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中經常可以聽到說「阿羅漢雖斷煩惱但還有習氣」這樣的言論,這個說法在大乘中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高,而且看上去是大乘貶低小乘的說辭,因為這句話接下去就是說「阿羅漢不究竟」。但其實這個問題在小乘的阿毗達摩里就已經有所探討,如下: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謂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CBETA, T27, no. 1545, p. 77a23-28)

不但如此,論中還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阿羅漢確有習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鉢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等事其類甚多。」(CBETA, T27, no. 1545, p. 77a28-b4)

文中一共舉了四個例子來證明阿羅漢存在習氣

第一個是阿難的貪愛習,事例是其「憐諸釋種」,這裡沒有具體的事件,可能是說阿難成就阿羅漢之後對釋迦族出家的族弟子有所偏愛。不過我首先想到的是阿難請求佛陀允許大愛道等出家的事情,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應該還只是初果,有貪愛很正常,而且我覺得阿難尊者此事完全是出於悲心而非貪愛。

第二個是尊者畢陵伽筏蹉的嗔恚習,他的故事流傳的非常廣,大概就是此尊者過河的時候對河神說:「小婢,我要過河了,把河水分開一下。」此河神覺得非常委屈,跑到佛那裡去告狀,說此比丘罵自己小婢。佛陀讓畢陵伽筏蹉比丘給河神道歉,尊者云:「小婢,對不起。」佛陀的解釋是說,此河神過去世都是給畢陵伽筏蹉尊者做婢女的,因此尊者一看到他就叫他小婢,並非是由於嗔恚,只是習慣而已。

第三個是舍利弗尊者丟棄藥品的故事,這個故事我沒聽過,只知道一個和食物有關的故事。

舍利弗曾為蛇身?

www.zgfj.cn
圖標

第四個應該是憍梵波提,叫做牛呞尊者,宿世惡口感此報。因為說一個老比丘吃飯像牛,導致今世吃飯也像牛一樣反芻的阿羅漢。這個應該可以和愚痴習掛上關係。

以上這些習氣,和煩惱都沒關係,只是一種習慣或業報而已。阿羅漢雖然煩惱已經斷盡,但過去世的習氣如同高速行駛的列車,雖然動力已經停止,卻還有一定的慣性,個人覺得無傷大雅,並不值得非議。


有這些貌似貪嗔痴的習氣表現的,實際上不只是阿羅漢而已,即使佛陀,也有類似的表現。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世尊雖無煩惱餘習。而或時有似愛等言。似愛言者如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似恚言者如世尊說。汝是釋種婢子釋種是汝大家。似慢言者如世尊說。我是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十力得四無畏。似癡言者如世尊說。大王今者從何處來。告阿難言看天雨不。園中何故高聲大聲。或有生疑世尊已斷諸煩惱習。云何復有如是等類似煩惱言。」(CBETA, T27, no. 1545, p. 77b4-12)

文中例舉了一些佛陀的似乎帶有貪嗔的語言,為什麼阿羅漢有這些表現就是習氣,而佛陀就不是呢?看看論中是怎麼解釋的。

為什麼佛陀會說似有貪愛的語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問何故佛說似愛等言。答護所化田饒益彼故。謂世尊說似愛言者。欲令天授所破苾芻身心安隱及除疑故。謂提婆達多貪名利故破壞僧已。尊者舍利子及大目[4]乾連化使還來。彼諸苾芻深生羞恥。身心戰掉復生疑惑。我隨天授不失戒耶。聞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戰掉疑惑二事皆除。若佛爾時不作此語。彼懷愧惱吐血命終。」(CBETA, T27, no. 1545, p. 77b14-22)

是為了安慰那些因為跟隨提婆達多而懷疑自己失去比丘戒的比丘。

為什麼佛陀會說似有嗔心的語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又世尊說似恚言者。摧彼梵志憍慢幢故。謂彼梵志菴婆瑟吒。不量母卑而懷憍傲。障他出家當墮惡趣。由佛訶彼傲佷心摧。次第二身得生天上見四聖諦。又由訶彼補色羯羅娑利梵志。得入佛法逮殊勝果。」(CBETA, T27, no. 1545, p. 77b22-27)

是為了催折外道的慢心,為了利益他們。

為什麼佛陀會說似驕慢的語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又世尊說似慢言者。為令不知佛功德者知已歸依修勝行故。」(CBETA, T27, no. 1545, p. 77b27-29)

即佛說「我是如來應正等覺,具足十力四無所畏」這種話是為了讓那些不知道佛陀有哪些功德的人聽了之後能夠對佛生起信心和皈依。

為什麼佛陀會說似愚痴的語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又世尊說似癡言者。為開彼王談論道故。為解阿難睡悶心故。又欲生彼樂靜心故。」(CBETA, T27, no. 1545, p. 77b29-c2)

是為了打開話題、為了警醒阿難,解除昏沉的狀態、為了讓那些高聲吵鬧的比丘能夠喜樂寂靜。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佛說此等似煩惱言。皆為有情獲利樂故。今訶弟子稱言癡人。亦為利生如後當說。」(CBETA, T27, no. 1545, p. 77c2-4)

總而言之,佛陀的身口意業,似清凈似煩惱的表現,都是為了饒益有情。呵斥弟子不是因為嗔心,而是為了讓弟子不再犯錯。讚歎弟子不是因為貪愛,而是為了鼓勵弟子,令弟子歡喜。

佛陀和阿羅漢的區別,就在於佛陀似煩惱的表現,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是清醒的、明確的。而阿羅漢似煩惱的表現,是不自主的、不自覺的。


最後,為什麼聲聞和緣覺會有習氣,而佛陀能夠完全斷除習氣呢?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問何緣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佛不爾耶。答聲聞獨覺慧不猛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火雖有所燒而餘灰燼。佛慧猛利斷諸煩惱令無餘習。如劫盡火隨所燒物無餘灰燼。」(CBETA, T27, no. 1545, p. 77c4-8)

文中說,因為聲聞和緣覺的智慧沒有佛陀那麼猛利。聲聞緣覺的智慧如同世間一般的火,雖然能燒東西但是還有餘燼存在。而佛陀的智慧極其猛利如末世的劫火,燒毀煩惱灰燼都無。

南傳行者通常會說(為什麼會說南傳行者,是因為實際上聲聞很多部派都承認佛陀相對聲聞的殊勝),佛陀的解脫和阿羅漢的解脫別無二致,他們享受同樣的涅槃,享有同樣的寂靜,畢竟佛陀十號中的應供,就是阿羅漢。而大乘行者卻不斷的強調佛陀的超勝,如佛陀不共阿羅漢的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八十好等。

我個人的看法是,佛陀和阿羅漢所證的涅槃,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佛陀洞徹緣起的智慧,利益眾生的能力,是遠超於阿羅漢的。即二者在根本智上是相同的,在後得智上卻有所區別。換句話說,二者對無為法——涅槃的體悟是相同的,而有為法上,佛陀是超勝於阿羅漢的。佛陀的一切知智,重點不在涅槃,而在無盡的緣起之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