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可能

首先,分兩種「進」的情況。

30歲我默認已經工作了,少部分讀博還延畢的才會到30歲還沒工作。

所以參加的是社招,那麼分兩種情況:

1、是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比如說四大、律所,以及說其他相關資本市場崗位也算。

2、不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就是現有的工作,從工作內容和打交道的人群上,都跟投行沒有一丁點挨得上邊的。

那麼,第一種情況:

比如說你在四大/會所工作到一定級別,年齡30+,跳槽投行的也是有的。我之前的單位,以及我認識的靜安寺野村的某位投行的領導,都是在會所工作了很多年之後才轉的投行。

不過,相比四大/會所年輕群體來說,數量會少很多,一般工作三五年跳槽的居多。

因為工作太久了去投行,工作經驗一般得打折扣(我有認識本土會所工作10年以上的CPA到了投行,只能折一半左右的工作經驗給職級),而且本身熬久了其實四大待遇也還行,跳槽動力就沒那麼大了。

第二種情況:

確實比較難了,因為和應屆生比起來,幾乎就沒有任何的亮點,還有年齡的劣勢。因為投行確實是金融行業裡面工作強度比較大的,不要小看這幾年的差距。

讀書那會兒我總覺得我加班熬夜打遊戲都行,工作個幾年之後身體折舊很快,真感覺熬不動了。

當然,也有部分有一定實體工作經驗的全日制MBA,通過實習留用進的投行。但這裡我覺得極限年齡就是30歲左右,超過這個歲數年齡確實是個較大短板了。

當然,也就投行會如此,因為本身強度大,職級還多,等級森嚴。30歲才剛入行你會發現各種職級比你高的人年齡都比你小。

如果把部門範圍擴展到研究所、投資研究,這個入行年齡我覺得可以擴展到35歲。很多研究所的研究員也都是從產業工作比較多年轉過來的,反而上升也很快,不用像投行一級一級的熬。

總結

現在,好多人都在擔心「中年失業」的問題。

確實,大家都看到了各種新聞,各種互聯網超過35歲的中層,失業之後都只能去開燒烤店或者賣保險。

再往前幾年,某為清退35歲以上員工的新聞,引起了全市場非常熱烈的討論,很多人唏噓感慨。

為什麼會有「35歲」一說?

因為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等,這種市場化的崗位,更新和變化很快,員工需要學習能力很強,才能接受行業和公司的變化。

除非你當到一定領導,你有經驗優勢和管理的重要性,不然基層員工的可替代性很高。

而年齡到一定程度,基本上保持非常旺盛的學習狀態很難,一般也很難跟得上公司的節奏了。

而且,一般中層領導其實年紀都不大,招人也不願意要年齡太大的,有壓力而且也不好管,所以哪怕願意降薪,很多人也很難找到原先一樣的工作。(我們創業公司自己找人也是這樣)

所以,如果想要在市場化的環境立足,有兩個tips:

一個一定要構造你的個人競爭力,降低「可替代性」。

一個是,一定的年齡之前要達到一定的歲數之前達到一定的級別或者深度。

金融行業,像投行和研究所這樣的崗位,專業程度比較高,相對替代性還好,但也存在到了一定年齡如果還是承做或者說不能創造傭金的話,也會面臨淘汰。不過因為專業性高,倒是往外也好跳。

所以給你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如果想轉行,請在多少歲之前完成轉行,多少歲左右努力往上晉陞一個級別。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

29歲研究生畢業想進國內券商投行。請問年齡會對找投行工作有影響嗎??

www.zhihu.com圖標

從國內投行角度講下吧。

一、如果有資源,做承攬,不管背景,啥時候都不晚,投行大門隨時為你打開;

二、如果是承做,考慮到你這個年齡階段,再折騰個三五年才能當項目負責人,就不建議去了。

投行民工工作大概是這樣的:

1.申報前:搞項目建議書的PPT、現場盡調及盡調報告、組織中介協調會及確定整改方案並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幫客戶搞融資方案等等;

2.申報中:擼底稿、IPO輔導、寫申報材料、更新申報材料財務數字、跑訪談、收函證、搞培訓PPT、寫備忘錄、開各種協調會,應對公司內核和證監局現場檢查,申報前一個月基本都是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的狀態;

3.反饋和上會期間更忙,答反饋、補材料、走用印、榮大做材料,經常通宵,因為很多反饋都是今天下反饋明天要去你回復。

4.好不容易項目過會了,搞封卷、補充更新財務數據、等批文、搞發行。

5.發行敲鐘和收錢:幾年下來的高光時刻,但是還是內部底稿歸檔才能獎金721分配。

沒錯這就是投行承做的工作,瑣碎、重複且重大。一個數字錯了可能被預審員和客戶罵的狗血噴頭。周期很長,IPO動輒三年,再融資和重組基本也都要一年起。債券好一點,但是公司債也不輕鬆,檢查一堆。

此外,你還有把大把的時間放在保代考試和CPA考試上面。

在你能成為項目主辦之前,大概率年薪不會過百,甚至部分假投行月薪一兩萬,年薪20-30萬,很多投行民工其實非常缺錢,堅持四五年不過是為了最後IPO出來的時候那一把獎金,扣掉個稅其實也沒多少,30歲基本也都成家甚至有小孩了,這種工作節奏,陪伴家人真的是奢望。

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要考慮去承攬了,現實的問題就是考驗你的人脈和資源的時候了,畢竟承做的年輕人從來不缺,能給公司帶來持續不斷的業務的承攬選手才是稀缺資源。基本到35歲以後,還在公司承做前線的人已經不多了,大部分人選擇離開前台,去企業、質控、投資機構等等吧,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當上部門總或者養起自己的小團隊,背負更多的業績指標,整天跑客戶,更像是銷售。

部分年輕的項目主辦也就30左右,從他們角度,找些名牌大學的應屆生,聽話、吃苦還聰明,短時間內也不會威脅到自己位置,不香么?

從另外一個角度,找比自己年齡小資歷淺的同事幹些事情,都是順手的。找個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幹活,還不好意思直接說不好,怕你自尊心過不去,是不是也挺尷尬的。

投行是有光環的,基本上面對的都是企業高管層和中介機構的合伙人或高級經理級別。說出去貌似也挺有面子,收入還不錯。投行承做的都是聰明的孩子,做出的文件、報告、PPT都是質量很高的,能夠做四五年出去,在這些方面上絕對秒殺一票非投行人士(諮詢公司的就別來挑刺了,你們畢竟靠PPT吃飯)。

以上,投行民工路過……


當然有可能。

記得美國出版過一本書叫《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華爾街10年變遷內幕》 (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 Inside the Decade That Transformed Wall Street)。主人公轉行做投行的時候,都不止30歲。

我自己也是。我是2008年才進入「一隻腳」踏進國際投行(為什麼說一隻腳你聽我的live就知道),當時我已經快三張了。

只要做好準備,努力不懈,再加上一點點運氣和貴人扶持,30歲進投行完全不是空想。

努力進投行,你會不虛此行的。

加油。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想吐槽一下30歲以上的男性有幾億吧,可能不可能,當然是可能了。

最重要的是,不要流於空想,要去行動

具體建議:

先總結自己過去的職業經歷,認真挖掘自己的優勢。

了解證券行業的行業結構,部門。

了解社招條件。

考出證券從業資格。

投遞簡歷參加面試。

若一直碰壁,那就放棄進入這一行當的想法。


先說結論:取決於你30歲之前的經歷,只要經驗和學歷是符合投行的偏好,年齡不是問題

之前一位大牛前同事就是30歲轉行的,就是靠他30歲之前一步都不踩空的職業軌跡轉的:畢業於某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畢業後先在四大做了兩年審計,然後去某全球頂尖的商學院讀了個MBA,再畢業後又在一家著名的戰略諮詢公司做了幾年,最後就是在30歲左右加入了Rothschild,一直做到MD。

之前也見過一些國際大所的併購律師轉去投行做併購,也都不是很年輕了,當然這些人也都是畢業於頂尖法學院,而且審過的交易文件、參與過的談判可能比同級別的投行人還多(當然更多都是從法律角度來看的),所以也可以在「高齡」轉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