流派,因為自然科學裡研究的東西都是先於人類而存在的,對不對,真不真都是可以驗證的,那些有爭議的猜想啊,假設啊,什麼的,僅僅是因為暫時還無法驗證,一旦驗證了,就蓋棺定論了。反觀哲學,那些流派啊,思想啊,都是沒有絕對正確的,比如唯物,唯心之爭,這兩派都不是絕對正確的,所以就有了爭論,至於如何選擇?聽毛爺爺的准沒錯。


這些流派也好,觀點也罷,都存在成為任一時空真理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