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起孫殿英,很多人竟會以民族英雄般的大加讚賞,很少有人批評和詬病他當年的所做作為。值得深思。

對盜墓這個細節就不做細說了,看過《東陵大盜》電影的人用該不陌生,裡面孫殿英成功盜取東陵後,將無數珍寶洗劫一空,很多珍寶古玩都被現場毀壞,那真叫一個驚心動魄啊。

東陵都盜取了那些寶貝呢?最著名的要數翡翠白菜,夜明珠,慈禧的龍鳳朝冠,其他金銀珠寶,文玩禮器更是不計其數。盜取慈禧陵後,又盜了乾隆的裕陵,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包括乾隆的九龍寶劍。東陵被盜後,當時的末帝溥儀連夜趕往祖陵,對被盜的祖陵之事深惡痛絕,對孫殿英更是咬牙切齒,呼籲民國政府出面知罪孫殿英。由於孫自知罪惡滔天,便不得不私拿贓物上下賄賂民國官員,尋求庇護,相傳,孫殿英用價值連城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乾隆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軍統戴笠,其他的很多珍寶更是大點了很多要員,最後也不出所料,不了了之。時至今日,很多寶物都流失海外,不知所蹤。


1928年,孫殿英率以軍事演習為名,將自己的部隊開進了清東陵,派人先後挖掘了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墓,獲得了無數的無價之寶,據說當時但挖墳就用了三天,寶貝整整裝了滿滿的五大皮箱。那麼最終這批寶物經孫殿英的手去了哪裡呢?有了兩個方向,一是行賄,二是拍賣。

孫殿英在盜取皇陵很快的時間就傳遍了全國,清遜帝溥儀帶領清朝遺老向國民政府抗議,要求懲辦孫殿英。孫殿英自己也知道盜皇陵是多大的一項罪名。所以他派手下四處求情送禮,找關係。

先是派人找了宋美齡,據說宋美齡拖鞋上的那顆夜明珠,正是慈禧口中含的那顆。接著又將從乾隆中挖出的九龍寶劍託戴簽轉送給薦介石。並把乾隆脖子上的那串由108顆明珠連成的朝珠中最大的兩顆送給戴笠,康熙枕頭的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孔祥熙夫婦得到兩串朝鞋上的寶石,其他些高級官員也都得到賄賂,這樣層層賄送的結果,雖然原告選次催促,全國輿論對此案亦極重視,面孫殿英卻依然道遙法外沒有受到任何處分。

孫盜把東陵的寶物除了層層賄送之外,有一大部分由他的軍副處長李德祿帶往上海出售,可是正在接治的時候就被人盜走了。孫自己收存的部分, 在他以後進攻寧夏時,曾拿出一小部分由他的部下楊明都經手,交給駐駐在包頭的晉軍旅長田海泉代為保管,後來據田說這批東西遺失了。另外,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王仲廉進駐豫北,孫殿英以巨額黃金和墓中寶物賄送王。

孫殿英連賣帶送,竟然使這批價值連城的國寶糟塌得蕩然無存。1943年,孫殿英向原湖南省組私處處長文強談到了東陵盜基這件事,他然有介事地說,滿清殺了我孫家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先生有同盟會.國民競,革滿清的命。馮煥章有槍杆子逼宮。我的槍杆子沒有幾支,只好崩皇陵,革死人的命……不管盜不盜墓,我都是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的。


首先謝謝悟空小祕書邀請!


慈禧作為晚清的掌門人,坐擁天下億萬財富,其生前高調奢華的霸權生活作風,死後更是帶走大清國的半壁江山,得到被先後兩次挖墳掘墓的的下場,因果報應。


孫殿英盜慈禧墓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做土豪,成名後卻成了人人敲詐喊打的「土撥鼠」。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孫殿英盜慈禧墓天下奇珍異寶盡收囊中,但樹大招風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孫殿英還是懂得。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了不惹眾怒,只能忍痛破財消災取悅他人。

孫殿英雖然得到價值億萬的財富,本人到最後沒有得到多少寶貝,據說孫殿英死後,家裡剩下的幾箱名人字畫、珍惜文物全部被其兒子孫天義上交給了國家,也算是替孫殿英贖罪。


孫殿英盜來慈禧、乾隆兩大帝王級的古墓,獲取的寶貝都去哪裡了?

1928年7月28年7月,土匪出身的孫殿英為了得到擴充軍費,以替祖先報仇為藉口用炸藥炸開了慈禧的清東陵,成功進入到慈禧的地宮中,眾人皆被裡面的金碧輝煌的擺設和精美華麗的珠寶所震驚。回過神來的孫殿英立刻命身邊的士兵開始搜刮寶貝(據說當時的士兵也私藏很多)。整整在裡面盜取了七天七夜,裝了幾百箱之多。


在李蓮英口述的《愛月軒筆記》記載了慈禧的陪葬品,可以說放現在任何一件都價值連城。

「慈禧遺體入棺前先在棺材底鋪一層珍珠,慈禧頭戴鳳冠,冠上鑲有價值1000萬兩白銀的珍珠。身旁放金、寶石、玉器,總共27尊。腳下兩邊放有翡翠西瓜,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200多枚,大小東珠500顆等等許多許多」

孫殿英一盜成名後,引起全國上下的震驚,孫殿英此時成了「炙手可熱」的紅包(各大報紙紅人)。

當時民國政府要求嚴辦孫殿英,孫殿英知道簍子捅大了,錢財再多自己只是個土匪,為此孫殿英到處送盜墓得來的寶貝,當時送禮的標準是大官送大禮,小官多送禮。


為了息事寧人,孫殿英光給自己的頂頭上司徐源泉送了玉器、寶石、珍珠、翡翠、金珂子等寶貝不下200件,財寶列了兩點清單。後來這位司令怕上級追查,主動上交給國家一部分。


另外一小部分則被孫殿英賞賜給身邊出生入死弟兄,而這些人拿到寶貝後很快出手換成了錢,至於下落就無處查找。


慈禧、乾隆墓中最名貴的朝珠、翡翠西瓜、夜明珠、九龍寶劍、黃瓤翡翠甜瓜、乾隆的玉扳指、珊瑚等分別落入宋子文、閻錫山等大員之手。


前邊說過在盜來慈禧墓之時,眾士兵都見財眼開,私藏一小部分。

另外孫殿英為了擴充軍隊,招兵買兵器把盜來的寶貝成箱的變賣了個各商號、黑市,也導致了這些寶貝流亡國外,無處追回。


雖然每件都是國家的寶貝,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時局動蕩不安,國家沒有多餘的精力專業調查,這些寶貝只能任人買賣,流入各處。


而孫殿英也因為四處散財打點,一直逍遙法外。直到1947年才被在抓獲收監,直到後來因病去世。


相同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解讀觀點。我是微風之語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



1928年7月2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祕密挖掘了清東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盜竊了大批金銀財寶,但這些財寶至今下落不明。民間有一種說法,孫殿英將盜掘得來的部分東陵寶藏賄賂給了上司徐源泉。在武漢新洲區倉埠鎮,據說徐源泉耗資10萬大洋建成佔地面積4230平方米的徐公館,融中西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極盡奢華之能事。公館建成後,徐源泉派出2個連的兵力保護,後人懷疑徐源泉是將寶藏埋在了自家公館的地下祕室中。

  文革期間,有人在武漢新洲徐公館附近挖出了不少槍支軍備,結果有關徐公館藏有巨寶的說法不脛而走。沉寂了70多年的東陵寶藏歷史懸案再度沸沸揚揚,東陵寶藏果真埋在武漢嗎?

  一、絕世東陵珍寶被盜

  清東陵曾經是一塊與世隔絕、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自順治皇帝開始,先後有5位皇帝葬在這片宛若虎踞龍盤、充滿王氣之地。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它是在清朝國勢鼎盛時期修建的,耗銀兩百多萬兩,遍選天下精工美料,建築藝術精湛華美居清陵之冠。

  曾經的皇家禁地、埋有無數珍寶的清東陵曾遭此一劫

  統治近代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西太后慈禧的定東陵,興建於清末,工程前後耗銀227萬兩,持續14年,直到她死前才完工。慈禧定東陵金碧輝煌,奢華程度,連皇宮紫禁城也難與為匹。清東陵內最重要的部分是封土寶頂下的地宮,那是安放帝後棺槨的地方。

  20世紀20年代的清東陵,經過土匪和軍閥的歷次劫掠,地面上各座陵寢的陳設珍品所剩無幾,剩下的唯有深埋於地下的地宮。這時的一份神祕筆記很可能幫了盜墓者的忙。專家介紹說,據傳當時有一份《愛月軒筆記》,是晚清大太監李蓮英口述,由其侄子李成武執筆記下的。它詳細記載了慈禧地宮中陪葬的眾多無價之寶:(棺中)金絲綿褥制價為8.4萬兩白銀;綉佛串珠薄褥制價2.2萬兩;翡翠荷葉估值85萬兩;陀羅經被鋪珠820顆,估值16萬兩;後身串珠袍褂估價120萬兩;身旁金佛每尊重8兩,玉佛每尊重6兩,翡翠佛每尊重6兩,紅寶石佛每尊重3兩5錢,各27尊,共108尊,約值62萬兩;翡翠西瓜2枚,約值220萬兩,翡翠甜瓜4枚,約值60萬兩;玉藕約值100萬兩;紅珊瑚樹約值53萬兩;價值最高的是慈禧頭上戴的那頂珠冠,上面一顆4兩重的大珠系外國人進貢,價值1000萬兩,總價約1005萬兩。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約500粒,小珠約6 000粒,估值22.8萬兩。

  僅是慈禧棺槨內的珍寶,價值就有5000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除此之外,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以上,內外的彩畫共有2400多條金龍,64根柱上都纏繞著半立體銅鎏金的盤龍,內壁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篩掃紅、黃金,說金碧輝煌絕對是貨真價實。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黃花梨木製成的,據說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料現在已瀕絕種,稱得上是寸木寸金。此外,清朝極盛時期的乾隆堪稱最富有的皇帝。他們的陵寢修建得富麗堂皇,殉葬品也一定極盡奢華。於是,乾隆裕陵和慈禧定東陵地宮成了孫殿英的首要目標。

  孫殿英,河南永城縣人,從小不務正業,勾結了大批的地痞流氓,販賣毒品,坑蒙拐騙,無所不為。1928年,孫殿英擋不住蔣介石南京政府北伐軍的進攻,退到河北遵化一帶後立刻投靠了蔣介石,從軍閥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駐守在遵化的孫殿英部雖然成了國民革命軍的戰鬥序列,卻仍然土匪習氣不改, 1928年7月4日~10日,孫殿英部到達了清東陵附近,他們藉口進行軍事演習,把清東陵附近方圓30裏封鎖起來,幾天的時間裡,附近的老百姓聽到無數次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毫無疑問,陵墓內能拿走的珍寶已被孫殿英洗劫一空。

  從清內務府的檔案和李成武的《愛月軒筆記》,可見慈禧墓的隨葬品之巨,價值之連城。關於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因無詳細記載可查,僅能根據發現的贓物及孫殿英部盜墓時所用的車輛之多來推算了。早在盜陵之前,孫殿英就曾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徵調大車30輛,可想而知這30輛大車要裝多少寶物。

  另外,從截獲和上交的盜陵贓物也可看出盜寶之巨。孫殿英等盜掘東陵後急於想銷贓,四處活動國內外有關人士。師長譚溫江等人潛入北平,暗中委託古玩商黃百川代銷珍寶,被衛戍司令部截獲。8月4日,青島警察廳偵探隊在大港碼頭緝獲孫殿英部逃兵張岐厚等三人,查獲其攜帶的寶珠36顆。據張交待,其還在天津賣了10顆,得幣1200元,這46顆寶珠是在慈禧地宮撿到的。一個士兵尚且能擁有46顆寶珠,那連、營、團、旅、師、軍長所得的寶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備司令部又在海關查獲企圖外運的東陵文物,計有35箱,內有大明漆長桌1張、金漆團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獵人、瓦魁星、描龍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託通運公司由北平運到天津,預備出口,運往法國,所報價值2.2萬元。與此同時,在遵化截獲所謂國民政府內務部接收大員宋汝梅企圖攜帶的銅質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書用拓印條幅10塊。在東陵案發兩個多月後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上交東陵文物中,有金鑲鐲、紅寶石、藍寶石、碧璽、漢玉環、翡翠、紅珊瑚龍頭、花珊瑚豆、瑪瑙雙口鼻煙壺、白玉鼻煙壺等300餘件。稱孫殿英為「東陵大盜」真是名副其實。

  二、孫殿英破財免災

  東陵盜墓之時,蔣介石、何應欽等國民黨黨政軍要員正在離東陵僅100多公里的北平,舉行告祭孫中山、慶祝北伐勝利的活動。盜墓的第三天,孫殿英還派譚溫江到北平晉謁徐源泉,實為打探風聲,見風平浪靜,譚次日即返東陵稟報孫殿英,孫更加放手掘墓。直至7月11日盜墓部隊西去,北平方面仍一無所知。直到8月初由於譚溫江急於到北平銷贓,與所委託供銷珍寶的古董商同時被擒,才東窗事發,全國嘩然。最早披露這一醜聞的是路透社,該社於8月5日以醒目標題刊出,之後全國各大報均於8月6日予以轉載。盜案披露後,許多民眾團體紛紛電請國民政府,呼籲究查主謀。

  然而,就在政府大員調查之時,孫殿英卻坦然自若,竟以十二軍軍長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遞交呈文,為盜陵的要犯、第八師師長譚溫江辯護,羅列譚與盜陵案絕無關係的種種理由。

  孫殿英身邊的參謀長文強回憶:徐源泉看了孫的呈文,叫人捎信給孫,為孫指點迷津:你孫殿英這次辦事太過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韙,各方已經大嘩,我也難以一手遮天,進行庇蔭。可是有關關鍵人物你們都要設法疏通,行與不行,看你們的手段。你們這回擄獲不少,外人傳說有幾萬萬,要想把風浪平息下來,你們要下大本錢。甚至各軍團長、各軍長門前也要設法打點,只要他們不羣起而攻之,民眾方面是可以壓服的。

  孫殿英心領神會,連忙從東陵贓物中挑選一批珍貴的,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硃紅色的兩顆,孫在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託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孫將這件寶物也託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便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纔算了事。並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東陵盜案不了了之,孫殿英安然無恙。1930年,中原大戰時背叛蔣介石,戰敗,又投向張學良麾下。抗戰初期,作戰英勇,其後,卻投敵成了偽軍。抗戰結束,被蔣介石收編,在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俘獲,因病死於戰俘營。觀其一生,幾經反覆,得「東陵大盜」的後世評價。

  由於孫殿英「出手大方」,後來雖然國民政府命津衛戍司令閻錫山組織軍法會審,以商震為審判長主持其事,但也不過逢場作戲,最後不了了之。

  孫殿英出身臭名遠揚的雜牌軍,並不討蔣介石的歡心,他賄賂的渠道就是通過他的上司徐源泉,從某種意義上講,徐保住了他的小命。由此推斷孫殿英大部分東陵寶藏賄賂給了上司徐源泉,以報救命之恩。徐得寶後藏在哪裡呢?最大的懷疑對象就是富麗堂皇的徐公館。於是,徐公館中密室藏寶的傳言就此傳開,久居武漢的人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三、迷霧重重的徐公館

  新洲距離武漢三鎮最近的漢口還有一百多公里,原來叫新洲縣,1994年才併入武漢市,成為新洲區。而所謂的倉埠街原來叫倉埠鎮,距離新洲還有六十餘公里。

  徐源泉生在武漢市郊的黃陂區,距離倉埠也頗有一段距離。1931年徐源泉為慶祝母親70大壽,斥巨資為家人在倉埠修建了徐公館,並將公館命名為「退園」。「退園」暗寓引退之意,原因是這段時間裡徐源泉與蔣介石意見不合,矛盾頗尖銳,於是萌生了辭官回家的想法,「退園」就是他「退隱山林」的居所。建成後的徐公館融東西建築特色於一身,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價值70萬兩白銀。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徐源泉並沒有「解甲歸田」,依舊擔任著集團軍總司令,所謂的「退園」一直由他的家人居住著,他一直住在位於武昌的小洪山將軍樓。

  「退園」的命名,除了意味著退隱山林之外,是否還有些攜寶出世的意味?

  徐公館解放後一直被該中學使用,而且還曾做過教師宿舍。公館和學校性質的強烈反差使這座原本充滿神祕的建築物顯得更加神祕,令人不禁想知道:堂堂集團軍總司令在距市區如此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耗巨資建公館到底是何用意呢?

  文革時,有人在徐家公館附近挖花壇,結果挖出了一條深可過人、內有積水的地道,於是有人猜測清東陵的財寶可能埋藏在此。當時挖開的地道中不斷冒出騰騰的水氣,眾人懷疑地道下可能有機關和毒氣,就沒敢下去。紅衛兵也在徐公館地道下挖掘時發現一個磚砌的地洞進口,但洞口冒出大量白煙,因此就用土回填了。這些白煙的確很有可能是危險的。

  1994年,新洲文物管理所副所長鬍金豪曾帶人對徐公館進行過維修,但主要是外圍的修整,保證公館樓不倒塌。他領著4個維修工挖開了這個地洞入口,發現洞口冒出大量白煙,洞內有水。4個維修工要求訂立生死協議後,才肯下洞探寶,沒有被批准。如果徐公館地洞有清東陵財寶,孫殿英肯定告訴過徐源泉怎樣利用甲烷,地洞中就有可能設置了甲烷以防盜。而這些白煙,就可能是人為設置的甲烷。

  比起冒白煙的地洞,還有更奇怪的,徐公館外觀雄渾壯麗,裡面也裝飾得美輪美奐。打開公館主體樓的大門,立即感到一陣寒氣撲面。無論春夏秋冬,公館室內溫度都比室外大概要低5℃。據說玉石是「土冰箱」,可以降室溫,能達到降溫效果的玉石可不是一點點就行的。問題是,牆壁也不是玉砌的啊。那是為什麼呢?地洞冒白煙,尚有推斷是甲烷所致,溫度差的問題卻至今沒有合理解釋。

  密室的設計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1994年,為揭開徐公館的埋寶之謎,胡金豪曾來到過徐公館東廂房下的密室。他仔細地清掃了這間僅幾平方米卻空無一物的密室,細細敲打每一面牆磚,查看裡面是否藏有機關,然後發現,密室牆上沒有糊上泥巴,有一面牆的磚還參差不齊,似乎牆是臨時砌上去的,著實令人費解。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胡金豪沒有作進一步的調查

  徐公館有寶藏之說由來已久,但在2001年被炒到了高潮,起因是,2001年2月中旬,自稱是西北某大學歷史系教授的人出現在武漢新洲倉埠鎮,要求考察徐公館,並多方探訪東陵寶藏的下落,「教授」臨走時還透露,「徐源泉可能將財寶埋在徐公館的地底下。」 所以新洲的媒體認為「東陵寶藏」事件再次轟動是因為「西北某大學歷史系教授」的到來。但時隔一個月,西北有關高校便否認了曾派出教師去武漢考察。那兩個神祕的「教授」是什麼來歷?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此事又為徐公館的藏寶事件添加了幾分神祕的色彩。

  四、各執一詞的證人

  1984年全國文物普查和1989年文物補查時,文物專家組曾多次對徐公館和徐源泉的親屬、街坊進行了仔細的尋訪,結果卻一無所獲。1994年9月18日,胡金豪還走訪了當時已93歲高齡的徐公館曾經的女傭袁一全(現已去世),並作了現場筆錄。

  袁一全回憶說,孫殿英盜了東陵,徐源泉是孫的頂頭上司,又幫孫殿英消災,所以徐也發了財,並且用這筆錢修建了徐公館,當時蓋房用的是武昌城牆上的磚。袁一全提供的另一個線索令人生疑:公館建成後,國民黨曾在徐公館附近槍斃過許多人,罪名不清楚,於是有人懷疑被槍決的人是修房的工匠,徐源泉為防止泄露寶藏祕密,必須殺人滅口。

  徐公館外有高牆、內有院落,上下兩重,兩層樓,中間建有天井,門廳有羅馬浮雕立柱,室內有木質雕花轉樓——融中西建築藝術風格於一體,為當地最為富麗的一幢建築物。

  胡金豪隨後還走訪了60多歲的夏名老人,夏家曾與徐公館相鄰。據夏老轉述其父親的說法,1931年6月15日,紅軍打下倉埠時,號召窮人分富人的財產,夏家因此分得徐公館的一個明代花瓶。但紅軍走後,分走的財物又都被徐家要回去了,徐公館並沒有什麼損失。

  而世代居住在新洲區倉埠街的林庚凡老人則提供了又一種說法。已過古稀之年的林庚凡是徐源泉姐姐的養子。據他回憶,10歲時曾到過徐公館玩耍,那時徐公館富麗堂皇,地道里儘是值錢的寶貝。徐源泉有許多衛兵,徐源泉的妻子當時甚至有一頂鳳冠,金光燦爛。「文革」時,林庚凡老人被批鬥,與徐源泉及其家屬劃清了界線。對於徐公館地下是否藏有清東陵財寶,林庚凡老人是持肯定態度的。

  徐源泉的兒子徐鈞武現居黃州,據他回憶:抗戰勝利後,徐源泉卸甲還鄉,一直住在武漢市區。1948年他到廣州開會,寫信讓徐鈞武去,徐鈞武去了才知道,徐源泉已決定不回武漢了。1949年,徐源泉飛往臺灣時並未帶多少行李。徐鈞武認為父親沒有向其囑咐財寶的事,因此推斷寶藏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這段證詞也從另一個方面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希望:1948年徐鈞武去武漢見其父時,國內的戰事基本還處於相持的狀態,徐源泉可能沒有做好安排財產轉移的事情,其飛往臺灣時亦輕裝便行,也證明其大部分財產還留在了大陸,而最好的財產藏匿處就是精心修建的徐公館。

  經歷了大範圍的調查、研究和走訪後,寶藏之說更加的撲朔迷離,其實要論定徐公館地下是否藏有清東陵寶藏,至少還有幾點需要核實:孫殿英是否將東陵寶藏送給了徐源泉?從徐公館建成到1949年徐源泉離開大陸期間,他有沒有將寶藏移往它處?徐源泉到底將清東陵的財寶藏於何處,還是他一直就帶在身邊? 這一切疑團,只有留給時間去回答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