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費用科目在審計中,往往都是作為三費,打包作為小夥伴的練手科目。其實,它遠沒那麼簡單,葛蘭素史克藥企賄賂案致使普華永道的口碑達到谷底,首先,這個科目的變動趨勢與收入有高度的匹配性;其次,該科目可能涉及商業賄賂;最後,涉及居間代理傭金(俗稱「業務介紹費」)。下面具體說說:

與收入的匹配性

往往,一個公司業績上來,相應的給人員的銷售提成會上升或者會增加銷售團隊人員,這些將直接體現在銷售費用職工薪酬;相應的,市場推廣費用、運輸費用均應當有一定的增加。這個不多說了,往往會計師很注重與收入的匹配性,即使不匹配,也早已準備好了足夠合理的解釋理由。

商業賄賂

看企業所處行業是否屬於行賄高風險行業,普華永道遭遇葛蘭素史克藥企行賄審計失敗,據說至此以後,那個審計小組對該費用的審計,變態的嚴格。下面簡單說說:

首先醫藥企業,要獲得相關防範商業賄賂的規章制度。

商業賄賂要入賬,會通過各種會務費,學術推廣服務,市場推廣費發票作為憑證,檢查這些費用的合同,支付單據,對發票驗真,為進一步確保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可對發票進行函證,函證內容為對方是否收到款項,內容是否真實。

驗證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對發票進行函證是不多見的,這是在一個案例中學到的,分享給大家參考。補充個小知識,函證與走訪的區別,對於盡調機構來說,真實性的效果均能達到,但函證上無盡調人員簽字,但走訪有,如果真被監管調查取證,函證有問題,可以把鍋甩給企業,因為函證只有企業蓋章,而走訪,有走訪人員簽字,盡調機構是跑不掉的。

擬上市葯企一般會將學術推廣服務安排給第三方,如此,商業賄賂就會轉移給第三方服務推廣商執行,確保葯企的乾淨。然而往往第三方與企業結算時,這些行賄的費用都會由企業承擔,屬於間接行賄也是要擔責的。實務中有人提出通過核查學術推廣商的資金流水,是否在收到企業結算款後,短期內支付給醫務人員,也許能實現核查目的,但這個程序的可執行性很低,理由是往往一個學術推廣商服務多家葯企,存在資金混同,而且私人賬戶憑什麼給你券商或審計師核查,也是個難題,如果真同意給你核查了,你是否應該合理懷疑該學術推廣商與企業存在緊密的關聯關係,或者就是公司員工等,存在隱性的關聯關係,產生獨立性問題。鑒於此,我們可以通過獲取法院或檢察院的報告期無行賄記錄證明作為兜底。

居間代理傭金

對於傭金,要求如實入賬,比如向居間商,代理商支付的業務介紹費,居間商是公司還好查,如果是個人,就會出現個人找發票拿走介紹費,存在很大的稅務風險隱患。

此外,還應重點關注居間商,代理商與公司以及介紹的客戶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將公司利益外移。

核查手段無非合同內容,發票,銀行流水,驗證抬頭,單位,日期、內容等是否匹配,必要時取得收款方函證回函和真實性承諾。

對於關聯關係的核查,比較好用的有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等。看工商記錄中現任和歷任董監高是否存在重合,比對姓氏以及姓名結構,中國人取名字,一般兄弟姐妹或近親屬除了姓氏相同外,三字結構中中間字相同的概率也很大,兩字結構中,最後一個字也會有關聯,當然這針對70後以及80後靠前的比較有效;再看關聯企業,投資公司和法人股東,是否與收款方存在關聯關係,同樣應當核查董監高。

最後

還是那句話,保持質疑,不要看到是廣告費就是廣告費,想想有可能是商業賄賂、是傭金,結合公司業務模式,多想想可能存在的真實情況是什麼,大額的會務費多為行賄,大額的差旅費多為員工獎金補貼等等。費用裡邊故事很多,想了解企業員工福利情況,就去看看費用賬,看看每天的午餐標準,看看食堂運作是外包的,還是自己找人的;如果公司辦公等其他費用少,與業績匹配性不高,就懷疑一下,去企業辦公室看看紙張是否習慣正反面列印,中午是否會關燈休息等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