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近日测试市面上的55款香水发现,全部样本检验出至少4种香料致敏物质,当中有23款更是检验出高达10种以上的致敏物质。其中含最多种致敏物质的是香奈儿的5号香水(Chanel No.5),含致敏物质浓度最高的香水则是义大利的「帕尔玛之水」(Acqua di Parma),两款都价格不斐。

另外,消委会指出,还有37款检验出不同种类及浓度的人造麝香,11款验出塑化剂DEP,「不少香水的成分列表都标示所含的致敏物质,消费者应谨慎阅读产品标签,有助于减少皮肤过敏的风险。」

据了解,这次测试的55款香水,每瓶售价由48元港币(约台币190元)至1775元(港币,下同,约台币7000元);若是以每毫升来计算,则由0.5元(约台币2元)至27元(约台币106元)。

其中28款声称为淡香精(Eau de Parfum)、23款为淡香水(Eau de Toilette),其余4款则为古龙水(Eau de Cologne);测验出含最多种类(15种)香料致敏物质的,是1款淡香精、香奈儿的5号香水(Chanel No.5)每瓶售价为1350元(约台币5323元),在这55款样本价格中列居第三;至于致敏物质浓度最高的(5.35%),也是1款淡香精、义大利的「帕尔玛之水」(Acqua di Parma),售价为1775元(约台币7000元),价格是受试样品中最昂贵的。

▲▼检测55款香水。(图/翻摄自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香港消委会检测55款香水,发现有23款含超过10种以上的致敏物质。(图/翻摄自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这次检验是参考欧盟的《化妆品条例》,检验样本是否含有其中列明的26种香料致敏物质;在欧盟当地若是产品含有该物质超过特定水平(驻留类化妆品0.001%),就必须在成份标签上列出所含香料致敏物质的名称。

欧盟去(2017)年就修订了《化妆品条例》,要求所有在欧盟地区出售的化妆品2021年8月起一律禁止销售含HICC(新铃兰醛)、氯化苔黑醛及苔黑醛等3种高致敏物;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就指出,HICC不应该用于化妆品,就算浓度只有0.02%仍不可视为安全,但本次被检验出含HICC的17款香水中,就有15款该成分的浓度高于0.02%。

另外,此测试也发现了11款香水中含有塑化剂DEP,浓度由0.00086%至1.1%,消费者若长期习惯大面积使用「添加香味」的身体护理产品,就要特别留意香水中的DEP含量。

不过,好消息是这次全部样本都没有检验出游离甲醛、水银、砷、镉及镍等重金属物质;虽然有1款样本被检验出含有铅物质、另1款被验出含有甲醇,但含量均远低于大陆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正常使用之下,危害健康的风险与机会微乎其微。

消委会补充,皮肤泛红、搔痒、起疹子及肿胀都是过敏症状,消费者应该避开「致敏物种类过多」与「致敏物含量高」的香水,致敏物质在成分表上排位越前,一般代表浓度越高;最后也建议,孕妇及喂养小Baby的母亲都不宜使用香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