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薛濤和魚玄機三位才女,各有所長,薛濤作詩500多首,大多散失,僅存詩文92首,令人十分惋惜。

蔡文姬又稱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東漢陳留郡圉yu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yong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因匈奴入侵,在關東原籍被擄,蔡邕遠在長安,而她被擄後三個月父親蔡邕即被殺,無從獲息,更談上營救。這也是譚其驤與郭沫若辯論認定《悲憤詩》是文姬所作的其中三點理由中的一點。

蔡文姬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九歲時就能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經中也有出現。《胡笳十八拍》是中國古樂府琴曲歌辭,長達1297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蔡文姬対書法也很擅長。

但蔡文姬歸漢後作有《悲憤詩》兩首,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休,是有爭議的。其五言側重於「感傷亂離」,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郭沫若在為曹操翻案的同時發表論文質疑蔡文姬的作品是否出自蔡文姬之手,提出三點理由。但譚其驤認為這三項中,沒有一項是站得住的,也提出認定的三點理由。

蔡文姬記憶超羣。曹操統一北方後,用重金將蔡文姬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si。而後董祀犯了死罪,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來到堂前,散發光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衷痛,滿堂賓客為之動容。但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發出了?蔡琰說:你馬廄裏的好馬成千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於被蔡琰感動,赦免了董祀。

曺操見蔡文姬沒穿鞋又披散著頭髮,即贈給蔡文姬頭巾鞋襪。曹操問蔡琰:「聽說你家原有很多古籍,現在還能想起來嗎?」蔡琰說當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餘卷,但因戰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在能記下的只有四百餘篇。於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臨摹好送到曹操手上,沒有一點錯誤。

還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979年正式頒布了310座水星環形山的專有名稱。蔡琰環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薛濤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親薛鄖在京城長安當官,學識淵博,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教她讀書、寫詩,8歲時就會吟誦詩歌。薛鄖為人正直,得罪了當朝權貴而被貶謫zhe到四川,從繁華的京城長安搬到了遙遠的成都。沒過幾年,他又因出使南詔沾染了瘴癘而命喪黃泉。因父親薛鄖yun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五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薜濤有詩文往來。

父親死時薛濤年僅14歲。母女倆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濤不得已,憑藉「容姿既麗」和「善辨慧,通音律,工詩賦」,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那時的官員們大都是科舉出身,文化素質不低;要讓他們賞識,既要美貌,更要才藝、辭令和見識,而這正是薛濤的最擅長的。身在娛樂場中,使得她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其中有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hu等詩壇領袖。

貞元元年(785年),中書令韋皋gao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一次酒宴中,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從容拿過紙筆,提筆寫下了《謁ye巫山廟》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因為這首詩聲名鶴起,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做案牘du工作,韋皋仍然感覺大材小用,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校書郎」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官階為從九品,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女校書」。

薛濤紅得發紫,不免恃寵而驕。求見韋皋多走薛濤後門,別人敢送禮她都敢收,之後一文不留全部上交,終究鬧出動靜太大,韋皋十分不滿,一怒之下,發配松州(今四川松潘縣)以示懲罰。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西少,兵荒馬亂,薛濤十分恐懼,用詩記錄自己的感受:

《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

聞道邊城苦,今來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黠×ia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卻教嚴遣妾,不敢向松州。妾是謙辭,舊時女人自稱:妾身。賤妾。

還寫了動人的《十離詩》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氈上眠。

《犬離主》

出入朱門四五年,為知人意得人憐。近緣咬著親知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送到了韋皋手上,他心一下就軟了,一紙命令又將薛濤召回成都。這次磨難,薛濤看清了自己,歸來不久就脫去了樂籍,成了自由身,這年她20歲。

元和四年(809牟)三月,開始了一場姐弟戀,歷時三個月,前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己講過,這裡就不贅述。

元稹沒回來,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大和六年(832年)夏,65歲薛濤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薛濤用自己的才華求情,解救了自己。

薛濤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擅長作短小的詩,惋惜成都紙幅太大,於是都裁小,還在浣花溪採用木芙蓉皮為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稱為薛濤箋。

魚玄機晚唐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鹹通初嫁於李億為妾,後被棄。公元886年(鹹通七年),出家為咸宜觀女道士,改名魚玄機。

魚玄機姿色傾國,天生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約十歲,與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相識,並吟詩作對。她出家後,對李億仍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

《贈鄰女/寄李億員外》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對魚玄機來說,人世間無價的珍寶,是很容易辦到的事,而想要獲得一個志誠的心靈伴侶,卻是如此的困難。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

《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疏散未閑終遂願,盛宴空見本來心。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沈通沉。

向溫庭筠吐露心聲,惆悵孤獨,長夜漫漫沒法入睡,似怨似訴,心境悽涼。

據記載,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為京兆尹溫璋判殺。張乘健認為,綠翹事件必定有複雜的背景,裡面隱藏著隱祕的委屈和細節;所謂魚玄機「妒殺」案是亙古之謎,也是千古奇冤。

現代作家施蟄存說:魚玄機詩一卷,四十九首,還有南宋刻本,她的詩以五、七言律詩多,功力在薛濤之上與李冶不相上下。


謝悟空邀請。

最喜歡蔡文姬。

先簡略介紹一下三位才女。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後改名魚玄機。

魚玄機,家境貧寒,但幼有才名。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此時大約四十多歲,聞得魚先機之才名前去她家中造訪。以「江邊柳」三字為題命她作詩,詩成後溫庭筠反覆讀誦,肯定了魚玄機的才華。

後來,溫庭筠時常造訪魚先機家中,教她作詩,二人亦師亦友。

幾年後,魚玄機漸漸長大,出落得越來越美麗,文采飛揚,對溫庭筠情感也越發深厚起來。但溫庭筠此時已漸漸年老,且本來容顏醜陋,人稱「溫鍾馗」,對於青春美麗的魚玄機,他很矛盾,也自卑。

經過謹慎思慮後,他將魚玄機介紹給了當時的青年才俊狀元郎李億。

李億得才貌雙全的魚玄機,確實歡喜不已。婚後有一段短暫的恩愛時光。但是李億的正室裴氏容不下魚玄機,對她非打即罵。李億無奈只得將魚玄機送去咸宜觀帶髮修行。

魚玄機在咸宜觀裏左等右等,最終等來了李億帶著全家去別處上任的消息。

大受打擊的魚玄機從此性情大變,她痛恨為什麼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一定要從一而終?

她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仗著自己美貌過人,才華橫溢,與諸多男子交好。只不過,她只是在玩弄感情而已,不再付出真心。

後來她不甘寂寞,買來幾個婢女作伴。其中有個叫綠翹的婢女生得美麗動人,與她的常客陳韙有染,魚玄機因妒殺人,打死婢女而獲刑「斬立決。」

一生留有名句:

「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還有: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也有文說魚玄機是被溫璋所冤殺。因為溫璋對她求而不得,故生殺念。溫璋是酷吏,魚玄機是被屈打成招而冤死的。

真相如何已不得而知,可憐一代才女,年紀輕輕便做了刀下亡魂。

空留文章千古,予後人唏噓。

再來聊一聊薛濤。

薛濤,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

薛濤之父薛鄖本在京城為官,只此一女疼愛不已,自幼教她讀書,作詩。

後因其父性情剛直,得罪權貴獲罪被貶四川,後患病去世。家道中落,薛濤不得已加入樂籍求生存。

當時的官員文化素質不低,僅有美貌可入不了他們的眼,而薛濤文章才藻出色,在歡場中才能大放異彩。

以一首:

謁巫山廟

朝朝夜夜陽臺下,

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

春來空鬥畫眉長。

博得當時節度使韋皋的青目,成為韋皋身邊的紅人。

如果她從此珍惜,名臣韋皋對她還是好的,可惜她恃寵而驕,為人狂逸,收授賄賂,激怒韋皋,發配她去松洲以示懲戒。

一路上人煙稀少,荒涼至極,薛濤後悔不已,寫下著名的(十離詩),將自己比作十種小動物以求韋皋的哀憐。

詩到韋皋手上,韋皋立即心軟召她回來。但是二人之間,已經回不到最初。做為一個政治男人,在那個特殊的朝代裏,韋皋不可能給予她太多的愛。甚至連尊重都少。

回來後,薛濤深受此次經歷的打擊,認清自己,脫去樂籍,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定居。

就是在這裡,她種下滿院枇杷葉,與當時諸多大才子互相唱合詩作,度過一段悠閑的時光。

也是在這裡,邂逅了她生命裏的摯愛—元稹。

遇見元稹時,她已經四十多歲了,而元稹才三十一歲,二人相差了十一歲。但是匹配的才情還是激起愛的烈焰。

在這段情感裏,薛濤體會到了一個接近現代女子的自由平等的愛情。

她完全顯露出了一個戀愛中小女子的模樣。薛濤詩言:

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宛如一個溫婉細膩的小妻子,緩緩道出一腔深情。

但是元稹本來就不是深情的人,甚至說除了才情之外,根本就是個典型的渣男。誠然,他曾寫下著名的悼亡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那也是不過是多情才子瞬間的真情而已。過後還是該風流的繼續風流。

薛濤對元稹太信任了,她相信元稹文字裏的深情,認定元稹忠貞癡情,所以她義無反顧轟轟烈烈的愛了。

薛濤別有情致的創造了專門寫情書的薛濤箋,雖然苦待元稹不至,卻不曾有怨言留世。後來她換下最愛的紅裙,披上道袍,用漫長的餘生來忘記那個負心的男人。

論情懷與風度,薛濤之豪邁與優雅,情懷之廣闊,是一萬個元稹都配不上的。

而我最欣賞,最欽佩的是今天放在文尾的這位才女—東漢才女蔡文姬蔡琰。

她可不是位普通的才女,而是一位悠悠五千年難得一見的女文豪。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東漢大文學家蔡邕之女。從小飽讀詩書。先嫁衛仲道,後夫死歸鄉,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匈奴並育有兩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蔡琰難捨幼子,離別之時,寫下(胡笳十八拍),字字泣血,句句斷腸。

再來,說到蔡琰就不得不說曹操。

曹操是蔡琰之父蔡邑之弟子與摯友,常去他府上走動。曹操有文采,又是一代梟雄,蔡琰才華橫溢,容顏端麗,曹操對她不可能不動心。

然而,舉世皆知「愛人妻」的曹操,但是唯獨對蔡琰敬重不已。

曹操重金贖回蔡琰,不排除有政治方面的操作,也有顧念蔡邑舊情的考慮,但更多的怕是對蔡琰本人,發自心底的一份敬重與憐愛。

蔡琰歸漢後,曹操撮合她嫁給董祀。此時的蔡琰雖滿腹才華,但是已是兩嫁之身,卻容顏已衰退,董祀正年輕,所以對她十分冷淡。後來董祀犯罪,死刑,蔡琰蓬頭赤足前去向曹操求情。

蔡琰的陳述,言辭懇切,口齒清晰,在座名士無不動容。曹操被其所感,追回殺令。此後董祀感蔡琰之德,賦予深情,後來夫婦歸隱偕老田園。

蔡琰求情被允之後,曹操問起蔡琰家中古典文籍可還記得,蔡琰答道:「藏書四千餘卷,皆以遺失,只記得四百多篇「。

曹操說:「現在我應該派十個書吏到你那裡去抄寫。」文姬說:「我聽說男女有別,按照禮制男女之間不能親口傳授。請給我紙筆我自己抄寫,是用楷書還是草書全聽您的命令。」

操錄完畢之後,賦(悲憤詩),原文如下: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彊。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詳。

卓衆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牚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閒,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駡。

或便加捶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戹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歎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裏。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長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歔欷,行路也嗚咽。

去去割情戀,邊徵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念我出腹子,匈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郭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從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忽夀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彊視息,雖生何聊賴?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全詩悲情控訴,在國家災難大背景下個人之不幸。一個擁有傾世才情的女子,背負上如此坎坷的命運,是人之不幸,卻成就了詩家之幸。

蔡琰,一個真正為文而生的女子。

她腹內詩書四百餘篇,不僅通音律,亦通書法,是個真正全能的才女,而且更重要的是蔡琰有德行,並不似一般才女的輕浮與任性。

魚玄機也好,薛濤也罷,相較於文姬,都遜色太多,不止是才華不足以媲美,人品亦不足矣望其項背!

圖源皆自網路,侵刪。


蔡文姬

從感覺上來說,薛濤和魚玄機的名聲不好,又不如蔡文姬的名聲大。著名的《文姬歸漢圖》可是國寶。

自古才女多遺恨,

江湖漂零風吹絮。

離合哀愁誰能解,

債影歸去詩留香。

才女已去,只有她們的詩篇留在人間。通過詩中的文筆,想像她們美麗的身資,怎一個愁字了得。佳人已去,只有她們美麗和才華留在歷史的深處,祝她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蔡文姬也確實非常有才氣,是歷史上少有的才名蓋過美貌的女子。文姬亦擅長書法,其文筆宋刻《淳化閣帖》有收錄。蔡文姬一生,特別是歸漢後,繼承父親的遺志,撰寫了《續後漢書》,這不能不說是她對祖國古代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巜贊薛濤》

不凡才女震全唐,

風月聲名質本香。

顏似芙蓉拂翠玉,

愛如神姬會襄王。

沉魚落雁姿容絕,

詩賦琴棋才藝長。

惆悵時空難倒轉,

後人仰慕空斷腸。


蔡文姬的胡家十八坡,薛濤箋,瞭解一些,魚玄機沒聽說過。

紅樓文,馬遷史,(薛濤箋)將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原離騷,都載入史冊。

對我蔡家的文姬蔡琰瞭解多些。


只有蔡文姬,另兩位我不認識也不知道~!


蔡文姬,到處各種奶。因為我也玩王者


當然蔡文姬啊!她是輔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