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DSC03397.JPG

因为设计工作的关系

我喜欢边听音乐边思考人生的大道理设计提案

所以我有一拖拉库的耳机

虽然每一款耳机的特色与优点不尽相同

但因为聆听的曲风紊乱

所以都不会一直都用同一款耳机

而除了习惯的日系品牌外

其实最近也接触了不少中国和台湾品牌

老实说对于这些后起品牌愈来愈刮目相看了

尤其台湾许多新兴自有品牌都累积了多年欧美日系大厂代工设计经验

在研发与设计能力上可说都具世界水准

所以觉得可以逐一来介绍我最近使用的新欢

首先就先从2016年在Computex 获得创新设计奖的MAS New York开始吧

 

【MAS New York+Duo聆听声音的艺术~开箱篇】

001-DSC03446.JPG

▲很有趣的是MAS这家公司的耳机命名全部使用世界知名城市,所以这款「NEW YORK」也用了纽约的背景图片。

002-DSC03447.JPG

▲其实这不是重点,会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右上角这个金色Hi-Res LOGO贴纸;没错,MAS「NEW YORK」除了荣获2016台北国际电脑展创新设计奖的得奖肯定外,也是一款Hi-Res高解析耳机。

003-DSC03448.JPG

▲彩盒背面则是简单介绍一些规格特色及配件

004-DSC03449.JPG

▲台湾设计,推!但还是中国制造。

005-DSC03450.JPG

▲打开彩盒后则是一个硬壳携行盒,比一般软质收纳袋更能保护耳机,但体积也会有点大。

006-DSC03453.JPG

▲打开后MAS「NEW YORK」被好好的保护在里面。

007-DSC03455.JPG

▲除了MAS「NEW YORK」本体,另外还有一个软质收纳束口袋、耳机连接线和3.5→6.3mm镀金转接头,至于说明书...哈哈,没打开过。

008-DSC03456.JPG

▲MAS「NEW YORK」所附的连接线是3.5mm规格,而耳机端则是采用2.5mm规格,好处是可更换式的线材在线材损坏时的替换方便,当然也是配合MAS的研发策略─规格升级功能,这稍候再详述。

009-DSC03458.JPG

010-DSC03459.JPG

▲而MAS「NEW YORK」也支援手机通话功能,所以附有麦克风与挂断键。

 

【MAS New York+Duo聆听声音的艺术~耳机篇】

011-DSC03461.JPG

▲终于拿出MAS「NEW YORK」了,是不是超有质感?

★Hi-Res认证高音质镀钛动圈单体 
★多层复合音箱,抑制共振强化低频 
★全机防指纹时尚设计,搭配特殊金属与皮革展现精致工艺 
★耳机可收折与可换线功能 
★线控麦克风支援智慧手机与平板 
★选配MAS DUO 2.5MM蓝芽转换线即变身为蓝芽耳机使用 
★驱动单体 - 40mm 多层次镀钛动圈单体 
★阻抗 - 16欧姆
★频率响应 - 8-40,000Hz
★灵敏度 - 108dB/mW
★尺寸: 约19x18.5x19.5cm
★商品重量 : 650克(含外包装)

★建议售价: NT$4,990

 

012-DSC03462.JPG

▲「NEW YORK」采用精致皮革与金属材质,且金属部份经特殊涂装处理,不会沾留指纹。而耳罩处的调整并不是在头带的伸缩,而是在耳罩处有著半隐藏式滑轨,让耳罩可以上下移动,当然耳罩本身也能有小倾斜角度的调整。

013-DSC03465.JPG

▲由此可见可以滑动的行程还蛮长的,但也因采用这种调整机构,而不像外面许多款式使用可旋转或倾斜角度的设计,所以在贴合头部角度上我是花比较多时间去微调,但找到适合位置后的配带感还蛮舒适的。

014-DSC03467.JPG

▲头带内侧是采用著舒适的柔软蛋白质皮革,而且尺寸颇厚,让长时配戴时的压力减缓。

015-DSC03468.JPG

▲为了收纳方便,「NEW YORK」在头带和耳罩支架处可以进行弯折,好放进收纳盒里。

016-DSC03473.JPG

▲耳罩部份也是搭配柔软蛋白质皮革以求减压效果,内置40mm镀钛动圈单体,支援Hi-Res高解析音乐的播放。

017-DSC03475.JPG

▲独特复合音箱设计,强化低频并抑制共振,在耳机下方还有能维持耳罩内气室压力平衡的排气孔。

 

 

【MAS New York+Duo聆听声音的艺术~DUO扩充配件篇】

101-DSC03481.JPG

▲刚提到「NEW YORK」采用的分离式线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进行升级,MAS原厂特别为了「NEW YORK」推出独家专利配件「DUO wireless」套件,马上让「NEW YORK」摇耳一变成为无线蓝牙耳机。

★可将MAS NEW YORK高音质Hi-Res有线耳机转换为蓝芽耳机
★搭载高通CSR蓝芽芯片与APT-X技术,支援无线高音质传输 
★内建数位麦克风与CVC技术,支援无线通话 
★内建语音提示配对操作功能 
★蓝牙版本:CSR Bluetooth 4.1内建 APTX codec 
★工作频率:2.4ghz 
★有效传输距离:10公尺(空旷处) 
★持续使用时间:约5小时(音量50%播放情况下) 
★待机时间:约150小时 
★充电方式:USB DC 5V 
★充电时间:2小时 
★接头:2.5mm 
★建议售价: NT$2,600

 

102-DSC03482.JPG

▲「DUO wireless」外盒看起来就像一般的耳机线材

103-DSC03484.JPG

▲彩盒背面则是其本的特点与规格,「DUO wireless」具有支援CSR蓝牙4.1、APT-X codec等规格,对于传输高解析音源完全没有问题。

104-DSC03486.JPG

▲打开后则是「DUO wireless」本体和一条USB充电线,说明书和保证书。由于「NEW YORK」的连接线是采用2.5mm端子,所以「DUO wireless」也是使用2.5mm端子的设计,但也有推出目前主流的MMCX端子,所以如果想扩充其它耳机可要注意别买错。

105-DSC03491.JPG

▲「DUO wireless」内搭载高感度麦克风与CVC噪音消除回路,除了听音乐外,搭配手机也能提供清晰的语音通话。

107-DSC03487.JPG

▲同时也有音量调整与功能按键可以线控声音大小与切换歌曲,或进行蓝牙的配对,让操作更便利。

106-DSC03492.JPG

▲体积重量虽小,但电池还是能撑5个小时的使用时间,待机也能达到150小时左右,采用MicroUSB接口进行充电。

108-DSC03496.JPG

▲当进行充电时,音量键旁的指示灯即会亮起红光,但很可惜没有剩余电量显示功能,有一点点小小的不便

(更正:原来连接手机后就能够在手机里的状态栏显示耳机电量了,这样就可以掌握Duo目前还有多少电力喔)

109-DSC03497.JPG

▲而开机和蓝牙配对完成则是闪烁蓝光,表示和装置已连接完成。

 

【MAS New York+Duo聆听声音的艺术~体验篇】

019-DSC03444.JPG

▲终于开始进行试听,这次主要采用Pioneer XDP-300R做为音源播放装置之一

试听曲目(主要是Hi-Res试听曲和自购CD转档): 
1. LIVING-Jan Gunnar Hoff (FLAC 192 kHz/24Bit) 
2.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LIVE-张学友 (FLAC 44kHz/16Bit) 
3. 姐姐-谢金燕 (MP3 320kbps) 
4. 梦中的情话-江蕙 (WAV 1411kbps) 
5. 失恋无罪-A-Lin (FLAC 44kHz/16Bit) 
6. 泪光闪闪-中孝介 (MP3 320kbps)+夏川里美(MP3 320kbps) 
7. 燃烧一瞬间-张清芳 (MP3 320kbps) 
8. 多首水晶音乐 (MP3 320kbps)

搭配设备:
1. Pioneer XDP-300R
2. Samsung Galaxy S7 edge

这些曲目中有著高解析的钢琴纯音乐,也有电音舞曲、女声高音与男声低音,也是我日常生活中常会播放聆听的乐曲。

在《LIVING》的钢琴怑奏中,主要想听听琴声的尾韵/残响,「NEW YORK」在这一部份没什么问题,降噪的感觉处理得还不错,能保留乐声敲击后的尾韵延续。在多首人声歌曲中,整体则略显柔软,高频虽亮但可算标准不刺耳,中频清晰贴耳,低频部份是有著较佳的声场表现,觉得是本耳机表现较佳的部份,分离度和解析都颇清晰。其中张学友的LIVE有著不错的声场感,以5千元左右价位的耳机来说可说表现称职。

而交换XDP-300R播放器和S7 edge使用下,说实话以手机直推的表现差异不会太大,也就是日常生活使用,以手机就能推出不错的音质感受,足以胜任通勤或工作所需,考量原厂的价位来说,可说是颇具诚意。

在配戴和外型上来说,质感与工业设计来说,有著新创公司的企图心,在材质的选用与造型设计上都颇具特色与大方,但我个人不太习惯这种滑轨式的调整,在配合脸型角度的调整上我一直不好找到适合的位置,但因为耳罩的皮革与海绵很柔软,所以也不致于有著不舒服的感觉。

最后我仍是推荐这款MAS「NEW YORK」,当然不只是因为台湾品牌而已(这也很重要),而是整体的效果和我手上知名日系品牌的耳机相比并不逊色,而价位还便宜1/3以上,如果不迷信大厂的LOGO的话,那MAS「NEW YORK」还真是想升级手机内附的耳机或入门耳置式耳机的好选择。

 

MAS官网: http://www.maslisten.com/

 

018-DSC03477.JPG

Copyright © 2016 MA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提及任何厂商、名称、LOGO的版权均属原公司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使用之图文均为本人拍摄与撰写,所有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拥有,请勿未经同意转载,侵权必究,谢谢。 
※本文乃厂商邀稿,内容为真实评测,无受厂商之影响。 
※体验机种若与市售商品在规格与内容有所差异,一律以原厂文件或市售产品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