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测评说:

孕期必须补铁!

每天需要多少铁呢?

铁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贫血。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怀孕中期推荐量为24mg/天,孕晚期为29mg/天,这比同龄的普通女性的每日铁需求量要高出20%-30%。

根据WHO调查显示,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妊娠妇女贫血的发病率为52% 和23%,而中国的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有近30%。

孕妇轻度贫血,对胎儿发育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引起孕妇乏力、头晕眼花、耳鸣、食欲不振等症状。

但如果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胎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易感染等。

重度贫血甚至可能引起分娩时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因此对于孕妇来说,及时有效的补铁至关重要,甚至在没有达到贫血标准前,就应该积极补铁。

“食补”优于“药补”

“荤补”优于“素补”

众所周知,营养补充剂是用来补充日常饮食中摄入不足的营养素的。而富含铁的食物其实有很多,在安全性和适口性上都比补铁剂要好很多,所以,食补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选择,只有在食补不够的情况下,再考虑补铁剂。

人体对铁的吸收率很高,二价铁(亚铁)是人体最容易吸收利用的,如:肉类、禽类、鱼类中的铁。

而蔬菜中的铁是三价铁,需要转换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吸收,而植物中的铁除了受机体铁储存量影响外,还受许多饮食因素影响,如食物中的植酸、酚类化合物、钙等。

所以饮食补铁,“荤补”更有效。

而除饮食补铁外,还可以通过摄入补铁剂改善贫血——“药补“,目前最常用的是有机铁,如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怎样判断是否需要“药补?

不同情况,“药补“的量不同

首先,根据饮食习惯估算:

每天吃20~50g的红肉可以提供铁1~2.5mg,而20~50g的动物血和肝脏可以提供3.5~7.5mg的铁。

孕妈们可以根据自己每日饮食情况,大致估算自己从一日三餐中摄入的铁,是否能达到建议值24-29mg。

如果达不到,就可以考虑口服补铁剂来满足每日所需了。

其次,通过孕检判断:

孕妇从怀孕初期就要进行定期检查,医生会通过你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你是否有贫血、缺钙等问题,所以如果你无法从自己的饮食上判断是否要补铁的话,听医生的建议总归是靠谱的。

补铁不宜过度

不过怀孕期间补铁并非多多益善。大量的补铁可能会引起肠胃的不适,还有可能会引起便秘。另外,孕妈们还可能会感到恶心或者腹泻。

此外,较大剂量的铁会影响人体对锌的吸收,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以及出生体重过低,孕期高铁含量还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孕妇每日铁最高可耐受量为42mg/天。

所以,小红花测评建议,准妈妈们应该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的要求,将每日铁的总摄入量控制在24~29mg/天。

这些会影响铁的吸收

1.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很多补铁剂中会添加维C。

2.牛奶、咖啡和茶会阻碍人体吸收铁剂,应避免与补铁剂同时间服用。

3.食物中植物里的植酸、草酸、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尤其是对蔬菜中的三价铁,因此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搭配。

4.胃酸缺乏,或者服用抗酸的药物来减少胃酸分泌的孕妈对于铁的吸收也会降低,所以孕吐比较严重的孕妈要多留意。

5.过量的钙也会抑制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不过这种情况应该是极少出现的,毕竟补钙补过量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