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些媒體出現中國經濟可能存在滯脹或者疑似滯脹的議論。其主要依據,一方面,源自對部分食品價格和生產價格所作的片面觀察;另一方面,出於對外部環境變化可能造成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擔憂。但僅憑某些因素的某種變化,就推斷中國經濟將出現滯脹,顯然是不能成立的。換言之,

「滯脹」論調解讀不了中國經濟

「滯脹」,在經濟學上有著十分明確的理論含義。通常情況下,經濟增速變化,會對失業率和物價產生此消彼長的影響。一旦經濟「停擺」或增速下滑,失業率上升,若物價也出現不降反升的異常現象,就是「滯脹」。通俗地說,就是增長停滯與通脹並存。那麼,當前中國經濟是否存在滯脹或疑似滯脹的現象呢?大體可從3個方面加以重點觀察:

其一,增長是否停滯;其二,是否出現通貨膨脹;其三,失業率是否高企

首先,看增長

。既要觀察總量變化,又要分析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從國內生產總值看,我國連續12個季度經濟增速都穩定在6.7%至6.9%的中高速區間。從結構變化看,今年前8個月高技術產業增長超過10%,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都保持8.8%的較快增長,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的增速。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也十分良好。事實表明,儘管外部環境變數增加,但中國經濟自我適應能力和抵禦外部風險能力並未因此受挫。宏觀上,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經濟增長韌性強。微觀上,伴隨經濟結構優化,經濟運行微觀基礎改善,越來越多的企業自我調節能力持續增強,市場迴旋餘地大。

其次,看物價

。既要觀察居民消費價格、工業品價格和服務價格,也要觀察相關貨幣政策

。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處於合理預期之內,並未出現反常。從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因素分析,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特別是豬肉和蔬菜價格上漲比較多。以豬肉價格為例,自2017年2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持續走低,生豬的存欄、出欄量均有所下降,加之個別地區發生疫情,豬肉供給減少必然帶動價格上漲。隨著市場供求對這種週期性變化作出調整,豬肉價格還會重新企穩。從非食品因素來看,我國工業產品供過於求的狀況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伴隨服務業持續較快發展,服務消費價格將呈溫和上漲態勢。與此同時,當前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並不存在催生通脹的危險內因。

第三,看就業

。無論增速或物價是否存在波動,只要就業穩定、失業率較低,經濟就不會出現大問題,這是當下判斷中國經濟基本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察點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0%,比上個月和上年同月均回落0.1個百分點,特別是25歲至59歲主要就業人羣調查失業率是4.3%,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這說明,我國不僅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而且經濟運行基本態勢為持續擴大就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經濟增長質量也是比較好的。

綜上所述,當前的經濟增速、物價和就業指標,都清晰表明中國經濟並不存在滯脹或疑似滯脹現象,社會上的種種猜疑與擔憂可以休矣。不過,「備預不虞,為國常道」,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及時捕捉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中的微妙變化,提前作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當前,伴隨外部環境明顯變化,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推動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因素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包括上游產品價格變動可能帶來的傳導壓力;另一方面,要辯證分析、正確判斷中國經濟基本面,及時澄清各種輿論誤導,積極引導社會預期,把信心付諸行動,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增長,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的飛躍。

其他人都在看

?

重磅!央行剛剛宣佈:降準1個百分點!透露啥信號?

?

感覺長假「不夠用」?「避暑黃金周」瞭解一下

?

殺害中國公民的3名中非重要嫌犯被抓捕歸案

?

我要穿秋褲,誰也擋不住!多地氣溫創新低,這些地區有雨雪......


來源 / 經濟日報 (作者

平言

編輯 / 徐曉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