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正常情況(未飲酒吃藥犯困)下,清醒的狀態也是有程度的差別的。我就感覺自己在現實世界的清醒程度不夠,對世界的真實感不強。所以想問一下人的不同清醒程度都是什麼感覺?以及如何讓自己更加清醒。


清醒的程度可以認為是心識的特定狀態

按照心的狀態來分的話

生活里常能體驗到的,像是睡眠的狀態,這是明覺度最低的狀態,最深的睡眠叫做有分心流。

在這樣的狀態下,只有結生心的有分心流在持續生起。這樣的狀態下沒有意識的集起。

為了講法的方便,我們把兩種不同的清醒叫做第一種清醒和第二種清醒。

第一種清醒也可以說是善的清醒,快樂的清醒;第二種清醒可以說是苦的清醒、讓人疲憊的清醒。

第一種清醒:

那日常生活里,人的心越是輕鬆、安逸,集起的力量越弱,思心所的活躍性越低,這樣的狀態下,可以認為是容易有善心很自然地生起。

第二種清醒:

那 還有另一種清醒,這樣的清醒同善心的同,並不舒適,而是努力穩定地集起心,這時候思心所很活躍,像是狙擊、專註地思維都是類似這樣的狀態。

那更強的清醒呢,可以認為是到達了禪定。在禪定的狀態下心住於一境性,非常的穩定。

這是普通人咯,如果證得了禪那,種姓心改變的話,心日常的生起也會變得具有一境性——

即,有分心的狀態有了改變,即使不特意禪修,也會有更好的一境性自然生起。

那更上的心呢,是證得了涅槃,在導向完全地明覺,不依於集起而相續不斷不敢停下的心。這樣的心像是無法形容的流,有無法探測、無法猜想、除非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的寂靜的、超越細密的熄滅、超越善的善、超越生的生、超越死的寂。

那在這之外,應當知道

心的清醒也依於一個不同的狀況:不同的結生心

有的人呢,具有貪、嗔、痴、無貪、無嗔、無痴這六種心所。這樣的人,有潛力體驗到的明覺、清醒,有潛力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心境、清楚地辨識自己的心情。

那這樣的人保持清醒的時候,可能會依照心的導向,知道怎樣的心境帶來怎樣的事情走向,這樣來做出反應,反省、省察自己的心。

那有些人呢,缺少無痴這個心所,他們一般沒有,也難以培養出來反省、省察自己心的能力——而是多依於理性的分析判斷、利害關係來分析自己應當怎樣想怎樣行。這樣的人的清醒更多的是理智的清醒,難以培育起我們說的第一種善的清醒。

那還有活得更苦的一類人,這類人總是忙著自我保護,想法很單一,體驗不到無貪、無嗔、無痴的心,在情感方面、理解他人方面都存在障礙。這樣的人呢,只能努力地集起自己的心,來達到我們這裡說到的第二種清醒——專註的清醒。

在生活里,由於眾生的結生心存在著這樣的差距,彼此理解常常很不容易,一些事情上,有的人呢,就是缺乏能力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樣也應當體諒,應當如理做意,努力培育自己善的心、明覺、無貪、無嗔、無痴的心。

那如何培育呢?

應當堅持跟隨正法的學習,如法地來了解心、培育善的心、發展明覺的心,乃至將心導向覺悟獲得解脫。

即時能夠體會到的還不夠多,心還不夠有能力,沒有關係,我們從基本的無貪無嗔無痴開始學習,開始培育。只要不斷堅持,就能令心不斷快樂,不斷解脫,不斷上利。

知道是真正的利益,就應當如是努力。

那從最基本的培育善開始,以布施、服務、思維佛法、持戒、禪修、迴向等等方式呢,來讓心獲得明覺的清醒,讓心快樂,快樂之後,應當導向離苦,導向更上的修行——獲得有定的心,聖者的心。

也希望大家早日融入團體,精進修行,獲得令心快樂的利益,令心解脫的利益!

薩度!薩度!薩度!


其實就是心智的明朗程度,也就是智慧深度。那怎麼增加智慧力呢?

《大佛頂首楞嚴經》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就以問題描述中飲酒的例子來說,喝醉之後心智肯定變得昏暗不明,而如果不去飲酒自然不會醉酒,心智自然明朗清晰。

心如止水就是這個意思,人心如水,種種行為如同往水中投放砂石,激起水底泥沙與水混為一體自然渾濁不堪,若停止投石子,水面自靜泥土自沉,水面清澈便如明鏡一般,可照見萬物。

故而佛法有種種戒律,都是為了靜心伏惑得見凈智。


謝邀。

想讓自己更清醒,就得知道什麼是迷糊。下面是《掌握生死》第五章明信中的部分內容,比較貼合問題,就偷懶複製過來。

迷信和正信很難分辨,在行為方式上是完全看不出區別的,只有深入起心動念的源頭,才可能結合外在表現,做出適合的判斷。

①不加思考的相信或否定,判斷的依據片面或主觀,②崇拜所謂專家或權威,輕易接受所謂成功者的言論,③對事物缺乏必要了解的情況下做評判,④對相關知識沒有系統全面的學習體會並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的,都是迷信的標誌。

許多人看到此處均會鬆一口氣,還好自己沒迷信。真是這樣嗎?⑤沒能形成良好習慣,⑥形成良好習慣但缺乏時時自覺能力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回歸迷信的懷抱,從此無緣永生。(想知道清醒的級別,把上兩段序號中內容按相反的意思理解就可以了。)

許多人,心裡明白裝糊塗,裝著裝著就真糊塗了;許多人是真糊塗,努力想裝明白,卻因此造了更多更重的惡因。

相信得永生的只有少數人,努力成為少數人中的一員,保持自性不被身邊人遮蓋,是正信的前提條件。

2.明信要素

身處社會,各種各樣的觀點充斥在我們眼前,有些觀點很快我們就能辨別恰當與否,而有些觀點,窮盡一生的時間恐怕也難以獲得答案。對我們普通人來講,人生就是一場持續不斷的賭博,籌碼就是自己和有緣人眾的未來。工作、愛情、婚姻、朋友,不斷的押注在某些觀點上,有時贏,有時輸,其中一些人沉迷在賭桌前,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參賭的目的,眼中只剩下贏、贏、再贏。

想要不輸,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賭,生活中很多人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慾望,但命運迫使我們坐在了賭桌前,就不是我們主觀意願控制得了的。此次我們參與其中的活動,其目的是促使我們的本性真實的展現出來。因此,佛教放下的觀點,就是為了讓人們在持續不斷的押注選擇中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可惜的是,中國人太善於歸納縮略,斷章取義的抓住放下的說法死死不放,卻忘了佛教中精進所代表的意義。

缺乏圓融理解理論和生活中缺乏具體行動步驟的能力,造成大家普遍形成了佛教是消極避世的觀點,甚至許多僧人想要辯解都不知從何說起。沒有神跡的勸解只能是無力的嘮叨,幾大宗教創始者沒有隨手拈來的神力顯現,早被打的滿頭包了。後來者均被警告不得顯現科學外的能力,才造成人心越加浮躁,思想越來越膚淺的現狀。

這也是現世,越努力修行,地獄門前僧道多的描述越貼切的緣由。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相應的準備,就像套個泳圈就下海橫渡太平洋一樣,前途早已註定。

(讓自己更清醒,需要)

①首先,需要設定一生時間來達到的不變得目標,作為自己的行動總綱,當內心真正相信此目標、行為發生偏差時才會感知得到。口是心非的人不在此列。

②其次是時時反省自身的能力培養,通過身體力行目標來促使智慧的升華,自行分辨行事恰當與否。當做不到時時反省時,可先定期反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不錯的選擇。

③積極進取於自身能力的提升,勇於放棄他人也在爭執的利益,明確各人背各人的債,誰都無法替代的道理,知道什麼時間用多大力量做出什麼效果,這樣不斷的恰當行事,也就具備了明信的能力。(想更加清醒就不在話下了)

這些內容,像現在只知道像會計般計數存福報的人是無法自行領悟的,也就知道了為什麼那麼多人無法成就的緣由。

3.辨的前提

現代科技研究越來越細,分支越來越多,相應的個人對整體的了解也就越少。時間精力用來學習理論都不夠,自然在行動體會上就有欠缺,這是中國存在的問題,也是世界存在的問題。

未來,整個地球人類會回歸,新中國最初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會得到完整恢復,並成為整個地球社會共同遵守的準則。

明師和體悟的讀者們,我們要先行,依靠自身的本性,帶著現實的問題,在大量的行動感受後,再翻出放置很久的問題來尋找答案,此時往往會有出人意料、喜出望外的收穫。

認知過、體會過、思考過、沉澱過,才有資格辨。

太多人,認知上一知半解,急於對事物發表評論來加強自己的存在感,除了被明眼人一眼看出其無知的本質外,也就剩下造的無名業力了。有追求的人是不能這樣去做的,學會窮則獨善其身就好。

有長遠追求的讀者,看到身邊便宜佔盡還洋洋自得的人,千萬不要在心裡產生波動,面對這種情況,要藉機提醒自己不要受其影響,人家將千百世積累的福氣在今生一次性花完,那是什麼樣的場景啊。就像普通人用三年時間積蓄的十萬元錢,一頓飯給花光一樣,那場景不要太瀟洒。可是要知道,這樣的飯我們是不能天天吃,頓頓吃的,吃一頓耗光三年積蓄,再一頓就又吃進三年時光。便宜佔盡的人就讓他去佔好了,不要橫加指責而引起對方怨恨。不但扭轉不了對方的業命,自己反倒因此背了惡緣。正常人不會做的事情我們也不要去做。

別人在我們面前做各種炫耀的時候,要藉助自己的智慧看到其來源去處,當能看清的時候,不用誰提醒,就會知道,自己的危機,就在眼前。

5.擺脫逆緣

逆緣三種:本性所帶的慾望、多方人眾的牽絆、累生所造的惡因。

自身慾望本身不存在所謂好壞的區別,大家之所以詬病慾望,皆因許多人是把自己的快樂感受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不適上的,累生所造的惡因也是因此才得以成立。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才是此前為止慾望最大的人,其所追求的永恆安樂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甚至二般人也無法想像。

其想讓許多同道人也得到永恆安樂的想法也是慾望的一種,只不過他的慾望能使別人獲得人們都夢寐以求的壽命、安樂、力量,其慾望追求的目標是可以永恆不變的,所以此慾望轉化成的就叫功德,能提升其超越輪迴的力量,釋迦牟尼的境界藉此得以大幅提升。

而我們一般人的慾望,所追求的目標時會快速變化的,少女今天美改天丑,容顏更迭;財富今天多改天少因緣不定;身體今天好改天差不由自主;親友今天聚改天散各自飄零。在種種不舍中,我們把快速變化的外在因素當成生命中的唯一抓牢不放,所以,此慾望轉化成的就叫業因,提供著束縛我們心靈的力量,我們的清醒能力因此被極度限制。

明白了道理就去做,上士聞道、謹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放下本文,去刷朋友圈放鬆吧,不要自己找沒用的罪受。

希望對題主有所啟發。祝好!

註:括弧里的字是應題添加的,為應題,原文內容有刪減調整。


你能夠返觀,這一點難得。

這個問題,估計不太好理解。我們每天吃飯睡覺,學習工作。走路也沒撞到別人,計算也沒出錯,也沒把錢多找給別人,難倒還不夠清楚嗎?一般人一定會覺得沒毛病。然而,

這個樣子是清楚狀態嗎?答案是否的!

事實上,我們每天都處於昏沉,掉舉,無記(佛教用語)的狀態。由於一直如此,也並不影響生活,也就習慣成自然了。比如司機開車,全身心放在駕駛上,看上去很專註,其實是一種慣性。

知乎上有人問貓知道自己是貓嗎?這就有趣了,如果貓知道自己是貓,那麼它的靈智必然是清楚的,它就成精了。

畜生道眾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睡,然後就是吃。所以講這個人,成天吃飽睡,睡飽了吃,跟某個動物一樣。

確實如此,動物的神識昏昧,清醒時少,昏沉時多,這是動物受報的表現,只能糊裡糊塗 的。

而且越低等的動物,越是糊塗,到了蚌殼一類就幾乎不醒了。

人也一樣,有些人一輩子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吃喝玩樂,得過且過,及時行樂。反正高興就OK,這一類人要小心。尤其是痴迷,痴迷到了迷失自我的程度,那就和上面講的動物差不多了。

畜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痴,人的一生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同的是,人有覺的潛力,而動物卻沒有。

不要以為誇張,還有更刺激的。從一個人的面貌,就能看到他的心。心不明朗。反應到臉上都是糊的。那些犯罪份子,殺人魔王,長的反骨的腦袋,露著不善的眼神,那種又痴又執的樣子,一看就是業障深重的傢伙。

講到心念,實際太過複雜。幾乎沒有人會懷疑自己是不清醒的,做的事是不對的。事實上,以聖人來觀,簡直不及畜生。

舉例講,就像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個坑,是個並不高明的騙局,然而還有一群人往裡跳,這個就是差距。心智清明的人和心智愚迷的,無法相提並論。

這個清醒程度,也是無法言說的。首先,我們要清晰什麼?我們的心念如爆流,靜下時妄想紛飛,多少妄念,無法計數。菩薩要入金剛薩埵定,才能發現行陰(佛教五蘊之一)的變化。可想而知,凡夫都是在做夢一般,沒有一時清醒。

那麼,作為凡夫的我們就無法更清醒些嗎?什麼狀態下才是真的清醒?佛講的覺,到底覺得是什麼?對照平時的我們,這種覺醒的狀態又有什麼不同?題主後面追加的問題,答案在下面。

來看看佛法八正道:

①正見。正確體見諸法之理性而不謬誤,亦即堅持佛教四聖諦的真理;

②正思維。又稱正志,思四諦理,離諸雜念。③正語。正確的話語,說話應該誠實可靠,不說謊。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④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⑤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⑥正精進。精進意味著燃燒掉煩惱習氣,而非時間多少;⑦正念。覺知:學會覺知自己。

⑧正定。禪定分為兩種:

第一種:心是「一」,所緣是「一」,心與所緣在一起,然後禪定次第生起。重點放在所緣。

第二種禪定:心與所緣是分離的,心執行的職責是知者、觀者。(這樣的禪定僅僅存在於佛教!)重點在於及時知道「心跑掉」。(漏了禪定,後補上,感謝仁者提醒)

上面這一段就是八正道的內容,我直接複製過來的圖省事。這是佛教徒要做的事情,但也同樣適用於普通人,只在於各人根基。

一般非佛教徒,可能看不太懂。門檻放低一點,比較直白的再講一遍。

正見,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一個人的見地,直接影響你的一生。見識與閱歷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正念,按照禪講有念即邪,念即心,心上起善惡變化。念聖人名號(定心不動,無心為惡,即是凈業,聖人的果報)

正語,說該說的話,該說不說也是錯。

正業,身語意業,所做所為都有因果相連,業可視為軌跡(最難解釋),業因,業緣,業果,善惡無記。比如你在那裡發獃,這一天什麼也沒做,不好不壞,這叫無記業,果報就是畜生道。

正命,反之就是邪命,比如算命打卦,殺生為糊口,統統叫邪命。

正思維,比如想謀財害命,都是邪思,忽然想自殺,都是邪思邪慮。正的就是如何為善,如何為生計(勉強),如何求解脫,這都是正思。

正精進,循序漸進的修行,不是一曝十寒。精進(佛教用語,一般指修行)

正定,不是邪定,求取神通。外道定,死坐,或者空坐。戒定慧具足,即是正,有定無慧,即非正,有慧,無定也非正。有止無觀,也非正,必須是止觀雙運。

想要不糊塗,就要這樣去做。做不到全部,起碼能做一二,都做不到,起碼得能分清,好壞也不知道,那就只能愚痴度日了。

佛陀講,前念迷即凡夫,後念覺即佛陀。覺就是清醒,醒悟。

古人講:我日三省吾身。實際,何止三省?

禪宗講,一時不在,如同死人。

觀自在菩薩,返觀自性,最後破了五蘊,證得空性。念佛人,念念在茲,不能輕易放過一念,這是為了什麼?喚醒自己的主人公,不要讓它再睡過去,時時警醒。

這是將覺悟細化到每個起心動念中,孔子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規矩做到了極致,渾然忘我。

你說清醒有幾分?看了這些,我們還能說自己很清楚的活著嗎?

釋迦牟尼有一位弟子,名為阿那律,這個阿那律啊,也不是不好學,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天天愛睡覺。釋迦牟尼就罵他了:

「咄咄汝嗜睡,愚痴蚌殼類。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當然口語不是這麼說的,大概就是:「你這個傢伙,一天到晚就知道睡睡睡!我看你就像那海里的蚌殼,一睡就是一千年,連聽見佛名字的緣分都沒有,這輩子你恐怕也是無緣成佛了!」

阿那律一聽,慚愧不已,從此發誓不再睡覺,一心向學,位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文粘貼)

咄咄汝嗜睡,愚痴蚌殼類

蚌蠃唯貪睡,逍遙任意逐。江河騰浪起,岸畔寄身如。萬化常清靜,千年久抱伏。無心染塵事,老蚌自懷珠。

你能發現自己不清明,即是清明之際,從此開始吧!


當知道世界上有那麼一個人和自己有同樣的苦惱時,是幸福的。

努力讓自己慢下來,讓自己可以得到休息

記錄自己的每一天,觀察你身邊的人。

以及此類,發表自己的看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