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富豪而言,最担心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做生意失败,而是怕家族产业落在子孙手上后会被他们败光。为了防止子孙败家,每个富豪都有自己的计策。拿李嘉诚来说,他则是让李泽钜和李泽楷自懂事后就开始旁听自己开会。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李嘉诚的两位公子如今无一不是在商界叱咤风云、挥斥方遒的人物。

  诚然,李嘉诚的这种从小抓起的做法只是其中之一。因为许多富豪尽管自己对做生意十分在行,也在商界闯荡出了一番天地,但子孙却不见得会喜欢做生意,一代弱过一代的情况也有很多,许世勋家族便是如此。

  与李嘉诚的白手起家不一样,许世勋家族的财富其实是由许世勋的父亲许爱周创立的。1881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许爱周,小学毕业后便随着弃农从商,近而创立了一家“福泰号”,主营业务便是花生油等粮油以及杂货。获取一定成绩后,接着在吴川、赤坎、霞山等地开设“仁和号”、“天元号”等店面,在香港还有一家“广宏泰”,主营业务也逐渐扩充为煤油、水产等等,许爱周在当时就已经一位富甲一方的富商。

  直到1920年,许爱周才逐渐开始发展房地产业。可对香港较为了解的人便会知道,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房地产业并未得以快速发展,海运才是发家最快的道路,世界船王包玉刚便是如此。直到60年代后,香港人口才开始变得激增,房地产业也得以飞速发展。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人无一不是乘上了这股东风才得以发展成为香港四大家族。

  中环中建大厦

  30年代后,许爱周先后发展酒店业和工商住宅物业,获利一部分后便随之成立顺昌航业公司,近而全力发展海运事业。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助,许爱周以广州湾为基地的航运事业发展尤为快速。后来,许爱周还和别人合伙经营了大安航业公司、太平航业公司、广利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等等,商船航线远至东南亚,许爱周也因此被人称为航运界钜子、船王。

  1957年,许爱周开始登陆,与人一起合资兴办了一家中建企业有限公司,并先后建成中建大厦、在中环附近还建设了一座亚细亚行等等,许爱周也由此成为了当时香港知名房地产商之一,李嘉诚对于许爱周而言还只是晚辈。1966年,忙碌一生的许爱周逝世,为三个儿子留下了200亿家产。

  不过有趣的是,由于担心子孙会败光家产,许爱周当时就先知先觉般将200亿资产全部放进了家族信托基金当中。虽说这200亿资产仍旧属于许爱周家族,但子孙却不能直接享有这笔财富,只能是每月按时领取一部分资金充当生活费。

  许爱周去世后,旗下海运事业则完全交给了长子许歧伯,次子许士芬则掌管矿务,幼子许世勋则是掌管地产生意。不过或许是因为受制于当时医疗条件等问题,许歧伯和许士芬分别于1973年和1989年相继过世,偌大的周兴置业由许世勋独自掌管。与父亲相比,许世勋的经商能力明显没有许爱周强。

  1987年,许世勋将父亲许爱周赖以发家的顺昌航业旗下船只全部出售,套现数亿元。自那以后,许世勋家族的财富来源便开始变得十分简单,最为主要的就是商业地产收租。有趣的是,许世勋尽管在经商方面不如父亲,但在赛马上却是一流的好手,香港最大马王其实就是许世勋。自己能力不足,自然会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不过可惜的是,许世勋直到自己41岁的时候才生下幼子许晋亨,长子许晋干则是于2014年病逝。

  其实按道理来讲,许晋亨毕业于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的商科,本应该是一位经商能才才对。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许晋亨对家族产业丝毫也提不起兴趣,反而对追女明星非常有一手。为此,许晋亨尽管如今已经57岁,但从出生到现在都没上过一次班,目前职位虽说是香港中建企业董事,但每月的收入来源就是按时领取家族信托基金中的10万港元生活费。

  2018年12月,守业一生的许世勋病逝,为独子许晋亨留下了420亿遗产。不过这420亿遗产许世勋并没有直接送给许晋亨,而是采用了父亲许爱周的方式,将它全部放进了家族信托基金和巨额保单之中。好在的是,许世勋将许晋亨的生活费从10万港元涨到了200万港元。许晋亨目前所住的价值7亿港元的豪宅也是家族财产,并不属于许晋亨。

  富豪怕儿子败家,从出生到现在没让他上班,每月只给2百万生活费。200万生活费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一年都花不完,但对于许晋亨和李嘉欣夫妇这等上流社会的富豪而言,200万或许只够买几个包和几双鞋,想要再奢侈一点的话根本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