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不是101那种浅薄的「意象」。 唯有「共聚」才有人际间的故事。记忆回溯,是故事的层叠渲染。

城市发展,是否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成果立判。

来了京都两天多,天天一醒就开始走读都市空间,直至睡意涌上,不觉疲累。

昨晚,一路从原广司设计的京都车站,散了近40分钟的步回到饭店,感受好深。

即使未来感十足现代车站,兴建时饱授当地人抨击悖离古都意象。建筑实践的永远是更多富绕趣味的公共空间。在建筑体内不同层次的留白、退让。在在是创造让来 访者、在地人「共聚」的场所。我说的是共聚,不是101那种浅薄的「意象」。 唯有「共聚」才有人际间的故事。记忆回溯,是故事的层叠渲染。

LED流水阶梯、观景台花园、俯瞰空桥。赶路的过程,更多的是「停」的场所。

::想想京站、阪急、板桥车站::

19530_10153762207594129_3242059100046651650_n  

跟上世界趋势固然重要,但是否面对真实问题,则是该停止国王新衣的操作方式。 在以谦卑摸索出的公共性之前,似乎再多外求的各自表述,只会让我们的城市体验更加碎裂。

离开车站,一整段40多分钟的步行距离,到底是公部门的执行力跟民间的素养共造,让京町屋的老房与谦逊的现代现筑并置;第一个街廓后,几无高过三层楼的房子。

即使是黄金地段,少的是破坏友善街道尺度的高楼。新建筑,不喧嚣的低限,再廉价的铝门、格栅,也是一种跨时空传承。

::想想车站周边,必是蛋黄到不行的炒房区::

公、民力量放一边。 回想建筑教育。以「公共性」为基底的都市设计,向来不是主流。更多的是大笔麾毫的「照过来」设计。 市场,浮夸的是建商表里不一的「拱大师」的地产手段。 各建筑院校毕业设计充斥著拯救世界的假议题。

跟上世界趋势固然重要,但是否面对真实问题,则是该停止国王新衣的操作方式。 在以谦卑摸索出的公共性之前,似乎再多外求的各自表述,只会让我们的城市体验更加碎裂。

走京都,想台湾。

10303289_10153759582779129_1925456939147330329_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