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21.JPG 

这是我第一次自家包的粽子~~~!!!! 

除了N+1年前,在未来婆家当童工,帮忙包了上百颗粽子,我就从未动手做过粽。
延伸阅读:
端午节.包糭子——咸肉糭、金腿糭、印尼糭,和更多...



那两三年虽然是拼命的由天亮包到天黑,可是都是盲头做手工,
对于各样食材的预备、粽叶粽绳的处理、蒸煮粽子的工序,全不知道。

加上奶奶大人喜欢一口气做很多款粽子,每款的包法要不一样,
结果多年过去后,我连包粽子的手法都记不清,各种包法全都混在一起了。

所以,这一年决定自家包粽子,还真是个全新的挑战~!
「粽子日」前一夜,还得认真上网看文章做功课^^。

DSC_0220.JPG  

决定今年自家做粽子,就去访问大黑猫先生最爱吃什么粽。
我与大黑猫一致地投票给「咸肉粽」。

「咸肉粽」是广东地区的特色粽子,也是本地的常见粽;
馅料其实只有 咸肉 + 咸蛋黄 两种,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非非常常非非常常的好吃~~~~!!!!

我想,对我来说,最美味的部份是那层绵密的、松软的、咸香的绿豆仁......
(想来,加入绿豆仁的做法,也是广东粽独有的特征?)
当然我自小深爱吃咸蛋黄,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我想那块小小的肥肉不可少看,蒸煮的时候,丰美的油份会令整个粽子香气百倍吧~!

DSC_0195.JPG 

「那么『裹蒸粽』呢?」我问大黑猫。他向来都爱馅多又大份的食物嘛。
「不爱~!」大黑猫一脸不屑。啊对了,大黑猫独爱低调家常的感觉,不喜欢华而不实充大头的东西 (虽然人家「裹蒸粽」明明是扎实的)。
我也不爱「裹蒸粽」——馅料太多太杂,每年推陈出新愈做愈浮夸,渐渐太过追求内馅的名贵稀罕,少了对粽子的珍惜。

我爱吃甜食,但对甜粽的偏好不大;
家里倘有甜粽,我都只是一味的把豆沙或莲蓉挖出来吃,对糯米外皮视而不见 (枧水粽还是白米粽都一样)。

所以,就这样敲定了——我们来做「咸肉粽」~!!
同时,因为喜爱香菇、栗子、瑶柱,我们也把这三种食材加进粽子里。
因此可以算是丰料的咸肉粽,或是朴素的裹蒸粽吧~ 我们把它叫做「黑猫粽子」就对了~^^

DSC_0228.JPG 

从前未嫁的时候,我住在老式小区,市场上有几家老字号粥铺。
许多个傍晚,点一碗爱吃的粥,再加点一只咸肉粽,就是叫人心满意足的一餐。

婚后搬到被称作「美食沙漠」的这个市郊,就没有随街吃老店的生活感;
可是用双手还是能够创造心目中的美味和幸福~

DSC_0208.JPG 

广东咸肉粽 Cantonese Rice Dumplings
食谱来源:调味的部份修改自 Christine's Recipe,其他部份小黑猫与好友乱乱做~
*切勿直接转载图文及食谱~ 如需分享请注明出处~!

材料:(10个粽子)
包粽部份——
粽叶......30片
咸水草......20根
外皮部份——
白糯米......500克
去皮绿豆仁 (开边绿豆)......300克
内馅部份——
五花肉 (猪腩肉)......180克
香菇 (干冬菇)......5朵 (如果是小香菇可以用10朵)
咸蛋黄......10颗
瑶柱......10颗
栗子......10颗
腌肉料——
五香粉......1茶匙
盐......3/4茶匙
酱油......1/2茶匙
糖......1/4茶匙
胡椒粉......1/4茶匙
米酒......1/2汤匙
冬菇调味料——
盐......1/8茶匙
糖......1/4茶匙
糯米调味料——
盐......2又1/4茶匙
糖......1茶匙
油......2又1/4茶匙
绿豆调味料——
盐......1.5茶匙
糖......1茶匙
油......1茶匙
瑶柱佐料——
米酒......4汤匙

材料清单看来很长很长,但不要被吓怕~~
因为大部份都是相同的调味料,只是份量不同,我分开不竹的类目来写,会清楚一点而已。
以下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DSC_0120.JPG 

材料说明:
粽叶 & 咸水草——
一个粽子约用上3片粽叶、1~2根咸水草。所以这里是 30片粽叶 + 20根咸水草。
    然而,粽叶和咸水草宁可多买,因为折断的、不好的、破裂的等等都需要弃掉不用;
    而且万一馅放多了,也可以多加一片叶子包起来,或是手不巧,也可以多拿一些叶子务求把所有材料包裹住。
咸水草是广东粽的传统「绳子」,广东以外的地方粽(江南粽、台湾粽)多用绵绳,大家可以随意。
糯米 & 绿豆——
圆糯米黏性较高,比较合适;但我用长糯米做,也一样饱满黏糯,大家买不到圆的也可以用长的~
去皮绿豆仁 (又叫做「开边绿豆」、「脱壳绿豆」等等) 也是广东粽子的特色材料 (也是我最最爱吃的部份),
    千万不要省掉啊~ 否则粽子就不是广东咸肉粽了。外国的话,通常叫做「Yellow Split Mung Beans」或「Hulled Mung Beans」。
咸肉 & 内馅——
去传统的「咸肉粽」内馅只有两种——咸肉、咸蛋黄——我很爱吃香菇、瑶柱、栗子,就通通加进去,大家可以省掉~
五花肉的调味,看上去 (和做起来) 感觉上都很重~! 不过吃起来是很OK的啊~ 而且,它是「咸肉」嘛~

DSC_0202.JPG 

做法:

内馅部份——
五花肉洗净,切去猪皮,切成约2cm方块 (图一)。
加入腌肉料(五香粉、盐、酱油、糖、胡椒粉、米酒) (图二),拌匀 (图三),腌一夜。
栗子去壳去衣,洗净,蒸或煮熟 (图四)。
瑶柱浸泡一夜,沥去水份 (图五),加入瑶柱佐料(米酒) (图六),蒸30分钟 (图七)。
咸蛋取蛋黄,淋上少许米酒 (图八)。
香菇洗净,浸泡一夜 (图九),挤干水份,对半切开,泡菇水留用 (图十)。
锅中放点油,油热后加入香菇,炒至香味飘出 (图十一)。
加入冬菇调味料(盐、糖),炒匀,加入一点泡菇水,拌炒至熟 (图十二)。
广东咸肉粽.jpg
小黑猫唠唠叨叨:
时间许可的话,五花肉最好腌上2~3天,那样才有「咸肉」的风味~
广东地区传统的香菇准备方法,是把它当肉腌~^^
    所以,可以提早一天浸泡好香菇,加入冬菇调味料部份的盐与糖拌匀,当腌料腌一夜。
拌炒香菇时,如果觉得太干,可以加入一点点泡菇水,焖煮至熟。
咸蛋黄淋上少许米酒能洗去黏附的蛋白,蒸出来的咸蛋才不会有一层白色的蛋白包住。
栗子短时间加热 (烤或煮) 可以帮助轻松的去壳去衣。
浸泡香菇的水、浸泡瑶柱的水、蒸煮完瑶柱的米酒,都非常非常香~! 请留作煮饭或炒菜用~



外皮部份——
绿豆仁冲洗干净,以清水浸泡一夜 (图一),捞起沥干水份 (图二),
加入绿豆调味料(盐、糖、油),拌匀 (图三)。
糯米掏洗干净,以清水浸泡1小时 (图四),捞起沥干水份 (图五),
加入糯米调味料(盐、糖、油) ,拌匀 (图六)。
广东咸肉粽1.jpg 
小黑猫唠唠叨叨:
绿豆仁其实颇易煮熟,所以不浸也可以~ 但是,浸过夜的绿豆仁,做出来的粽子真是超绵密松软~~~
糯米与绿豆的调味,看上去好像可有可无,但调过味与没有调味的粽子吃起来真是差超远,请大家千万不要忽略。



包粽部份——
粽叶与咸水草用水泡浸一夜。
煮沸一大锅水,加入1汤匙油 (份量以外),投入粽叶和咸水草 (下图)。
再沸后熄火,焖30分钟。取出粽叶,以小刷子两面洗擦干净。
DSC_0122.JPG  
小黑猫唠唠叨叨:
粽叶买回来时是完全干燥的,直接使用会断裂。用水浸泡一夜可以让粽叶回复柔软。
煮沸的步骤则是为了消毒,另一方面也让粽叶与咸水草变得柔软,容易包裹。
沸水中加入一些油,如同帮粽叶抹油 (试想若果逐片粽叶抹油的话要搞多久...),包好的粽子不会黏叶~


包裹 & 煮制——
把2片粽叶并排叠在一起,约重叠一半。
在中间或下方1/3处,折起粽叶,卷成一个椎形 (雪糕筒形/尖底口袋) (图一)。
先放入2汤匙糯米 (图二),再加入2汤匙绿豆仁 (图三),中央处用汤匙拨出凹洞,
放入咸蛋黄、五花肉、香菇、瑶柱、栗子 (图四)。
下方多加1片粽叶加阔收口 (图五),然后盖上2汤匙绿豆 (图六)、2汤匙糯米 (图七)。
把左右两边的粽叶折向中央 (图八),上方多出的粽叶向下折 (图九)。
全程用手捏紧粽子与粽叶,包好后用咸水草绑紧 (图十)。
煮沸一大锅水,把粽子放入 (水一定要盖过粽子) (图十一),以中火煮2小时 (图十二)。
广东咸肉粽2.jpg  
小黑猫唠唠叨叨:
粽叶有分正面与底面,底面可见叶脉凸出。
    使用比较平滑的正面向内包,煮好的粽子不会黏叶,粽子表面也不会有叶脉所印压出来的深痕。
我真的不会包粽,所以粽子外型颗颗不同,不过我的拙劣教材同时显示,
    只要拿绳子五花大绑乱扎一通,粽子还是非常成形,非常漂亮~~ 大家放心做好了~
扎得紧紧的粽子密度很高,所以要煮很久,才能连米到馅都熟透。长时间煮制,也让糯米更软绵黏糯~



大家端午节快乐~^^

DSC_0229.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