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全球且發展了近十年的二元期權行業正一步步走向消亡。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FCA)日前宣佈,自2019年4月2日起,將永久禁止經紀商向零售投資者兜售、營銷或分銷二元期權產品。

2018年7月2日,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ESMA)對二元期權實施臨時限制措施。此前,ESMA已連續三次更新了二元期權禁令,最新的有效期到2019年7月1日。

英國FCA的二元期權永久禁令內容與ESMA的二元期權臨時禁令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FCA的規定還涵蓋了“證券化二元期權產品”,因爲FCA認爲此類產品也存在高風險。

歐洲向來重視針對零售客戶的投機產品,如CFDs(包括現貨外匯)和二元期權,並一直在對該領域進行持續的監察和監督工作。歐盟區內的部分成員國的監管機構已經對這類產品的零售業務進行了限制。

去年歐盟地區針對差價合約和二元期權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74%-89%的散戶投資者在投資上處於虧損狀態,平均每位客戶的損失達到1600歐元-29000歐元不等。

FCA估計,永久禁止二元期權每年可以爲零售投資者節省高達1700萬英鎊的損失;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二元期權欺詐活動的風險。

FCA戰略與競爭執行董事Christopher Woolard表示,二元期權是披上了金融工具外衣的賭博產品,這種產品會因其本質上的缺陷造成投資者虧損。

在中國,二元期權產品曾經非常受歡迎。不過,很多二元期權公司採取非法手段以此牟利,更有甚者採取傳銷方式來拓展業務,這顯然已經超出了正常營銷的範圍,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

2016年4月18日,中國證監會率先對二元期權行業“亮劍”,認爲二元期權不具備規避價格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與證監會監管的期權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着本質區別,其交易行爲類似於賭博。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禁止了二元期權產品。2016年3月,以色列監管機構要求全面禁止二元期權交易。隨後法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十餘個歐盟國家先後向二元期權下達禁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