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他希望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公司私有化。他在Twitter消息中称,已经确认了私有化特斯拉的资金来源。两个半小时之后,这封公开信发布至Twitter网站,不过信中并未提及资金来源一事。信中还表示,是否推动特斯拉的私有化「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在马斯克的邮件发布之前,特斯拉的股票停牌。在这封信发布,特斯拉股票重新开始交易后,特斯拉股价一度上涨11%。截至周二美国股市收盘,特斯拉股价上涨10.99%。


我感觉这是炒作。

马斯克的高调吹牛发射火箭等等一系列炒作都是为了提升股价,他怎么可能去私有化?私有化之后怎么割韭菜?这不符合逻辑。

我认为因为特斯拉股票最近表现不佳,他想放出「私有化」的风来继续炒作股价。这是一种黔驴技穷的表现,已经突破了炒作底线,看来马斯克已经没招了。


今天的消息,司法部开始针对Musk的推文进行criminal probe(直译是刑事调查,不确定是否准确)。当然这个游戏还可以玩很久,但是无论如何,私有化都基本没有可能了。


私有化其实是锁盘而已,不上市了,就可以按「公允值」评估了,马斯克说值多少就值多少,也就没股东闹了。

不过上市公司有很高的估值溢价,比非上市公司高得多,因为买了股票的人只要还能找到其他人接盘,股价就和利润无关,而非上市公司,生产汽车这种普通民用品的,如果不上市的话,800亿的估值,恐怕得40亿美元的净利润才能达到吧,如果model 3 每辆车的净利润是2000美元,那特斯拉得每年卖300万辆车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何况现在特斯拉平均每辆车的净利润还是负的。

丰田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美国会计标准)将同比增长31%,增至2.4万亿日元,大概是220亿美元,2018年财年第一季度(4~6月)净利润6573亿日元,大约60亿美元。换句话说,丰田的市盈率只有10倍?丰田的年销量是1000万辆出头,2017年大众大概是销量排名第一,1070万辆。

对了,我在网上抄了一张图来(把出处添上: 2017全球车企市值排名 德系三强为何抵不过丰田?)。

对了还有个问题,特斯拉原定3.5万美元的model 3,实际卖的是5万美元的,而且还有大概6000~7000美元的补贴,这种情况下才有大约20%的毛利。那特斯拉真正3.5万美元的model 3,在去掉补贴之后该卖多少,才能被客户接受?还剩多少毛利?

话说凭这个销量,特斯拉凭啥有这个市值?很多人会说「我们看得不是现在,我们看得是未来、是预期」。那好吧,就算特斯拉10年后能成长到符合这个市值的规模,那既然现在市值就已经达到十年后的水平了,那为啥不现在就把股票卖了套现?唯一的解释就是十年后有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盘嘛,因为十年后还可以吹二十年后的预期。

然而,如果退市了,你还吹什么吹?退市了既不能快进快出炒波动,特斯拉又是亏损企业没有分红,而且还不好估值没法抵押贷款做杠杆投资,这股份捏在手里发毛的速度比现金还快。

还有评论说特斯拉私有化了,马斯克就不用看华尔街脸色的,问题是马斯克现在也没看华尔街脸色啊,特斯拉抬股价全靠马斯克的个人魅力,直接影响股民。要是退市了,以后融资才真正是全看机构脸色了,那时候恐怕得在机构面前跪著走。莫非有些人以为华尔街的公司全是炒股的?

2018.8.8

---------------------------------------------------------------------

2018.8.28

感慨一下,总有些人会说:「你不看好特斯拉,那有本事你去做空啊。」,我自认没那个能力炒股啥的。就好比做空特斯拉,马斯克一个推文就把好多做空的止损线打穿了,想避免这种情况,把杠杆降低,收益就高不到哪儿去。至于说起诉马斯克操纵股价?一个中国境内的散户,哪儿有那个精力去美国扯皮?何况你还是披著一张黄皮去美国告美国精英的精神象征?说白了股市里散户真是韭菜,机构和大股东就是花式收割的,只能说美国相对而言好点儿罢了。如果你是手握多少亿,各种信息都比常人通畅的人,还有资格站台上试试。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你NB,你聪明,前几次你都赚翻了,最后一次就亏得干干净净。出个小题目:你投资十次,前9次每次收益100%,第十次亏损100%,最后你手里剩多少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真要投股票,最好是选择一个透明度较高、相对而言较公平的市场,对于不看好的公司就不要碰,看好的公司就把股票持有几年、十几年,真正把几个行业研究清楚。而不是去做空自己不看好的公司。不过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慢慢地变富。

有人会说,我每次炒作都不把本金全投进去不就行了吗?问题是既然你为了规避风险,都把杠杆降低了,那干嘛不直接选个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当然,如果你说自己就是闲的无聊投著玩,就当打麻将了,那当我啥都没说。


在讨论特斯拉私有化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先看一下马斯克为什么要私有化特斯拉。

马斯克公开信里讲的很清楚,理由有两个。

1,不希望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影响在特斯拉工作的所有人,因为大家都是股东。

2,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受制于季度财报周期,这可能使特斯拉的决定短期化但不一定适合长期的决策。

这两个理由看上去很合理,但是和特斯拉的经营现状结合起来,就不那么可信了。

马斯克也在其公开信里讲了,其私有化的直接诱因是公司股票正在被大量做空。

那么特斯拉被做空的最核心的理由是什么呢?

现金流不足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了。现金流不足是马斯克创业以来存在于其各个公司的遗传病(详见专栏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22569)。

现在特斯拉最新一季季报现金流只有22亿美金了,不足以再使特斯拉运营超过两个季度(特斯拉每个季度的生产性活动就要消耗现金流10-15个亿。分析详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06662此文章评论区我的长评回复。)

那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马斯科私有化特斯拉能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吗?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私有化?

私有化就是私有化的发起人用资金(或相关等价物)收购其他股东股份的活动。其资金流动方向是从发起人到其他股份持有人,和上市公司无关。

也就是说马斯克如果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发起私有化的话,这笔钱也会被支付给其他股东,而不会流入上市公司。

也就是说特斯拉依然会陷入现金流匮乏的绝境。

现金流为什么重要?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现金流之于企业,就像食物之于人类。人如果不吃饭是没法活下去的,同样企业没有现金流也无法继续经营。

也就是说,私有化并不能把特斯拉拉出现金匮乏的绝境。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看马斯克公开信里讲述的两个理由,1,股价波动影响员工工作(因为员工都是股东)。2,特斯拉上市会导致其决策短期化。

对于理由1而言,如果特斯拉的经营情况正常,其股价的大幅波动,只会给更熟悉公司情况的员工股东低价买入的机会,而非成为困扰。

对于理由2而言,上市会导致公司决策短期化这一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特斯拉也不是第一个受其影响的公司。关于这一现象已经被学界研究了几十年了,相关文章也是汗牛充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代理人困境方向的论文)。

可以说马斯克在特斯拉上市前就已经完全了解了上市对公司决策的影响,毕竟特斯拉也不是马斯克上市的第一家公司。

那为什么特斯拉当初还要上市呢?因为上市后特斯拉可以更容易的从资本市场募资。简而言之,特斯拉当初上市也是因为缺钱。

最后让我们回到马斯克的私有化提案上来。

私有化能解决特斯拉的资金绝境么?

不!

私有化能解决马斯克的两个理由么?

可以。

私有化解决两个理由后,能解决资金困境么?

并不。

让我们用一句竞选名言解决本篇回答:笨蛋,问题是现金。


敢于做空特斯拉的,都是真的勇士。

首先澄清一点,X教授的长期投资观点是看空特斯拉的,因为它的技术领先优势已经被传统车厂渐渐赶上。但X教授并未持有任何特斯拉的空仓,因为短期而言,做空特斯拉的风险过高,分分钟被情绪主导的市场逼空,死无葬身之地。在这件事上,凯恩斯的名言很应景,「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我知道他的原意不是这个,拜托不要在评论里杠精)。

短期来看,做空者是不是很惨?答案是是的。8月7日,马斯克在交易时段发出多条推特,号称要以420元的价格私有化特斯拉。盘中紧急停牌一个半小时,最后还是以上涨40元左右的价格收盘,做空者血流成河。

市场上关于他是不是认真的讨论沸沸扬扬,私有化的钱从哪儿来?是沙特的资金吗?还是他只是说说的?但其实这个动作早有预兆,核心正是特斯拉捉襟见肘的现金流。

根据特斯拉的季报,2017年底特斯拉的现金余额是33.67亿,2018年1季度末是26.65亿,2季度末是22.36亿。看起来虽然烧钱速度在减慢,但是1年内到期的债务是20.20亿。特斯拉在债务市场的融资窗口已经关闭,不太可能新发债券进行融资,而马斯克又多次重申不准备通过股权市场融资。那怎么办呢?他盯上了将到期债务中的可转债。

这是X教授整理的可转债详情。注意看2019年2月就到期的可转债,要是还了这9.2亿,说特斯拉的现金流可能断裂都不为过,因为其实它还有大量的供应商应付帐款没还能,一旦供应商失去信心,停止发货,随时造成现金枯竭。

那怎么能不还这9.2亿呢?让可转债持有人转股不就行了?可问题是股价低于转股价,没人会转啊。其实之前一段时间,股价是高于转股价的,但是过去几周由于股价的下滑,导致转股可能性降低。也就是说,原来在马斯克的计划中,这9.2亿会被转股,所以没有预算准备这9.2亿的现金流出。但是股价下跌导致了转股可能性下跌,也就让特斯拉的现金流更不堪重负。

仔细看这条横线(就是转股价),可以猜测一下马斯克的心情起伏。需要还钱,不用还钱,需要还钱,不用还钱,需要还钱。。。。。我出大招!私有化!420块!现在还没最后确定!但是股价给我弄上去!

(至于资金是否到位,目前能看到的马斯克的推特,他前后发了两条推,前一条是「资金已准备妥当 funding secured」,后一条是"投资人已确认支持 Investor support is confirmed"。而马斯克的计划和普通的私有化不同,股票持有人可以选择不卖股票,仍然持有私有化后的股份。也就是说,如果股票持有人的信心足够,其实马斯克的私有化用不了多少钱,如果没有信心,那就要大把资金。按照420元计算的820亿估值,马斯克占19.78%,如果所有投资者选择在420元(超过历史最高价)卖出,最多需要657.8亿美金,而根据彭博向各大投行的询问,没有一家听说过如此巨大的融资。这时候你在回味一下前面两条推特的区别,如果看不出区别,那我建议你也不要关注特斯拉了)。

好吧。行文至此,X教授想起了一年多写的乐视。当时孙宏斌已经入股近半年,大家还以为乐视正在好起来。但是X教授在市场上第一个指出乐视的现金流已枯竭(不信的人可以搜索一下发文时间,孙宏斌隐瞒乐视危机达一年之久),徘徊破产边缘。被贾跃亭抽血62亿,乐视网现金枯竭生死一线 - 乐视网半年报分析之一。一年后乐视濒临退市,相信所有人已经看清了整个局的核心之处就是现金流。回到特斯拉,如果你认同马斯克的私有化就是为了推高股价,推动可转债转股,避免资金流出,那420元应该就是股价的顶峰了(如果你持有特斯拉股票的话)。当然,本文章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还有最后一句,所有投资人的关注点都在特斯拉的产能上,也就是假设造出来的特斯拉都能被卖掉。但对于一家制造企业,难道不是产品是否受市场欢迎更重要吗?(对,我说的就是Model 3,那个号称3.5万美元其实卖到了5万多的Model 3)。

按照小马哥自己的推特的意思是,美国华尔街的股评黑嘴们天天不看好特斯拉,还被多次做空,搞得股价上不去,还不如不私有化。马斯克的意思是按照每股490美金私有化。于是特斯拉经历了美股少有的停牌,复牌后大涨。

这里有个背景,特斯拉是一家一直靠烧钱不盈利的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一直挺低迷的。在马斯克公布这条消息之前,特斯拉的股价是380元。那么,正在扩张期的特斯拉私有化的好处:

股权更集中,意味著以后很多决策不用再经过繁琐的上市公司披露流程,决策效率更高;

财务报表不用想上市公司那么透明,在业务扩张期,很可能账面亏损更大,省了继续被华尔街黑,影响公司估值;

马斯克的公开解释是提高商业竞争信息的保密性,他数年来大战空头太累了;

上市是为了融资,假如钱已经搞到,就没必要天天被全世界盯著。

谁是金主?

马斯克这个疯子提出的私有化方案,需要数百亿美金的资金,而背后的金主据说是沙特王室。站在中东产油大国的角度看,新能源转型是个趋势,买特斯拉无异于对冲石油不断下滑的能源市场份额。

背景补充:马斯克全球融资多年,找上门来谈私有化的不少,比如孙正义的软银就是一个(之前投过马云的阿里)。但没谈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特斯拉的估值,假如真是沙特皇室拿下,菠菜只能说土豪有钱任性了。

即使美股不太在意动态估值,特斯拉的护城河也不深,目前核心技术就是BMS(电池管理系统),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其电池也是在松下订货的,还帮松下扭亏为盈了。在菠菜看来,特斯拉还真不如苹果,完全是快消品的套路。快消品三个核心要素:产品、渠道、品牌。然而作为汽车制造商,你要么拿下上下游,控制成本,要么有核心技术不可被替代。显然,特斯拉都不具备,这也是做空者屡屡得手的原因。

特斯拉私有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马斯克是在本周二(8月7日)发推特之前20多分钟,英国《金融时报》就报道了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建仓的消息,持股比例低于5%,使得本来开盘低迷的特斯拉盘中迅速拉升。眼看推文发出去刚1个多小时,股价已经大涨8%。美国股评专家和投资者开始质疑马斯克是否是虚晃一枪来提高股价,于是停牌。美股不像A股总冷不丁的停牌,说明这里涉及到规则和公平问题,假如是个玩笑,马斯克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明目张胆操纵股价,如果实锤马斯克会吃刑事官司)。

然而,特斯拉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封给员工的公开信,承认马斯克是要准备私有化特斯拉。这封信叫Taking Tesla Private,中文版的也有,大家在其中文官网get到。于是停牌不到2个小时候特斯拉就复牌了,又是意料之中的大涨。

目前关于这个特殊的私有化方案争议如下:

美国股评砖家认为假如金主是沙特王室,这种外国资本参与美国民营企业私有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简称CFIUS)能否同意?至少是要审查的。比如中国并购美国公司最近不也是屡屡受挫吗?这个道理类似;

质疑特斯拉在发推文的时候是否能搞到足够多的钱。至今马斯克也没主动说过资金怎么来的,是不是用了杠杆等细节。如果那时他没有,那么有可能面临赔偿投资者损失,因为对于做空特斯拉的投资者而言不公平。翻译成A股的话就是,没有做到信息完全披露。美国证监会(SEC)也发出了问询函(看到有的新闻报道说在社交媒体披露违规,在美股有过先例,2012 年 Netflix CEO Reed Hastings在脸书上也干过,SEC的态度是这算公平披露);

420美元每股是否合理?做个对照组来看,通用汽车现在市值530亿美金,福特400亿,特斯拉按这个价格市值就713亿了!(插一嘴,特斯拉上市8年,从19美元到380美元一股,涨了20倍。)

特斯拉董事会并没有过会(9个董事,在官网的声明中只有6个签字了),也就是这份私有化方案还没有完全说服董事会全部成员。比如马斯克自己的亲弟弟Kimbal Musk就没有在声明中签字。

菠菜认为这次私有化,只要第一条这种大问题不突然生变,后面那些都是小问题,可以被马斯克搞定。沙特不是伊朗,美国和沙特关系还不错,第一条可能也不是障碍。不过SEC的问询函还是管用的,周三特斯拉立码下跌,截止菠菜发稿时间,特斯拉股价又跌回去了,目前是358。说明美国投资者并不看好这次私有化能成功,很可能会成为一场闹剧。

对A股的启示

特斯拉有点像美股的乐视网,说个段子,特斯拉自己发的企业债已经被美国评级机构穆迪评为B3级垃圾债。可以说是垃圾债中的战斗机。讲真,这样资本市场对特斯拉只会不断的失去兴趣,还不如见好就收。

我真想对A股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板们说,别动不动就清仓式质押,或是抱著侥幸心理等待退市实锤,还不如学习小马童鞋,搞个私有化做个完美的转身动作……话又说回来了,马斯克好歹是真心想继续卖车而不是马上套现,咱们家的那些上市公司老板们,有不少从上市第一天就想著怎么套现,哪有那觉悟!


任何的事件都应该通过辩证来看。特斯拉这家公司无疑是是充满争议的一家公司(特别是在美国),其股票更是史上争议最大的股票之一。看多的不用讲太多了,super star,innovation,专注产业,不被影响等等。这里发一些看到的不一样的空方观点(一些来自于seeking alpha),方便大家辩证去思考私有化的目的。

1、twitter上面发私有化的打算,并说资金已经secured。这个确实很难想像。按照特斯拉420美元价格来算,私有化需要高达50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无法通过几家机构凑成,必然是几十上百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但如此大事情,需要一个长期而漫长的准备(长期以来必须有数百名银行家和律师以极大的强度谈判复杂的法律结构。为了「获得」资金,必须有书面承诺和资金证明),这件事没有任何迹象,就说资金已经secured,难免让人生疑。

2、musk需要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360美金)。why?这是2019年3月1日到期的9.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如果股票价格不超过360美元,公司将不得不用现金而不是股票偿还债券持有人。目前公司账面上现金22.4亿美元,但未来持续的资本开始对特斯拉始终是个严峻挑战。

3、马斯克和首席财务官都向投资者保证,未来几个季度该公司的现金流将呈现积极态势,甚至声称他们将通过「内部产生的现金流」偿还9.2亿美元,这意味著特斯拉实际可以赚到9.2亿美元。但实际上,这类关于现金流的承诺已经做过很多次,但都未实现。(2015年4季度、2014年4季度、2011年1季度)。、

4、当发起这种性质的收购时,董事会通常组成一个独立的特别委员会。它应该符合其他股东的利益。这是上市公司董事会董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到目前为止,董事会和任何独立特别委员会都没有这样的声明 - 甚至是初步声明。

另外,不得不说Musk被中国自媒体吹捧几乎为神,相比之下,美国就要有争议一些了。

最后,昨天musk的推特原文是说consider私有化,然后我看很多媒体都翻译成「准备」私有化,这种翻译还是会形成一些悟道的。

我不持有或做空tesla股票,只是看到新闻一致的看多表扬Musk,所以贴一些其他老美的空方观点,供各位更好辩证的看待问题。不对勿喷我,去美帝论坛seeking alpha对怼。


炒股高手马斯克。

特斯拉没有盈利,靠资本市场支持。

资本市场要跟资本市场的大势,特斯拉成立以后,一直在美国的大牛市之中。但是未来如何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特斯拉属于股价撑不住就死的类型。

来中国是一个刺激股价办法,还可以拿到中国的银行贷款建厂,属于空手套白狼。

特斯拉的私有化是我宣布420美元私有化,但是我不用420美元的价格把股票全部收购回来。(也没钱)。

我希望股东继续持有,而且还有交易窗口。

我还不用公布财物情况被做空了。

而且这个动作是公开信,一分钱真金白银不用花就打花了做空特斯拉的。

马斯克确实是利用媒体和资本市场的高手。

从说私有化到真私有化是两回事。

股价上去了,私有化可能就取消了。股价500美元,私有化买不到股票,自然取消。

股价下去,股东愿意私有化把股票卖给特斯拉获利,马斯克也可以取消私有化方案。

马斯克未必是最会玩资本的,但是他是目前为止最会利用媒体的。

贾总当年如果搞这么一手,乐视也许还不会不行。


我是今天看了新闻,特意来答这个问题的。

话说,自从他放了那颗火箭之后,

我总感觉马斯克和贾跃亭是一个套路的。

说不出具体的为什么,只是一种感觉,

感觉一些他和他的公司的一些行为,拼凑出一种两者之间很模糊的逻辑相似性。

这里所讲的模糊,是指那些逻辑一二三四到底是怎样的,这对我来说是模糊的,

但是这里某种相似性给我的「这是同一个套路」的感觉是清晰且强烈的。

这种感觉就好像看一个明星的模糊照片,让你猜这是哪个明星那种小游戏,

你从视觉上看不清这是哪个明星,但是你能感觉出这是哪个明星一样。

诸位尽可以不同意,也不用来说服我或者和我讨论,

因为我也只是感到一种模糊的逻辑性,我也讲不清楚,而且这是非常纯粹的个人想法,

我把这话写在这里,只是想给未来做个见证,或者说想在未来验证下自己的想法而已。


以电动车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特斯拉基本就是泡沫……决定未来电动车命运的,很可能不是造车的,而是卖电池的……

再涨……把20年的预期都涨了?……早晚被空头打死……


大概率是沙特王室买下特斯拉为了石油对冲吧

昨天夜里全程体验这件事情,真的是看了一出大戏,老马实在太疯狂了

本来打算洗洗睡了,随便看了下特斯拉,盘前我看都跌倒340去了,谁知道一下又暴涨了,看到有人发帖买了380的末日期权,0.37入手,挂4.8秒成交,翻了十多倍,于是也打算买点小玩一下。

这个期权暴涨440呗,试想一下有多少人靠特斯拉财务自由了…

我入手的时候已经6.9了,小买了一手。买完后就一直盯著,看著他涨到将近370,期权也跟著到了9,正打算卖出呢,忽然发现股票不动了,停牌了,看了下新闻,小马发推特表示要私有化。这下大家又炸开了锅,纷纷讨论停牌私有化的事情。

空头直接被打晕了,就是空头要买股票平仓..如果420 私有化就是现在任何低于420的股票都是白送钱,空头就要和多头抢股票,股价就要往420还往上走,当然前提是这私有化是真的。

除此之外最害怕的莫过于买了末日跟远期价外Call的,如果停牌时间久,或者私有化真成,价外期权基本就等于废纸了。

我也是第一次见美股停牌,就当花几百美金交学费,学习到期权还有股票停牌带来的风险了。一直等著大佬发消息通知复牌时间,实在熬不住就先睡了。

7点多的时候醒了,看了一下我刚睡不久就复赛了,而且复牌后自然暴涨。最高到383吧,接著就看到各大新闻都出来小马哥私有化了…

多少钱这几天靠特斯拉收割几十万美刀走向人生巅峰…多少人做空的开始怀疑人生了…

此外,关于对特斯拉私有化的看法,目前看到有说没有办法成功的,又说纯粹只是为了轧空的,我比较赞成的是下面这个说法:

700亿的私有化,大概率出自沙特大土豪。想买特斯拉的人很多,但是出手这么阔绰的也只有石油大亨了,买一家还在烧钱的公司,如同《西虹市首富》一样,太会「砍价」。

王爷可能还握有不少期权,这笔交易可能不怎么亏。但王爷买来特斯拉为了什么?我考虑是笔对冲交易。

电动车冲击的是石油市场,以700亿对冲石油的万亿市场,这笔交易显然两头都不会亏。现阶段特斯拉唯一的问题是现金流,有这么大金主还怕烧钱吗?

对于投资者来说遗憾是什么?再也没有比特斯拉更加活性、波动更大的个股了,简直是做波段交易的最佳个股。


总感觉马斯克在透支信任,所以没有做多特斯拉,但也不做空。

之前短暂交易过特斯拉。6月5日特斯拉股东大会时买入远期看涨期权,在股价处于350美元左右时平仓。马斯克说有内奸在公司搞破坏,这一事件颇为离奇。泰国救援少年足球队员事件后,马斯克斥责发表不同意见的英国潜水员为「恋童癖」,令我对他的不信任感更加强烈。

说一说特斯拉公司存在的疑点。

  1. 高管接连辞职,可能有隐情。如果这些高管都是庸碌之辈,说明马斯克用人如同儿戏。如果这些高管都是有才能的人,说明公司内部出了问题,马斯克本人作风专制,他人不愿再与之为伍。

2. 内奸作乱,事涉离奇。马斯克的支持者一边倒地痛斥所谓的内奸,让我想起极左年代所谓的「阶级敌人搞破坏」及批斗大会。

3. Model 3原来以低价吸引订单,现在又后悔了,弄出所谓的性能版,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有失信用。

4. 特斯拉为赶在6月底实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据报道称省去了一项制动测试环节,还减少车身焊接点数量,不负责任。

5. 喜欢蹭热点,哗众取宠,乃至恶语伤人,泰国救援少年足球队员事件前后的表现就是一例。

6. 当前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功能并未达到自动驾驶的水平,仍以此作为卖点,有误导之嫌。最近更声称正在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晶元,以特斯拉的资金状况看,会不会又是支撑股价的一种手段?

7. 上海建厂,找当地贷款,据报道说正在洽谈,但特斯拉在美国的经营尚且面临资金难以为继的窘境,在上海建厂投产恐怕还是画饼充饥,支撑股价。

马斯克之前用恶搞电影《帝国的毁灭》希特勒视频来讽刺空头,现在突然提出私有化,谁知是不是虚晃一枪呢?私有化可能是假,哄抬股价才是意图所在,打击空头是表象,而使23亿美元可转债获利出局,以减少债务,才可能是真正目的。这些可转债的转股价是359.8676美元,其中9.2亿美元在2019年3月到期,13.8亿美元可转债在2021年3月到期。

不少人说大资金持有者排著队要投资特斯拉,特斯拉不愁没人投资,然而为什么一直没有其他企业表示要收购特斯拉?

没有其他哪家企业的管理层如此紧盯著股价和空头不放。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不会为了稳定股价抬高预期,而是实话实说。AMD的苏博士也需要钱,AMD同样是遭到重度做空的股票,但苏博士认认真真把产品做好,用事实说话。谷歌、亚马逊、苹果等一系列创新企业,哪家CEO像马斯克一样紧盯股价?哪家CEO看到世界哪里有热点就往哪里蹭?哪怕是为了减少债务而哄抬股价,马斯克的种种行为也并不厚道。

不可否认马斯克是一个满怀激情、颇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家,SpaceX的成就有目共睹,特斯拉汽车的智能系统我也很感兴趣,但我认为对马斯克的个人崇拜极为不妥。对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一家企业的经营者、一个影星或歌星,进行个人崇拜并且排斥异己,都不是好现象。

这次私有化若真的成功也就罢了,若私有化不了了之,马斯克一定会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乃至遭到操纵股价、市场欺诈的指控。

对于特斯拉股票的持有者,在当前这个价位平仓可能是明智之举。


假如假定当事人都是比较理性的话,我觉得只剩下一个可能性

特斯拉要爆发了……

能想到的只能是自研晶元牛逼到一定程度了,配合autopilot真能很快达到东西海岸自驾的程度……

那么配合上量产车以及新车型我觉得特斯拉值八百也不奇怪。

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有投资人活雷锋。马斯克敢于大张嘴。

同时这也是不违法的。

虽然我非常看好未来属于自动驾驶但想像不到这么快。

拭目以待,总之手里这点信仰股份更不会卖了。

以下是来自港美股大V@汤圆广的解读: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这事发生在大半夜,除非提前买,不然也无缘半夜的11%,从邀约价420usd来看,目前也仅剩下10%的空间了,对于特斯拉当前这个还未确定的私有化来说,有两个风险:第一个是马斯克目前持有特斯拉约20%股权,对应713亿美元市值的收购来说,意味需融资超500亿美元,外加100亿美元债务,钱来自何方?如果钱解决了,就这点溢价股东是否会同意出让股份?如果失败,股价必然情绪下跌。所以,第一个风险是利空的;第二个风险则是利好的,如果马斯克私有化决定非常大,则很有可能加价,比方说450usd,如果赌这种情况,那就继续持有。

个人看法,马斯克刚披露这事,资金、股东、马斯克的决心都是不确定因素,这就是股价没有一步涨到420美金的原因,剩下的10%就是市场对于不确定性风险的防御。如果相信马斯克惯常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法,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那就去赚这个10%或者更多,而我个人而言,10%空间诱惑不大,会依然拿著此前的仓位,不进行进一步操作。


受这条火星级利好消息的影响,特斯拉股价昨天一路从开盘的不到342美元蹿升到379美元,大涨10.99%。

这逻辑也十分简单:既然特斯拉会以420美元的价格回购股票,那乃们只要在低于这个价格买入,就是稳赚不赔呀!

以昨天的股价来测算,每买一股就相当于赚了小80美元呢!而且是买的越多,赚的越多呀!

嘿嘿,不过乃们要真的这么想而去无脑买入特斯拉股票的话,可就是 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了。

首先,不要只看中文媒体的报道,我们先来看看马斯克给特斯拉员工发的内部邮件原文是怎么说的:

emmm。。。我想小伙伴们都已经注意到了「consider」这个词。。。

说白了,这事儿钢铁侠根本就还没想好,还只是个idea。。。

而他,只是把这个idea发布到了个人推特上面。。。推特,纯属私人社交账号,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只是碰巧马斯克的推特有3200万粉丝。。。只是碰巧全球的财经科技汽车媒体都在盯著他的每一条推特然后疯狂转发。。。

然后每个人都开始疯狂买入特斯拉的股票。。。

然后钢铁侠表示:我只是在consider而已呀。。。我又没以公司的名义发表公告。。。谁让你们这么当真的呢。。。哎呀这可不能算我操纵股价吧。。。

从这封发给特斯拉内部员工的邮件种,马斯克列举了私有化特斯拉的三大好处:

1)使得特斯拉员工免受股价大幅波动的困扰

2)使特斯拉不再需要为短期的季度业绩牺牲长远的发展计划

3)作为历史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私有化可以让特斯拉免疫来自外界的攻击

emmm。。。这三条,都好有道理的样子。。。

不过,笨虎认为,马斯克内心最大的目的,他根本就没有说出口。

首先,特斯拉的股价目前已被普遍认为明显高估;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通用汽车的530亿美元,而特斯拉每年生产的汽车数量却只有通用的百分之一。

其次,美股已经迎来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接下来整体估值缩水的风险已经开始大幅提升。

这两条共同决定了,特斯拉的股价能更进一步达到420美元的可能性并不高。

那么马斯克发这条推特的目的何在呢?

答案在于融资。

刚刚在中国独资建厂的特斯拉,还没有解决好Model 3的产能问题,资金对他们是最大的挑战。

而抓住最后一波股价上涨的机会,特斯拉就能以股权质押的方式低成本的获取大量资金。

这就是马斯克一直最被人们忽视的才华:资本运作和融资能力。

很多商界大佬其实都是有些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的,那是什么样的秘密呢?在微信公号「笨虎的录音笔」回复关键词「秘密」就可以获取答案。


风起于青萍之末。有的牛人巨眼如炬,通过一些微小征兆,就能看出未来大势。

特斯拉这个大势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巨眼。 @maomaobear 的评价竟然是「炒股高手马斯克」,我真是笑出声来。

你看过跟世界主要大国,进行火箭发射竞争的「炒股高手」吗?我下个断言吧,虽然很冒险,但我有信心:

传统汽车厂商在未来10年里会大多数倒闭。

我的原因很简单:

1. 英国知名跑车厂商Aston Martin 的CEO Andy Palmer 表示, 他们要开展研发 800-1000 马力的超豪华电动跑车。Aston Martin是007电影里的标配跑车,一叶可知秋,它老板都要改变跑道。内燃机动力的汽车,来日无多了...

2. 按马斯克说的第一性原理,车就是用来跑,内燃机和电池,只是两种动力方式。但电比油,便宜很多。因为大发电厂的能量转化效率,远远比汽车发动机,要高很多(即使加上电网传输的成本)。

3. 电动车在效率和推力上比汽车有巨大内在优势。有数据显示对于电车,从能量到推力的转化效率高达90%,而汽油车的转化效率不到35%。

由2和3,按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不可能不发生电动车替代汽车的大趋势。特别是现在,汽车厂商纷纷表态要造电动车,是大笔大笔金钱的表态。


我一直不明白知乎一些人唱衰特斯拉的逻辑在哪里?

特斯拉model3订单数是多少公开的吧?预订需要缴纳8000人民币不退还可以说明订单基本有效吧?为了防止杠精说订了是为了炫耀的,我用了基本这个词…

特斯拉model3产量在增加是事实不?周产量已经超过5000台了吧?据注册码显示还在增加是事实不?

至于盈利问题,之前有媒体拆解过model3,基础版毛利都能达到30%,至于为啥财报亏损,学过会计吗?超级充电站建设需要钱,生产线建设需要钱,这些都是要做进资产,然后资产折旧的…所以会亏损,懂了不?杠精请自行补习会计…

好吧,救人是炒作,在生产过程中很正常的调整流程减少焊点也被喷,调整检验流程(那个所谓刹车检验)人家美国有关部门都没说啥,杠精喷子们就集体高潮了,嗯,你比美国有关部门更懂怎么造车…

人家不产基础版,先产性能版说是变相加价,请问你能原价买到几种乞丐版配置供不应求的车型?

反正就是喷,更新自动驾驶硬体要喷,提高产能要喷,想办法救人也要喷…

内心OS:对,我不管什么事实,只要是特斯拉的事儿,我就是要喷,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是要喷…

都一个个眼瞎啊?

面对这样不顾事实蒙眼狂喷和要对抗恶意做空股价的造谣,凭什么不退市?好好的造车,制造业,凭什么要忍受每季度让华尔街那些不懂制造业的眼瞎分析师说三道四?!

不管怎么说,特斯拉的销量,在豪华车价位上,吊打了宾士宝马等一些不思进取的传统厂商是事实不?特斯拉给整个汽车行业,包括自动驾驶,OTA升级,全液晶仪表盘等加快了普及速度是事实不?

消费者不是傻子,那么多订单数,叫「人民群众在用脚投票」

更别说还有space X了…


马斯克将斯特拉特有化可能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从特斯拉上市8年以来,其实是一直在亏损状态中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将它从19美元升值到380美元,可谓是翻了20倍,是让人不得不佩服马斯克,基本上像这种情况是没人敢像他这么玩。

不过,马斯克为什么要将特斯拉私有化呢?

在马斯克的全员信中,他是这么说的:为了创造特斯拉最佳的运营环境。

就在马斯克宣布的5个小时后,华尔街日报就拿出了2013年戴尔私有化的案例进行对比,实则上也是在给马斯克的一个警告。

但是戴尔和特斯拉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戴尔当时是在业务收缩期将其私有化,而特斯拉是在快速扩张期,准备将其私有化,按照正常的来说,当时戴尔的股票是在历史最低点,而特斯拉是在历史的最高点。

既然马斯克决定将特斯拉私有化,那么也绝对不是他的冲动之举,但也不是最终的决定。

从这件事的利弊来看:

将其私有化,一个是可以解决马斯克在钱这一块的问题,另一个是可以排除一切的外界干扰,达到了快速转型,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和欧洲的工厂。

当然,私有化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规划,这个在美国历史上被做空最多次的特斯拉,之后到底该怎样的发展解决目前的问题,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马一龙发推说要私有化,股票暴涨10%,今天证监局怀疑马一龙胡咧咧犯法,介入调查,股票又跌回去了。

特斯拉是历史上空头最大的股票,马一龙这么明显的逼空,华尔街的老爷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觉得这些年矽谷新兴公司太膨胀了,尤其是马一龙和小扎,忘了华尔街才是统治阶级。小扎上半年被锤了一顿已经老实了,现在就看马一龙能不能单挑华尔街了。


美东时间8月13日,特斯拉私有化事件传来了新消息,马斯克再次发文向外界解答私有化最新进展,并透露近期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多次表达支持公司推进私有化的意愿。

首先,马斯克意在向外界重申「funding secured」,不过仔细阅读文章,你会发现大量笔墨落在了「2年前沙特金主就接触我们,且近期持续保持沟通」、「他们十分支持私有化计划」,也就是说钢铁侠还是没能提供资金获得保证的具体细节,这使得投资者质疑「他在发推的时候,显然没有获得资金保障,他间接承认了这一点」,这样的解读导致特斯拉股价在周二下跌2.46%。其实作为吃瓜群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马斯克这次是想借机报复空头,还是真心想退市。那么抛开各类「funding secured」猜想,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焦点落在「私有化是否具有可行性」、「私有化是否利于特斯拉未来发展」,因为从这些问题我们或许能猜测私有化最终走向。从财务、融资结构:私有化能否成行在上周宣布420美元/股的私有化计划后,外界就开始猜测马斯克能否顺利筹集巨额资金完成私有化,华尔街分析师更是质疑计划可行性,因为私有化可能拖累特斯拉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不管谁是对的,我们先假设马斯克可以筹集到任意资金。那么下面我们按照高盛出具的报告,从财务角度、资金需求分析特斯拉私有化是否具有可行性。先介绍分析背景,目前对特斯拉核心财务指标的预测是:市场一致预期公司2020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8.67亿美元,高盛保守预期是35.72亿美元;市场一致预期2020年capex(资本开支)为36亿美元,高盛保守预期是35亿美元。参考特斯拉17年指标,EBITDA是4.71亿美元,capex是40.81亿美元,原因是去年大笔投入Model 3生产线建造,并且Model 3处于负毛利率水平。

目前特斯拉总股本约1.71亿股,根据马斯克公布的420美元/股回购价格,算上可行权期权、可转债后,高盛预估特斯拉隐含股权价值约780亿美元,再加上经调整的净负债约60亿美元(扣除可转债),最终私有化特斯拉需要筹集840亿美元资金。

有了以上数据,那么如果推行私有化,特斯拉面临的潜在资本结构和利息成本会是怎样的?先说MBO管理层收购模式下的情况,这里马斯克会是主要发起人。根据最新二季报,特斯拉净负债约108亿美元(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年度利息支出约6.5亿美元(18H1利息支出3.13亿美元),表明公司隐含的借贷利率约6%,如果扣除可转债项目(约30亿美元),则整体借贷利率约7.3%。假设特斯拉还能以7.3%的利率进行债务融资为私有化提供资金(考虑目前特斯拉的债券评级,实际利率会比较高),那么除自身持有的19.8%股份外,马斯克还要举债685亿美元收购其他股东股权,这会产生利息支出约50亿美元。这种情况下,特斯拉的借贷杠杆达到2020年一致预期EBITDA的14倍,并且即便不考虑资本开支,每年5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也会超出当年的EBITDA,这会导致企业处于负现金流状态。上述分析表明MBO收购将拖累特斯拉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明显不具有可行性。并且根据马斯克的表态,其目的是私有化特斯拉,并不寻求扩大持股比例,所以排除MBO收购。目前市场猜测特斯拉会采用LBO杠杆收购进行私有化。由于美国现行的杠杆贷款限制是债务融资不能高于6倍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那么根据高盛预估的2020年35.72亿美元EBITDA,特斯拉的债务融资上限约210亿美元,同时有470亿美元权益融资,产生的利息支出是15.33亿美元。而当基于市场一致预期的48.34亿美元EBITDA,债务融资上限约290亿美元,同时有400亿美元的权益融资,利息支出是21.17亿美元。虽然采用杠杆收购降低了利息成本,但并不意味可以使特斯拉获得正现金流,前面提到资本开支项。市场一致预测2020年特斯拉的资本开支为36亿美元,该项加上利息支出至少51亿美元,仍然高于市场一致预期2020年EBITDA,特斯拉整体现金流还是负的,所以传统杠杆收购还是不可行。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MBO、传统杠杆收购会让特斯拉陷入财务困境,原因是借太多钱。既然这样,那可以少借点吗?降低债务融资比例,尽可能采用权益融资?但想要这样做又牵扯出一个问题:马斯克能否游说足够数量的现有股东转入私有化结构(这也是马斯克原先的预期,所以优先考虑)?如果不能,那问题变成能否找来实力足够强大的新投资者,以420美元高价接盘必要数量的不愿跟随私有化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上述问题其实就对应目前媒体最关注的「投资者愿意跟随私有化吗?」、「特斯拉私有化,谁将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特斯拉能承受多大比例的债务融资和需要多少数量的股东支持私有化。在下面的图表中,高盛还分析了其他一系列不同融资结构和潜在利息支出情况,结果显示在第5种融资结构下,也就是采用20%债务融资+80%权益融资时, 2020年特斯拉可以获得正现金流。在该情况下,除马斯克的约19.8%股权外,特斯拉要进行137亿美元债务融资(这部分对应约100亿美元现有净负债,以及小量现有其他股东股份),然后再进行548亿美元权益融资,这部分对应76%的现有股本,也就是钢铁侠需要游说持有76%股权的其他股东同意转入私有化结构。

从目前特斯拉股权结构看,一般公众持股11%,机构投资者持股64%(T. Rowe Price持有9.2%,富达基金持有8.2%),内部人士持股20%(主要是马斯克),上市公司约5%(腾讯持有4.89%)。如果要游说现有股东转入私有化结构,不包括马斯克自身19.8%的股份,一共还需要获得持股76%的外部股东支持,钢铁侠能争取到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吗?

马斯克的信徒群体中,有一群他伟大愿景所感召的散户投资者,可以假设2/3的公众持股支持私有化,也就是7.3%。但对于持股比例最大的机构,美国法规规定共同基金的非流动性投资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所以会严重限制机构继续持有特斯拉股票。另外机构虽然普遍持有私有公司股票(如特斯拉的大股东富达基金,小量持有Uber、Airbnb等公司股票),但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公司最终会上市,而特斯拉情况刚好相反,这也会导致机构倾向于卖掉特斯拉股份(美东时间8月15日,彭博社报道,特斯拉两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富达基金和T. Rowe Price Group刚在二季度各自将持有的特斯拉股份减持20%)。假设半数机构支持私有化,也就是32%,加上腾讯的5%、公众的7.3%,马斯克可以获取44%外部股东支持,但这和76%目标还有巨大差距,游说股东顺利实现私有化明显脱离实际。群众基础不够,就要找大金主。由于有32%的外部股东不支持私有化,这部分需要权益融资约230亿美元,加上前面的137亿美元债务融资,合计约367亿美元。所以最后的问题是沙特金主,或者是多个战略投资者能否提供367亿美元资金支持,小编认为有点难度(这里大家可以去挖挖沙特主权财富基金还有多少余粮)。除资金问题,要不要以420美元/股的高价接盘特斯拉也是目前摆在机构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个价格合理吗?华尔街对特斯拉最大的质疑,或者空头不断做空特斯拉的原因无非是认为公司当下股价过高、脱离企业真实价值。下图是北美3家汽车企业的最新市值和2017年经营指标。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钢铁侠急于开发新车型和卡车品牌、建造新工厂,处处烧钱将使它的现金流长期为负,同时传统车企会在2019-2020年大规模推出电动车产品,特斯拉也很可能不再一家独大,内患外患对于特斯拉并不遥远。不管对散户,还是机构而言,追随或接盘特斯拉私有化意味著要蒙著眼睛展开一次长期的投资。想像一下坐在一辆飞速行驶的车中,但路面崎岖不平,而且现在他们什么都看不到。投资决策的最大阻碍有时就来自内心的不安。应该就是考虑到上述潜在融资结构的财务困境、巨大资金需求,以及股东结构特征,目前大部分华尔街分析师才会质疑马斯克的私有化计划。对特斯拉而言,私有化是更好选择?在上周通过推特宣布私有化消息后,马斯克立即发布了一封员工信,解释私有化的理由:1)退市将创造最佳运行环境,避免股价波动造成员工分心;2)季度盈利目标压力大,已经干扰到特斯拉的长期规划;3)公司被空头机构大肆做空。虽然特斯拉承载著让世界加速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伟大使命,但在看重盈利和投资回报的华尔街,公司一直被分析师唱空。在去年7月首批Model 3交付会,马斯克宣称Model 3周产能要在17年底达到5000台,但结果是整个17年第四季度只生产1550辆。18年业绩会,马斯克又说Model 3产能要在一季度末达到5000台,而实际情况大家也知道,公司真正实现目标是在二季度末。财务方面,特斯拉面临亏损扩大,烧钱不断的窘境。二季度Model 3爬坡达到要求,但该季净亏损7.43亿美元,创下历史峰值。现金流依旧吃紧,前2个季度自由活动现金流合计净流出17.4亿美元,账上的现金还剩22.4亿美元。

经营、财务上的困境使得死抠模型的分析师给特斯拉的评级越来越低。今年一季度业绩会上,分析师多次追问后续是否有融资计划,结果马斯克很不耐烦地回应这是个「bonehead question(傻瓜问题)」。会上分析师质疑产能、融资需求,会下机构大肆做空特斯拉股票,S3 partner数据显示今年特斯拉空头头寸增加460万股至约3500万股。

在一系列压力下,马斯克表示第三季度要实现盈利,为此在6月裁员9%,以减少开支。这可能就是邮件中「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必须关注季度收益,这迫使特斯拉必须做出对季度业绩有利,但对长期发展并无必要的决定」的原因。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出发,公开市场确实有缺点并可能导致短视。但不能否认特斯拉过去从公开市场获取巨额资金、支撑公司快速发展。2011-2017年,特斯拉通过股权、可转债累计融资近90亿美元,很明显其充分利用了作为上市公司的好处。

前面提到资本开支,由于未来不管是新车型Model Y、电动卡车Semi的研发制造,还是中国、欧洲超级工厂的建设(每座工厂建造成本在20-30亿美元),特斯拉未来3年仍然要投资大笔发展资金。基于上述情况,市场一致预测2020年资本开支为36亿美元。

考虑目前的烧钱速度,以及未来扩产计划,特斯拉仍然需要大量融资。但如果私有化,会导致公司丧失强大的二级市场融资渠道,这里主要是股权融资,同时由于失去上市地位,可转债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另外公司债券已经被评为垃圾债,发债难度也提高。对未来的增长预期推升了特斯拉的高估值,近年来这个故事也总能让公司在需要时筹集到资金。但现在马斯克陷入一个困境里,他需要资金来支撑特斯拉理想的增长计划和最终使命,但又厌倦了公众市场的批评和短视。作为一个非常人,这样的反应也算符合钢铁侠的个性,并不意外。针对私有化计划,特斯拉董事会从一开始就明显比钢铁侠更加理性。周二特斯拉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报告,宣布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私有化提案,同时声明:特别委员会尚未收到马斯克关于私有化交易的正式提议,也没有就此类交易的可行性得出任何结论。外媒报道,可能是考虑潜在融资金额巨大、未来对公开市场的资金依赖,特别委员会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马斯克的私有化计划是否有意义」。

最后从融资结构、资金量角度考虑,这次私有化计划最终执行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马斯克是伟大的造梦者,更是个狂人,所以小编不介意被打脸。现在钢铁侠一直强调沙特是私有化主要资金来源,或许中东土豪不仅愿意帮助其私有化,而且还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推动特斯拉继续向前,谁知道呢?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