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海军实力几乎为零,只能勉强完成近海打击走私和海盗的行动。可是谁曾想到,民国海军还曾有“航母”,而这艘航母竟然还来自于一个和中国格外陌生的国家——奥匈帝国。

  这件事还得从一战说起。一战时期,中国加入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而奥匈帝国自然也成了中国军队的敌人。不过奥匈帝国在远东的存在简直低得可怜,跑了一圈,只发现了一艘奥匈帝国的商船,这艘船还没有武装,所以被抓了俘虏,并且改名为华甲号。而对于严重失血的中国海军来说,这艘商船也是巨大的补充,很快华甲号往来于渤海湾,为中国军队运输士兵和粮草。

  这艘船兜兜转转,最后进入了奉军的序列。奉军海军司令沈鸿烈是个喝过洋墨水的人,他见到手下突然开来了这么大一艘船,顿时来了兴趣,将它改造改造,就变成了一艘庞大的水上“航空母舰”。

  华甲号一口气能运输超过两千名士兵,改造之后可以搭载十七架老式飞机。加上甲板上的飞机数量,整艘船可以运输超过二十架飞机,超过了当时主流航母——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百眼巨人号和凤翔号。而奉军全盛时期拥有超过一百架飞机(二十年后的抗战初期整个中国也就拥有三百架飞机),配套的航校,基地齐全,还有白俄和捷克的飞行军官提供技术指导,为华甲号投入战斗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在张作霖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华甲号出奇制胜,立下了大功。大量的奉军士兵并不是走老式的山海关入关,而是通过海陆,直穿渤海,到达山东半岛,进而与自己的老对手直系决战。在整个运兵过程中,华甲号提供了掩护,运输了大量飞机,并且对山东沿海城市进行了轰炸。

  不过,再怎么折腾,这艘船也是1900年生产的老船了,到这个时候已经拥有接近三十年的船龄,老朽不堪。在北伐战争时期,这艘船被张学良卖给了日本人,并且被日本海军用于海上运输,在1945年,这艘船在台湾被击沉。连续侍奉了奥匈,直系,奉系,日本四个主人后,它在太平洋的海底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