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是被長期壓抑着的,近十多年被完全釋放出來了,十年前三四千元工資覺得收入不低,現在八九千元的收入也不覺薪水有多高。正因如此,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已告中止,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已經移至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廉價勞動力已不再是中國職工的代名詞。

  目前來說,我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採用的是增加貨幣的供應量來調節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我國就提出了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政策,但是這些錢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來提供的,同時從去年開始,我國經濟面臨着下行的壓力,央行採取的策略就是通過定向降準提高貨幣供應量來提振經濟。

  所以說最近的降稅政策是一個好的政策,可能會比增加貨幣供應量產生的效果好。很多時候降稅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條途徑,降稅不一定就代表着政府的稅收會減少,降稅的同時勢必會提高市場的活力,減少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積極的創新能力,往往會提高市場中企業的數量,稅收一定會降低。

  通脹是對人民的又一次掠奪,可悲的是這種掠奪從來不會消失,通脹會造成嚴重的貧富分化,嚴重的貧富分化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產能過剩,比如消費市場萎縮,合理的需求將被抑制,一邊是生產市場賣不動,一邊是消費市場買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