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成都遊玩都喜歡去寬窄巷子、錦裏等人多熱鬧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人喜歡去杜甫草堂、四川大學等從文厚重的地方,這些地方不僅歷史悠久、環境幽雅,而且文化厚重,底蘊深厚,而成都的望江樓其實也屬於後者,它緊告四川大學老校區,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望江觀景的好地方。

望江樓是成都著名的文化座標,它是明清兩代爲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建的公園,又薜濤一生非常愛竹,所以這裏又是國內名竹薈萃之地,被當地人稱爲“竹子公園”或“錦城竹園”。

公園需要20元的門票,購票入園,裏面幽篁如海,清趣無窮,曲徑通幽,亭閣相映,環境極爲優雅,裏面有多座建於清代的古建築、古蹟、歷史淵源更是增加了公園的文化內涵和魅力,如若登上樓閣,壯麗的錦江更是一覽無餘,令人倍加讚歎風景之美。

薛濤,字洪度,唐代著名女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她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又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據說她曾經在望江樓汲取井水,手製詩箋,也就是聞名於世的薛濤箋 ,並在此留下了許多詩句。

據史料記載,薜濤因父薛部流寓蜀而生於樂山,八九歲食能詩,父早死家貧,15歲遂墮入樂籍,脫樂籍後終生未嫁,薛濤姿容美豔,性敏慧,青年時期詩文即有名氣,當時不少著名詩人,如白居易,劉禹錫、杜牧,元稹,張籍等,都同她有詩唱和,她二十多歲時,受到劍南西川節度使韋暴的貫識,經常出入幕府,侍酒和詩,以詩才名嗓一時,被尊爲“大唐孔雀”。

據悉,當時薛濤在韋皋官府中的任務是,隨從長官在宴席上和官府文人們飲酒吟詩唱和,並跟隨韋皋出外應酬視察,有時幫助官府草擬一些文稿,這些文祕事務,在當時稱爲“出入幕府”,實際上相當於韋皋的貼身祕書。但是當時她的地位並不高,卻因爲過於顯示才華,觸犯了韋皋的尊嚴,韋皋盛怒之下將其處罰到四川邊境鬆州。鬆州就是今天四川的松潘,是個又窮又苦的地方,薛濤實際上是被流放到那裏的。

據學者們考證,這一年薛濤年方19歲。後來,薛濤幾次向四川的唐朝官吏謝罪,且寫了十首題爲《十離詩》的組詩,向韋皋等認罪悔過,最後才受到了官府的赦免,回到了成都。從鬆州回到成都後,薛濤長期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終此一生。辭濤逝世後,葬在望江樓公園右側約500米、現在的四川大學校園內,遺憾的是在上個世紀的“十年浩動”中被夷平毀。

留給後世的印象中,薜濤除了她的才情以外,還有她與著名詩人元稹的一段戀情故事,元稹是中唐時與大詩人白居易齊名的才子,人們常常將“元、白”並稱。元稹在公元809年由唐朝受命以監察御史名義出使東川。這時元稹正妻韋叢正好病故,元稹對薛濤十分仰慕,在同僚嚴綬的推薦下,薛濤和元稹在東川會晤。二人一見相傾,此後薛濤與元稹不斷有贈詩相往還。但是,這對才子佳人終究未成眷屬,其中原因仍不外封建制度的束縛:元稹出身名門望族,又爲朝廷大官,所處社會和他的家庭絕對不會允許元稹娶一個出身低微的樂伎爲妻。這是封建社會中命中註定的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