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28Ti 是我的第一台随身底片机,原本一开始一个朋友传了这台相机的外观照片给我时,我第一个反应是28mm,我已经有 Zeiss Distagon T* 2/28,而且那时候随身携带着FM3A接这个镜头,感觉没很必要再多一台,但实际使用随身机后还是觉得随身机还是有它方便的地方。最主要是在携带方便,由一般包包里面,或者是口袋里面拿出来的速度,比拿SLR出来的速度要快,在街拍的时候这样的机子也比较不会像SLR那样的显眼,比较没有侵略性。这篇文章与 Minolta TC-1 那篇一样,是要来纪念拥有过这台相机,连同TC-1 一起卖掉凑钱买了 Nikkor 24-70mm f/2.8G。

  

_DSC2493

 

这台机子的全名应该是 Nikon 28Ti Quartz Date。另外有一台兄弟机是 35Ti,价格便宜不少,我还是选28Ti 是因为我比较习惯这个焦段。两台的颜色不一样,28Ti是全黑,35Ti是银色。28TI 是全机身钛金属材质,做工非常坚固扎实,拿在手上就像是拿一个金属块的感觉,稍微有点什么摩擦碰撞都没太大影响,我在二手市场上面看到的28Ti 外观都很好。有在网路上看过说,这台机子的外壳太坚固,在找二手的时候要注意,可能外观很漂亮,但是里面有问题,由这边可以看到这台机子的坚固性有多好。体积上面对于随身机来讲还是有一点大台,尺寸是118 x 66 x 36mm,315g重,跟 Panasonic GF2 的机身差不多大小。放在外套口袋还塞的下去,牛仔裤的口袋就进不去。我一般都会有背包包出门的习惯,所以我都放包包里面。不过要由包包拿出来的速度还是没有比从裤子口袋拿出来的快。

 

_DSC2572

 

_DSC2547

 

_DSC2485

 

它的原厂皮套做的很贴身,所以那个拉练比较紧,也一样会影响把机子拿出来拍摄的速度。指针的显示界面很有质感,右边是光圈显示,以1/3级做单位,范围是f/2.8到f/22。左边是对焦距离显示,压著左边的那个AF按键转滚轮可以设定MF距离。中间下面的是曝光补偿,+/- 2EV,也一样是1/3级做单位,也一样是压著左边的按键转滚轮调整。中间上面的指针是显示张数,但同时也是定时模式与T快门的码表,一格为一秒,可以到50秒。定时与指针显示的照明灯是同一个按键,压著按键转盘往内转让中间上面的指针指向定时标志,按下快门开始倒数计时,定时拍摄的时间是10秒。机顶最左边的那个 LCD 平时是显示张数,但也同时是机身参数设定时候的显示。

 

ISO是自动侦测,可使用ISO 25 到 5000的底片。这台机子不能够自己设定底片的ISO数据,若需要增减感时就必须要用曝光补偿来调整,若底片上面没有条码的话,相机会是设定在ISO 100。

 

这台机子共有三个拍摄模式,程式设定模式、光圈优先模式、与T快门模式。一般多数都是用程式设定模式用光圈优先模式比较多,但是有T快门模式,所以这台机子可以拿来上脚架拍车流、水流、夜景、烟火、等需要长快门的题材。在这个模式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自己抓,可以先调到光圈优先模式开大光圈然后自己推算,或者是另外带个测光表。操作方法是转到T快门模式,按一下快门开始曝光,在按第二次快门关闭。这台机子不能接快门线,所以按快门的时候要注意。虽然指针只能显示到50秒,但其实最长的快门可以到10分钟,所以当曝光时间超过50秒时候需要另一个表来做参考,到那么长的曝光也应该只要看分钟就可以了。

 

闪光灯的控制是开关式放在机身正面的右下方,防红眼模式则是在左侧面。闪光灯的控制可以强制让它闪,让机身自动侦测,与强制关闭三种。我一般都是让它强制关闭。

 

 

_DSC2563

 

它的观景窗大而且明亮,虽然看上去会有点变形,当然这不影响拍照出来的成效。观景窗内有框架显示构图,在不同的对焦距离时候,会依照对焦距离而出现不同的视差效果框出不同的构图框架。观景窗内的资讯显示比较少,除了构图的框架,主要只有一种,预设上面是快门速度,不过可以更改成为其他的。快门速度的显示是以LCD显示实际数字,快门的范围是2秒到1/500秒。曝光不足的时候会显示「L」,曝光过多会显示「H」。

 

「Panorama」是全景模式。那个杠杆推过去后在作用上,应该是直接物理性的把底片遮小,成为全景的比例。在这个模式之下,在观景窗上面也会有相关的构图选取范围的显示。

 

观景窗左边的「mode」与「set」是用来设定一些机身的参数用的,在设定时,参数的显示是在上面的LCD当中。主要可以设定的是机身测光方式、观景窗的显示内容、照片上的日期与打印、回复原厂设定、指针显示重置。观景窗内的LCD显示,预设是快门速度,但也可以改成光圈或对焦距离。

 

28Ti 的 3D-Matrix 测光很准确,在高对比的场景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曝光,即使是喂它吃对于曝光准确性要求比较高的正片都没有问题。是可以把测光模式改成中央重点测光,不过既然 3D-Matrix 测光模式的准确度非常优秀,所以我也一直是用这个测光模式。曝光这样的准确,后来很多时候我都干脆适用程式曝光模式当做傻瓜机来拍。

 

实际在使用的时候,操控上其实比较依赖那个指针显示,所以需要一开始先看指针显示选取光圈,设定好之后再开始拍摄。如果很在意光圈到底是选取了多少,就必须要一直回去看指针,这样就会影响整个拍摄节奏。出门游玩拍风景的时候影响不大,但是当扫街要抢拍的时候就多了一个步骤,我自己使用的时候都会先固定在某个光圈后就不管一直拍,直到快门速度无法配合,或者直接用程式曝光模式。对焦的准确度倒是不用担心,不过也因为它的距离显示也是在指针上面,最近对焦距离是40公分,拍摄时候如果离被摄物体太接近,会比较不容易察觉,若真的很在意对焦距离就要去更改观景窗内的LCD显示设定。半按快门对焦与全按下去曝光的界限很清楚,不容易误按,这台机子的快门延迟也稍微长了一点,也会影响抢拍时拍下来的画面。

 

镜头锐利跟对比都很好,但是二线性有点明显,抗耀光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在面对太阳逆光的时候要注意。下面两张耀光的情况有点不同,第一张太阳在比较高的位置耀光很明显,这张也是耀光最夸张的一张,夕阳那张正吃太阳的耀光反而比较少。我在济洲岛碰到了超大太阳,需要把缩光圈很小在拍摄,出来的结果则是出现暗角,暗角的程度也不一致,在大光圈之下的暗角反而不明显。理由我不是很清楚,可能跟快门设计上面有关系吧。

 

Agfa Vista 400
20

 

Fujichrome Velvia 50
Velvia50_1_21

 

Agfa Vista 400
17

 

Agfa Vista 400
16

 

 

这台相机因为操控的关系,我觉得比较适合在拍摄节奏比较慢的时候使用,像是出去旅游可以悠闲拍照时,而且有T门模式,喜欢拍慢门的话可以就带著这台相机加上脚架慢慢拍。一只旅游脚架跟这台相机的整体重量并不高,而且携带还算方便。由于最高快门并没有很快,所以在选底片的时候用ISO较慢的会好一点,上面我出现暗角的照片是ISO 400,光线非常充足的情况之下,光圈要缩到f/16左右。其实我是觉得在这台机子上面,用正片当主力是不错的选择。

 

Fujichrome Velvia 50
Velvia50_1_24

 

Ilford FP4
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