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擁有十多個王朝,其中就數宋朝最爲突出。自從宋太祖趙匡胤陳橋事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後,不知道他是不是嫌棄自己武將出身的身份,於是搞了個重文輕武的政策,一直影響了宋朝三百年的統治。

  其實也不能說重文輕武這個政策有錯,而是趙匡胤本末倒置了。如果宋朝一統天下,實行這個政策自然沒事,也能起到穩定統治的作用,可完就完在他本事不濟,沒有柴榮一半的才能,終其一生都不能一同全國,還留下了北方衆多的遊牧民族。

  說實話,兩宋的滅亡非常相似,一個被金國攻破都城只能南遷,另一個被蒙古軍逼的崖山殉國,兩宋都亡在北方的遊牧民族手中。

  兩宋交替之際,因爲宋朝奉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天下兵不能戰,將不能徵,導致都城開封被攻破,二聖被金國俘虜而去,之留下趙構倉皇難逃,建立南宋政權,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

  可經歷這場動亂的南宋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在,依舊奉行其祖宗的重文輕武政策,另一方面卑躬屈膝,向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金國稱臣,如果說認賊作父,也不過如此了。

  對於這個結果,我開始非常想不明白,爲何南宋實力並不弱,爲何總是這麼沒有風骨呢?不是重文輕武嗎?文人的風骨被啥給吃了呢?後來終於想明白了。

  首先,金國雖然滅亡了北宋,雖然俘虜了兩個皇帝,但是這完全是趙構的福氣。如果不是二聖被俘虜,他哪裏有機會坐上皇帝的寶座呢?可以說是金國成就了他的皇帝夢,雖然礙於民族仇恨不能表達,趙構其實也很高興。

  其次,重文輕武雖然讓北宋消失,可同樣保住了南宋的存在。他的先祖趙匡胤是武將叛亂,最終成功的篡取了國家大權。他擁有這樣的經歷,自然要防備別人也來這一招。因此,在宋朝皇帝的心裏,武將的害處要超過一切,最起碼比外族入侵要重要的很多。

  所以不管是岳飛的忠心與否,岳飛能否收復河山,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岳飛手中的兵權已經引起了他的重視,所以按照祖傳的做法,風波亭上血濺英雄血。

  最後,宋朝是篡位而來,並不是自己手把手打下來的,所以在宋朝的歷代君主眼裏,天下不是百姓的,不是天下人的,而是他們家傳的。這個想法比歷代朝代君主都要濃厚,這也是爲何宋朝屢次割土賠款毫不心疼。

  靖康之恥之後更是如此,趙構早已經天下視作自己家的東西,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帝位子,別說一個岳飛,一塊土地,他連爹都能拋棄,還拋棄不了誰呢?

  雖說天家無親情,可做到趙構這個程度的,實在天下少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