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書,《反脆弱

》。這本書很出名,很多人都知道,所以這次我只是簡單分享我的幾點思考。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是反脆弱?如何實現反脆弱?

首先,來看什麼是反脆弱。我理解的反脆弱是,當一個人面對不確定性事件(黑天鵝事件)的時候,不會變得手足無措,被打的支離破碎,反而會借用這次事件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比一個例子,假如我現在拿了一個水杯去接水,不小心被撞了一下,這個水杯掉在了地上,摔碎了,那麼這個水杯就是脆弱的。

那什麼是反脆弱呢?假如我手裡拿的不是一個水杯,而是一個乒乓球,這個乒乓球掉在了地上,不但沒有摔碎,反而彈得更高,這個乒乓球就是反脆弱的。

明白了吧?反脆弱就是應對不確定性或者黑天鵝事件的時候,不但能夠用方法避免損失,而且能夠在這次事件中變得更加強大。

那,沒有反脆弱的能力會有什麼惡果呢?這裡我再講一個例子,一個思想實驗,叫布里丹之驢。

說有一頭驢,又餓又渴。在它左邊放著一本水,右邊放著一盆飼料。這兩個東西距離這個驢是等距離的,假如這個驢是不具有反脆弱的能力的,總是想要一個確定性的結果。

那它就會在先選擇那個之間糾結、徘徊,因為它擔心選擇了水,飼料就沒了,選擇了飼料水就沒了,所以,最終它會被渴死、餓死。

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是這頭驢的刻意追求確定性的做法在現實中是比比皆是。

剛才講了什麼是反脆弱,反脆弱的危害,下面我們來講如何做到反脆弱

這裡講一個書中的方法,叫槓鈴策略。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有兩手準備,既要做常規的準備,也要做應對不確定性的準備。

舉一個經典的例子,泰勒斯橄欖油的故事。泰勒斯是一個哲學家,當時就有很多人鄙薄他說:「你們哲學家就知道仰望天空,能腳踏實地嗎?能掙錢嗎?」

泰勒斯為了證明自己,就在一年春天租下了當地所有的榨油機。沒想到這一年真的不出所料,橄欖大豐收。泰勒斯就靠出租榨油機大賺了一筆。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說明泰勒斯是一個具有反脆弱能力的人,他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準備是,如果橄欖大豐收了,就可以大賺一筆,另一手準備是,如果沒有豐收,他也沒有損失多少,只不過是榨油機的定金而已。

總之,反脆弱就是應對不確定性或者黑天鵝事件的時候,不但能夠用方法避免損失,而且能夠在這次事件中變得更加強大。應對反脆弱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槓鈴策略。

你肯定想像不到,熊居然是反脆弱的代表性動物。

這種動物,你問它喫什麼,它真的可以說「隨便」。 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它能喫的東西真的是意想不到,你可能知道它喫魚,但是絕對想不到它們還喫青草、苔蘚、堅果、鼠、螞蟻、蜂蜜、鹿、羊等,甚至沒得喫它還可以冬眠,而且一下子就是將近半年。

它生存的地區一高緯度為主,但是也不絕對,有的也可以到較低的維度生存,比如熊貓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熊貓真實丟盡了熊家的臉,每天除了喫就是睡,再者就是賣萌,難怪接近滅絕了。

對於個人來說,不可以只讀一種書,也不可以只交一種朋友。

交的朋友完全可以包括流氓、無賴、小偷、國會議員、副總理等,讀的書也完全可以包括物理、化學、醫藥、衛生、人文、宗教、語言等。

個人要能夠適應不同場景之間的切換,知道在什麼場景做什麼事最合適的。最基本的場景是家庭與工作的切換,知道如何與家庭各個成員相處,如何與不同職級的同事進行合作。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家庭成員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職業、興趣、價值觀。家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當這個系統具有包容性的時候,才更加穩健。

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烏卡時代,比如當夫妻都同一個行業的時候,價值觀、生活習慣會越來越趨同,家庭這個複雜的系統也會越來越僵化,越來越經不起外界的黑天鵝事件。

【注】:烏卡時代是指我們生活在一個揮發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世界裡。揮發性是指事情變化非常快,不確定性是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有什麼事件發生,複雜性是每件事都會影響到另外的一些事情,模糊性表示事物之間的關係變得不那麼明確。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的商業先後經歷了稀缺時代、富餘時代、流量時代。頭30年,我們可以說是在野蠻生長,我們的初始需求基數小、法制滯後雙軌制、消費羣體不成熟、競爭對手不強大、綜合運營成本低。

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企業形成了地頭蛇式的生存法則、大家族式的治理機制、簡單粗暴的運營管理、水滸傳式的人才結構、浮躁自大的文化氛圍、卡拉OK式的核心能力。

未來靠這些,還能走多遠?最近幾年,我們越來越發現,市場一定是「 良幣驅逐劣幣 」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以下幾個問題:

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企業告訴成長的邊界和節奏是什麼?企業股權設置的治理原則是什麼?企業與員工的和諧關係是什麼?創業者的動力源泉靠什麼?企業與社會的良性生態應該是什麼樣的?企業家的身心健康如何保證?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反脆弱就是一種戰略思維,既要在不同的收益週期佈局,也要在不同價值點佈局。

短期利益讓企業活得下,中長期利益讓企業活得久。在價值鏈的前端與後端、高端與低端等不同生態位也都有佈局,這樣才利於閃轉騰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