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抨击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演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屡屡中枪的小鲜肉们:成龙批某位小鲜肉耍大牌,直言「看你几时完!」;陈宝国听闻有年轻演员拍戏不背台词说数字直斥对方不要脸;李雪健老师认为数字演员十分可耻……

陈道明更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痛批当下行业问题,怒批道:「(拍戏时)手破了,摔伤了,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著大皮袄,你就是干这个的,你的职业就是这个,现在还把它当成敬业了,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

在这一群老艺术家痛批年轻演员的氛围中,凭借《人民的名义》走红的「达康书记」吴刚显然就温和得多,被记者问到小鲜肉演技差的现象,吴刚认为应该多给年轻人时间,他们也挺优秀。

前面那么多老戏骨谈到自己对年轻演员的看法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而王刚这次抨击的范围显然更大些,因为在批评年轻演员的同时也痛批了某部分老艺术家……

王刚谈到最近娱乐圈的不良风气——卖人设,可以用「媚青」这两个字来形容,意思是取悦、谄媚年轻人,这多半指的是与自己同期或者稍微年轻一点的一些娱乐圈里的老人,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日薄西山了,于是紧跟潮流学了不少网路用语去圈粉!

除了老演员喜欢「媚青」,年轻演员们也喜欢通过卖人设来圈粉,王刚告诫这些演员「卖人设不是长久之计,人设迟早会崩!」,他还自黑「没有人比我的人设更强了,一辈子跟和珅绑在一块,但是我的人设在乾隆爷驾崩那年就崩了,不仅人设崩了,没过多久,连人(和珅)都崩了」。

结合王刚提到的老演员喜欢「媚青」,学习网路用语来圈粉的现象,小编发现不少老演员们不乏演技派都纷纷中枪,就连大导演冯小刚都深陷其中。

冯小刚曾经导演过一部作品,名叫《老炮儿》,主演启用了两大小鲜肉代表——吴亦凡和李易峰,在电影中,李易峰饰演冯小刚的儿子,即便是电影结束后,冯小刚依旧多次在公开场合沿用这层身份,在微博上频频调侃「儿媳妇在哪里」,并且在某颁奖典礼上呼喊李易峰的粉丝为「儿媳妇」,似乎对时下粉丝喊「国民公公」这个称呼特别受用。

如果说冯小刚一向敢言敢做的风格只是调侃几句并不是谄媚的话,老戏骨王庆祥恐怕就是符合王刚所说的这一类老演员了,微博妥妥地段子手画风,网路用语比年轻人用得还666。

比如「本宝宝」、「吃狗粮」、「棒棒哒」、「freestyle」、「打卡」、「鬼畜」等等词语,让你完全想像不到出生于1949年的王庆祥对这些网路用语张口既来,你也很难想像这位老戏骨对表情包的热爱。

王庆祥在网路上的活跃程度还是非常招粉丝喜欢的,到底他是不是王刚口中「谄媚年轻人」的代表,还有待考证,王刚比王庆祥年长一岁,曾合作过电影《精诚大医》。

提到卖人设的年轻演员,迪丽热巴的「吃货女神」、张艺兴的「单纯呆萌」、靳东的「老干部」都曾一度引起争议。

当然,也有例外,赵丽颖在面对人设这个问题上非常反感,媒体报道她拍戏如何拚命、人生如何励志时,她直接在微博上回击「人非圣贤,不需要总帮我撰写悲惨的故事,立奇怪的人设,感谢!我努力著我该努力的,也享受著我该享受的。」

其实说到底,明星和演员的最大区别在于:演员驾驭作品,赋予角色灵魂;明星们把自己当成最大的作品去经营,用表象来打造自己的外在,向资本谄媚弯腰。

希望年轻演员们少点谄媚,少点卖人设,观众们不需要吃货女神、拚命男神、深情王子、高冷仙女等等这些假象外表,我们更希望多些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他们还没注意到偶像和演员是两个职业,演员负责演好戏,偶像负责张的好看。

偶像的敬业精神要表现在好好保养,哄好粉丝,扮演粉丝心目中男神,女神的形象,至于演戏,不重要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