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兩個是可以分開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道家儒家都曉得。現在在我們的肉體上的這個形神,名稱變了,叫做魂魄。魂是靈魂,就是神變的;魄就是生理上精氣變的。所以一個人要是魂魄分開了,就是快要死亡了。有許多心理病、精神病,就是人到了這個境界,到醫院裏精神科看看,有許多嚴重的精神病例。

我有一個朋友做過省主席,他的父親是讀書人,當然也是個富貴人,我們都見過。老太爺、老太太兩個都修道,都七八十歲了。有一天這個老太太就告訴一班朋友說,我的老頭快要走了,他的魂魄已經散了。她說老伴打完坐習慣在椅子上靠着,再喝杯茶。有一天早晨,她自己打坐下來,向窗外面看,發現老太爺站在庭院裏看花,她就叫他加件衣服,早晨天氣太涼;可是他頭都不回。她就回頭自己找件衣服要給老太爺加上,結果轉身看見老太爺還坐在椅子上,她說自己就傻了,曉得他快要走了,魂跟魄分開了。

所以魂魄兩個,照醫理學來研究是兩個東西哦,有時候人睡眠不好,在古代的醫學是魂魄不能交。譬如說我們失眠,血液向上面衝,思想多睡不着,或者茶喝多了,小便越來越多,魂魄兩個不能相交。在瑜珈術來講就是上下氣的升降失調,不能凝聚了,凝結不攏。在中醫的道理,失眠是心腎不交。其實不是心臟與腰子,而是講心腎兩個氣的功能,它通電的過道,兩個不能交換,所以睡眠就不好。

道家說夜裏做夢,是因爲魂魄不能相依了。很明顯的,白天就叫精神,夜裏睡着就是魂魄。譬如我們思想這一部分就是魂;生理身體部分剩餘下來的力量,叫做魄。“魄”字旁邊這個“白”字,代表已經返本還源了,一切都沒有了。所以“魂魄”這兩個字都從“鬼”部,這個鬼也是電能,看不見的,但是兩個字邊不同。

白天我們這個魂魄就是精神,人的精神強烈,有思想,有體能;夜裏睡着了做夢,是魂魄不相交。魂魄相交就得道了,就是精神歸一。佛學講精神歸一就叫得定,叫做入定;道家就叫做凝神,神跟氣凝結就入定,所以不能入定是因爲氣跟神不能凝結攏來、魂魄兩個不能相交的原故。

兩精相搏謂之神

有陰陽氣在裏頭,它是講唯物了。這個生命有兩個精,陰精和陽精,每個人本身有陰陽的精。“相搏”,兩個互相糾結合攏來,這個力量絞起來就產生“神”了。所以我們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夠了。像我現在還可以,因爲我曉得養神,養精養神叫保養精神。

隨神往來謂之魂

腦筋的思想叫做魂,靈魂。在中國文化的靈魂是唯物的嗎?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兩個同體變化來的。隨神往來就是魂,我們思想是魂。所以看古書,或看古代木刻的畫,人死了,上面出來一條線,靈魂出來了。做夢叫神遊,我們古文講自己做夢,神離開頭頂去外面,魂出去了,先由腦通到心臟,全身通的,“隨神往來謂之魂'它跟着這個神跑。

以前老一輩子的人,會看老人的生存時間。譬如我有一個老師,有一次我父親告訴我,你那個老師我看“不久之客”了。不久之客就是活不久了,在這個人世做客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我父親對我講,旁邊就有人問他,你怎麼知道的?我父親說,他的神已經張開了,像花一樣張開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這是說“隨神往來謂之魂”。

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魄是睡着了的那個氣,我們睡着了身體還在動,會呼吸,呼吸同肺很有關係,這個叫做魄。魂魄是兩件事,你要研究中國字的不同哦!什麼叫鬼神呢?往下面去的叫做鬼,向上衝的叫神。鬼字旁邊有個雲字的叫魂,鬼字旁邊有個白字的,一股氣,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臟跳動。你們如果看過死人,到醫院裏看到快要死的人,他那呼吸,“呵!呵!呵”(急促狀),就是他的魄快要散了,呼吸快要完了;它同呼吸關係很大。

修道到了元氣在下充實,上面頭腦清涼,不論佛家、道家,所謂上面玉液還丹,清涼甜味的口水就經常有,人老口乾沒有水。

所以有許多老年人變成哈巴狗一樣,嘴巴張開看電視,看東西時嘴跟眼睛也同時張開,像花一樣張開了。你看花要謝的時候,就張開得很大。這些好像是笑話,由這個笑話,你瞭解了自己,曉得調養身體。所以水火要交感,交感就是要上下顛倒過來。

東方哲學還有一個東西討論,最初的生命哪裏來的?東方哲學有所謂“原人論”,原始的那個生命,最初從哪裏來的?現在全世界都流行的禪宗——這是中國的特產——其中主要的問題,也是問“生從哪裏來?死往哪裏去?”照唯物論的解釋“人死如燈滅”,這答案行不行?不能滿意。事實上證明,人死不如燈滅。

如社會學、心理學、醫學、靈魂學的調查,有很多的事例證明,譬如說有的人沒有死,已經有死的徵象。不說遠的,就說發生在臺灣的事,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爺,在他死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門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喚他不要出去受了涼,但又倏忽不見了。再回到房間一看,老太爺還躺在牀上呼呼大睡。這時老太太心裏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謂靈魂先出竅了。果然三天以後老太爺去世了。這種事例倒蠻多的,這許許多多事例,在科學上都還是不可知之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