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拖曳声呐示意图

就反潜而言,水面舰艇、潜艇虽具有反潜能力,但其通常采用的拖曳声呐、投放声呐浮标等反潜手段,由于受平台速度限制,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对较大海域进行扫描的。对於潜艇而言这种情况其实更为严重,虽然潜艇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或超过30节(核潜艇速度基本超过30节),但其高速航行是会产生较大噪音的,若用这种方式进行反潜,其也就丧失了「隐蔽」这个最为突出的特性。

P-3C声呐浮标安装位置特写

水面舰艇、潜艇在反潜上的这种局限,也正是需要靠反潜巡逻机、战斗机进行弥补的。以装备数量最为广泛的美P-3C反潜巡逻机为例,其基于洛克希德 L-188 Electra进行改装,采用4台Allison T56-A-14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巡航时速610公里,最大航程9000公里,巡航时间最长可达16小时,单次出动除能携带约50个声呐浮标外,还拥有9吨的武器载荷能力。可以看到,当需要在大面积海域进行反潜活动时,反潜巡逻机除能快速抵达,针对大面积海域进行「布控」监视外,发现潜艇后其还具有不俗的攻击能力。

另外,对远洋反潜而言,则主要是依靠水面舰艇所载直升机进行,如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发展至Fight IIA型时,就特意将机库增加为2座,以强化其反潜作战能力。

P-3C尾部的磁异常探测器也是一种常用大面积反潜装置

关於潜艇反潜还有另一个例子就是,英法核潜艇2009年在大西洋的意外相撞事件,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双方均没有开启主动声呐,且为保持绝对安静,双方潜航速度都相当缓慢,因此也就都变成了「瞎子」。由此,也能看出若潜艇在不想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要想发现一艘静默的潜艇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