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和90後小時候一定都看過的片單裏,絕對會有《滿漢全席》、《食神》之類港片,曾經有一段時間,CCTV6非常熱愛在週末放這些看起來就很好喫的電影。裏面的美食對決,跟《中華小當家》這樣的動畫片裏的同樣場景,可能都是大家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電影《滿漢全席》是80、90後的童年飢餓記憶

不過所有這些中二感爆棚的對決,最早的來源可能都是日本富士電視臺的《料理鐵人(料理の鉄人)》。這個節目從1993年開始播出,引發了一波熱潮。美國還引進版權,製作了本土化的《鐵廚(Iron Chef)》節目。

料理鐵人們在節目中打扮誇張,右一爲已故鐵人神戶勝彥。

從這個節目開始揚名的神戶勝彥於3月14日,因爲做開店準備的時候從高處跌落,不幸身故,年僅49歲,引發一片惋惜之聲。他在東京惠比壽RISTORANTE MASSA的店一直都是熱門名店,他還開發了自己品牌的包裝意大利麪,正是事業的巔峯期。

神戶勝彥

他的成功,與《料理鐵人》節目有非常大的關係。節目的設置是每期有一位挑戰者,從之前贏得“鐵廚”的稱號的三位(後期變成四位)的廚師當中選擇對手,用主持人鹿賀丈史指定的食材進行創作,然後由評審員打分決定勝負。1999年這個節目曾經告一段落,2013年主持人換成玉木宏之後,直到現在一直在播出。

以四川料理出名的料理鐵人陳建一

《鐵人料理》最開始的時候找來的鐵廚都是江湖上名號響噹噹的人物,比如日本“四川飯店”的董事長、華裔廚師陳建一。後來有很多廚師從這個節目開始名揚日本,其中就有神戶勝彥。他從1997年到1999年參加了23場比賽,15勝7敗1平,連勝紀錄5場,雖然比不上連勝17場的陳建一,也比不上連勝11場的道場六三郎,但是他是這個節目裏最著名的意大利菜廚師,被稱爲“意麪王子”。

復播後的廚師要更年輕化一些,節目的影響力仍然很大。比如日式廚師黑木純的餐廳“黑木”,現在要訂位非常困難,一座難求。

烹飪節目《滿漢全席》

這個節目的中二感特別強烈,誇張的服飾與光彩奪目的燈光,加上超燃的解說,人氣非常高。廚師們的功夫在鏡頭下無所遁形,那種激烈的對決氣氛,甚至有種看球賽的感覺。中國有一陣熱播的《滿漢全席》和這個節目形式也很像,解說同樣非常熱血,每次看到評委試喫的環節就忍不住要開始找東西來喫了。

電影《廚神》

自從《鐵人料理》開播之後,很多影視劇都有了廚師對決的橋段,一樣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滿漢全席·金玉滿堂》裏的比拼,就讓人記住了“猴腦”(當然電影裏最終用豆腐來代替了原始的做法,顯得不那麼殘酷)。《食神》裏的“黯然銷魂飯”,簡簡單單的家常飯食,卻做出了飽含感情的醍醐味,雖然是星爺一貫的無釐頭電影,但是那碗飯本身的意蘊卻接近於禪機了。

電視劇《料理仙姬》

自然也有用這種形式來惡搞的,以老店“一仙庵”的日常爲內容的日本電視劇《料理仙姬》,第一集就出現了女主人公阿仙與微波爐名廚的電視對決,微波爐名廚的扮演者是日本著名女笑星片桐入,讓這場對決充滿了荒誕不經的感覺。編劇的主旨當然是讓人們反思所謂微波爐美食與老店的傳統美食之間的關係,但是呈現的手段不能說沒有受到《料理鐵人》的影響。

美食綜藝節目《料理東西軍》

日本還有另外一個本來相當長壽,結果因爲讓人相當無語的原因(助理主持人偷拍女高中生裙底被現場抓獲)被腰斬的美食節目《料理東西軍》。和《鐵人料理》激烈的現場感不同,《料理東西軍》雖然也有對決,也有現場揭曉食材的驚喜,但更強調的是過程的展示,包括之前遴選食材的過程,會拍相當精美而且有格調的紀錄片,主持人們走遍日本甚至世界,尋找到優選的食材。尋找的這個過程中,會展示日本各地的農牧業職人們的驕傲與倔強,經常在紀錄片環節會看得人熱淚連連。而烹飪過程也更強調食物本身的美,而不是廚師的高超技藝,能看出在《鐵人料理》強大的陰影下,另闢蹊徑的思路。

《鐵人料理》可能會讓一些心理沒那麼堅強的人難以承受,完全就是後廚生態,免不了會有血淋淋的場景。美國版最初就減少了很多做飯的內容,反響並不太好,調整之後取得了成功。後來採用了版權做本土化改編的國家還有以色列、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也算是日本成功的文化輸出之一了。

Gordon Ramsay主持的美食綜藝節目《地獄廚房》

現在我們有很多很多美食綜藝可以看,不過再回頭看看美食綜藝的先驅,總會有一種回到起點的感覺。這種對抗性的美食綜藝,你最喜歡看哪一個節目呢?

文:阿子

圖:部分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