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報道,深圳“高考移民”事件確有其事。


近日,深圳一所民辦學校——富源學校在全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對其他學校形成“碾壓”。理科全市前10名中就佔了6名。有家長懷疑該校部分學生爲河北衡水中學等校的“高考移民”,擔憂破壞教育公平。


2019深圳二模各校尖子生。


今天,深圳市有關部門證實:富源學校進入此次“二模”前100名的學生中,有10餘名學生均從河北衡水第一中學(高中)轉入。目前深圳市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調查,廣東省教育廳5日也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工作組,對外省轉入生轉學條件進行排查。


深圳市富源學校


此事在網上披露後,再次引發大衆關於高考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和熱議。有人點評:究竟是“高考移民”不公平,還是“限制高考移民”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不公?


成績“異軍突起”引質疑


此次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成績單中,深圳富源學校“異軍突起”。成績排名前10的13名考生中,有6人來自富源學校,超過深圳中學等四所深圳名校的總和;而全市前50名富源學校也佔到13人,排名第二(見上表)。


2019深圳一模前100名尖子生分佈表。


強烈的對比引發關注與質疑。有家長表示,近3年富源學校的錄取分數比四大重點高中低了近100分,加上該校學生成績斷層嚴重,此次突然“逆襲”應該是“高考移民”所致。


爲了自己孩子的未來,深圳的家長們可謂“戰鬥力”爆表。他們調查發現,2018年富源學校高考“高分層”人數也較往年激增,有9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其中多名學生的名字曾出現在河北多所學校的成績宣傳報道中。


據這些報道,富源學校2018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張某號稱“初中、高中都在富源學校就讀”,但卻出現在2015年河北省邯鄲市育華中學中考喜報上。而在河北衡水第一中學網站上,深圳富源學校2018年考入清華大學的閆某,也出現在2017年4月的一篇活動報道中,配發的照片與富源學校2018年高考喜報照片基本一致。


“高考移民”瞄準分數線差異


那麼,這些尖子生是怎麼跨省來到深圳高考的呢?


一些深圳家長總結了富源學校的辦學模式——“與名校聯姻-獲取高分生源-擴大知名度-地區內掐尖形成優勢”,他們認爲,這種模式集中反映了應試教育的功利性和弊端。


衡水中學深圳市富源分校。


據瞭解, 2016 年11月,富源學校與河北衡水中學“聯姻”合作辦學,成立了“衡水中學深圳富源分校”。在家長們看來,這種合作本質就是一種高考移民的新渠道。具體操作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從河北轉入廣東戶籍,在深圳高考;另一種是招廣東的孩子,學籍掛在深圳富源,在河北衡水上課,再回深圳高考。



有親身參與的學生在網上爆料:戶口遷移一事確有存在,並且是高三經過篩選確定的一些“清北臨界生”。所謂“清北臨界生”,就是在河北省高考可能無法考入清華、北大,但在廣東高考大概率可上清北的學生。因爲在廣東報考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比在河北報考要低20多分。


媒體在富源學校的實地採訪也證實了此事。據該校學生說,班上的一名尖子生在2018年下半年被選到河北讀書。“他們會在考試前一兩天露面,考完就回河北。” 


官方證實“高考移民”屬實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爆出後,深圳市教育局一度曾堅決否認,表示經過覈查富源學校在深圳申請高考報名的學生,均符合廣東省高考報名資格。


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發佈說明。


但事情很快逆轉。今天,深圳市有關部門回覆新華社證實,富源學校今年進入“深二模”前100名的學生中,有1名學生初中就在深圳市就讀,1名從河南省轉入,其餘10多名學生均從衡水第一中學轉入。


這種轉變此前已有端倪。5月5日,廣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於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成立“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工作組,開展治理“高考移民”專項行動,並於5月10日前對從外省轉入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學條件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其學籍、戶籍轉入是否合法合規。


根據《關於做好廣東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非廣東戶籍的考生和家長必須具備“兩個合法”“三個三年”的條件,即具備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以及學籍、社保、居住證各滿三年。


“高考移民”爲何屢禁不止?


主要原因還是地區發展的差異導致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當前,山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作爲主要的“高考移民”的輸出地,共同特點就是考生數量龐大,整體應試教育水平比較高,但招生計劃相對較少、錄取率低。


與此相對的所謂高考“窪地”,包括諸如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等落後地區,考生數量少,國家政策扶持。還有另外一種高考“窪地”,就是大家熟知的北京、天津、上海。因爲素質教育的推行,這些發達城市高考題目相對簡單,錄取分數也相對較低。


這幾個城市戶口是很難轉入的,而戶口由發達地區轉到落後地區就容易得多,因此一些投機取巧的家長想方設法進行“移民”,即在教育水平高的省份讀書,去落後的地區考試,利用教育資源優勢和分數差讓孩子順利進入心儀的大學。這也是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爲,需要堵住異地高考、學籍管理的漏洞,防止破壞教育公平的原因。



這也引發對開放“異地高考”的反思。有人認爲,這從長遠來講,會進一步拉大地區之間教育資源配置的差距,必然會形成地方教育投入差異的擴大化。因爲有能力“高考移民”的畢竟是少數,當考生完全功利化地無序流動,不但京滬穗等大城市的原住民孩子無法再享有優質教育資源,一些留守於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更是與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遠,甚至絕緣。這對於全國各地的絕大多數孩子而言是不公平的。


但也有觀點認爲,高考不只是學習水平評價這一個價值尺度,作爲銜接個體社會角色轉換的中介樞紐,事實上還寄託着階層流動、社會公平等宏大命題,這也是現行高考的制度基點。在這個基點上,應該根據地區的不同狀況分配招生名額,以取得整體平衡。


目前區域性的、試圖實現總體公平的高考制度設計,在人口流動已成常態的當下,反而會因爲有空可鑽而造成不公,區域性的高考權益分配會被外部力量打破。因此,包括深圳現高考移民在內的諸多案例,事實上也是對高考改革方向的提醒,即如何適應當前人口流動大環境?


人的自由流動是不可逆的趨勢,高考改革必然要順應着這一趨勢、認可這一基本前提,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制度設計,才能確保公平這一高考的核心價值。


網友評論

@唐螂:希望教育部門也認真思考一下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若水:學籍是深圳,高一下半學期被派到河北衡水中學讀書,高考也只能回來考,沒毛病,只要沒違反法律法規就行。


@躍軍:是時候全國統一考試,統一錄取了,全國排名,不按省劃分招生指標,就沒有哪裏戶籍哪裏考試這一說了,還能平抑房價,一舉多得。


@一夏兩夏:深圳戶籍,去衡水唸書,回深圳考試都不行?


@sniperdudu:衡水模式滲透到了全國各地,值得教育部門反思!

圖源:央視


新民眼工作室 潘高峯

編輯 | 包雍爾 唐夢葭


星標☆小新了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