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上周首播,虽然首视率仍压倒湖南卫视的皇牌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但是收视率似乎代表不了主流观众对第一集的评价,因为很多网友包括鄙人都觉得节目实在是太沉闷了。原因有二,选手质素参差,本季节目说是以九十后选手为主力,但第一集出场的仍不乏二十几快三十岁、甚至是三十几岁的选手。当然我们不是说年龄较高的选手会影响节目质素,只是赛前的报导都把一众九十后的选手塑造成年轻高手、出来的效果及表现却平平无奇,难免会让人觉得制作单位夸大其词。

  上周大概是《好声音》开播以来,第一次我看了半集左右就开始不专心边看边做其他事情…除了来自大马、目前在中国大陆留学的陈永馨的《你不知道的事》让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以外,其他选手不是实力平平、就是对音乐空有想法却没有足够能力去实践,就连媒体不断报导的「翻版丁丁」楼沁,也不过是一位普通的歌者,从她的第一次表演当中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整体而言,第一集盲选的选手质素是让人失望的。如果大家期望导师之间的互动可以稍稍的把节目变得有趣一点,那么你们一定会失望的。那英老师的谐趣是一定要由别人带动;汪峰老师有时候太正经八百、纵然他在上一集已经显得比较活泼一点;「小哥」齐秦老师本来就没有太强的综艺效果,但出奇地他跟其他三位导师的互动正常、也偶有笑点;杨坤老师的回归其实是救了台下一命,曾经担任《最美和声》主持人的他,算是比较能够带动四位导师之间的互动。

  当然,哈林老师在的时候,他能音乐、综艺两者兼顾,所以节目才会这么引人入胜啊…无论如何,希望本周的第二场盲选会变得精彩一点吧!

延伸阅读: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1 导师盲选(第一场)

蓝天下 - 齐秦:抢学员很自信 或请罗大佑任梦想导师

联合新闻网 - 「好声音3」学员比唱功 导师比抢功

20140725《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Week 2 导师盲选_20140726-11125537  

赛制解构 - 「导师盲选」

   顾名思义,比赛第一阶段的「导师盲选」与外地的「Blind Audition」如出一彻,所以我也偷懒一下,直接把以前写「Blind Audition」的赛制部份拿来用(笑)。

   四位导师背对著选手,只听其歌声判断其可塑性,若导师觉得不错的话按下按钮把椅子转至面向舞台,代表自己有意把那位选手纳入旗下。若演唱完毕后 只有一位导师转过来,该选手就自动成为该导师旗下的选手,若多于一位导师转过来,选择权就落在选手身上,自己选择加入其中一位导师的团队,没有导师转过来 的话,那位选手就宣布失败了…

  在「导师盲选」阶段,四位导师分别要招揽十四位学员,共五十六人进入下一个阶段比赛。

(注:「杨」代表杨坤、「那」代表那英、「汪」代表汪峰、「齐」代表齐秦,粗体代表该教练有把椅子转过来红字粗体则代表选手最后的选择,直接删去的就是被淘汰。)


Week 2 导师盲选(第二场)

(选手演唱片段版权属于中国浙江卫视及腾讯,若片段从腾讯或Facebook上被删除恕不另行通知。)

1. 秦晓林 《火》(原唱:张惠妹)齐 汪 那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前两季《好声音》一定有别的选手唱过阿妹老师这首《火》」的感觉,事实证明我应该是记错了…

  经过了上周几乎一致劣评的首播后,我想《好声音》的后制团队也不敢再掉以轻心,相信他们会把实力比较好、至少是声音比较有特色的选手的比赛片段放到这集当中,要不然《好声音》的招牌就真的会被砸了。本周首位出场的选手、十九岁的河南小女生秦晓林,有著不错的外表(我觉得她有点像刚刚再次发片的新加坡歌手潘嘉丽…),以及跟她年龄、外型不相符的烟嗓。

  坦白说,两三年前我对这种烟嗓的是相当的欣赏,相信很多人也对此趋之若鹜,但近年在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当中,听过好听的、不好听的烟嗓有很多,其实所谓「好听」跟「不好听」的烟嗓,也就是在于他们是否过度运用他们的特色,这一点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嗓音之上。有些烟嗓听一次会惊艳、听两次会觉得还不错、听第三、四次的时候就会觉得他们没有别的招数吗?我觉得以秦晓林的年纪来说,能有这样的嗓音,不管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硬挤出来的,我都觉得是不可多得的。在演绎这首阿妹老师的《火》,我觉得她是勇气可嘉,虽然这首歌称作《火》,冲的部份还是比较多,但是主歌的部份,如果多一点妩媚的感觉,不仅符合了歌曲的范围,也更加显示出歌者的魅力。如果秦同学在主歌的部份已经是火力全开,把她那沙哑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我们对她演唱副歌时的期待可就不同了。毕竟我们会觉得除了高音,我们会希望她在副歌会用不同的音质去呈现。整段表演其实我都没什么特别要去批评的地方,大概就是她这种音质让她没办法好好唱假音吧,这可能不是说练就能练回来的。

  说实话我还蛮喜欢她清唱的那一小段《大约在冬季》…


2. 周深 《欢颜》(原唱:齐豫) 汪  杨

 

  似乎每一季《好声音》都有一位能唱女声的男性选手,第一季的张玮、去年的张新,今年的就是这位周深了。

  周深在出场之前自嘲说自己其貌不扬、身高不足,这样反而更能与他的嗓音产生一个强烈的反差。重点是,他选择在齐秦老师面前,演唱他姐姐齐豫的名曲《欢颜》。其实从主歌的部份开始,周同学一开口终于让我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本来以为雌雄莫辨的声音 + 演唱女生歌曲 + 老歌会是一段沉闷的表演,但是他以女生的调去演唱这首歌,丝毫没有吃力之余,听他的高音会觉得怎么那么稳,而且那种层层递进的感觉真的很实在,不会说高音会变薄、反而变得更扎实,像是「那是歌」的张力的呈现真的很不错。

  到了副歌的部份,他丝毫没有怯的感觉,演唱的时候总有种音有多高就唱多高的感觉,副歌第一句「只要你轻轻一笑」,他唱到最高点的时候还可以在尾音的处理上玩一下花样;B2的「春雨秋霜岁月无情」他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去唱,没了修饰用的转音,反而把那个高音唱得更实在了。

  唱高音唱得像周深般游刃有余,的确可以在演唱的时候,更专注的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唱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好声音》很多选手以高音见长,他们的演唱却没有办法打动听歌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太想要把高音表达得完整,却顾此失彼忽略了歌曲当中的情感。这方面周深倒是做得相当不错。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子的嗓音会让他的歌路受限,但目前只听了一首歌,而我暂时听得出他的潜力,应该不止于这条女歌男唱的路。


3. 郑心慈 《火柴天堂》(原唱:齐秦) 汪 那 

 

  嗯,没想到越来越多《星光大道》的选手前来《好声音》这个舞台寻求在大陆发展的机会。好些选手唱了超过五年还是没能在台湾闯出一片天、然后跑来大陆参加别的选秀比赛,这个显浅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但是《华人星光大道》第二届距今只不过两年,重点是,在当届比赛拿下亚军的郑心慈,今年才不过十六岁,有必要要到大陆发展吗?这个年纪不是应该在顾好学业的同时,先在自己出道的地方打好基础才往外闯,这不是比较好吗?

  说实话两年前我写《华星2》的时候,对于郑心慈的表现其实没有给予太大的肯定。的确,她的声音当中的质朴、加上近似童音的音质,会让人很容易迷上她的表演。但是当年的《华星2》是一个长达半年、每周播出的比赛,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没能配上进步以及表演模式的变化,连续听二十几个星期还是会人渐渐对她的声音失去了兴趣。

  当年也许碍于声音的条件、郑心慈的表演模式过份单一,只靠声音的条件而在唱功上没有太大的进步,即便她拿下了亚军,她后续的发展却似乎不怎么样,去年(还是今年早些时候?)看《超级歌喉赞》的时候,看到她的表演,就觉得她没有多大的进步,除了唱得比较稳以外,高音、节奏等等都不见有显著的进步。

  来到了《好声音》的舞台,撇开比赛的所谓的潜规则,其实什么《星光》的头衔,对于大陆选手来说都只是小事一桩。这次她挑战齐秦老师/熊天平的名曲《火柴天堂》,是一首难度挺高的歌曲。主歌的部份,对于心慈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以她诠释歌曲的能力,这部份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在运用麦克风的部份,过了两年郑心慈还是改不了她的坏习惯。还记得两年前她在某次表演当中,因为运用麦克风不够娴熟,导致该次表演失误连连,当时被黄韵玲老师提出并加以指点。这次却还仍然看到她在唱高音的时候,还是有著把麦克风拉开的动作,像是「点燃」、「呼唤」,毕竟她不是一个铁肺型的歌手,唱高音不用担心爆麦的问题,我到现在都搞不懂她为什么还是不把这个坏习惯修正过来。这个问题在香港的歌唱比赛当中都经常出现…

  至于副歌的部份,两次副歌的层次不明显,特别是在第二次副歌的部份,明明那一下鼓声是一个很好的分水岭、在那一下鼓声之后把感情唱得更浓、更投入,歌词那种绵延不绝的感觉应该要再强烈一点,但唱出来好像跟第一次副歌没什么分别。最后的那个高音更是显得有点多余了。如果以心慈目前的水平,我觉得她在导师考核的阶段当中要胜出是有一点点困难,当然如果齐秦老师为她配上一个鸡肋型的选手就另作别论了…

  说起历届《星光》不同选手演唱过的《火柴天堂》,我还是觉得《超级星光大道2》的曾沛慈是最能够唱出这首歌的味道…


4. 赵钶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原唱:张学友) 汪 那 

 

  来自陕西「飞机城」的赵钶,其实他的外型、以素人的标准来说已经算是不俗了,只差发型,如果连发型都可以弄得好一点,他也不失为一位小帅哥(当然帅与不帅是很主观的说,哈哈),他演唱的是张学友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这是一首很有趣的选歌,因为张学友的歌近年在选秀比赛当中都不算热门、这首《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虽然当年也是唱到街知巷闻,但作为比赛用的歌曲,就算是比较冷门了,至少我常看的选秀比赛里都好像没有太多选手会唱这首歌。

  赵同学的表现可以说是四平八稳,稳健的台风以及唱功,伴随著就是没甚惊喜的演绎。到位的中高音、以及他音质里隐约带了点悲情,就很符合这首歌该表现出来的感觉。主歌的部份会觉得他唱得有点平,本来主歌的旋律已经没有太大的起伏,如果在唱的部份不想一些点子去让主歌变得不那么平凡,那就很难让听歌的人投入到演唱当中。主歌里我很喜欢他在「我忘不了你的时候」那个假音的处理,为淡淡的主歌掀起了一点点的浪花,总算没有让我听到睡著…

  我发现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对于高音好像有了不一样的审美程度。为什么呢?好像到目前为止登场的选手,即便是高音唱得很棒,但他们的高音也不只是死命的高,反而让人听得出个中的线条、细节的处理,也许近年的选秀比赛往往都把「标新立异」以及无止尽的飙高音当成重点,忽略了声音该展示出来的不同的情感面,让能唱的选手也只能沦为单纯的歌唱机器。当然我不敢说这个趋势在本季《好声音》有被完全改变,但是至少我们听到选手们开始愿意把自己的强项当作是其中一个武器而已的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开拓更多不同的可能性,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啊。

  说回赵同学的表现,他在副歌的表现是相当不俗的,我很喜欢他在第一段副歌唱第二遍「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两句的情绪完全不同,前者的高音大概听得出来他已唱到了极限、已经用上了喉音去把那个高音唱出来;唱到第二句的时候却瞬间把声音跟情绪收回来,这又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到了最后一次的副歌,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大陆选秀比赛的表演方程式,激昂的高音然后以最内敛的感情收尾,只是没想到三位导师会真的等到最后那一个音出来了才转身,也真的把人给吓坏了…


5. 张碧晨 《她说》(原唱:林俊杰)齐 汪  杨

 

  本周第五位出场的选手,是从韩国回来的女生张碧晨。在韩国接受演艺训练的同时,她也曾经跟其他女生组成Sunny Days 这个女子团体、并推出了ep。到底她演唱的这首《她说》,为什么会让四位导师同时转身、让她成为本季盲选第一位获得「四转」的选手呢?

  近年《她说》成为了很多女性选手的热门选歌,反而男生则没有几位会有勇气选这个歌。也许对于男生来说,这首歌的难度的确有点高,也没有太多男生能够有高亢的声音的同时、能用上纯熟的假音技巧去应付这首歌众多的、同时是标志性的假音。当然我不是说这首歌给女生唱以后、以上的难题会统统不见,只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演绎这首歌曲,很多技巧上的困难也会随著女生比较细致的处理而变成歌曲好听的部份。

  我们不难听得出张碧晨的中低音是相当不错的、而她的高音则是练出来的,她那浑厚的中低音(特别是中音),其实是很好听,但放在《她说》当中却又有趣地相当契合。「没有错」、「独秀」、「太折磨」的假音都处理得相当好;像「翻来覆去的时候有寄托」的真音然后回到了「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的假音这种转折,在整段表演当中出现了好几次,感觉都是很顺的,丝毫不会觉得真音与假音之间有太大的差距,可见她的唱功以及声音的弹性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也许有些人会说,张碧晨的尾音有点太重了,但是我却认为她在声音的运用方面是处在一个不错的水平,如果那英老师给予她的指导是合适的,我想她要进入那英组最后四强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6. 申钰林 《这一次我绝不放手》(原唱:齐秦) 汪 那 杨)

 

  怎么这一季就这么多选手唱齐秦老师的歌…?来自山东、今年三十二岁的申钰林,看起来比他实际年龄年轻大概五、六岁吧,选唱了齐秦老师其中一首传唱度相当高的金曲《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很像刚才登场的赵钶,都是没有明显的优点,演唱四平八稳,高音呈现不错,像是副歌的「流浪」、「孤单」、「这一次我绝不放手」,我们绝对不会说他唱得不好,但问题是,听完他的副歌我会忘掉他唱的主歌以及bridge 的部份。也许可以说这首歌的主歌以及bridge 的部份可以提供表现自己嗓音特质的部份不太多,但作为一个选秀比赛的参赛者,把握不多的机会也是一门学问。

  为什么到了最后只有齐秦老师一位转身呢?我想几位老师大概都在等待著最后「这一次我绝不放手」这一句,他到底能唱出什么花样来著,更高的音?更歇斯底里?还是反传统、一个出奇不已以最轻柔的方式把这句唱出来?结果统统都不是,他只是很忠实的把这句扎实地唱出来。

  对,这绝对是让导师转身的最后一个机会/一个点,就算齐秦老师早就转身了、晋级是确定了,但多吸引几位导师转身、让自己多一点选择,不是更好吗?我只能说这位申同学,唱功、声音的条件都不错,但不是最好、也不让人惊艳,把握不了可以出彩的机会,这大概就是浪费吧?


7. 张丹丹 《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原唱:汪峰)齐  那 杨)

 

  大学音乐教师张丹丹,在网路上流传说他是去年哈林组选手余俊逸的老师(也就是在盲选时唱《眼泪》、考核时与邓鼓合唱《天黑黑》的那位选手…),其实音乐老师的身份对于选秀比赛来说是双面刃,毕竟针对技巧方面来说,我们真的不用替这一类型的选手担心什么,倒是技巧的部份太满了,又会让人觉得他们唱歌太制式化,感情的投入也会予人一种不够诚恳的感觉。如果音乐老师/教授级的选手能够克服这些问题,那他们的表演应该没什么好挑剔了。

  其实我是第一次听到这首《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这是汪峰老师的歌但原来那英老师也有翻唱过这首歌,那么同时在原唱以及翻唱者跟前演唱这首歌,选手给自己的压力是一定不会少的。乍听之下这首歌的主歌是挺难唱的,但我真的十分佩服张老师以轻重音、低音,像是「打算」、「bye bye」、「抱你入怀」、「温暖」等等,但当中蕴含的情绪又是那么的复杂。

  到了主歌最后一句「幸福的子弹」,张老师声音的能量就真的像一颗子弹射出来那么强、那么直接,高音直截了当,「永久的期待」那个最高的音真的相当震撼,高潮后那一句「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把整个力道收回来又是处理得那么好,然后到了间奏以及最后一次副歌的部份,已经没什么好说了,到了「没有伤害」这个结尾,大概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音乐老师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8. Robynn & Kendy 《思念是一种病》/《Where is the Love?》(原唱:齐秦/Black Eyed Peas feat. Justin Timberlake) 汪 那 

 

  香港的NowTV 跟《好声音》的合作,除了同步直播本季的节目,香港也是本季比赛其中一个初选的地方,由NowTV 举办了名为《听见好声音》的甄选,最后选出了一位名为刘卓轩的选手,据说是乐团主唱,因为我也没有看这个甄选,所以对这位选手的了解也不是那么多。本来以为香港的代表就这么一位,没想到在本周的比赛却看到了两位熟悉的女生。

  Robynn & Kendy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她们是网络歌手,这其实只讲了事实的一半。她们在2011年的时候把她们翻唱歌曲的视频放到Youtube上,也在大大小小不同品牌的活动当中担任表演嘉宾,我也曾经在2011年底出席了HTC举办的圣诞部落客活动,当时她们就演唱了一些她们翻唱过的作品以及一些圣诞歌曲。随后在2012年初,她们签约香港环球唱片,迄今已推出了三张专辑,当中第一张与第二张专辑里面一半是翻唱作品、一半是原创作品。去年年底发表了专辑《Sail Away》后就暂时没有推出新的作品。(延伸阅读:第一张同名专辑《Robynn & Kendy》听后感

  对于香港有些乐迷,认为她们隐瞒自己专业歌手身份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作为一个看了三年《好声音》的观众,我倒觉得这绝对不是歌手自身的意愿,毕竟这个比赛里有过歌唱经验的参赛者占了起码一半,我印象中也就只有去年的姚贝娜有讲出她在歌坛的经历,其他的选手特别是台湾的选手,她们以往参赛、发片的往事统统都没有被提及,我想这也是制作单位方面的意思。目前对这两位女生参赛的疑问就只剩下一个,始终《好声音》的选手都要跟灿星方面签经纪人合约,我好奇到底她们跟香港环球的合约到底只是唱片合约还是经纪人合约,如是前者那参加比赛倒也没什么问题,希望有熟悉R&K 的粉丝可以代我解开这个谜团吧。

  Robynn 叶晴晴以及Kendy 孙晓慧两位女生都是于1986年出生,两人都曾经在国外留学,回港后经友人介绍后组成R&K。其中Robynn 是中共元老、前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的孙女。

  说回她们这一次的表演,她们选唱的是她们翻唱过的歌曲中人气最高的《思念是一种病》x《Where is the Love?》,其实我差点忘记了《思》的原唱是齐秦老师,毕竟近年听到的版本大概都是张震岳与蔡健雅合唱的版本…正正国为她们选的是这首歌,所以对于R&K 的粉丝来说,对这段表演的要求自然会提高不少。说实话,这次说不上是她们最好的表现,像是她们在主歌的和音出现了一点点音准的问题,另外Kendy 独唱《Where is the Love?》时,声音也有点紧,Robynn 随后加进来的和音也不是那么和谐。但是大致上整段表演都可以称得上是从容、和谐,大概这种和谐感是来自她们合作三年的默契吧,然后那些小失误也许是因为她们太紧张了。

  可是,重唱组合在《好声音》的盲选是吃香的,但能够走到比赛很后面的机会就…不是那么高吧?加上重唱组合的演唱模式会有点限制,像去年的毅光年组合,初登场时演唱的《怎样》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到了后面就好像有点后继无力。怎样也好,终于看到了继「Simon哥」钟伟强之后,另外一组香港歌手顺利从《好声音》盲选中晋级…


9. 张心杰 《大惊小怪》(原唱:信乐团)齐  那 

 

  意想不到的是连本周压轴的都是「星光帮」的选手…大概张心杰在台湾综艺节目曝光的次数就只有一个字:多。无他的,因为他之前是金星娱乐旗下的艺人,然后金星制作的节目,最大牌的除了使他正式出道的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以外,还有《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等,频频亮相在这些节目的歌唱单元当中,也不为过,更是符合金星的作风。

  其实张心杰早在十二年前、也就是他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推出了首张个人单曲、也就是很多人以为原唱是动力火车的《彩虹》,这首歌的确是由动力火车的成员尤秋兴创作,但当时因故动力火车未能演唱这首歌曲、而让张心杰演唱。2008年他服完兵役后参加了《超级星光大道》第三届的踢馆赛崭露头角、随后成为第四届比赛的选手、在获得亚军签约金星娱乐成为旗下艺人,他也陆陆续续的参加了不同的比赛、像是为星光一到五班非冠军选手而办的《星光传奇赛》、金星与东南卫视合办的《拉芳星光大会》,他都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第四名/第二名)。

  是的,然后他也在2011年发表了首张个人专辑《打开心杰》,但之后呢?真的是无以为继,除了像他在这次演唱后所说的在台北驻唱,他的音乐事业的确停滞不前。到了三年后的今天,除了看到他依旧出现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之外,没想到他连经纪公司都换了,更到了大陆参加第三季的《好声音》,说实话,我对此真的不太乐观,都发了片、大大小小的比赛也都参加过了,红不了我觉得就等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不一定是参加很红的、像《好声音》的比赛,坦白说,张心杰声音的特色也就这样,并不会因为参加比赛而改变,音乐素养方面更是要他多跟不同的音乐人合作,才能吸收更多/有所提升,参加《好声音》是为了跟很棒的音乐团队合作还是获得知名度?对他来说,有用吗?

  看他这一次的选歌就知道了,《大惊小怪》?我才真的吃惊了。张心杰的声音具备力量以及沙哑,但其实近年他的声音状况已经跟他参加《星光》时相距甚远,越来越沙,听他唱歌少了以往的感动却多了一份担心。除此以外,虽说张心杰的声音具备了以上提及的两个特点,但不代他是一个rocker啊?看他以往参赛时唱的歌曲,顶多就是动力火车的歌,好吧,就当你可以应付得了一般摇滚的歌曲,像《大惊小怪》这一类heavy metal 的歌,你怎么会选啊?跟张心杰同届的林鸿鸣、虽然最后的成绩不及张心杰、只拿下了季军,但当季林鸿鸣跟原唱「老大」信合唱《大惊小怪》,到现在都让大部份《星光》粉丝记忆尤新。张心杰的声音要唱heavy metal跟他们两人随便一人比起来都犹有不及,我很难想像他能把这首歌唱好。

  说回表演的部份,台湾选手把原住民的歌谣加进表演当中,俨然成为了一个趋势,但我其实有点不懂这一段跟《大惊小怪》有什么关系,说是歌词或两首歌之间一些意境上的连结也没有,旋律方面又连不起来,跟本就是硬把两个不同的旋律放在一起,对表演的完整度来说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到了《大惊小怪》的部份,我只听到张心杰声音「沙」的部份,却听不出任何态度,那个「high」的高音又唱得不爽、至少我没有听得很爽…到了「世界变化,真的太快」开始,那个节奏还是怪怪的,明明可以唱得更俐落一点,他却唱得有点拖泥带水,完全唱不出那种「不爽」的感觉,然后「一起摇摆」之后的那一段喉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唱不上起还是怎样?听不懂。第二段主歌他把一些音改掉,出来的效果又不好,重金属又不重又不金属,重点是我听不出他声音里的「火气」。我不是要给张心杰泼冷水,但其实他可以应付得了的歌路有很多,为什么非得要选重金属呢?如果他觉得唱多了动力火车有点腻,我觉得他唱不同类型的情歌也是很好听啊,加上他目前声音的状态,我觉得他应该改变一下歌路,毕竟这样唱下去我真的对他有点担心…然后这次他的冒险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啊。

  最后为大家送上六年前信跟林鸿鸣在《超级星光大道》第四届合唱的片段吧(应该是林鸿鸣唱完、分数给完后,信看不过眼跑出来亲自指导林鸿鸣然后一起合唱…)

 


  本来这一集没有打算写那么多,没想到九个表演单位当中,有三份之一是我所熟悉的,所以写著写著就写多了、也多花了一点时间去写。本集九位选手的整体水平绝对比第一集高出许多,当然还是有很多网友说选手的水平跟特色还是没有办法前两季比拟,但至少我看重播的时候我没有发呆,可以很专注的把整集节目看完…

  最后要说的事情其实不太多,该说的都在前面说了,本集心得感想花的篇幅应该是三季盲选以来最多的,当然我知道本季的话题性比不上前两季(从部落格浏览的人数已经看得出一点端倪,当然我在本季比赛前很久没有更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写这么多大概就是因为我对某几位选手比较熟悉,所以想让不认识他们的观众多认识一下他们的音乐、以及他们一路走来所面对的事情,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废话先不讲那么多了,期望下周第三期的盲选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惊喜吧!下周见!


 

20140725《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第二期完整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